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传统医药合作研发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兴鑫 俞捷 +6 位作者 顾雯 赵晓荣 黄丰 李宝晶 庄馨瑛 赵荣华 熊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9-374,共6页
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Greater Mekong Subregion,GMS)各国在传统医药领域交流甚密。而且,GMS极其丰富的药用生物资源、医药文化的共通性以及药材资源和消费市场的互补性使中国与GMS各国在药材和中成药研发合作和贸易方面潜力巨大。本... 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Greater Mekong Subregion,GMS)各国在传统医药领域交流甚密。而且,GMS极其丰富的药用生物资源、医药文化的共通性以及药材资源和消费市场的互补性使中国与GMS各国在药材和中成药研发合作和贸易方面潜力巨大。本文对中国与GMS各国传统医药联合研发近况进行简要概述,并针对目前可进一步合作的工作方向进行展望。中国与GMS各国深入合作开展传统医药研发可为解决中国企业制药原料不足问题及临床药物供不应求问题提供有效途径,还可有效促进GMS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传统医药技术和资源的优势互补与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区域 传统医药 合作研发 一带一路 进展
下载PDF
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对大鼠脑电信号及睡眠结构的影响
2
作者 马文玉 李金存 +2 位作者 潘雪梅 倪浩然 解宇环 《生物医学》 2024年第3期502-510,共9页
目的:大鼠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模型是研究抑郁症发病机制常用的动物模型之一,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常见伴随症状。本研究通过分析CUMS模型大鼠的脑电信号及睡眠结构变化,为CUMS模型应用于抑郁... 目的:大鼠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模型是研究抑郁症发病机制常用的动物模型之一,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的常见伴随症状。本研究通过分析CUMS模型大鼠的脑电信号及睡眠结构变化,为CUMS模型应用于抑郁症睡眠障碍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取雄性SD大鼠分为2组,即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应用7种CUMS进行造模,并使用蔗糖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及旷场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评价CUMS大鼠的抑郁样行为。采用无线遥测脑电技术对大鼠海马CA3区的脑电信号进行采集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UMS组大鼠的蔗糖偏好率降低,强迫游泳静止不动时间增加,旷场实验穿越格子数,总移动距离和修饰行为减少,无线遥测脑电数据分析显示CUMS组大鼠Beta和Theta占比明显增加,WAKE占比增加,REM和NREM占比值降低。结论:CUMS大鼠与临床抑郁症患者的EEG和睡眠结构变化有较好一致性,可进一步用于抑郁伴随睡眠障碍的机制研究和药物治疗作用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 脑电
下载PDF
六味地黄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云宽 马云淑 +3 位作者 邰先桃 王厚融 王葳 蔡俊飞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0年第4期48-53,共6页
目的制备六味地黄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以黏度、离心稳定性、失水率为考察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六味地黄凝胶成型工艺条件;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熟地、茯苓、泽泻、牡丹皮进行定性鉴别;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 目的制备六味地黄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以黏度、离心稳定性、失水率为考察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六味地黄凝胶成型工艺条件;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熟地、茯苓、泽泻、牡丹皮进行定性鉴别;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制剂中莫诺苷、马钱苷、丹皮酚的含量。结果凝胶剂优选处方为:1%卡波姆-940、15%丙二醇、1.8%三乙醇胺、药液比为1∶0.5;TLC鉴别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莫诺苷、马钱苷、丹皮酚分别在10.0~450.0 g/mL、5.0~125.0 g/mL、50.0~450 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45%、95.15%、98.66%,RSD分别为1.31%、0.96%、4.00%。结论通过该方法制备的凝胶质量可控、质地均匀、易于涂布,为临床六味地黄方治疗幼儿脑瘫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经皮给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凝胶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莫诺苷 马钱苷 丹皮酚
下载PDF
Fluspirilene下调Akt抗肝癌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石西南 张荣平 +7 位作者 解宇环 孟卓然 吴施国 陈嵘 万伟萍 张珊 陈伟 王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6-361,共6页
目的探索小分子化合物Fluspirilene下调Akt抗肝癌的分子机制。方法细胞实验:经不同浓度Fluspirilene处理肝癌细胞HepG2和Huh7后,通过mRNA转录组筛查检测差异表达;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蛋白表达水平。动物实验:经不同浓度Fluspirilene处... 目的探索小分子化合物Fluspirilene下调Akt抗肝癌的分子机制。方法细胞实验:经不同浓度Fluspirilene处理肝癌细胞HepG2和Huh7后,通过mRNA转录组筛查检测差异表达;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蛋白表达水平。动物实验:经不同浓度Fluspirilene处理肝癌移植瘤模型小鼠21 d后取肿瘤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与对照之间相比,Fluspirilene处理组mRNA转录组筛查显示Akt呈现3.07倍低表达(P<0.01)。免疫组化蛋白检测Fluspirilene治疗肝癌移植瘤小鼠组,其组织p-Akt蛋白水平呈现浓度依赖性低表达(P<0.05)。Western blot蛋白水平检测结果:p-Akt、p-CDK2及p-Rb蛋白水平呈现浓度依赖性低表达(P<0.05)。结论通过体内外生物分子实验推测Fluspirilene通过调控Akt激酶,降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2、Rb的活性发挥抗肝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spirilene AKT 肝癌 转录组筛查 细胞周期 CDK2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