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楼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1
作者 何明生 李秀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579-582,共4页
重楼(Rhizoma Paridis)为常用中药,种类众多,资源丰富,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重楼具有抗肿瘤、消炎、抑菌、镇静、镇痛、止血等作用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对重楼药理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抗肿瘤和... 重楼(Rhizoma Paridis)为常用中药,种类众多,资源丰富,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重楼具有抗肿瘤、消炎、抑菌、镇静、镇痛、止血等作用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对重楼药理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抗肿瘤和肾脏保护作用上,作者就重楼的药理作用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 药理作用 抗肿瘤 重楼总皂苷
下载PDF
皮下注射硼替佐米为主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被引量:13
2
作者 曹红花 吴娜 +4 位作者 贺鸣 张睿 周叶英 赖洵 申政磊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硼替佐米为主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MM患者74例,接受P-CTD方案(硼替佐米、环磷酰胺、沙利度胺、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组硼替佐米皮下注射37例,对照组硼替佐...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硼替佐米为主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MM患者74例,接受P-CTD方案(硼替佐米、环磷酰胺、沙利度胺、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组硼替佐米皮下注射37例,对照组硼替佐米静脉注射37例。上述患者共接受6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学毒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和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注射硼替佐米为主治疗初治、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耐受性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替佐米 多发性骨髓瘤 皮下注射 静脉注射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布美他尼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中晚期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毛文文 申政磊 +2 位作者 李会芳 田伟盟 陈国强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观察布美他尼(Bumetanide)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中晚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中晚期肾病40例,在基础治疗(控制饮食、运动,控制血压、血糖)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口服... 目的观察布美他尼(Bumetanide)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中晚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中晚期肾病40例,在基础治疗(控制饮食、运动,控制血压、血糖)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口服呋塞米,治疗组口服布美他尼并跟踪随访3个月,评估治疗前后转铁蛋白(TRF)和尿微量白蛋白并进行比较.结果 (1)治疗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有所降低,2组患者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有所降低,2组患者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2)40例老年DN患者治疗1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转铁蛋白测定值较前减低,但2组患者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至4周,8周,12周,布美他尼组较呋塞米组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转铁蛋白测定值较前明显减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美他尼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中晚期肾病的疗效优于呋塞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美他尼 糖尿病肾病 转铁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浓度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内皮祖细胞的变化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耿丛丛 申政磊 +4 位作者 何文娴 夏梅花 尹列芬 佟力 杨玲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变化与骨髓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6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EPCs数量,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骨髓活检样本微血管密度(MVD),以良性血液病患者10例为对照...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变化与骨髓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6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EPCs数量,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骨髓活检样本微血管密度(MVD),以良性血液病患者10例为对照组.结果 AL患者骨髓EPCs绝对计数(108.36±15.43)个/μL较对照组(16.10±5.26)个/μL显著升高(P<0.01).AL患者骨髓MVD为(19.31±2.29)/400倍视野)较对照组(7.70±1.64)/400倍视野,显著升高(P<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AL患者骨髓EPCs绝对计数与骨髓MVD呈正线性相关r=0.963,P<0.01.结论内皮祖细胞在AL骨髓血管新生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有可能成为AL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内皮祖细胞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高压氧对老年大鼠脊髓损伤后巨噬细胞极化和神经保护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耿承奎 曹红花 +1 位作者 熊鹰 余化霖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32-734,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后高压氧治疗(HBOT)的效果,尤其对老年大鼠巨噬细胞活化和神经保护的影响。方法建立脊髓钳夹损伤动物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压空气治疗组〔NBA组,21%氧气、1个标准大气压(ATA)〕,HBOT组(100%氧气,2.8 TAT)...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后高压氧治疗(HBOT)的效果,尤其对老年大鼠巨噬细胞活化和神经保护的影响。方法建立脊髓钳夹损伤动物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压空气治疗组〔NBA组,21%氧气、1个标准大气压(ATA)〕,HBOT组(100%氧气,2.8 TAT),90 min/次,2次/d,共3 d。分别检测三组模型的巨噬细胞活化、细胞凋亡、组织防护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SCI环境下HBOT带来显著性变化,M2亚型的数量和水平显著提升,M1亚型的数量下降。这与同步发生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衰减、致炎因素〔如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17〕的下调有关。坚牢蓝(LFB)和GAP-43染色结果显示,HBOT组的髓鞘形成和轴突再生的水平明显高于NBA组。结论 HOBT可以提升M2亚型巨噬细胞活性,有效地减少SCI相关炎症的发生,这可能促进神经保护并有助于老年大鼠SCI后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高压氧治疗 继发性损伤 巨噬细胞极化
下载PDF
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内皮祖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尹列芬 耿丛丛 +4 位作者 朱萍 申政磊 沈秀芬 佟力 杨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8-51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66例初治A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的EPCs,其中老年AL组28例,非老年AL组38例。以10例良性血液病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66例初治A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的EPCs,其中老年AL组28例,非老年AL组38例。以10例良性血液病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1)老年AL患者骨髓EPCs绝对计数较外周血明显增高(P<0.001),相对计数较外周血无明显差异(P>0.05)。(2)老年AL患者、非老年A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EPC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老年AL组骨髓及外周血中EPCs水平较非老年AL组降低,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3)老年AL患者外周血EPCs绝对计数与白细胞计数(r=0.815,P=0.027)、β2-微球蛋白(r1=0.709,P=0.043)、LDH(r2=0.827,P=0.026)呈正相关。结论老年AL患者EPCs水平明显增高,EPCs可能与老年AL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内皮祖细胞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以髓外浸润为首发表现的白血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曹红花 吴娜 +1 位作者 申政磊 梁进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分析以髓外浸润为首发表现的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白血病患者髓外浸润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 138例患者中,脾浸润83例,肝浸润14例,淋巴结浸润57例,软组织浸润10例,肺部浸润并感染7例,骨浸润6例... 目的分析以髓外浸润为首发表现的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白血病患者髓外浸润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 138例患者中,脾浸润83例,肝浸润14例,淋巴结浸润57例,软组织浸润10例,肺部浸润并感染7例,骨浸润6例,胸腺浸润6例,颅内浸润3例,胸腔浸润3例,直肠、眼、牙龈、前列腺、子宫颈、乳腺、甲状腺、鼻咽部、腮腺等浸润各1例。均经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确诊为白血病,局部病灶经病检证实。结论以髓外浸润为首发表现的白血病早期诊断困难,需对这一类白血病提高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外浸润 首发表现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65岁以上老年多发性骨髓瘤初治的化疗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秀 何明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397-400,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以骨髓单克隆浆细胞增多为特征的B细胞恶性肿瘤。对于老年(65岁以上)多发性骨髓瘤初治一般采用马法兰加泼尼松(MP)方案治疗,但其总的缓解率及生存率低。近几年来一些新的化疗药物对多发性骨髓瘤初...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以骨髓单克隆浆细胞增多为特征的B细胞恶性肿瘤。对于老年(65岁以上)多发性骨髓瘤初治一般采用马法兰加泼尼松(MP)方案治疗,但其总的缓解率及生存率低。近几年来一些新的化疗药物对多发性骨髓瘤初治的疗效得到了肯定。本文就老年多发性骨髓瘤初治的化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 沙利度胺 硼替佐米 来那度胺
下载PDF
Rosai-Dorfman病合并淋巴瘤二例附文献复习 被引量:4
9
作者 申政磊 毛文文 +4 位作者 尹列芬 梁进 杨玲 王存德 魏洁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01-703,共3页
窦性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又称Rosai-Dorfman病(Sinus hist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SHML),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的、良性大淋巴结疾病.我们参考国外文献,收集1969至2009年Rosai-Dorfman病合并血液系统肿瘤患者1... 窦性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又称Rosai-Dorfman病(Sinus hist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SHML),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的、良性大淋巴结疾病.我们参考国外文献,收集1969至2009年Rosai-Dorfman病合并血液系统肿瘤患者14例,同时结合本院2例患者进行分析,以期对其有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AI-DORFMAN病 HISTIOCYTOSIS 文献复习 淋巴瘤 巨大淋巴结病 组织细胞增生 肿瘤患者 淋巴结疾病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肉瘤75例回顾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申政磊 毛文文 张维 《疑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469-47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肉瘤(As)临床以及预后相关因素,寻找对As预后判断有价值的临床指标。方法筛选1994~2005年国内医学期刊公开报道的As共75例;对符合条件者(共43例)纳入分析对象行COX模型分析;根据与预后有关因素:组织学类型、卡氏评分(...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肉瘤(As)临床以及预后相关因素,寻找对As预后判断有价值的临床指标。方法筛选1994~2005年国内医学期刊公开报道的As共75例;对符合条件者(共43例)纳入分析对象行COX模型分析;根据与预后有关因素:组织学类型、卡氏评分(包括Hb、ESR、是否急症如外伤、出血等)、治疗方式、肿瘤大小、是否转移等5个因素评分分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计算3组1年生存率。结果(1)75例As患者发病部位:脾24例(32.0%),肝13例(17.3%),肺1例(1.3%),乳腺4例(5.3%),消化道4例(5.3%),神经2例(2.7%),脑1例(1.3%),心1例(1.3%),体表及体腔13例(17.3%),肾9例(12.0%),原发部位不明3例(4.0%)。(2)75例患者中:6个月生存率42.7%(32/75),1年生存率33.3%(25/75),3年生存率24.0%(18/75)。(3)3组(43例)1年生存率:高危组25.0%(2/8)、中危组50.0%(7/14)、低危组76.2%(16/21)。结论国内As发病与国外相比,内脏发病率近年呈增加趋势,以脾为最多;根据预后因素制定的预后判断指标可能有助于临床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肉瘤 预后因素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功能及数量 被引量:3
11
作者 毛文文 尹列芬 +3 位作者 田伟盟 陈国强 周宁 申政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4214-4216,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内内皮祖细胞(EPCs)的功能(以黏附细胞数表示为TNE-A)及其数量(以外周血计数表示为TNE),探讨其在老年T2D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老年T2DM患者30例和老年正常对照10例,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内内皮祖细胞(EPCs)的功能(以黏附细胞数表示为TNE-A)及其数量(以外周血计数表示为TNE),探讨其在老年T2D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老年T2DM患者30例和老年正常对照10例,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接种在培养板内,培养7 d后对贴壁细胞进行测定;流式细胞仪鉴定FITC标记荆豆凝血素Ⅰ(FITC-UEA-I)和Di I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 I-ac LDL)双阳性细胞为正常分化的EPCs;胰蛋白酶消化后计数贴壁细胞观察TNE-A计数。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NE计数。结果1老年T2DM患者EPCs的TNE-A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并且血管病变组间也有差异(t=2.185、2.099;P<0.05)。外周血TNE较正常对照组减低(t=2.179;P<0.05),但血管病变各组间无差异(t=1.857;P>0.05)。2随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升高,T2DM老年患者TNE-A以及TNE计数逐渐降低(t=2.872、2.855、2.985、2.861;P<0.01),组间有统计学差异(t=2.122、2.103、2.105、2.175;P<0.05)。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NE-A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LDL)、舒张压(SBP)、2 h餐后血糖(2 h PBG)、Hb A1c呈负相关(r分别为-0.40、-0.39、-0.21、-0.24,P<0.01或<0.05)。而外周血TNE与空腹血糖(FBG)、Hb A1c呈负相关(r分别为-0.231、-0.267,P<0.05)。4以T2DM为整体,有血管病变为因变量(有=1,无=0),以年龄等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SBP、TNE-A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T2DM老年患者EPCs的黏附功能明显受损,与其血管病变关系较大;而外周血EPCs数目与血管病变关系较小,EPCs生物学功能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内皮祖细胞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CECs、VEGF-C、VEGFR-2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文娴 申政磊 +3 位作者 沈秀芬 耿丛丛 夏梅花 尹列芬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循环内皮细胞(CECs)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中的数量变化及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2(VEGFR-2)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66例AL患者CECs的相对计数.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66例患... 目的探讨循环内皮细胞(CECs)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中的数量变化及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2(VEGFR-2)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66例AL患者CECs的相对计数.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66例患者血清中VEGF-C、VEGFR-2的水平,并动态观察43例AL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1)AL患者初治组、CR组、NR组CECs外周血相对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CR组CECs相对计数较NR组明显减低(P<0.05);(2)AL患者初治组血清VEGF-C及VEGFR-2水平较对照组升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血清VEGF-C及VEGFR-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L患者初治组外周血中CECs相对计数明显增高,治疗后CR组较NR组相对计数减降低;AL患者初治组血清中VEGF-C、VEGFR-2水平显著增高.CECs、VEGF-C、VEGFR-2其水平可能与AL患者病情发展、疗效及预后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循环内皮细胞 VEGF-C VEGFR-2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造血微环境中EPCs数量、微血管密度与VEGFR-2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申政磊 朱萍 +5 位作者 毛文文 尹列芬 梁进 沈丽达 王存德 杨玲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61-96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及骨髓中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变化以及骨髓活检标本中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AML患者以及1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及骨髓...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及骨髓中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变化以及骨髓活检标本中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AML患者以及1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及骨髓中EPCs的数量,进行相对及绝对计数;应用常规石蜡包埋骨髓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30例AML患者骨髓活组织中MVD和VEGFR-2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1)治疗前AML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EPCs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ML患者完全缓解(CR)组与未缓解(NR)组外周血中EPC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与NR组骨髓中EPCs计数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AML骨髓切片上MVD和VEGFR-2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秩相关检验,EPCs绝对计数、MVD、VEGFR-2三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3)观察外周血中EPCs绝对计数≥20个/微升以及<20个/微升两组生存曲线,以100周为观察终点,<20个/微升组生存期明显优于前者。(4)经Cox回归分析,发现治疗前外周血EPCs绝对计数、WBC计数、VEGFR-2、β2-微球蛋白为危险因素。骨髓巨核细胞数与ECOG评分为保护因素。结论 EPCs计数结合MVD和VEGFR-2检测对评价AML血管内皮功能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作为判断患者疗效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计数 急性髓系白血病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银屑病伴多发性巨大外毛根鞘癌1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颜 何明生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83-384,共2页
外毛根鞘癌(Trichilemmocarcinoma,TLC)是一种少见的毛囊漏斗部组织的恶性肿瘤,瘤组织主要向外毛根鞘方向分化,临床常见于老年患者的曝光部位皮肤,表现为小肿块或呈菜花样,易与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鳞癌)、基底细胞癌及角化棘皮瘤等... 外毛根鞘癌(Trichilemmocarcinoma,TLC)是一种少见的毛囊漏斗部组织的恶性肿瘤,瘤组织主要向外毛根鞘方向分化,临床常见于老年患者的曝光部位皮肤,表现为小肿块或呈菜花样,易与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鳞癌)、基底细胞癌及角化棘皮瘤等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多发性巨大外毛根鞘癌 治疗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红花 程昊钰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7期637-641,共5页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 mulating factor,G-CSF)主要用于各种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如放疗、化疗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还用于干细胞移植、抗感染等治疗。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髓系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肿瘤治疗方案 复发 阿糖胞苷
下载PDF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秀(综述) 何明生(审校)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71-274,共4页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疾病,目前学者们基本认同PNH发病的“双发病机制”说,即磷脂酰肌醇聚糖A基因突变致糖基磷脂酰肌醇锚链蛋白缺乏以及PNH异常造血干细胞的...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疾病,目前学者们基本认同PNH发病的“双发病机制”说,即磷脂酰肌醇聚糖A基因突变致糖基磷脂酰肌醇锚链蛋白缺乏以及PNH异常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扩增。但目前为止,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发病机制 骨髓衰竭
原文传递
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6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顾瑛 梁进 +1 位作者 马莉 杨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12期2415-2417,共3页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侵犯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细胞形态特征、治疗效果与预后。方法:对404例经病理学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行血常规,骨髓细胞学检查,分析其骨髓侵犯发生率、细胞形态特征、病理类型、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侵犯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细胞形态特征、治疗效果与预后。方法:对404例经病理学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行血常规,骨髓细胞学检查,分析其骨髓侵犯发生率、细胞形态特征、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分期、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404例NHL患者中骨髓侵犯69例(17.1%),形态学特征与原发肿瘤一致,年龄35岁以下者多见(53.6%),病理类型以B细胞淋巴瘤为主(78.2%),骨髓侵犯晚期多见,其侵犯程度越重,临床症状越重,化疗效果差,缓解率低,预后不良。结论:NHL骨髓侵犯程度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病理类型、治疗与预后等密切相关,骨髓侵犯程度重,临床分期晚,疗效及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骨髓侵犯 细胞形态学 淋巴瘤白血病
下载PDF
-80 ℃直接冷冻保存造血干细胞的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18
作者 何明生 徐丹丹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1期111-113,共3页
目的:根据近年来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和多种实体瘤的现状,认识移植过程中-80℃直接冷冻保存造血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PubMed1999-01/2006-04相关-80℃直接... 目的:根据近年来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和多种实体瘤的现状,认识移植过程中-80℃直接冷冻保存造血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PubMed1999-01/2006-04相关-80℃直接冷冻保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文献,检索词分别为“造血干细胞,冻存”和“hematopoieticstemcells,cryopreservation”。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和冻存的文章,查找并阅读全文。纳入标准:①需为非综述、非个案报道类的文献。②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③-80℃直接冷冻保存。排除标准:重复研究、个案报告、综述、Meta分析类的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8篇关于-80℃直接冷冻保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文献,纳入17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探讨。资料综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和多种实体瘤的有效方法,而造血干细胞的冻存是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冻存的条件和方法可直接影响造血干细胞的活力和数量,也会影响干细胞回输体内后的增殖能力和治疗效果。许多学者对不同的冻存条件和/或技术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的冻存条件和/或技术各有其优缺点。-80℃直接冷冻保存造血干细胞法,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费用相对较低,且能有效地保存造血干细胞,满足移植要求,有利于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开展。结论:-80℃直接冷冻保存法能够有效地保存造血干细胞,满足移植要求,且具有操作简单、经济等优点,应受到广泛的重视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低温保存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发生机制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明生 郭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5618-5621,共4页
目的:肿瘤干细胞的产生机制对于理解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研究治疗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肿瘤干细胞及其生长机制作一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2001-01/2006-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tumor stem cell,the mechanism of g... 目的:肿瘤干细胞的产生机制对于理解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研究治疗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肿瘤干细胞及其生长机制作一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2001-01/2006-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tumor stem cell,the mechanism of generation of tumor stem cell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1-01/2006-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肿瘤干细胞,肿瘤干细胞生长机制”,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①需为非综述性、非个案报道类的文献。②肿瘤干细胞及其生长机制文章。排除标准:重复研究、个案报道、综述、Meta分析类的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44篇相关文献,3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07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37篇文献中,分别涉及正常干细胞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肿瘤干细胞的产生机制以及研究肿瘤干细胞的意义。资料综合:肿瘤干细胞是存在于肿瘤中的一小群具有干细胞性质的癌细胞亚群,可自我更新及分化,是形成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细胞与肿瘤不断扩大的根源。肿瘤干细胞与正常干细胞有许多相同的标记物,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且大量实验成果证明一些参与正常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基因和信号传导机制同样参与肿瘤的发生。正常干细胞可以迁移到特异的组织和器官,而这可以解释肿瘤转移也有一定器官和组织特异性。肿瘤干细胞的产生机制对于理解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研究治疗对策有重要意义,目前各种肿瘤干细胞生长机制学说如干细胞起源学说、基因突变学说、非整倍体学说、融合细胞学说及端粒酶的影响均不能完整阐述其生长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结论:了解肿瘤干细胞的多种生物学行为及生长机制,将直接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正常干细胞 生长机制 综述文献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丽兰(综述) 何明生(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016-1019,共4页
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其免疫表型提示来源于胸腺后(或成熟)T细胞,包括大组非特异性PTCL。在全球范围内,PTCL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10%,在我国约占20%~30%,明显高于西方国家。大多数PTCL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传统的化疗方法与B细... 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其免疫表型提示来源于胸腺后(或成熟)T细胞,包括大组非特异性PTCL。在全球范围内,PTCL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10%,在我国约占20%~30%,明显高于西方国家。大多数PTCL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传统的化疗方法与B细胞NHL相比疗效不佳、预后不良,5年生存率低。近年来研究表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对PTCL有较好的疗效,优于传统的化疗方法。本文主要总结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自体骨髓移植(APBHSCT+ABMT)三种方式及其优劣。ASCT无供受者之间的免疫排斥反应,造血重建快,但其复发率相对较高;allo-SCT具有移植物抗淋巴瘤作用,但其有较高的治疗相关死亡率;APBHSCT+ABMT对于年龄偏大、造血功能差而难以采集足够外周血干细胞、有潜在出血和感染风险较大的PTCL患者意义较大。HSCT的移植方法、移植时机、预处理方案及强度等多种因素对移植疗效均有影响,如何根据不同PTCL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移植方式、选择合适的移植时机等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外周T细胞淋巴瘤 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