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弘 楚蒙 白玉辉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7年第1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施行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6例(26只眼)外伤性白内障行白内障摘除前段玻璃体切除,同期行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结果:本组病例随诊5~71个月,术后全部脱盲(视力≥0.1),18...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施行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6例(26只眼)外伤性白内障行白内障摘除前段玻璃体切除,同期行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结果:本组病例随诊5~71个月,术后全部脱盲(视力≥0.1),18例脱残(视力≥0.3)。结论:对外伤性白内障施行人工晶体睫状沟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白内障 人工晶体 睫状沟缝线固定术
下载PDF
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在眼整形中的运用探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吕含韬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0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在眼整形中的运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行眼袋整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对照组给予下睑皮肤入路法去除眼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治疗指... 目的:探讨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在眼整形中的运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行眼袋整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对照组给予下睑皮肤入路法去除眼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治疗指标及患者治疗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步法眼袋整形术运用于眼整形中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保证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提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步法眼袋整形术 眼整形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青光眼滤过术抗瘢痕的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弘 《淮海医药》 CAS 2007年第3期224-225,共2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使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的抗瘢痕作用。方法将42例(46只眼)各种类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对21例(23只眼)采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中用5 mg/ml的5-Fu棉片贴敷巩膜瓣下的巩膜床5 min,用40...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使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的抗瘢痕作用。方法将42例(46只眼)各种类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对21例(23只眼)采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中用5 mg/ml的5-Fu棉片贴敷巩膜瓣下的巩膜床5 min,用40 ml生理盐水冲洗;对照组仅不用5-Fu棉片,余同。观察2组术后滤过泡形成,眼压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在18个月时功能性滤过泡为84.3%,对照组为51.6%。术后不同随诊时间,随着时间的延长,5-Fu组的眼压均值低于对照组,其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5-Fu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使用,能起到防止瘢痕形成,获得稳定的眼压下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滤过手术 5-氟尿嘧啶
下载PDF
对比用两种术式治疗白内障的效果
4
作者 张海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用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ICL)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联合ICL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将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90例白内障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n=45)与比对组(n=45)。... 目的:分析并比较用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ICL)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联合ICL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将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90例白内障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n=45)与比对组(n=45)。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联合ICL,对比对组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术联合ICL,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术后1 d,试验组患者中裸眼视力≥0.5患者的占比高于比对组患者中此类患者的占比,P<0.05。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中裸眼视力≥0.5患者的占比相比,P>0.05。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相比,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比对组患者,P<0.05。结论:用超声乳化术联合ICL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联合ICL治疗白内障的整体效果相近,但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联合ICL治疗该病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术后早期其视力的恢复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术 ICL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并发症 裸眼视力
下载PDF
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中双眼视觉功能的恢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范桂琼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3期125-125,共1页
目的探讨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中双眼视觉功能的恢复效果以及患者双眼视觉状况。方法对接受治疗的40位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比较患儿在治疗展开前与治疗展开后的视觉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患儿在接受治疗后近立体视锐度... 目的探讨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中双眼视觉功能的恢复效果以及患者双眼视觉状况。方法对接受治疗的40位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比较患儿在治疗展开前与治疗展开后的视觉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患儿在接受治疗后近立体视锐度、交叉视差以及融合功能等相关方面的情况较治疗之前获得了明显的改善,改善了患儿长期存在的不良视觉状态。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严重影响患儿的融合以及立体视觉的健康发展状态,所以在对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强化患儿的双眼视觉的训练恢复工作,这样才能实现治疗弱势患儿的最终目的,提高患儿以及家属的满意度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 弱视治疗 双眼视觉功能 恢复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