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形觉剥夺树鼩视皮质17区的可塑性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广龙 杨冬梅 +6 位作者 梁佳芮 陈黎 代蕊 张弛 李娜 胡敏 代解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3-131,共9页
目的初步探索树鼩作为一种新的弱视模型的可行性分析研究;探讨形觉剥夺树鼩初级视皮质的可塑性机制,为进一步认识弱视形成及恢复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60只出生30 d左右树鼩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右眼缝合1月组;右眼缝合2月组;右眼缝... 目的初步探索树鼩作为一种新的弱视模型的可行性分析研究;探讨形觉剥夺树鼩初级视皮质的可塑性机制,为进一步认识弱视形成及恢复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60只出生30 d左右树鼩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右眼缝合1月组;右眼缝合2月组;右眼缝合1月打开换缝合左眼1月,即换缝合组;对照组1,为A组同龄大小树鼩正常环境饲养;对照组2,为B、C组同龄大小树鼩正常环境饲养。造模完成后进行视皮质定位取材,观察不同条件下树鼩视皮质组织学、超微结构、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以及c-fos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视皮质组织学及电镜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且缝合2月组损伤更为明显;凋亡染色显示实验组跟对照组无差异性;c-fos蛋白及mRNA表达量在各实验组均出现了降低,且缝合右眼两月组表达量最低,换缝合以后表达量有一个小幅度的升高,对照组间c-fos表达无差异性。结论不同程度的形觉剥夺性弱视引起了不同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弱视引起的神经元损伤具有可塑性;树鼩可作为形觉剥夺性弱视的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皮质 组织学 可塑性 形觉剥夺 树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