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头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修复火器伤咬肌区缺损 被引量:4
1
作者 侯军 周训银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3年第5期299-300,共2页
关键词 单头胸锁乳突肌 肌皮瓣修复 火器伤 咬肌区缺损 解剖学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颏下区岛状肌皮瓣一期修复颊部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侯军 尹海平 +1 位作者 张晓林 李永生 《口腔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288-289,共2页
目的 应用颏下区岛状肌皮瓣一期修复颊部洞穿性缺损。方法 采用颏下区岛状肌皮瓣制作成岛状瓣或复合组织瓣进行转移,修复颊部洞穿性缺损13例。结果 13例颏下区岛状肌皮瓣全部成活,3例术后瘢痕黏连二期松解,1例复发。结论 颏下区岛状肌... 目的 应用颏下区岛状肌皮瓣一期修复颊部洞穿性缺损。方法 采用颏下区岛状肌皮瓣制作成岛状瓣或复合组织瓣进行转移,修复颊部洞穿性缺损13例。结果 13例颏下区岛状肌皮瓣全部成活,3例术后瘢痕黏连二期松解,1例复发。结论 颏下区岛状肌皮瓣可用于一期修复颊部洞穿性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区 岛状肌皮瓣 颊部缺损 修复
下载PDF
对174例住院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静 《中国健康教育》 2000年第2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住院病人 护理 整体护理 健康教育
下载PDF
经口内进路应用可吸收夹板治疗下颌角骨折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侯军 张晓林 赵斌 《医学研究通讯》 2003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可吸收小夹板治疗下颌角骨折经口内治疗临床可行性。方法 16例下颌角骨折或伴下颌体部骨折应用可吸收小夹板沿张力线做坚固内固定3个月~1年复查包括骨折复位准确性、固定稳定性、骨折愈合、伤口愈合、(牙合)关系及神经损... 目的探讨应用可吸收小夹板治疗下颌角骨折经口内治疗临床可行性。方法 16例下颌角骨折或伴下颌体部骨折应用可吸收小夹板沿张力线做坚固内固定3个月~1年复查包括骨折复位准确性、固定稳定性、骨折愈合、伤口愈合、(牙合)关系及神经损伤等。结果 16例下颌角骨折术后1例出现感染,其余咬合关系正常,咬合功能恢复较好,X线检查未见骨愈合不良,结论小颌角骨折口内应用可吸收小夹板形张力带固定效果肯定,但不能完全放弃颌间结扎。避免面部瘢痕及面神经损伤,符合美容学要求,较传统的口外切口内固定有明显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角骨折 可吸收小夹板 张力带固定 治疗
下载PDF
邻近皮瓣修复颈部瘢痕畸形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侯军 邹弘驹 张晓林 《医学研究通讯》 2003年第2期37-39,共3页
目的颈前瘢痕挛缩严重影响头颈部功能及外形。方法 1995年以来,应用胸三角等邻近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22例,采用带蒂胸三角皮瓣10例,颈胸皮瓣8例,颈肩皮瓣2例,带蒂与吻合血管联合移植超长胸三角皮瓣1例,游离肩胛旁皮瓣1例。结果 20... 目的颈前瘢痕挛缩严重影响头颈部功能及外形。方法 1995年以来,应用胸三角等邻近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22例,采用带蒂胸三角皮瓣10例,颈胸皮瓣8例,颈肩皮瓣2例,带蒂与吻合血管联合移植超长胸三角皮瓣1例,游离肩胛旁皮瓣1例。结果 20例全部成活,2例部分感染坏死。经1~5年随访,颈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邻近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成功率高,皮瓣质地、颜色与颈部相似,修复后皮瓣无臃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带蒂与吻合血管超长的胸三角皮瓣联合移植,是修复颌面颈部大范围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颈部瘢痕畸形 头颈部 功能 外形 移植
下载PDF
颌骨牙源性钙化囊肿的临床分析(附23例报告)
6
作者 侯军 张晓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2年第24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颌骨牙源性钙化囊肿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2
7
作者 段瑞 李永生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59-1861,共3页
目的探讨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0例需要拔除阻生智齿的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拔牙,观察组则应用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进行微创拔牙,治疗完成后... 目的探讨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0例需要拔除阻生智齿的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拔牙,观察组则应用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进行微创拔牙,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拔牙窝完整率、断根率、术后面部肿胀率及拔牙依从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拔牙窝完整率及拔牙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断根率和术后面部肿胀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刀的微创拔牙技术能够减少术中牙周组织的损伤,控制术后面部肿胀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拔牙依从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生智齿 高速涡轮牙钻 微创拔牙刀
下载PDF
坚固内固定术后颌间牵引对颌骨骨折复位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段瑞 李永生 张晓林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3年第2期98-99,共2页
目的 探讨坚固内固定术后颌间牵引对骨折复位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 97例颌骨骨折病例行坚固内固定复位术 ,其中 5 0例术后加颌间牵引 ,47例不加颌间牵引 ,对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结果 对单发性骨折 ,两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P >0 ... 目的 探讨坚固内固定术后颌间牵引对骨折复位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 97例颌骨骨折病例行坚固内固定复位术 ,其中 5 0例术后加颌间牵引 ,47例不加颌间牵引 ,对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结果 对单发性骨折 ,两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对多发性骨折 ,两组效果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坚固内固定术加颌间牵引组治疗效果优于未加颌间牵引组。结论 坚固内固定术后颌间牵引对多发性骨折具有良好的复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固内固定术 颌间牵引 颌骨骨折
原文传递
下颌骨囊性成釉细胞瘤开窗术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28
9
作者 邹弘驹 李永生 +1 位作者 王定安 侯军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70-171,共2页
关键词 下颌骨囊性成釉细胞瘤 保骨性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口内开窗术
下载PDF
5%鱼肝油酸钠与平阳霉素对猪正常唇组织的作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永生 王定安 +3 位作者 李映芳 董宝财 陶晶 邹弘驹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1999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5%鱼肝油酸钠和平阳霉素对正常组织有无损害作用。方法:共4只微型猪,分别将5%鱼肝油酸钠注入每只猪的一侧上下唇组织中,平阳霉素注入另一侧上下唇,7天及14天后各处死两只动物,常规组织学处理标本,光镜观察。结果... 目的探讨5%鱼肝油酸钠和平阳霉素对正常组织有无损害作用。方法:共4只微型猪,分别将5%鱼肝油酸钠注入每只猪的一侧上下唇组织中,平阳霉素注入另一侧上下唇,7天及14天后各处死两只动物,常规组织学处理标本,光镜观察。结果:5%鱼肝油酸钠组表现明显的肌纤维萎缩、消失,但无组织坏死;而平阳霉素组血管外组织无明显变化,仅见血管内、外壁增厚。结论:5%鱼肝油酸钠注入正常组织中会引起组织损害;平阳霉素对血管外正常组织无明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肝油酸钠 平阳霉素 唇组织 副作用
原文传递
377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静 李永生 邹弘驹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36-939,共4页
目的了解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降低医院感染提供指导。方法收集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病例,采取患者脓液标本并进行培养,再采用纸片扩散法对病原菌进行药敏实验测定。结果377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共... 目的了解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降低医院感染提供指导。方法收集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病例,采取患者脓液标本并进行培养,再采用纸片扩散法对病原菌进行药敏实验测定。结果377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35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01株,革兰阴性菌146株,真菌5株。革兰阳性病原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81株)和溶血性链球菌(80株)所占比例最高,分别占23.01%和22.73%,其余为表皮葡萄球菌(31株,占8.81%)和肺炎链球菌(9株,2.56%);革兰阴性病原菌中,肺炎克雷伯菌最多,共73株,占20.74%,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45株)和大肠埃希菌(28株);真菌仅检出了白色假丝酵母菌(5株)。革兰阳性菌除了肺炎链球菌对呋喃妥因没有产生耐药性外,其他各菌对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利福平、庆大霉素、呋喃妥因、四环素、氯洁霉素、红霉素、氯霉素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革兰阴性菌对对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妥布霉素、亚胺培南、氨曲南、呋喃妥因、氨苄西林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甚至已经对氨苄西林完全耐药。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病原菌类型多样且耐药情况严重,临床治疗时应合理用药以控制耐药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病原菌 药敏实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品管圈在口腔颌面外科老年患者围术期留置针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静 王瑜 曹阳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年第4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口腔颌面外科老年患者围术期留置针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月我科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2013年6月~2013年12月为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时段,2014年1月~2014年6月为实施品管圈活动时段,对比分析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老...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口腔颌面外科老年患者围术期留置针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月我科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2013年6月~2013年12月为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时段,2014年1月~2014年6月为实施品管圈活动时段,对比分析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老年女性患者围手术期留置针一次置管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护士综合能力等。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前老年女性患者围手术期留置针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2.8%,实施后为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护理满意度综合评分为93.6±1.84分,实施后为97.5±1.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护士综合能力评分为47.2±3.4分,实施后为70.5±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能明显提高口腔颌面外科老年患者围术期留置针一次置管成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老年患者 围手术期 留置针 一次置管成功率
下载PDF
特异性干扰TACC3基因表达对CD133^+CD44^+口腔鳞癌干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段瑞 李永生 夏翼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3997-4002,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TACC3基因在多种肿瘤中均表达上调,因此体外特异性干预TACC3的表达,可能是治疗或干预肿瘤生长的重要靶点。目的:探讨沉默TACC3基因表达对口腔鳞癌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从人口腔鳞癌细胞Cal... 背景:研究表明,TACC3基因在多种肿瘤中均表达上调,因此体外特异性干预TACC3的表达,可能是治疗或干预肿瘤生长的重要靶点。目的:探讨沉默TACC3基因表达对口腔鳞癌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从人口腔鳞癌细胞Cal-27中分选出CD133^+CD44^+口腔鳞癌干细胞。shRNA转染组设计及合成TACC3 shRNA序列,利用Lipofectamine^(TM)2000将TACC3 shRNA序列转染至CD133^+CD44^+口腔鳞癌干细胞,设置空载体转染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组。转染48 h后,采用MTT、细胞克隆形成实验、TUNEL凋亡实验检测沉默TACC3基因对体外CD133^+CD44^+口腔鳞癌干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沉默TACC3基因对CD133^+CD44^+口腔鳞癌干细胞Ki67、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细胞增殖:shR NA转染组细胞增殖速度、增殖相关蛋白Ki67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组(P<0.05);(2)细胞克隆形成能力:shRNA转染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组(P<0.05);(3)细胞凋亡:shRNA转染组细胞凋亡高于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组,促凋亡蛋白Bax水平高于未转染组、对照组,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组;(4)结果表明:干扰抑制TACC3基因表达,可抑制口腔鳞癌干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 人口腔鳞癌 TACC3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经头皮冠状切口行面中份骨折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18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余梅 李永生 +3 位作者 侯军 杨静 邹弘驹 关雪剑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经头皮冠状切口行面中份骨折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86例面中份骨折病例,均采用经头皮冠状切口行骨折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进... 目的探讨经头皮冠状切口行面中份骨折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86例面中份骨折病例,均采用经头皮冠状切口行骨折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颌面部外形恢复满意,咬合关系恢复至受伤前状况.5例发生术后感染,8例出现切口区头皮组织术后无毛发生长,11例诉头皮疼痛、麻木或感觉异常,随访2 a后大多逐渐恢复正常.无1例患者发生眼睑不能闭合的面神经颧支受损症状,无患者出现头皮下血肿.结论经头皮冠状切口行骨折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是治疗面中份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中份骨折 头皮冠状切口 微型钛板 坚强内固定
下载PDF
平阳霉素对颊囊癌金黄地鼠肺毒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永生 杨燕 +1 位作者 董宝财 王定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3年第5期265-267,共3页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对颊囊癌金黄地鼠肺组织的毒副作用。方法 将 75只金黄地鼠用 5 %DM BA涂擦颊囊诱发颊囊癌后分别用 0 .2mg/kg、0 .4mg/kg和 0 .5mg/kg三种剂量的平阳霉素行腹腔注射 ;对照组每日灌服消炎痛拮抗。结果 随平阳霉素...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对颊囊癌金黄地鼠肺组织的毒副作用。方法 将 75只金黄地鼠用 5 %DM BA涂擦颊囊诱发颊囊癌后分别用 0 .2mg/kg、0 .4mg/kg和 0 .5mg/kg三种剂量的平阳霉素行腹腔注射 ;对照组每日灌服消炎痛拮抗。结果 随平阳霉素用量的增加 ,金黄地鼠肺炎样变及肺纤维化呈上升趋势 ;消炎痛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 ,可对抗平阳霉素的肺毒性。结论 平阳霉素用量较大时 (超过 0 .4mg/kg)可出现肺炎样变及肺纤维化 ,如果同时使用消炎痛 ,则可有效地抑制肺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颊囊癌 金黄地鼠 肺毒性 实验研究 肺纤维化
原文传递
弹力套包扎在腮腺肿瘤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邹弘驹 段瑞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8年第3期306-308,共3页
目的探讨弹力套包扎在腮腺肿瘤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6年9月间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腮腺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均经腮腺肿瘤切除联合面神经解剖术治疗,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弹力套包扎在腮腺肿瘤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6年9月间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腮腺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均经腮腺肿瘤切除联合面神经解剖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弹力套包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包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评分和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涎瘘、切口出血及切口感染的总发生率为7.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时,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和14d时,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每周平均换药次数和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腮腺肿瘤术后对患者应用弹力套包扎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临床舒适度,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弹力套包扎 并发症 疼痛
原文传递
可吸收内固定材料SR-PGA在颌面部骨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关雪剑 李永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16-418,共3页
目的:运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自身增强聚丙交酯(SR-PGA)治疗颌面部骨折的临床观察。方法:20例颌面部骨折应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SR-PGA)做坚固内固定,3~12个月后复查咬合关系、伤口愈合情况、面部外形、骨折愈合情况及软组织、神经损伤等... 目的:运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自身增强聚丙交酯(SR-PGA)治疗颌面部骨折的临床观察。方法:20例颌面部骨折应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SR-PGA)做坚固内固定,3~12个月后复查咬合关系、伤口愈合情况、面部外形、骨折愈合情况及软组织、神经损伤等。结果:除1例下颌骨颏部骨折出现移位,其余病例均恢复较好咬合关系,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X线检查未见骨愈合不良。结论:可吸收内固定材料SR-PGA由于生物相容性好,具有一定强度,可降解、吸收,是较理想的固定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内固定物 内固定 颌骨骨折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丹丹 李永生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02B期150-153,共4页
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统称为脉管性疾病.过去由于对脉管性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认识不足,特别是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的脉管性疾病,大多数文献报道没有将真性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区分开来,从而导致了对脉管性疾病治疗方法上的差异.对口腔颌面部血... 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统称为脉管性疾病.过去由于对脉管性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认识不足,特别是发生在口腔颌面部的脉管性疾病,大多数文献报道没有将真性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区分开来,从而导致了对脉管性疾病治疗方法上的差异.对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治疗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血管瘤 脉管畸形 治疗
下载PDF
替牙期含牙囊肿开窗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邹弘驹 李永生 +1 位作者 刘泉 王瑜 《医学文选》 2005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 探讨对替牙期含牙囊肿行口内开窗术保留恒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 4例替牙期含牙囊肿采用口内开窗术进行保骨、保牙性治疗 ,待囊腔缩小约 6 0 %~ 80 %以及恒牙牙根形成 ,行二次手术括除残留囊壁 ,以达根治目的。结果  1 4例... 目的 探讨对替牙期含牙囊肿行口内开窗术保留恒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 4例替牙期含牙囊肿采用口内开窗术进行保骨、保牙性治疗 ,待囊腔缩小约 6 0 %~ 80 %以及恒牙牙根形成 ,行二次手术括除残留囊壁 ,以达根治目的。结果  1 4例患儿获得消除病灶 ,恒牙保留的治疗效果。结论 对替牙期含牙囊肿进行口内开窗术能减少手术创伤 ,促进颌骨修复 ,保留恒牙 ,根除病灶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牙囊肿 口内开窗术 替牙期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在口腔颌面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永生 杨燕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 通过流式细胞仪对肿瘤DNA倍体及S期细胞增殖率的检测,探讨其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诊断能力。方法 对151例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临界瘤及恶性肿瘤新鲜组织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良性肿瘤组未检出DNA异倍体;临界瘤组4例检出异倍... 目的 通过流式细胞仪对肿瘤DNA倍体及S期细胞增殖率的检测,探讨其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诊断能力。方法 对151例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临界瘤及恶性肿瘤新鲜组织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良性肿瘤组未检出DNA异倍体;临界瘤组4例检出异倍体,提示有恶变倾向;恶性肿瘤异倍体的检出率最高者可达100%,S期增殖率也最高。结论 DNA异倍体的出现为癌变的标志,S期增殖率为恶性肿瘤增殖的指标。临界瘤中检出DNA异倍体预示有癌变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DNA异倍体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