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针对反复右上腹痛的患者进行Oddi括约肌测压,以评价Oddi括约肌测压术(SOM)在慢性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对Oddi括约肌基础压升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2年10月-2014年9月30例慢性...目的针对反复右上腹痛的患者进行Oddi括约肌测压,以评价Oddi括约肌测压术(SOM)在慢性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对Oddi括约肌基础压升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2年10月-2014年9月30例慢性上腹痛疑似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SOD)的患者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时接受SOM的临床资料,观察Oddi括约肌基础压、收缩幅度、频率和传播方式。对Oddi括约肌基础压>40.0 mm Hg者及>30.0 mm Hg并存在血淀粉酶、脂肪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升高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和(或)胆总管、胰管管增宽者行EST治疗,并随访其疗效。结果 30例患者SOM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Oddi括约肌基础压力为(36.6±21.1)mm Hg,收缩幅度为(210.6±25.7)mm Hg,收缩频率为(10.1±3.1)次/min,逆向收缩率为(55.0±8.0)%。30例患者均接受EST治疗,术后随访,其中27例(90.0%)有效。结论 SOM助于评价Oddi括约肌功能,对诊断SOD具有较大价值,测压发现Oddi括约肌基础压升高患者EST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展开更多
目的:应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和microR NA芯片检测人结肠癌细胞DLD1在敲低FOXQ1基因前后m RNA和micro RNA的表达改变.方法:抽提两组细胞的RNA,分别与Whole Human Genome Oligo Microarray(4×44 K,Agilent Technologies)全基因组表...目的:应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和microR NA芯片检测人结肠癌细胞DLD1在敲低FOXQ1基因前后m RNA和micro RNA的表达改变.方法:抽提两组细胞的RNA,分别与Whole Human Genome Oligo Microarray(4×44 K,Agilent Technologies)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和mi RCURYTM LNA Array(v.18.0,Agilent Technologies)micro RNA芯片进行杂交,应用genespring、genepix软件对芯片结果进行统计,对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进行GO、pathway分析,并应用q RT-PCR对部分结果进行验证.应用Microsoft Excel和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基因组表达谱的检测结果表明,敲低FOXQ1基因后,在芯片所涵盖的41093个基因中,共有255个基因上调,176个基因下调.q RT-PCR的验证结果与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的结果基本相符.Micro RNA芯片的检测结果表明,敲低FOXQ1基因后,共有31个micro RNA上调,12个micro RNA下调.结论:本研究了解了FOXQ1基因敲低前后m R N A和m i c r o R N A的表达改变,为后续F O X Q1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实验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针对反复右上腹痛的患者进行Oddi括约肌测压,以评价Oddi括约肌测压术(SOM)在慢性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对Oddi括约肌基础压升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2年10月-2014年9月30例慢性上腹痛疑似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SOD)的患者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时接受SOM的临床资料,观察Oddi括约肌基础压、收缩幅度、频率和传播方式。对Oddi括约肌基础压>40.0 mm Hg者及>30.0 mm Hg并存在血淀粉酶、脂肪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升高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和(或)胆总管、胰管管增宽者行EST治疗,并随访其疗效。结果 30例患者SOM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Oddi括约肌基础压力为(36.6±21.1)mm Hg,收缩幅度为(210.6±25.7)mm Hg,收缩频率为(10.1±3.1)次/min,逆向收缩率为(55.0±8.0)%。30例患者均接受EST治疗,术后随访,其中27例(90.0%)有效。结论 SOM助于评价Oddi括约肌功能,对诊断SOD具有较大价值,测压发现Oddi括约肌基础压升高患者EST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文摘目的:应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和microR NA芯片检测人结肠癌细胞DLD1在敲低FOXQ1基因前后m RNA和micro RNA的表达改变.方法:抽提两组细胞的RNA,分别与Whole Human Genome Oligo Microarray(4×44 K,Agilent Technologies)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和mi RCURYTM LNA Array(v.18.0,Agilent Technologies)micro RNA芯片进行杂交,应用genespring、genepix软件对芯片结果进行统计,对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进行GO、pathway分析,并应用q RT-PCR对部分结果进行验证.应用Microsoft Excel和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基因组表达谱的检测结果表明,敲低FOXQ1基因后,在芯片所涵盖的41093个基因中,共有255个基因上调,176个基因下调.q RT-PCR的验证结果与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的结果基本相符.Micro RNA芯片的检测结果表明,敲低FOXQ1基因后,共有31个micro RNA上调,12个micro RNA下调.结论:本研究了解了FOXQ1基因敲低前后m R N A和m i c r o R N A的表达改变,为后续F O X Q1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