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位护理对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郑传江 罗梅 +5 位作者 陶健 左赞 李霆 代玲丽 李爱华 李芳芳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4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对胃内镜黏膜下剥离(ESD)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9月我院行胃ESD术的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体位护理。...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对胃内镜黏膜下剥离(ESD)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9月我院行胃ESD术的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体位护理。分别对两组术后1、3、7 d的上腹饱胀、上腹疼痛、嗳气和恶心等症状,迟发性出血,术后8周溃疡愈合等情况进行比较,并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术后1 d的上腹饱胀、上腹疼痛、嗳气和恶心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3、7 d的上腹饱胀和上腹疼痛及术后7 d的恶心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8周溃疡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迟发性出血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ESD术后采取体位护理能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溃疡的愈合,提高患者术后的康复质量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胃肿瘤 体位护理 康复
下载PDF
宫颈癌-肺癌双原发肿瘤并胃转移一例
2
作者 陈梅 张昱 +1 位作者 李冬梅 张文静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23期3105-3107,共3页
肺癌和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同时患有上述两者肿瘤的患者比较少见。肺癌和宫颈癌常见转移部位是局部和远处淋巴结、骨、肺、肝和脑,胃肠道转移罕见。现报道一例宫颈癌和肺癌双原发肿瘤并胃转移患者的诊治过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 肺癌和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同时患有上述两者肿瘤的患者比较少见。肺癌和宫颈癌常见转移部位是局部和远处淋巴结、骨、肺、肝和脑,胃肠道转移罕见。现报道一例宫颈癌和肺癌双原发肿瘤并胃转移患者的诊治过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肺癌胃转移和肺癌宫颈癌双原发肿瘤的认识和警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原发癌 肺癌 宫颈癌 胃转移
下载PDF
Oddi括约肌压力测定及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对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诊治的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霆 郭强 +1 位作者 范红 唐晓丹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29,共5页
目的针对反复右上腹痛的患者进行Oddi括约肌测压,以评价Oddi括约肌测压术(SOM)在慢性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对Oddi括约肌基础压升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2年10月-2014年9月30例慢性... 目的针对反复右上腹痛的患者进行Oddi括约肌测压,以评价Oddi括约肌测压术(SOM)在慢性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对Oddi括约肌基础压升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2年10月-2014年9月30例慢性上腹痛疑似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SOD)的患者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时接受SOM的临床资料,观察Oddi括约肌基础压、收缩幅度、频率和传播方式。对Oddi括约肌基础压>40.0 mm Hg者及>30.0 mm Hg并存在血淀粉酶、脂肪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升高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和(或)胆总管、胰管管增宽者行EST治疗,并随访其疗效。结果 30例患者SOM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Oddi括约肌基础压力为(36.6±21.1)mm Hg,收缩幅度为(210.6±25.7)mm Hg,收缩频率为(10.1±3.1)次/min,逆向收缩率为(55.0±8.0)%。30例患者均接受EST治疗,术后随访,其中27例(90.0%)有效。结论 SOM助于评价Oddi括约肌功能,对诊断SOD具有较大价值,测压发现Oddi括约肌基础压升高患者EST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 Oddi括约肌压力测定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
下载PDF
超声内镜联合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下食管括约肌结构和运动功能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左赞 蒲肖琳 +4 位作者 安瑛 李岩 范红 郭强 唐晓丹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14-918,共5页
目的应用内镜超声(EUS)与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方法(HRM)检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食管下括约肌(LES)结构与运动功能变化,探讨EUS在难治性GERD患者LES结构及运动功能异常评估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及LES厚度与压力间的关系... 目的应用内镜超声(EUS)与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方法(HRM)检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食管下括约肌(LES)结构与运动功能变化,探讨EUS在难治性GERD患者LES结构及运动功能异常评估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及LES厚度与压力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4例经内镜、24 h食管p H检测和经双倍剂量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8周疗效不明显,诊断为难治性GERD的患者,11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运用EUS,记录LES的运动影像,测量LES的环形肌和纵形肌分别在不同时相的厚度;经鼻腔导入HRM测压导管,观察静息及吞咽时食管压力的变化,计算LES环形肌和纵形肌的收缩指数、收缩周期,计算LES基底压平均值与LES厚度间的相关性。结果 14例难治性GER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ES的纵形肌厚度较薄(P〈0.05),而环形肌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形肌与纵形肌收缩指数均明显缩小、收缩周期延长(P〈0.05);LES基底压平均值与最大肌层厚度之间存在正相关(r=0.62~0.70)。结论难治性GERD患者LES存在肌层结构与舒缩功能的异常;LES基底压平均值与最大肌层厚度间存在正相关,LES舒缩能力下降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有直接关系;EUS获得LES的收缩指数、收缩周期为评估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LES运动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超声技术 胃食管反流 食管运动障碍 高分辨率压力测定
下载PDF
肝细胞铁死亡在肝脏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吴姜杰 齐家龙 宋正己 《肝脏》 2024年第1期117-122,共6页
铁死亡是一种全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模式,是以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为主要特征的调节性细胞死亡。肝脏是人体内铁贮存量最大的脏器,铁稳态在疾病的进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肝细胞铁死亡也引起了肝病研究领域的重视。本文... 铁死亡是一种全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模式,是以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为主要特征的调节性细胞死亡。肝脏是人体内铁贮存量最大的脏器,铁稳态在疾病的进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肝细胞铁死亡也引起了肝病研究领域的重视。本文阐述了铁死亡的机制及在肝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探索靶向铁死亡治疗肝病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肝脏疾病 铁稳态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利用微阵列芯片技术探究基因FOXQ1与大肠癌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极 唐慧 +2 位作者 白璇 岳柯琳 郭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915-922,共8页
目的:应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和microR NA芯片检测人结肠癌细胞DLD1在敲低FOXQ1基因前后m RNA和micro RNA的表达改变.方法:抽提两组细胞的RNA,分别与Whole Human Genome Oligo Microarray(4×44 K,Agilent Technologies)全基因组表... 目的:应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和microR NA芯片检测人结肠癌细胞DLD1在敲低FOXQ1基因前后m RNA和micro RNA的表达改变.方法:抽提两组细胞的RNA,分别与Whole Human Genome Oligo Microarray(4×44 K,Agilent Technologies)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和mi RCURYTM LNA Array(v.18.0,Agilent Technologies)micro RNA芯片进行杂交,应用genespring、genepix软件对芯片结果进行统计,对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进行GO、pathway分析,并应用q RT-PCR对部分结果进行验证.应用Microsoft Excel和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基因组表达谱的检测结果表明,敲低FOXQ1基因后,在芯片所涵盖的41093个基因中,共有255个基因上调,176个基因下调.q RT-PCR的验证结果与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的结果基本相符.Micro RNA芯片的检测结果表明,敲低FOXQ1基因后,共有31个micro RNA上调,12个micro RNA下调.结论:本研究了解了FOXQ1基因敲低前后m R N A和m i c r o R N A的表达改变,为后续F O X Q1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Q1 癌基因 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 MicroRNA芯片
下载PDF
PBL结合L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芸 陈艳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4期22-23,共2页
目的分析PBL结合L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运用。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9月—2016年1月在消化内科中见习的临床医学本科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30名)和对照组(30名);研究组行PBL+LBL教学,对照组行传统LBL教学,分析两组... 目的分析PBL结合L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运用。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9月—2016年1月在消化内科中见习的临床医学本科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30名)和对照组(30名);研究组行PBL+LBL教学,对照组行传统LBL教学,分析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在分析能力中,研究组优良率为90.00%(27/30),比对照组的66.67%(20/3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为70.00%(21/30),比研究组的93.33%(28/30)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L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可提升学生自学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科 教学 LBL PBL
下载PDF
透明帽辅助单人结肠镜检查的息肉检出率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麻张亮 李霆 +4 位作者 张鹏丽 刘亚男 宗德珊 岳斌 唐晓丹 《云南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41-43,共3页
结直肠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发病率、死亡率呈逐步上升趋势,结直肠癌通常由肠道息肉发展而来,目前也是最可预防的肿瘤之一.作为肠道检查的金标准,结肠镜在诊断、治疗结直肠息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国外研究证实结肠镜筛... 结直肠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发病率、死亡率呈逐步上升趋势,结直肠癌通常由肠道息肉发展而来,目前也是最可预防的肿瘤之一.作为肠道检查的金标准,结肠镜在诊断、治疗结直肠息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国外研究证实结肠镜筛查对于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有着积极作用[1一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帽 单人结肠镜 肠道息肉
下载PDF
新冠疫情下高校医学统计学线上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9
作者 龙榜册 蒋成林 +1 位作者 万苹 麻新梅 《云南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39-43,共5页
目的探究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对临床医学专硕研究生的《医学统计学》课程实施线上教学的效果。方法以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2020级210名专硕研究生为研究对象,QQ群课堂作为线上授课平台,采用分组教学模式,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综合评估学生成绩... 目的探究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对临床医学专硕研究生的《医学统计学》课程实施线上教学的效果。方法以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2020级210名专硕研究生为研究对象,QQ群课堂作为线上授课平台,采用分组教学模式,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综合评估学生成绩,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在期末考试笔试成绩中,90分以上的同学占16.20%,80分以上的同学占84.30%;在综合考核成绩中,90分以上的同学占10.48%,80分以上同学占83.33%,无不合格者。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8.57%的研究生表示适应线上教学模式。结论学生对本次线上教学模式持接受的态度,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医学统计学 线上教学 问卷调查
下载PDF
pAcGFP1-N1-FOXQ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大肠癌细胞系Colo-320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岳柯琳 郭强 唐慧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966-1971,共6页
目的:构建人FOXQ1(homo sapiens forkhead box Q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AcGFP1-N1-FOXQ1,并在大肠癌细胞系Colo-320中瞬时表达.方法:利用PCR方法从YR Gene装载了FOXQ1基因全长cDNA序列(NM_033260)的质粒中扩增出FOXQ1的cDNA片段,与真核表... 目的:构建人FOXQ1(homo sapiens forkhead box Q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AcGFP1-N1-FOXQ1,并在大肠癌细胞系Colo-320中瞬时表达.方法:利用PCR方法从YR Gene装载了FOXQ1基因全长cDNA序列(NM_033260)的质粒中扩增出FOXQ1的cDNA片段,与真核表达载体pAcGFP1-N1连接,重组质粒经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无误后,采用Lipofectamine 2000瞬时转染Colo-320细胞,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FOXQ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AcGFP1-N1-FOXQ1,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均正确,载体能在Colo-320细胞中正确表达FOXQ1蛋白.结论:成功构建FOXQ1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开展体内、体外实验,研究FOXQ1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功能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Q1基因 pAcGFP1-N1质粒 构建
下载PDF
miR-1271通过靶向FOXF2抑制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11
作者 何甜 万苹 +5 位作者 郭强 白璇 罗丽琳 杨超 王芸 安瑛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18期3013-3019,共7页
目的探讨微RNA-1271(miR-1271)靶向叉头框转录因子F2(FOXF2)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miR-1271及FOXF2在GIST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FOXF2的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微RNA-1271(miR-1271)靶向叉头框转录因子F2(FOXF2)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miR-1271及FOXF2在GIST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FOXF2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271与FOXF2的靶向关系;采用CCK-8、Transwell、流式细胞术方法分析miR-1271/FOXF2分子轴对GIST-T1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miR-1271在GIST组织中低表达;与人肠上皮细胞FHs74Int比较,miR-1271在GIST细胞系中也低表达。同时,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miR-1271可靶向结合FOXF2并下调其表达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miR-1271通过靶向下调FOXF2可显著抑制GIST-T1细胞增殖、侵袭和诱导凋亡。此外,体内实验同样证实,过表达miR-1271可显著抑制GIST-T1移植瘤瘤体的生长。结论miR-1271通过靶向FOXF2抑制GIST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同时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miR-1271/FOXF2分子轴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肿瘤侵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