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印聪 罗金波 +3 位作者 张玉亭 马秀英 王文学 耿嘉蔚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103-106,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代谢相关的慢性肝脏疾病,主要病因为肝脏内脂质堆积过多,可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肠道菌群是人体内微生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肠肝轴(GLA)参与NAFLD的发病过程,其分泌的代谢产物短...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代谢相关的慢性肝脏疾病,主要病因为肝脏内脂质堆积过多,可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肠道菌群是人体内微生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肠肝轴(GLA)参与NAFLD的发病过程,其分泌的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胆汁酸、细菌成分、内源性乙醇及胆碱在NAFLD发病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与NAFLD的发病机制存在密切关联,深入了解其作用机制,或可为通过肠道微生态预防及治疗NAFLD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胆汁酸 细菌成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下载PDF
晚期结直肠癌精准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2
作者 詹海峰 王文学 耿嘉蔚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601-605,共5页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起病隐匿、复发转移风险高、预后差等特点。近年来,针对RAS、BRAF、MMR/MSI、HER2、MET、NTRK、POLE/POLD1等不同分子分型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相关临床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此外,结直肠癌分子...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起病隐匿、复发转移风险高、预后差等特点。近年来,针对RAS、BRAF、MMR/MSI、HER2、MET、NTRK、POLE/POLD1等不同分子分型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相关临床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此外,结直肠癌分子靶向治疗与其他疗法联合应用的探索也在不断进行。阐明结直肠癌分子靶向治疗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可为结直肠癌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基因编辑肠道细菌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印聪 张玉亭 +3 位作者 王一岚 刘敏 王文学 耿嘉蔚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3年第2期115-122,共8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大量研究证实,肠道菌群紊乱可通过多种机制促进CRC的发生、发展,以调节肠道菌群为目的的治疗方式可能对辅助治疗CRC有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局限性和不良反应。有研究表明,...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大量研究证实,肠道菌群紊乱可通过多种机制促进CRC的发生、发展,以调节肠道菌群为目的的治疗方式可能对辅助治疗CRC有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局限性和不良反应。有研究表明,采用基因编辑工程菌与基因编辑直接改造肠道细菌2种方式治疗CRC,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通过梳理现阶段基因编辑肠道细菌治疗CRC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了未来基因编辑肠道细菌治疗CRC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基因编辑 肠道细菌
下载PDF
慢加急性肝衰竭全球疾病负担及地域性差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宸溪 耿嘉蔚 谢青 《肝脏》 2021年第4期355-358,共4页
肝硬化是全世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肝硬化通常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AD),当肝硬化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反复发作时,标志着肝功能进入失代偿阶段,短期预后不佳。肝硬化患者的急性失代偿发作被证明与肝外器官衰竭有关,明显增加短期... 肝硬化是全世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肝硬化通常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AD),当肝硬化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反复发作时,标志着肝功能进入失代偿阶段,短期预后不佳。肝硬化患者的急性失代偿发作被证明与肝外器官衰竭有关,明显增加短期死亡率,该阶段即为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疾病负担 地域性差异 致死率
下载PDF
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期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敏 左丽丽 +3 位作者 张茹薏 翟晓 岳伟 耿嘉蔚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750-752,共3页
对于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期的患者是否应进行抗病毒治疗,一直是临床难点。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各大指南也分别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但综合来看观点并不一致。近年来一些大型描述性队列研究和干预性研究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对此做一总... 对于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期的患者是否应进行抗病毒治疗,一直是临床难点。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各大指南也分别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但综合来看观点并不一致。近年来一些大型描述性队列研究和干预性研究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对此做一总结性综述,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对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期患者的诊疗做出合理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免疫耐受期 抗病毒治疗
原文传递
MiR-22与其靶基因在肝癌中的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梁雨 沈涛 《生命的化学》 CAS 2021年第6期1252-1258,共7页
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最具侵袭性的癌症之一,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MiR-22是肝癌发展过程中的肿瘤抑制因子,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下调。MiR-22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以参与肝癌细胞的增殖、凋亡、浸润、转移以及... 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最具侵袭性的癌症之一,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MiR-22是肝癌发展过程中的肿瘤抑制因子,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下调。MiR-22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以参与肝癌细胞的增殖、凋亡、浸润、转移以及免疫反应等一系列生理过程,发挥抑癌作用。MiR-22既可以作为肝癌的诊断标记物,也可以作为治疗的靶点。本文就近年来在肝癌中发现的miR-22的靶基因及miR-22影响肝癌增殖、凋亡、迁移、侵袭以及免疫等各种生理过程可能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miR-22 靶基因
原文传递
经开腹胆囊造瘘引流成功救治致命鹅膏中毒致肝衰竭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布冰 杨超 +5 位作者 马秀英 夏宜兰 张永丽 王暕 耿嘉蔚 王峻峰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6-208,共3页
致命鹅膏中毒引起的肝衰竭致死率高,国内尚无有效解毒药物。2020年7月30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及肝病科收治1例67岁女性致命鹅膏中毒致肝衰竭患者。患者因"进食鹅膏蕈350~400 g后腹痛、呕吐、腹泻2 d伴乏力1 d"于急... 致命鹅膏中毒引起的肝衰竭致死率高,国内尚无有效解毒药物。2020年7月30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及肝病科收治1例67岁女性致命鹅膏中毒致肝衰竭患者。患者因"进食鹅膏蕈350~400 g后腹痛、呕吐、腹泻2 d伴乏力1 d"于急诊科就诊。查体无异常;实验室指标显示丙氨酸转氨酶(ALT)4798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0030 U/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57.5 s,凝血酶原时间(PT)72.1 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8.66,凝血酶原活动度(PA)10%。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结果诊断为鹅膏毒肽类蕈中毒、急性肝衰竭。依据鹅膏毒肽中毒机制为肠肝循环,拟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及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术引流胆汁排出毒素,以中断毒素的肠肝循环,但尝试两种方法后均失败,故行开腹胆囊造瘘术。由于患者凝血功能极差,故先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改善凝血功能后再行开腹胆囊造瘘术,最终成功引流出胆汁。经过综合内科治疗19 d后患者痊愈出院,随访1年未发现后遗症。对于该类患者需早期识别病情,针对毒素的特点及毒理机制尽早阻断毒素的肠肝循环,可能是抢救含鹅膏毒肽类蕈中毒致肝衰竭患者的关键,同时需结合积极补液、血液净化等综合治疗进一步提高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蕈中毒 肝衰竭 肠肝循环 开腹胆囊造瘘引流
原文传递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仇振明(综述) 王文学(审校)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CAS 2023年第3期89-95,共7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慢性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种主要类型,其具有发病率高、病程复杂等特点。目前,临床治疗手段主要以抗炎治疗、免疫调节为主。虽然这些治疗手段能改善UC的症状,但临床疗...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慢性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种主要类型,其具有发病率高、病程复杂等特点。目前,临床治疗手段主要以抗炎治疗、免疫调节为主。虽然这些治疗手段能改善UC的症状,但临床疗效有待提升。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是十分必要的。肠道菌群的代谢通过调控炎症、细胞生长、内环境稳态等方式在U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就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和肠道菌群代谢物(短链脂肪酸、色氨酸、胆汁酸和三甲胺氮氧化物)对UC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以及菌群移植、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疗法应用于UC的防治作用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色氨酸 胆汁酸 三甲胺氮氧化物
原文传递
外泌体在肝细胞癌病理调节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徐世恒 沈涛(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71-878,共8页
外泌体是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的细胞外小泡。近年研究显示,外泌体介导的蛋白质、DNA和各种形式的RNAs(如miRNA、lncRNA、circRNA和mRNA等)在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外泌体通过携带信息在细胞间传... 外泌体是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的细胞外小泡。近年研究显示,外泌体介导的蛋白质、DNA和各种形式的RNAs(如miRNA、lncRNA、circRNA和mRNA等)在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外泌体通过携带信息在细胞间传递,参与了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及免疫调节等过程,因此,外泌体及其携带的信息可能成为HCC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但其临床应用仍需大量研究验证。本文就外泌体参与HCC发生、转移、诊断和治疗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MIRNA lncRNA circRNA 免疫抑制 肝癌
下载PDF
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成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帅苍南 张玉亭 +1 位作者 刘敏 耿嘉蔚 《医学信息》 2022年第8期38-42,共5页
肝纤维化指的是肝脏细胞外基质的弥漫性过度沉积和异常分布。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是导致肝纤维化的主要原因。乙肝肝纤维化可进一步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中医药在治疗乙肝及肝纤维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文就近年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相... 肝纤维化指的是肝脏细胞外基质的弥漫性过度沉积和异常分布。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是导致肝纤维化的主要原因。乙肝肝纤维化可进一步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中医药在治疗乙肝及肝纤维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文就近年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乙型肝炎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药
下载PDF
经胆囊穿刺引流成功救治致命鹅膏中毒所致肝衰竭患者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秀英 王俊峰 +4 位作者 罗金波 朱玲 岳伟 曹正余 耿嘉蔚 《中华肝脏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52-1054,共3页
致命鹅膏中毒引起的肝衰竭致死率高,国内无有效解毒药物。本中心依据鹅膏毒肽中毒机制,经胆囊穿刺引流,以中断毒素的肠肝循环为关键的综合治疗方法,成功救治患者1例。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肠肝循环 蕈中毒 胆囊穿刺引流
原文传递
乙肝病毒DNA疫苗pHL-sec-LHBs的构建及小鼠免疫效果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文刚 徐瑞贤 +6 位作者 刘敏 张桃苹 Faisal Mahmood 宋玉竹 韩芹芹 夏雪山 张金阳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3-376,384,共5页
目的构建针对乙肝病毒的DNA疫苗,并检测该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的效果。方法选择乙肝病毒表面蛋白中的LHBs蛋白基因作为抗原基因,以pHL-sec真核外泌型质粒为载体构建pHL-sec-LHBs质粒。使用pHL-sec-LHBs质粒、pHL-sec-LHBs质粒瞬时转... 目的构建针对乙肝病毒的DNA疫苗,并检测该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的效果。方法选择乙肝病毒表面蛋白中的LHBs蛋白基因作为抗原基因,以pHL-sec真核外泌型质粒为载体构建pHL-sec-LHBs质粒。使用pHL-sec-LHBs质粒、pHL-sec-LHBs质粒瞬时转染细胞上清和pHL-sec空载质粒在无佐剂或有佐剂条件下分别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共计免疫5次,每次间隔14 d。第5次免疫7 d后对小鼠进行LHBs蛋白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成功构建pHL-sec-LHBs重组质粒。使用该质粒瞬转293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到细胞内LHBs蛋白的表达,并有自切外泌信号肽迹象;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LHBs蛋白成功外泌。BALB/c小鼠免疫试验显示,pHL-sec-LHBs质粒成功诱发小鼠针对LHBs蛋白特异性抗体产生。结论成功构建pHL-sec-LHBs重组质粒作为乙肝病毒DNA疫苗,该疫苗对BALB/c小鼠中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DNA疫苗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miR-30a与其靶基因在肝癌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梁雨 沈涛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93-296,300,共5页
miRNA-30a(miR-30a)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可能是肝癌发展过程中的肿瘤抑制因子。miR-30a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参与肝癌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转移以及自噬反应等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从而发挥抑癌作用。本文就近年来miR-30a... miRNA-30a(miR-30a)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可能是肝癌发展过程中的肿瘤抑制因子。miR-30a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参与肝癌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转移以及自噬反应等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从而发挥抑癌作用。本文就近年来miR-30a在肝癌中的靶基因及其调控分子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miR-30a 靶基因
下载PDF
JAK/STAT/SOCS信号通路对肝病中Th17/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
14
作者 张茹薏 刘怀鄂 +1 位作者 游晶 彭玉娟 《现代免疫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16-521,共6页
Th17及Treg是CD4~+T细胞的2个亚群,在生理状态下,二者保持平衡,但在疾病状态下会发生Th17/Treg失衡。多条信号通路参与了Th17/Treg平衡的维持,其中JAK/STAT/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信号(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SOCS)通路... Th17及Treg是CD4~+T细胞的2个亚群,在生理状态下,二者保持平衡,但在疾病状态下会发生Th17/Treg失衡。多条信号通路参与了Th17/Treg平衡的维持,其中JAK/STAT/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信号(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SOCS)通路特别是JAK/STAT/SOCS1及SOCS3对维持Th17/Treg平衡非常重要。研究发现,在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非酒精性肝病中均存在Th17/Treg失衡,并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而SOCS1及SOCS3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参与了Th17/Treg的失衡。该文结合近年相关文献对JAK/STAT/SOCS信号通路对肝病中Th17/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平衡 Janus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信号通路 病毒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病 非酒精性肝病
原文传递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15
作者 姚利璇 牛奔 +2 位作者 岳伟 周文林 张雅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83-89,共7页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94例,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丙肝合并糖尿病组70例和丙肝不合并糖尿病组224例,删...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94例,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丙肝合并糖尿病组70例和丙肝不合并糖尿病组224例,删除缺失的数据,选取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56例,丙肝不合并糖尿病患者59例,再随机选取2020年10月就诊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单纯不合并丙肝的2型糖尿病患者52例纳入研究。收集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地区、饮酒史)及实验室检查(HCV RNA、抗HCV抗体、LDH、AST、ALT、ALP、GGT、TBIL、DBIL、TBA、TP、ALB、GLB、BUN、CR、UA、TC、TG、HDL-C、LDL-C、血糖),利用SPSS26.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3组患者间的血生化等指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利用无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合并2型糖尿病检出率为23.8%。在3组中性别、年龄、地区、饮酒、UA、GLB、LDL-C、TC、LDH、GLB、AST、ALT、ALP、GGT、TBiL、DBiL、TBA、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HDL-C、BUN、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总胆汁酸是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会加重肝损伤,高龄及总胆汁酸水平高的丙肝患者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2型糖尿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SOCS3 mRNA的表达及其与Th17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寅洲 张茹薏 +3 位作者 赵家洁 李敏玥 宋瑞 游晶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70-876,共7页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以及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 mRNA的表达状况,探索CHB患者SOCS3 mRNA表达与Th17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2—8月于某院门诊就诊的30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以及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 mRNA的表达状况,探索CHB患者SOCS3 mRNA表达与Th17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2—8月于某院门诊就诊的30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正常体检者15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频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17A和IL-23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测定外周血SOCS3、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 mRNA表达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CHB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频数及其效应分子IL-17A、IL-23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Th17细胞频数、IL-17A与HBV DNA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570、0.563,均P<0.005)。CHB患者外周血SOCS3、RORγt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者与HBV DNA水平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2、0.561,均P<0.05)。CHB患者SOCS3 mRNA与RORγt mRNA、Th17细胞频数、IL-17A之间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2、0.626、0.826,均P<0.05)。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SOCS3 mRNA的异常高表达,可能通过调节RORγt mRNA的表达来影响Th17的分化及其效应分子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TH17细胞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SOCS3 mRNA
下载PDF
哮喘病患者呼吸护理的应用体会
17
作者 董绍琼 董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8年第9期173-173,共1页
探讨呼吸护理在哮喘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哮喘病治疗的142位病人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病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并为两组提供不同的护理。为实验组提供呼吸护理,... 探讨呼吸护理在哮喘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哮喘病治疗的142位病人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病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并为两组提供不同的护理。为实验组提供呼吸护理,为参照组提供常规类型护理,护理后对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哮喘、咳嗽、哮鸣声等症状,在临床诊疗后有一定的缓解,实验组病人的治疗时间也比参照组治疗时间要短,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之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护理在哮喘疾病治疗过程中有非常好的效果,可以在临床中诊疗中被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病 呼吸护理 体会
原文传递
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
18
作者 朱丹 张永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8年第9期176-176,共1页
研究分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从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入院的该病患者中选取98名,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单双数进行分组,在单数天入院的进入对照组,反之进入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 研究分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从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入院的该病患者中选取98名,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单双数进行分组,在单数天入院的进入对照组,反之进入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疗效、住院时间长短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达98.0%,较对照组81.6%的治愈率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另外两项指标中,观察组也明显比对照组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使患者满意并且减少患者住院的时间,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循证护理 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