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链霉菌中3个新脂肪酰胺类化合物
1
作者 何江波 王莹 +6 位作者 康大伟 牛燕芬 王纪爱 陈秀 毕晓旭 栾杰 曹艳茹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0-185,共6页
特殊生境放线菌具有较大的开发前景,因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可以产生新颖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Streptomyces plumbidurans发酵液的次生代谢成分,并寻找具有抗肿瘤及抗菌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利用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D10... 特殊生境放线菌具有较大的开发前景,因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可以产生新颖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Streptomyces plumbidurans发酵液的次生代谢成分,并寻找具有抗肿瘤及抗菌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利用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D101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等分离技术,并采用现代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测试化合物1~3抗肿瘤细胞毒活性;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体外抑菌活性.从Streptomyces plumbidurans发酵液中确定3个新脂肪酰胺类化合物,并依次命名为:kcacylamide A(1)、kcacylamide B(2)和kcacylamide C(3),生物活性结果显示3个化合物在50μmol/L均无明显抗肿瘤细胞毒活性及抑菌活性.研究首次发现Streptomyces plumbidurans会产生脂肪酰胺类化学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 脂肪酰胺 天然产物
下载PDF
Streptomyces sp.KC17012次生代谢产物及抗菌活性研究
2
作者 何江波 康大伟 +5 位作者 陈秀 王纪爱 王涛 毕晓旭 栾杰 曹艳茹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9期1523-1529,1522,共8页
研究Streptomyces sp.KC17012的次生代谢产物。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反相RP-18柱色谱等方法,对Streptomyces sp.KC17012的发酵产物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然后采用核磁共振波谱(^(1)H NMR,^(13)C NMR)与质谱方法(MS),结... 研究Streptomyces sp.KC17012的次生代谢产物。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反相RP-18柱色谱等方法,对Streptomyces sp.KC17012的发酵产物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然后采用核磁共振波谱(^(1)H NMR,^(13)C NMR)与质谱方法(MS),结合与文献数据对比,共鉴定18个化合物,分别为seco-((S)-Pro-(R)-Val)(1)、环-(L-脯-L-酪)二肽(2)、环-(D-脯-L-酪)二肽(3)、环-(L-脯-L-苯丙)二肽(4)、色氨酸(5)、amethyldioxindole-3-acetate(6)、3-羧基吲哚(7)、邻氨基苯甲酸(8)、胸腺嘧啶核苷(9)、macrolactin A(10)、红花脂A(11)、(-)-methyl dihydrophaseate(12)、菜豆酸(13)、(-)-ethyl dihydrophaseate(14)、布卢门醇A(15)、3α-hydroxy-5α,6α-epoxy-7-megastigmen-9-one(16)、trogopterin A(17)、和β-谷甾醇(18),其中化合物1~4属于二肽类,11~14为倍半萜类脱落酸类似物。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以上单体化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10分别在11和33μmol/L浓度下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挖掘链霉菌KC17012的代谢产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 抑菌活性 二肽 脱落酸类似物 结构鉴定
下载PDF
红毛悬钩子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3
3
作者 何江波 康大伟 +4 位作者 牛燕芬 王纪爱 毕晓旭 曹艳茹 栾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12,共7页
目的研究红毛悬钩子Rubus pinfaensis Levl.et Vant.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红毛悬钩子9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凝胶和RP-18反相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试各化合物对LM3肝... 目的研究红毛悬钩子Rubus pinfaensis Levl.et Vant.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红毛悬钩子9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凝胶和RP-18反相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试各化合物对LM3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β-stostenone(2)、7-ketositosterol(3)、ergosterol peroxide(4)、24-乙基-5α-胆甾-3β-5-6β-三醇(5)、kaempferol-3-β-D-(6-O-trans-p-coumary)glucopyranoside(6)、kaempferol-3-β-D-(6-O-cis-p-coumary)glucopyranoside(7)、blumenol A(8)、号角树酸3-甲酯(9)、齐墩果酸(10)、红大戟酸A(11)、阿江榄仁树葡糖苷Ⅱ(12)、2α,3β,19α-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O-β-D-吡喃葡萄糖苷(13)、rubuside B(14)、2α,3β-dihydroxyurs-12,18-dien-28-oic acid 28-O-β-D-glucopyranosyl ester(15)、乌苏酸(16)。化合物14~16 IC 50分别为(28.13±1.45)、(27.36±1.44)、(16.2±1.32)μmol/L。结论化合物1~9、11~15均为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14~16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悬钩子 化学成分 抗肿瘤活性 分离鉴定 MTT法
下载PDF
大白杜鹃花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细胞毒活性
4
作者 马艳子 程琪 +6 位作者 樊自碧 唐相琴 王莹 陈冰 栾杰 张高红 何江波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5-560,共6页
研究大白杜鹃花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细胞毒活性.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反相RP-18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然后采用CCK-8方法测定化合物的抗肿瘤细胞毒活性.从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并鉴定2... 研究大白杜鹃花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细胞毒活性.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反相RP-18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然后采用CCK-8方法测定化合物的抗肿瘤细胞毒活性.从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并鉴定20个化合物,分别为大白杜鹃花酮(1)、confluentin(2)、omethy-llasiodiplodin(3)、daurichromenes A(4)、arthproliferin B(5)、梫木毒素Ⅰ(6)、梫木毒素Ⅳ(7)、(Z)-9,10-dihydroxy-6,10-dimethyl-5-undecen-2-one(8)、8-hydroxy-6,7-dihydrolinalool(9)、(E)-2,6-dimethyl-2,7-octadiene-1,6-diol(10)、9-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11)、吐叶醇(12)、去氢催吐萝芙木醇(13)、蔷薇酸(14)、山柰酚(15)、阿福豆苷(16)、萹蓄苷(17)、香树素-3-O-α-L-阿拉伯糖苷(18)、去甲基丁香色原酮(19)和东莨菪亭(20),以上化合物对A-549、HepG2、Hela-60、MDA-MB-68细胞均无明显毒性.化合物1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1~5,7~20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杜鹃 肿瘤细胞毒活性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云上杜鹃花化学成分及其抑制NO生成活性研究
5
作者 段苑婷 程琪 +5 位作者 毕晓旭 王莹 陈冰 栾杰 张高红 何江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1,共9页
研究云上杜鹃花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采用系统分离方法(硅胶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对云上杜鹃花乙酸乙酯萃取相进行分离与纯化,再采用1H NMR、13 C NMR和MS等现代波谱学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 研究云上杜鹃花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采用系统分离方法(硅胶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对云上杜鹃花乙酸乙酯萃取相进行分离与纯化,再采用1H NMR、13 C NMR和MS等现代波谱学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利用LPS诱导RAW 264.7巨噬细胞建立炎症模型,评价化合物抗炎活性。从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并鉴定26个化合物,分别为梫木毒素I(1)、梫木毒素II(2)、pieristoxin S(3)、去氢催吐萝芙木醇(4)、megastigm-5-en-3,9-diol(5)、吐叶醇(6)、5,6-epoxy-3-hydroxy-7-megastigmen-9-one(7)、hydroxy-3-oxo-α-ionol(8)、香叶芳樟醇(9)、negunfurol(10)、2,6,10-trimethyldodeca-6,11-diene-2,3,10-triol(11)、9,10-dihydroxy-6,10-dimethylundec-5-en-2-one(12)、(2Z)-2,6-dimethyl-2,7-octadiene-1,6-diol(13)、medioresinol(14)、松脂素(15)、4-O-甲基雪松素(16)、柚皮素(17)、6,8-di-C-methyldihydrokaempferol(18)、去甲基丁香色原酮(19)、二氢松柏醇(20)、mycophenolic methyl ester(21)、苔色酸甲酯(22)、东莨菪亭(23)、水杨醇(24)、对甲氧基苯乙酸(25)、苔黑酚(26)。活性筛选结果表明,13、16、18抑制LPS诱导RAW 264.7细胞中NO生成,化合物16活性较强,IC 50值达33.5±1.5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上杜鹃 抗炎活性 吐叶醇 结构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