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技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4
1
作者 龙江 徐应堂 《医学信息》 2020年第7期109-110,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技术在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钉棒脊柱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技术在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钉棒脊柱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VAS评分、Cobb's角、伤椎椎体高度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Cobb's角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椎体高度比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89%)低于对照组(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技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疗效确切,术后疼痛轻,Cobb's角丢失小,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 创伤性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中医正骨配合手术对踝关节骨折治疗 被引量:3
2
作者 邓呈态 《系统医学》 2017年第18期115-117,共3页
目的对中医正骨配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6年4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共79例,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0例,使用中医正骨配合手术对此组患者进行治疗;对... 目的对中医正骨配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6年4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共79例,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0例,使用中医正骨配合手术对此组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例数为39例,此组患者仅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在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调查,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功能评分及活动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优、良、合格、差评判结果分别为35例(87.50%)、2例(5.00%)、2例(5.00%)、1例(2.50%),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优、良、合格、差评判结果分别为23例(58.97%)、3例(7.69%)、4例(10.26%)、9例(23.08%),总有效率为76.92%,由以上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评分分别为(14.03±5.12)分、(27.46±2.06)分,治疗前后活动度评分分别为(6.24±2.38)分、(18.20±2.21)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评分为(15.21±3.54)分、(20.37±3.16)分,治疗前后活动度评分分别为(6.97±2.61)分、(14.03±3.05)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在功能评分及活动度评分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正骨配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较好,在治疗后患者功能评分和活动度评分均有所提升,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正骨 手术治疗 踝关节骨折 疗效 分析
下载PDF
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早期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经慧 《系统医学》 2017年第17期71-73,共3页
目的研究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早期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2例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评价患者脊柱损伤程度,其中1... 目的研究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早期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2例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评价患者脊柱损伤程度,其中12例为A级,22例为B级,15例为C级,其余23例为D级,所有患者早期均予以针对性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该次研究中72例患者均进行了为期12~18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3.76±1.49)个月,再次采用ASIA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其中以恢复至E级(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为优,该次研究中有42例符合E级标准,占58.33%,以A、B、C级升高至D级为良,该次研究中有18例符合良标准,占25.00%,以神经功能升高1级为可,该次研究中有8例符合可标准,占11.11%,其余4例不符合上述标准为无效,占5.56%,统计可知,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达到了83.33%。结论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早期应予以脊髓减压术治疗,并结合应用大剂量激素,尽早实施手术治疗,以促进患者感觉及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脱位 脊髓损伤 早期治疗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胫骨下段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应堂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16期102-104,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胫骨下段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9月云南省昭通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胫骨下段骨折不愈合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微创...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胫骨下段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9月云南省昭通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胫骨下段骨折不愈合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微创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愈合时间、关节恢复评分、痊愈率、复发率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骨代谢标志物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关节功能恢复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碱性磷酸酶、骨钙素、血钙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血磷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碱性磷酸酶、骨钙素、血钙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胫骨下段骨折不愈合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可缩短治愈时间,降低复发率,改善关节功能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下段骨折 骨折不愈合 中医辨证治疗 微创手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中医辩证治疗患者尺桡骨延期愈合76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邓呈态 《中外医疗》 2018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辩证法治疗尺桡骨延期愈合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6例尺桡骨骨折延期愈合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法的治疗方式,分析尺桡骨骨折延期愈合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采用中医辩证法进...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辩证法治疗尺桡骨延期愈合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6例尺桡骨骨折延期愈合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法的治疗方式,分析尺桡骨骨折延期愈合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采用中医辩证法进行治疗之后,各个临床分型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结果显示,气滞血瘀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肝肾不足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固定不当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3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没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医辩证法治疗尺桡骨骨折患者延期愈合症状时,需要分析了解导致患者出现延期愈合症状的原因,并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实现真正的对症下药,这样才能促进患者骨折处的恢复,并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辩证法 尺桡骨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小针刀治疗屈指肌腱缩窄性腱鞘炎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廖玉长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第11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小针刀在屈指肌腱缩窄性腱鞘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屈指肌腱缩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30例对照组和30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小针刀治疗,并配合中药外敷,对照组采用局部封闭治疗。对比两组术后一天、一周和三个月的治疗效... 目的:探讨小针刀在屈指肌腱缩窄性腱鞘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屈指肌腱缩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30例对照组和30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小针刀治疗,并配合中药外敷,对照组采用局部封闭治疗。对比两组术后一天、一周和三个月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96.6%,对照组为90%,观察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术后第一天观察组VAS评分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但术后三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屈指肌腱缩窄性腱鞘炎患者采取局部封闭治疗的短期疗效较好,但是采用小针刀治疗的长期疗效好于封闭治疗,且小针刀治疗配合中药外敷,能够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指肌腱缩窄性腱鞘炎 小针刀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骨科创伤深静脉血栓发生及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龙江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3期1-1,共1页
目的:探讨影响骨科创伤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5例骨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者(73例)设为观察组,未并发深静脉血栓者(72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多部位骨折例数及患糖尿病... 目的:探讨影响骨科创伤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5例骨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者(73例)设为观察组,未并发深静脉血栓者(72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多部位骨折例数及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情况,探讨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多部位骨折的发生率为68.49%,对照组患者术前多部位骨折的发生率为16.67%,多部位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部位骨折患者。观察组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病史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且术后更容易导致深静脉血栓产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创伤中,患者骨折部位及病史等因素是导致深静脉血栓发生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创伤 深静脉血栓 发生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