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4-2008年云南省登革热流行现状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华宪 周红宁 +1 位作者 杨沅川 姜华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576-577,580,共3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2004-2008年登革热流行态势,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4-2008年网络直报系统登革热疫情统计数据、卡片个案及现场调查等信息,用Arc View GIS3.3及Excel2007软件对2004-2008年登革热流行形式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云南省2004-2008年登革热流行态势,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4-2008年网络直报系统登革热疫情统计数据、卡片个案及现场调查等信息,用Arc View GIS3.3及Excel2007软件对2004-2008年登革热流行形式进行分析和描述。结果 2004-2008年云南省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16例,除2月外各月均有病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8-11月,以9-10月最多。104例为来自缅甸、老挝为主的东南亚各国的输入病例,12例为本地感染病例。就诊属地县(市、区)涉及10个一线边境县(市、区)及4个非边境县(市、区)。本省、外省、外籍各类人群均有一定数量的病例报告。男性病例多于女性;70岁以下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但发病数以0~9、15~29、35~39及50~54岁年龄组居多,占72.41%(84/116);职业分布以商业服务者、农民、学生、工人、散居儿童、干部职员和民工为主。结论云南省登革热主要为输入或输入引起本地传播的病例,我国与缅甸、老挝接壤的边境地区是登革热预防控制的重点地带,男性、商业服务者、农民、学生、工人和散居儿童是感染该病高风险人群和重点防控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流行现状 输入病例 本地感染病例
原文传递
中华按蚊的媒介效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郭小连 杨坤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0-446,共7页
分析中华按蚊生物学特性和媒介能量的研究进展,评估中华按蚊的媒介传播效能。发现中华按蚊传播疟疾的能量普遍较低,但仍然具有维持传播的风险,传播其他疾病的定量研究相对缺乏。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社会发展,温度和宿主变化对中华按蚊的... 分析中华按蚊生物学特性和媒介能量的研究进展,评估中华按蚊的媒介传播效能。发现中华按蚊传播疟疾的能量普遍较低,但仍然具有维持传播的风险,传播其他疾病的定量研究相对缺乏。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社会发展,温度和宿主变化对中华按蚊的影响,新发或者被忽视传染病的防控需求,需要加强中华按蚊媒介效能的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按蚊 生物学特性 媒介能量
原文传递
中国伊蚊属覆蚊亚属一新种(双翅目:蚊科)
3
作者 董学书 施靖 +1 位作者 孙晓东 郭小连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89-492,共4页
报道2017年2月在云南省镇康县勐堆乡政府驻地周围(98°53'31″E,23°55'9″N)的一个废弃轮胎中采集到的伊蚊属覆蚊亚属1新种:勐堆伊蚊[Aedes(Stegomyia)mengduiensis sp.nov]。新种主要鉴别特征为:成蚊Ⅲ~Ⅵ腹节背板基... 报道2017年2月在云南省镇康县勐堆乡政府驻地周围(98°53'31″E,23°55'9″N)的一个废弃轮胎中采集到的伊蚊属覆蚊亚属1新种:勐堆伊蚊[Aedes(Stegomyia)mengduiensis sp.nov]。新种主要鉴别特征为:成蚊Ⅲ~Ⅵ腹节背板基白带不完整,后跗节4基白环长为节4全长的3/4,雌蚊尾器生殖后叶后端中央凸起。雄蚊尾器抱肢端节粗壮,末端明显膨大,小抱器末端膨大呈扇状,具有众多叶状刺和刚毛。幼虫形态与白纹伊蚊幼虫无明显差别。模式标本保存于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蚊类标本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翅目 蚊科 覆蚊亚属 新种
原文传递
云南省中华按蚊种群mtDNA-COⅠ基因序列的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曾旭灿 许翔 +4 位作者 杨锐 魏春 吴林波 罗春海 孙晓东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中华按蚊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tDNA-COⅠ)基因进行分析,探讨当地中华按蚊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和种群结构特征。方法 2018-2019年,在绥江、勐腊、腾冲、罗平、元江、富宁县(市)6个采样点使用功夫小帅诱蚊灯采...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中华按蚊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tDNA-COⅠ)基因进行分析,探讨当地中华按蚊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和种群结构特征。方法 2018-2019年,在绥江、勐腊、腾冲、罗平、元江、富宁县(市)6个采样点使用功夫小帅诱蚊灯采集蚊虫。经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中华按蚊后,对线粒体COⅠ基因扩增后测序。测序结果用MEGA 6软件对比分析,用DnaSP 5软件计算各地中华按蚊种群的多态性相关指数和错配分析。Arlequin 3.5.2.2软件进行分子变异分析(AMOVA)和中性检验,以及计算遗传分化FST值和基因交流值(Nm值)。结果 6个中华按蚊种群共成功扩增210个样本,有9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7,核苷酸多样性为0.011。种群内变异率为90.80%,种群间变异率为9.20%,绥江和罗平县FST值最高为0.21,基因流最低为0.96,除腾冲市外,其余地区Tajima’s D的值均为负值,且均P>0.05,错配分析时曲线呈双峰。结论云南省内中华按蚊种群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种群内变异大于种群间变异,绥江和罗平县存在遗传分化,其他地区无遗传分化。云南省中华按蚊种群近期未出现种群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按蚊 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 遗传结构 云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