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中窝人工耳蜗植入开窗点定位的解剖学研究
1
作者 向斌 康丽丽 陈银忠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9-563,共5页
目的通过尸头颅中窝耳蜗的解剖及测量,探索出经颅中窝底板耳蜗开窗点的表浅定位方法,并对耳蜗周围结构解剖观测。方法对20具成人尸头模拟经颅中窝入路开颅,在颅中窝底板下对耳蜗底转轮廓化并开窗;对耳蜗底转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相关结... 目的通过尸头颅中窝耳蜗的解剖及测量,探索出经颅中窝底板耳蜗开窗点的表浅定位方法,并对耳蜗周围结构解剖观测。方法对20具成人尸头模拟经颅中窝入路开颅,在颅中窝底板下对耳蜗底转轮廓化并开窗;对耳蜗底转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相关结构解剖测量与统计,探索经颅中窝人工耳蜗植入耳蜗开窗点的定位方法。结果通过对耳蜗底转轮廓化后以耳蜗底转最表浅点内侧,距迷路段面神经及颈内动脉最远点为开窗点(W点):1、弓状隆起与岩浅大神经所组成的角(顶点为O点)为119.80±2.65度;2、W点经O点与弓状隆起组成的角为81.40±3.40度,与岩浅大神经所组成的角为38.45±2.46度;3、O点至W点的距离为10.71±0.65mm;4、岩浅大神经与W点的距离为3.77±0.29mm;5、面神经迷路段与W点的距离为3.75±0.21mm;6、颈内动脉与W点的距离为4.95±0.26mm;7、颅中窝底板与W点的垂直距离为2.77±0.28mm。结论颅中窝耳蜗底转开窗点(W点):W点距离"O"点(由弓状隆起长轴与岩浅大神经延长线相交点)10.71±0.63mm,与弓状隆起长轴呈81.40±3.32度、与岩浅大神经成38.45±2.40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中窝 耳蜗 人工耳蜗植入 岩浅大神经 弓状隆起
下载PDF
不同疗程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9
2
作者 彭梅君 田林波 +1 位作者 郭清华 俞德顺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1094-1096,共3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不同疗程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组对象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完成4年特异性免疫治疗的16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 目的研究并探讨不同疗程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组对象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完成4年特异性免疫治疗的16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16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均接受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分别于患儿治疗1年后、治疗2年后、治疗3年后、治疗4年后对其进行随访评估。比较患儿在不同疗程的鼻炎控制效果、哮喘控制效果、鼻炎症状评分、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2年后、治疗3年后、治疗4年后患儿的鼻炎控制总有效率、哮喘控制总有效率均高于治疗1年后(P<0.05)。治疗2年后、治疗3年后、治疗4年后患儿的鼻炎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1年后(P<0.05),其哮喘症状评分均高于治疗1年后(P<0.05)。治疗2年后、治疗3年后、治疗4年后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均高于治疗1年后(P<0.05),治疗3年后、治疗4年后的肺功能指标均高于治疗2年后(P<0.05)。结论舌下含服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疫苗可对儿童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尤以3年疗程效果最好,可有效控制其鼻炎和哮喘症状,改善其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变应性鼻炎 特异性免疫疗法 粉尘螨变应原疫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