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2005-201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现状(英文)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卫红 李文娟 +3 位作者 周济华 潘虹 韩茜 张云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4-598,共5页
目的为了科学的预防和控制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对云南省2005—201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方法用描述性的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法对收集自云南省疾病报告系统的肾综合征出血热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260个肾综合... 目的为了科学的预防和控制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对云南省2005—201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方法用描述性的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法对收集自云南省疾病报告系统的肾综合征出血热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260个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报道,其中包括45个临床诊断病例,170个实验室诊断病例和45个疑似病例。根据病例数,将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分布分成4个区:1类区为高发地区,是大理州;2类区为次发地区,是昆明市、楚雄州和红河州;3类区为低发地区,是丽江市、怒江州、曲靖市、玉溪市,昭通市和保山市;4类区为不发地区,是迪庆州、德宏州,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和文山州。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无明显的季节性;40~50岁的农民发病数较多,且男性多于女性;结论大理州及周边地区是肾综合征出血热预防控制的关键地区,特别是40岁以上的男性农民为防控的重点人群。为了搞好肾综合征出血热预防控制,应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减少鼠密度和汉坦病毒双价疫苗的接种。在云南省的部分地区,仍有可能存在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 监测 流行现状 云南省
下载PDF
云南省2006-2014年恙虫病发病率的聚类分析(英文) 被引量:8
2
作者 曹婧 亚红祥 +1 位作者 袁庆虹 张云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14-716,723,共4页
目的为了科学地预防和控制云南省恙虫病,对云南省2006-2014年恙虫病的发病率(人时)进行聚类分析,为降低其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疾病报告系统的恙虫病资料,采用Q型聚类分析云南省16个州(市)恙虫病发病率进行评判分类,同时... 目的为了科学地预防和控制云南省恙虫病,对云南省2006-2014年恙虫病的发病率(人时)进行聚类分析,为降低其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疾病报告系统的恙虫病资料,采用Q型聚类分析云南省16个州(市)恙虫病发病率进行评判分类,同时结合分类结果进行恙虫病的地理分布描述。结果云南省16个州市都有恙虫病分布。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云南省恙虫病分成3个区:1类区为高发地区,是保山市、德宏州、临沧市和西双版纳州;2类区为次发地区,是楚雄州、红河州、玉溪市、丽江市、大理州、普洱市和昆明市;3类区为低发地区,是文山州、怒江州、昭通市、曲靖市和迪庆州。结论保山市、德宏州、临沧市和西双版纳州是云南省恙虫病的高发地区,重点地区应进行重点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发病率 聚类分析 云南省
下载PDF
2013年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周济华 杨卫红 +3 位作者 潘虹 韩茜 冯云 张云智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5年第3期18-22,共5页
目的监测2013年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人间疫情和宿主动物,分析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居民区用鼠笼法、野外用鼠夹法,进行鼠密度监测,采集人血清以及宿主动物肺脏组织,用免疫荧光法进行汉坦病毒(HV)抗原... 目的监测2013年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人间疫情和宿主动物,分析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居民区用鼠笼法、野外用鼠夹法,进行鼠密度监测,采集人血清以及宿主动物肺脏组织,用免疫荧光法进行汉坦病毒(HV)抗原或抗体检查,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2013年云南省共报告HFRS病例95例,其中实验室诊断81例,临床诊断14例,发病率0.20/10万;发病季节以5月和12月为主,发病人群以中老年男性农民为主;泸西县、祥云县和大姚县3个监测点秋季人群HV阳性率分别为14.15%、16.00%和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P<0.05);3个监测点共捕获12种424只小兽,其中居民区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大绒鼠和高山姬鼠为优势鼠种,宿主动物HV阳性率为13.21%(56/424),阳性宿主动物为褐家鼠、黄胸鼠、大绒鼠、高山姬鼠、中华姬鼠、锡金小鼠、短尾鼩和灰麝鼩。结论滇西地区为HFRS主要发病地区,秋季居民区HFRS的防控更为重要,监测点广泛存在以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的家鼠型HFRS疫源地,还存在以高山姬鼠和中华姬鼠为主要传染源的野鼠型HFRS疫源地,食虫动物短尾鼩和灰麝鼩也发现H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 宿主动物
原文传递
2004-2014年云南省保山市狂犬病疫情分析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云智 杨卫红 +3 位作者 章域震 袁庆虹 赵明 杨明强 《疾病监测》 CAS 2015年第10期846-850,共5页
目的为了科学地预防和控制狂犬病,对保山市狂犬病疫情进行分析并对2014年保山市狂犬病进行风险评估。方法调查云南省保山市狂犬病疫情资料、流行病学资料、狂犬病疫苗使用情况、犬存栏数和相关的狂犬病防治措施。结果 2004年1月1日至201... 目的为了科学地预防和控制狂犬病,对保山市狂犬病疫情进行分析并对2014年保山市狂犬病进行风险评估。方法调查云南省保山市狂犬病疫情资料、流行病学资料、狂犬病疫苗使用情况、犬存栏数和相关的狂犬病防治措施。结果 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10日,保山市共发生人间狂犬病13例,其中2014年施甸县5例,这5例狂犬病潜伏期41~167 d,中位数113 d;地理分布由南向北主要分布在旧城乡至水长乡的公路两旁的乡村。保山市合计犬伤人率为2.75/10万,其中施甸县为19.51/10万,龙陵县为1.19/10万,昌宁县为0.38/10万,腾冲县为0.33/10万和隆阳区为0.29/10万。以犬伤人率最低的隆阳区为参考,施甸县为隆阳区的61.49倍(χ^2=169.990,P〈0.05),其他县与隆阳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施甸县、龙陵县和隆阳区3县(区)兽用狂犬病疫苗免疫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 415.930,P〈0.05),施甸县的兽用狂犬病疫苗免疫率高。结论近期在保山市发生人间狂犬病数≥5例可能性风险较低;3~4例可能性风险中等;1~2例可能性风险较高。发生的地区为施甸、龙陵县和隆阳区3县(区)风险很高;发生在昌宁县和腾冲县2县风险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风险评估 保山市
原文传递
云南省狂犬病疫情实验室检测及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亚红祥 王静林 张云智 《疾病监测》 CAS 2014年第9期737-740,共4页
目的对云南地区狂犬病疫情开展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方法应用直接免疫荧光试验(DFA)检测动物和患者中的狂犬病毒抗原,阳性样本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扩增狂犬病毒N基因片... 目的对云南地区狂犬病疫情开展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方法应用直接免疫荧光试验(DFA)检测动物和患者中的狂犬病毒抗原,阳性样本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扩增狂犬病毒N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对60份患病动物样本进行DFA检测,结果抗原检测阳性26份(阳性率43.33%)。对182份健康犬脑进行DFA检测,结果抗原检测阳性2份(阳性率1.10%)。对4份患者唾液和73份鼠脑进行DFA检测,抗原检测均为阴性。对28份抗原检测阳性样本进行RT-PCR检测,25份核酸检测阳性(阳性率89.29%)。基因进化树分析显示本次检测到的DX01和DZ01病毒与国内狂犬病毒株在同一分支之内,DN01与东南亚毒株在同一分支之内。结论引发云南省狂犬病流行的狂犬病毒较复杂,其来源可能与东南亚和省外毒株的输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狂犬病毒 实验室检测 流行病学 云南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