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71例登革热病例不同年龄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贾文爽 李曼 +6 位作者 沈加员 杨忠平 毛家荣 尹小雄 刘永华 李杨思琪 周红宁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1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分析瑞丽市不同年龄组登革热病例临床特征,为当地医疗卫生部门制订有效的登革热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2017-2018年瑞丽市人民医院收治住院的571例登革热病例根据年龄分为未成年组(1~18岁)、成年组(>18~60岁)和老年组(>60... 目的分析瑞丽市不同年龄组登革热病例临床特征,为当地医疗卫生部门制订有效的登革热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2017-2018年瑞丽市人民医院收治住院的571例登革热病例根据年龄分为未成年组(1~18岁)、成年组(>18~60岁)和老年组(>60岁),对3组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571例登革热患者中,未成年组117例,成年组422例,老年组32例,以成年组为主。三个年龄组登革热患者均以发热(97.0%)、乏力(84.2%)、纳差(82.3%)、头痛(76.0%)和全身肌肉酸痛(74.1%)为主要临床症状。其中,成年组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纳差等症状发生率高于未成年组,老年组发热发生率最低。实验室生化指标异常主要表现在WBC减少(52.4%)和AST升高(53.4%)。未成年组血糖、电解质异常发生率较成年组及老年组低,但碱性磷酸酶和总胆红素升高的发生率较成年组及老年组高,未成年组心肌损害发生率高;成年组WBC减少的发生率最低;老年组PLT减少的发生率最高,肾功能损害发生率高。结论云南省瑞丽市人民医院登革热病毒感染患者主要为成年人,不同年龄组临床症状及其实验室生化指标特征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不同年龄组 临床特征
下载PDF
606例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前瞻性闭合队列高危性行为变化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薛皓铭 朵林 +3 位作者 雷宇靖 杨丽华 邓玲 杨盈波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460-463,共4页
目的:了解美沙酮HIV阴性维持治疗人员高危性行为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门诊有效综合干预工作。方法:选取云南省13个美沙酮门诊,2008年10月整群抽样,所有HIV阴性服药人员纳入队列,后每半年问卷高危性行为情况并进行HIV血清学检测,对比分析... 目的:了解美沙酮HIV阴性维持治疗人员高危性行为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门诊有效综合干预工作。方法:选取云南省13个美沙酮门诊,2008年10月整群抽样,所有HIV阴性服药人员纳入队列,后每半年问卷高危性行为情况并进行HIV血清学检测,对比分析第五次调查余下的606人,对比分析5次调查高危性行为变化情况,Excel2003数据录入,SPSS 16.0软件分析。结果:在1129人纳入队列的研究对象中,有606人完成了5次的随访,与配偶不使用安全套比例维持在20%-30%之间。2.3%美沙酮受治人员存在多性伴。对比最近一个月、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从31.52%上升到45.87%,但不使用安全套比例,有所波动48%-62%之间。结论:门诊持续综合干预能有效降低受治人员高危性行为,但美沙酮受治人员存在多性伴情况、配偶及固定性伴间安全套使用率不高的情况。继续关注HIV感染率高、美沙酮受治人员高危性行为及有效干预方法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酮 闭合队列 高危性行为
下载PDF
间日疟原虫抗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徐馨 刘怀鄂 +1 位作者 刘永华 杨照青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4-76,82,共4页
疟疾作为一种致死性很高的全球性寄生虫病,一直被全世界所关注,疟疾的控制也被列入全球三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疟疾抗药性的流行和蔓延,尤其是间日疟抗性的快速传播,使得疟原虫抗性的检测、预测以及新药的研发成为当前研究重点。针... 疟疾作为一种致死性很高的全球性寄生虫病,一直被全世界所关注,疟疾的控制也被列入全球三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疟疾抗药性的流行和蔓延,尤其是间日疟抗性的快速传播,使得疟原虫抗性的检测、预测以及新药的研发成为当前研究重点。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当前间日疟抗药性检测方法、分子机理以及热点抗间日疟药物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原虫 抗药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瑞丽市美沙酮维持治疗流动试点服务车服药人员退出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杨光文 尹正留 +14 位作者 李洲林 彭昆靖 郗承惠 杨盈波 李忠诚 段一娟 杨鲁 段娟 高云 吴华珍 姚红云 邱香归 张佳琦 麻忒 陈笑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分析美沙酮维持治疗服药人员退出原因,提高治疗维持率。方法:将2006年11月6日门诊开诊到2008年12月31日期间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210例服药人员分成退出组与治疗组,探索影响维持率的因素。结果:两组人员的年龄、民族、职业、婚姻... 目的:分析美沙酮维持治疗服药人员退出原因,提高治疗维持率。方法:将2006年11月6日门诊开诊到2008年12月31日期间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210例服药人员分成退出组与治疗组,探索影响维持率的因素。结果:两组人员的年龄、民族、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服药前主要使用的毒品种类、是否注射、是否共用过注射器、是否戒过毒、近半年吸毒方式和服药前吸毒年无显著性差异,服药时间短(小于6个月)、尿检阳性、未感染HIV或HCV的服药人员退出较多。结论:退出原因与服药时间、尿检、是否感染HIV或HCV有关,应加强对这一人群的管理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酮维持治疗 海洛因依赖者 退出原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