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动脉压和脑钠肽对静脉血栓导致肺栓塞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罗瑞翔 韩胜斌 +3 位作者 杨镛 高文霞 丁顺 官虹汐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当下肢深静脉血栓,螺旋CT肺血管成像无法完成检查时,通过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多项指标,血液检查脑钠肽及心肌酶的数值,评估其对急性肺动脉栓塞预测的价值。方法选88例APE住院治疗患者为病例组,9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当下肢深静脉血栓,螺旋CT肺血管成像无法完成检查时,通过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多项指标,血液检查脑钠肽及心肌酶的数值,评估其对急性肺动脉栓塞预测的价值。方法选88例APE住院治疗患者为病例组,9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病例组肌钙蛋白、肌红蛋白、BNP数值,病例组分为中危组与低危组;对照组为无肺栓塞组。以CTPA为肺栓塞诊断依据,比较3组人群TTE、BNP及心肌酶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急性肺动脉栓塞中危组与对照组比较,肺动脉压、BN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肺动脉压(OR=0.751,95%CI=0.646~0.881,P<0.001)、BNP(OR=0.957,95%CI=0.931~0.985,P=0.003);ROC曲线图得到肺动脉压AUC=0.900(95%CI=0.842~0.958)、BNP AUC=0.896(95%CI=0.826~0.966),根据约登指数得出,最佳截断值肺动脉压为33mmHg,BNP为47.52pg/mL。结论肺动脉压与脑钠肽极有可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急性肺栓塞的独立预测因素,可视为预测急性肺动脉栓塞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急性肺栓塞 经胸壁超声心动图 脑钠肽 心肌酶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内漏的临床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正龚 万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47-1154,共8页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外科常见的动脉扩张性疾病。目前,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以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围术期死亡率低等优势广泛用于AAA治疗[1]。但EVAR远期...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外科常见的动脉扩张性疾病。目前,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以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围术期死亡率低等优势广泛用于AAA治疗[1]。但EVAR远期优势逐渐丧失,主要原因是术后二次干预率较高。内漏是EVAR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术后二次干预的主要原因。目前对各型内漏的处理仍存在分歧。该文将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EVAR术后内漏的原因、危险因素、处理方法的相关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腔内治疗 并发症 内漏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正龚 万嘉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4期361-365,共5页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外科常见的动脉扩张性疾病,男性、年龄、吸烟、创伤、感染、高血压是发生的高危因素[1]。AAA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发展瘤体逐渐增大,破裂风险攀升,一旦破裂死亡率高达70%~90%[2]。AAA的...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外科常见的动脉扩张性疾病,男性、年龄、吸烟、创伤、感染、高血压是发生的高危因素[1]。AAA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发展瘤体逐渐增大,破裂风险攀升,一旦破裂死亡率高达70%~90%[2]。AAA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主要涉及遗传、解剖、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炎症氧化应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等,本文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 血管平滑肌 细胞外基质 AAA 氧化应激 破裂风险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缺血致肠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预测模型的开发和验证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留江 李国剑 +1 位作者 李瑞雪 杨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7期3734-3742,共9页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缺血(AMI)致肠梗死的危险因素,开发并验证AMI致肠梗死的Nomogram图临床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云南大学附属医院201例AMI患者作为建模组,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5例AMI患者作为验证组。建模组...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缺血(AMI)致肠梗死的危险因素,开发并验证AMI致肠梗死的Nomogram图临床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云南大学附属医院201例AMI患者作为建模组,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5例AMI患者作为验证组。建模组患者年龄为(62±12)岁,男70例,女131例。验证组患者年龄为(62±10)岁,男69例,女36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指标等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AMI进展为肠梗死的危险因素。使用R软件开发AMI致肠梗死的Nomogram图临床预测模型,通过C指数、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分析曲线评价该Nomogram图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净获益情况。结果休克(OR=13.69,95%CI:2.31~88.87)、体温≥38.0℃(OR=6.39,95%CI:1.85~22.11)、白细胞≥18×10^(9)/L(OR=1.19,95%CI:1.03~1.37)、CT图像肠管改变(OR=0.17,95%CI:0.04~0.66)、腹膜刺激征(OR=0.06,95%CI:0.01~0.26)、pH≤7.34(OR=0.00,95%CI:0.00~0.01)是AMI致肠梗死的危险因素(均以“否”为参照)。体温≥38.0℃(灵敏度:81.5%,特异度:87.0%),白细胞≥18×10^(9)/L(灵敏度:84.0%,特异度:83.0%),pH≤7.34(灵敏度:70.4%,特异度:76.7%)是AMI患者进展为肠梗死的截断值。使用上述参数建立AMI致肠梗死的Nomogram图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验证组和建模组的C指数分别为0.96(95%CI:0.921~0.999)和0.98(95%CI:0.962~0.996);验证组和建模组的校准曲线均在参考线附近走形,与参考线的走行偏离程度较低;验证组和建模组的临床决策分析曲线表明该Nomogram图临床预测模型可为AMI患者带来较好的临床净获益。结论休克、体温≥38.0℃、白细胞≥18×10^(9)/L、CT图像肠管改变、腹膜刺激征、pH≤7.34是AMI致肠梗死的危险因素;使用上述参数建立的AMI致肠梗死的Nomogram图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AMI患者进展为肠梗死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死 急性肠系膜缺血 Nomogram图临床预测模型 肠道存活率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腹主动脉瘤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兆祥 杨镛 +6 位作者 杨国凯 李国剑 马振桓 杜玲娟 侯毅 侯丽娟 万嘉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4期369-371,共3页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的自然病程是动脉管壁逐渐膨胀,无法承受血流冲击而破裂,从而导致出血、休克甚至死亡[1]。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吸烟和高血脂等是导致AAA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2]。AAA还可见于罕见的遗传性...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的自然病程是动脉管壁逐渐膨胀,无法承受血流冲击而破裂,从而导致出血、休克甚至死亡[1]。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吸烟和高血脂等是导致AAA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2]。AAA还可见于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如埃勒斯-当洛综合征、马方综合征、洛伊-迪茨综合征和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等。AAA的发生机制除了遗传易感因素以外,还与细胞外基质合成及降解失衡、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表达增加、炎症细胞侵润和氧化应激、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凋亡等有关[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管壁 马方综合征 腹主动脉瘤 血流冲击 血管平滑肌细胞 遗传性疾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125)I粒子平面照射对胃癌干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的体外研究
6
作者 杜玲娟 杨镛 +3 位作者 李国剑 万嘉 杨国凯 马振桓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7期686-690,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研究探讨^(125)I粒子平面照射对胃癌干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为^(125)I粒子用于胃癌的靶向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人胃癌细胞中的CD44(+)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44(+)表达率。分组采用100、200、300 cGy剂... 目的通过体外研究探讨^(125)I粒子平面照射对胃癌干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为^(125)I粒子用于胃癌的靶向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人胃癌细胞中的CD44(+)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44(+)表达率。分组采用100、200、300 cGy剂量^(125)I粒子平面照射胃癌干细胞。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曲线。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蛋白免疫印迹以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BNIP3和WNT9Ad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免疫磁珠分选后富集了79.7%CD44(+)胃癌细胞,且分选后胃癌干细胞生长状态良好。100、200、300 cGy剂量^(125)I粒子平面照射处理可以明显抑制胃癌干细胞的增殖,且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100、200、300 cGy剂量^(125)I粒子平面照射处理可以明显促进干细胞的凋亡,且促进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体外研究结果显示,^(125)I粒子平面照射会抑制胃癌干细胞增殖,并促进干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干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125)I粒子 平面照射 体外研究
下载PDF
miR-548f-5p在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杨立斌 杨旭 +3 位作者 谢林泽 王霁阳 周晓娟 杨鹏 《云南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2-9,共8页
目的探索circRNA/miR548f-5p/α-SMA轴调节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10)和TAAD组(n=10),收集术中主动脉壁组织和临床资料。运用qRT-PCR检测各组主动脉壁组织中miR-548f-5p... 目的探索circRNA/miR548f-5p/α-SMA轴调节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10)和TAAD组(n=10),收集术中主动脉壁组织和临床资料。运用qRT-PCR检测各组主动脉壁组织中miR-548f-5p及miR-548f-5p可能结合的circ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各组主动脉壁组织样本中α-SMA表达。结果TAAD组主动脉壁组织中miR-548f-5p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调(P<0.01),生物信息推测的miR-548f-5p可能结合的hsa_circRNA_042488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85457),TAAD组主动脉组织中α-SMA表达水平降低。结论miR-548f-5p表达在TAAD中显著下调,与主动脉夹层的病变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新的TAAD诊断分子标志物,可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预测下游的靶基因,亦可对上游可能成环的其他circRNA进一步验证,建立circRNA/miRNA/mRNA相互关系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548f-5p 环状RNA 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缺血致肠梗死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留江 杨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88-988,共1页
筛选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致肠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协助AMI的早期治疗[1]。本研究旨在建立急性肠系膜缺血致肠梗死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回顾20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 筛选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致肠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协助AMI的早期治疗[1]。本研究旨在建立急性肠系膜缺血致肠梗死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回顾20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3例,女67例,年龄21~85岁,平均62.5岁,未发生肠梗死146例,肠梗死54例。所有患者CTA检查出现肠系膜动脉、静脉栓塞,肠系膜动脉严重狭窄,肠壁增厚及肠壁密度改变等征象,梗死肠段经病理检查为肠黏膜、黏膜下层缺血坏死或肠道透壁性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缺血 肠系膜动脉 肠梗死 缺血坏死 黏膜下层 静脉栓塞 ischemia 病理检查
原文传递
基于腹主动脉瘤数值模拟下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国剑 李留江 +2 位作者 于振坤 张洪明 杨镛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1162-1168,1173,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腹主动脉瘤(AAA)数值模拟条件下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云南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6—9月体检的10例健康者的腹主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数据及10例AAA患者腔内修复术(EVAR)术前、术后的CT... 目的探讨基于腹主动脉瘤(AAA)数值模拟条件下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云南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6—9月体检的10例健康者的腹主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数据及10例AAA患者腔内修复术(EVAR)术前、术后的CTA数据。将其导入Mimics软件中,构建AAA三维数值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AAA三维数值模型进行流固耦合分析,得到AAA瘤腔内术前、术后10个心动周期内典型时刻的流场、壁面压力及切应力的分布图,分析其变化特点。结果术前AAA中,流线紊乱区域主要集中在瘤腔后下部位及主髂分叉处,主要以湍流和涡流为主,AAA的EVAR后血流流线在病变血管段呈层流趋势;血流流速自近心端向远心端呈递减趋势,瘤腔直径较大区域流速高于直径较小区域,与腹主动脉长轴成角大的一侧高于成角小的一侧,术后高流速主要集中于狭窄段;壁面压力整体表现为近心端大于远心端,在瘤腔的后下部位为高壁面压力的集中分布区,且在心室射血期末达最高值,术后壁面压力分布呈现由近心端向远心端递减的均匀分布趋势;高切应力分布于瘤颈、瘤腔后下部位、主髂分叉处及主髂成角较大的一侧,术后高切应力分布于主髂分叉部位。结论血流动力学参数在AAA瘤颈、瘤腔后下部位、主髂动脉分叉处等特殊部位出现明显改变,进一步证明血流动力学是AAA发生、进展的关键因素;关注瘤颈、瘤腔后下部位、主髂动脉分叉处等特殊部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优化EVAR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血流动力学 数值模拟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腔内治疗后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若用 李国剑 +3 位作者 杨国凯 杨镛 李留江 杨金江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3期336-339,344,共5页
腔内治疗已经成为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ASO)患者血运重建的首选方案。虽然腔内治疗较传统开放手术并发症少,但发生术后不良事件的风险仍较高。抗血栓治疗是术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术后抗血栓治疗没有统一的方案,抗血小板联合抗凝... 腔内治疗已经成为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ASO)患者血运重建的首选方案。虽然腔内治疗较传统开放手术并发症少,但发生术后不良事件的风险仍较高。抗血栓治疗是术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术后抗血栓治疗没有统一的方案,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是一种新的思路。本文就下肢ASO腔内治疗后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 抗凝 闭塞性动脉硬化 腔内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