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3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研究 被引量:227
1
作者 邓小海 曾亮 罗明义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4-98,共5页
如何提高我国旅游扶贫的精准度是旅游扶贫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要提高旅游扶贫的精准度,就必须对旅游扶贫进行精准识别。在实施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探讨旅游扶贫精准识别以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精准化,对今后的旅游扶贫有着极为重要的... 如何提高我国旅游扶贫的精准度是旅游扶贫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要提高旅游扶贫的精准度,就必须对旅游扶贫进行精准识别。在实施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探讨旅游扶贫精准识别以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精准化,对今后的旅游扶贫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精准扶贫的背景出发,阐述了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的概念及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旅游扶贫目标人群识别和旅游扶贫项目识别两方面的内容,最后提出了旅游扶贫目标人群识别的市场甄别机制和"意愿—能力"识别模型及旅游扶贫项目识别的"RHB"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旅游扶贫 精准识别
下载PDF
边疆治理视野中的认同问题 被引量:115
2
作者 周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11-17,共7页
我国的边疆地区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具有与生俱来的民族认同,同时也形成并保持着对国家的认同。在边疆地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两种认同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国家认同在两种认同关系中的地位问题,是典型... 我国的边疆地区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具有与生俱来的民族认同,同时也形成并保持着对国家的认同。在边疆地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两种认同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国家认同在两种认同关系中的地位问题,是典型的边疆问题。因此,在边疆治理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两种认同的关系,尤其是要维护和巩固国家认同的优先地位。这就是边疆治理中的认同整合。认同整合的关键,是强化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立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稳定和统一的认同关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治理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认同整合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研究论纲 被引量:115
3
作者 王文光 徐媛媛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0-74,共5页
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思想,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述,突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是未来研究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指南。因此必须站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研究中华民族共同... 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思想,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述,突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是未来研究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指南。因此必须站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就是认同问题,各民族的团结表达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最高利益,而认同是团结的前提,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 “五个认同” 历史过程
下载PDF
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 被引量:109
4
作者 周平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5-40,共6页
国家认同是民族国家时代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中国自从建立民族国家以后,国家认同问题就由于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而凸显出来。由于民族构成十分复杂,中国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在现实中,中国的国家... 国家认同是民族国家时代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中国自从建立民族国家以后,国家认同问题就由于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而凸显出来。由于民族构成十分复杂,中国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在现实中,中国的国家认同也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甚至存在隐忧。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国必须加强国家认同建设,提升国家认同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国家 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 中华民族 国家认同建设
下载PDF
云南乌蒙山片区所属县旅游扶贫效应分析 被引量:59
5
作者 邓小海 曾亮 +1 位作者 罗明义 肖洪磊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4-138,共5页
在分析云南乌蒙山片区所属县贫困及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问卷调查法分析了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和当地社区居民的效应。结果表明: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大,但其与区域GDP及三次产业关联度低,存在较严重的旅游漏损;当... 在分析云南乌蒙山片区所属县贫困及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问卷调查法分析了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和当地社区居民的效应。结果表明: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大,但其与区域GDP及三次产业关联度低,存在较严重的旅游漏损;当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意愿非常高,但参与比例非常低;旅游发展具有增加收入、改善交通条件及环境卫生、扩大与外地人交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的正面效应,但是也存在房地产和物价上涨、仅有少数人受益、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等方面的负面效应。要实施旅游扶贫政府主导战略,加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整合,加快旅游产业链本地化,增强贫困人口参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乌蒙山片区 旅游扶贫 效应
下载PDF
云南跨境民族的分布、来源及其特点 被引量:52
6
作者 方铁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14,20,共7页
就狭义跨境民族与广义跨境民族的区分原则提出了看法,考证并叙述这些跨境民族在云南境内外的分布及其来源。同时指出,国境两侧跨境民族的类别与人口较多,一些跨境民族虽有较大的聚居区,但各民族交错杂居与插花式分布的情形十分普遍,各... 就狭义跨境民族与广义跨境民族的区分原则提出了看法,考证并叙述这些跨境民族在云南境内外的分布及其来源。同时指出,国境两侧跨境民族的类别与人口较多,一些跨境民族虽有较大的聚居区,但各民族交错杂居与插花式分布的情形十分普遍,各跨境民族长期友好相处、相互关系较融洽,是云南境内外跨境民族在分布与来源方面的主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跨境民族 分布 来源 特点
下载PDF
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与研究 被引量:52
7
作者 崔明昆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64,共7页
文化的生态学研究反映了人类学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学科发展的交叉性。文化的生态学研究既适用于对"简单村落社会"以及"细小的饮食民俗"等文化现象做出分析,也可以用于对诸如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这样重大的历史事... 文化的生态学研究反映了人类学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学科发展的交叉性。文化的生态学研究既适用于对"简单村落社会"以及"细小的饮食民俗"等文化现象做出分析,也可以用于对诸如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的阐释。随着跨文化比较的深入,文化的生态学研究向着"生态系统生态学"和"民族生态学"两个途径演进。文化的生态学研究为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论,它有助于人们在多层次的时空上明白文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生态学 研究 适应
下载PDF
当代边疆地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从云南谈起 被引量:51
8
作者 郑晓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共6页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处在特定历史与政治环境中的一对关系,这种关系可能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分化和重构。在边疆地区,很多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国家的形成与边界的变化,人们在不断进行着国家认同的构建。...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处在特定历史与政治环境中的一对关系,这种关系可能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分化和重构。在边疆地区,很多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国家的形成与边界的变化,人们在不断进行着国家认同的构建。新中国成立以后,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经历了数十年的曲折历程后,今天二者的融合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感得到了较大的增强,但是在当代的开放环境中影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负面因素也不断增多。当代边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得以强化,经济发展与国家的强盛是主要的驱动力,但是国家主体文化在其中的影响不足,不利于国家认同的夯实,甚至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必须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国家主体文化在各民族国家认同构建中的分量,夯实各民族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地区 少数民族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云南
下载PDF
古代“守中治边”、“守在四夷”治边思想初探 被引量:43
9
作者 方铁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共8页
“守中治边”与“守在四夷”,是古代大多数封建王朝治边思想的核心,也是制定各项边疆治策理论的基础。在封建统治者看来,“守中”之地与“四夷”之地之间有明确的划分;大多数封建王朝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国家的腹心地区安定繁荣,在边陲... “守中治边”与“守在四夷”,是古代大多数封建王朝治边思想的核心,也是制定各项边疆治策理论的基础。在封建统治者看来,“守中”之地与“四夷”之地之间有明确的划分;大多数封建王朝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国家的腹心地区安定繁荣,在边陲地区实现“守在四夷”。本文对“守中治边”与“守在四夷”说法的由来、内涵及其产生的影响,做了初步阐述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守中治边 守在四夷 治边思想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进程中的文化自信:内在理路与行动策略 被引量:46
10
作者 方坤 秦红增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48,共8页
乡村振兴以文化自信为灵魂,是对乡村建设的全面升级,本质上就是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乡村振兴中的文化自信有农村文化自信、民族文化自信、非西方文化自信三种基本类型。在乡村振兴进程中重塑文化自信,就是要遵从... 乡村振兴以文化自信为灵魂,是对乡村建设的全面升级,本质上就是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乡村振兴中的文化自信有农村文化自信、民族文化自信、非西方文化自信三种基本类型。在乡村振兴进程中重塑文化自信,就是要遵从农村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文化自信生成的内在理路,以农村文化传承创新为基本手段,以城乡文化融合发展为关键节点,以保持农耕文化独特性为基本诉求。文化自信是乡村振兴的必然结果,乡村振兴的实施就是围绕文化自信而开展的一系列整体性行动,这一行动策略需要从三个基本方面入手:一是坚持文化相对性原则,正确认知农村文化资源的价值;注重对村落社区作为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载体的培育;三是处理好农户生计、农业生产、专业市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自信 农村文化资源 村落社区
原文传递
元明清时期云南的外地移民 被引量:45
11
作者 古永继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9-78,共10页
历史上云南的外地移民 ,为西南地方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元明清三代 ,外省籍移民大量进入云南 ,对当地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对这一时期中各朝代移民的方式、来源、民族构成等进行了系统论述 。
关键词 云南 外地移民 民族关系 元朝 明朝 清朝
原文传递
国家认同的建构——从边疆民族跨国流动视角的讨论 被引量:42
12
作者 何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24-27,共4页
在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是关系国家团结统一的重要基础。而边疆民族因其居住地属于国家边缘地带和其族群属于非主体民族而形成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张力,在国家认同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并具有选择的地缘条件和社... 在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是关系国家团结统一的重要基础。而边疆民族因其居住地属于国家边缘地带和其族群属于非主体民族而形成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张力,在国家认同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并具有选择的地缘条件和社会条件。为此,必须高度重视边疆民族的国家认同建构,而且应从边疆各民族主体出发,以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并以文化价值为目标的原则进行国家认同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 国家认同 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
下载PDF
当下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复调逻辑——基于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与艺术展演实践的分析 被引量:38
13
作者 何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58-64,共7页
当下转型语境中的少数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及其艺术展演,分别在文化和经济维度上表征了民族文化的双重属性,更在动态格局中凸现了政府、民间组织和企业在保护与开发民族文化中的互动与冲突。政府、民间组织和企业分别属于三种不同的组织类... 当下转型语境中的少数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及其艺术展演,分别在文化和经济维度上表征了民族文化的双重属性,更在动态格局中凸现了政府、民间组织和企业在保护与开发民族文化中的互动与冲突。政府、民间组织和企业分别属于三种不同的组织类型,具有不同的组织目标和运作逻辑,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自然呈现出不同的召唤意识和话语诉求,从而使得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显现出复杂的文化色彩。调和与平衡三种组织取向冲突而达致良性互动,其关键路径是立足于民族文化本身及持有者,即于新文化语境中发掘民族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存续意义,并获得文化持有者的认同和特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认可,在开发、变迁中持续获得自我创生不断延续的激活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民间组织 企业 民族文化 保护与开发 少数民族 村寨旅游 艺术展演
下载PDF
白族扎染工艺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 被引量:38
14
作者 金少萍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52,共4页
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纺织染色工艺之一。如今保存在云南大理白族中的扎染,是中国传统绞缬工艺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一份值得我们珍视和承继的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本文探讨了旅游业背景下,扎染工艺文化的传承、保护及开发。
关键词 白族 扎染 旅游业 互动发展 文化传承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妇女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被引量:37
15
作者 金少萍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59,共5页
 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云南旅游业的大举拓展,云南少数民族妇女以此为契机,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纷纷以不同的方式跻身于旅游业这一新兴产业。少数民族妇女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有着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层面的积极意义,对...  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云南旅游业的大举拓展,云南少数民族妇女以此为契机,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纷纷以不同的方式跻身于旅游业这一新兴产业。少数民族妇女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有着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层面的积极意义,对于少数民族妇女自身的发展、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妇女 旅游业 参与 互动发展
下载PDF
论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37
16
作者 方铁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共9页
本文认为,从专门史与边疆史地研究发端的中国边疆学,在学术积累、学术水平、学术规范、队伍建设等方面,目前已具备成为专门学科的条件。中国边疆学以中国边疆地区的历史与现状为研究对象,以专门史、历史地理学、法学、人类学、国际关系... 本文认为,从专门史与边疆史地研究发端的中国边疆学,在学术积累、学术水平、学术规范、队伍建设等方面,目前已具备成为专门学科的条件。中国边疆学以中国边疆地区的历史与现状为研究对象,以专门史、历史地理学、法学、人类学、国际关系学、边疆现实问题等学科作为学术支撑点。此外,本文作者还就中国边疆学应采用的新的视角与方法、应集中研究的重要问题等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视角与方法
原文传递
传统村落公共文化空间与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村“拉斯节”为例 被引量:38
17
作者 李志农 乔文红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65,共5页
乡土社会本是一个由多元公共空间造成的集合体,传统村落公共文化空间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形式对村庄政治、社会、文化乃至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以迪庆藏区德钦县奔子栏村公共文化空间———"拉斯节"的个案研究... 乡土社会本是一个由多元公共空间造成的集合体,传统村落公共文化空间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形式对村庄政治、社会、文化乃至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以迪庆藏区德钦县奔子栏村公共文化空间———"拉斯节"的个案研究,阐释这一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在乡村秩序建构中的重要意义,以期在乡村地区特别在民族地区的乡村治理中,实现内源性公共文化空间与外源性嵌入式政治公共空间的交融互构,为更为有效的乡村治理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文化空间 “拉斯节” 乡村治理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构建 被引量:38
18
作者 王彦斌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3-159,共7页
医养结合是中国面对突显的人口老龄化态势解决老龄人口问题提出的一种养老服务对策及方式。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和独立的生活是所有社会的基本责任;推进医养结合有助于解决老年人的长期、复杂和多层次需要的问题,可... 医养结合是中国面对突显的人口老龄化态势解决老龄人口问题提出的一种养老服务对策及方式。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帮助老年人保持健康和独立的生活是所有社会的基本责任;推进医养结合有助于解决老年人的长期、复杂和多层次需要的问题,可以实现对年老体弱者的全面健康护理。当前在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不可能实行机构结合,重要的是从农村老年人社会需要的社会福利理念出发,借力于"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充分利用地方性的社会与文化支持体系以保证其具有可及性和可持续性,构建出一种多层次、多方式的医养结合技术服务体系,并通过一定程度的社会福利供给多元化方式给予相应的社会资源供给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 服务体系 资源分层整合 地方性支持
下载PDF
中国民族村寨经济转型的特征与动力 被引量:28
19
作者 陈庆德 潘盛之 覃雪梅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37,共10页
本文据云南大学中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资料 ,对中国民族村寨的经济转型做了历史阶段性的划分 ,并对其结构和动力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提出资源约束的强制性在中国民族村寨的经济转型中日益突出 ,经济转型关联到生活方式的改变 ,动力差... 本文据云南大学中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资料 ,对中国民族村寨的经济转型做了历史阶段性的划分 ,并对其结构和动力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提出资源约束的强制性在中国民族村寨的经济转型中日益突出 ,经济转型关联到生活方式的改变 ,动力差异产生了整体性的突发转型和个体选择性的渐变转型两种基本类型。中国民族村寨的诸多经济问题 ,其症结不在于“传统”与“现代” ,而在于它们在市场参与中的地位和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村寨 经济转型 民族经济 少数民族 结构特征 经济动力
原文传递
元明清时贵州地区的外来移民 被引量:33
20
作者 古永继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5-141,共7页
本文对元明清不同时期中贵州地区外来移民的方式、来源及民族构成等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研究,并对其在贵州历史上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作出了分析评价。
关键词 元明清 贵州 外来移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