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级融媒体建设:媒体融合在中国的基层实践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姣 许天敏 《新闻春秋》 CSSCI 2022年第3期28-35,共8页
2018年9月以后,随着国家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指导意见和规划的出台,相关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的态势。本文将县级融媒体置于“媒体融合”这一研究领域中,试图在“媒体融合在中国的基层实践”框架中来理解县级融媒体建设和媒... 2018年9月以后,随着国家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指导意见和规划的出台,相关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的态势。本文将县级融媒体置于“媒体融合”这一研究领域中,试图在“媒体融合在中国的基层实践”框架中来理解县级融媒体建设和媒体融合的关系。作为传统媒体转型的一种应对策略,媒体融合在中央媒体和省级媒体集团的实践主要依靠建设“中央厨房”来实现,以县级融媒体中心为切入点,媒体融合在中国的基层实践,面临着更加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提出,媒体融合在中国基层的实践,要关注四个方面的关系:融合主体、融合技术、融合关系和融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融媒体 媒体融合 中央厨房
原文传递
自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特点及局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珏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90-191,共2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近年来通过自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讨论自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特点及局限,能更好地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积极参与到舆论监督中。对我国舆论监督事业的发展是有意义的。
关键词 自媒体 舆论监督 真实民意
下载PDF
我国学术期刊国际传播力的制约因素与提升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姣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53-54,共2页
目前,CNKI收录我国学术期刊数量已达9000余种,但期刊的国际传播力仍较低,我国学术期刊在国际学术界缺少话语权。因此,我国对于学术期刊国际传播力的建设急需提上日程,只有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才能占领学术传播的高地,才能对整个学... 目前,CNKI收录我国学术期刊数量已达9000余种,但期刊的国际传播力仍较低,我国学术期刊在国际学术界缺少话语权。因此,我国对于学术期刊国际传播力的建设急需提上日程,只有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才能占领学术传播的高地,才能对整个学界产生导向作用。制约我国学术期刊国际传播力提升的因素1.学术期刊出版模式难适时需,期刊风格同质化严重。长久以来,我国学术期刊出版模式较为固化,出刊程序都较为复杂,需逐级审阅、逐层审订后方可出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出版 学术传播 制约因素 国际传播力 CNKI 传播力提升 国际影响力 话语权
下载PDF
回归“平常心”:超越“二元对立”的心态 被引量:2
4
作者 骆玲玲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5-16,共2页
超越"二元对立"是当代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了超越"二元对立"需要回归"平常心"的观点。二元思维并不等于"二元对立","二元对立"仅是众多思维模式中的一种... 超越"二元对立"是当代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了超越"二元对立"需要回归"平常心"的观点。二元思维并不等于"二元对立","二元对立"仅是众多思维模式中的一种。回归"平常心"也是对"二元对立"传统思维模式的超越,这种"超越"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超越,一种恒久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对立” 二元思维 “平常心” 超越
下载PDF
基于抖音平台的原生广告“场景化”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珏 《视听》 2020年第5期225-226,共2页
抖音平台因流量带来了变现的可能,广告主和品牌对其趋之若鹜。抖音中的原生广告何以有效?关键在于其"在场"的感染力。本文着重讨论在场景理论关照下的抖音原生广告创制方式及传播路径。
关键词 抖音 原生广告 场景理论 在场感
下载PDF
浅谈朱德熙《语法讲义》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卓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56-357,共2页
本文对《语法讲义》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梳理与补遗,运用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从语义、语用、语法功能等角度,重新确定时间词的句法成分、人称代词"我们"和"咱们"的区别,并对人称代词的用法做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 《语法讲义》 结构主义语言学 时间词 人称代词
下载PDF
国内海德格尔“诗性语言”之思研究综述
7
作者 孙柏林 何俊云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3-14,共2页
海德格尔"诗性语言"之思,在其自身和西方哲学传统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是一个关于国内海德格尔"诗性语言"之思研究的文献综述,涉及语言转向,诗性语言以及海德格尔的"诗性语言"三个方面。
关键词 海德格尔 诗性语言
下载PDF
语用认知分析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文健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81-382,共2页
动态的语用认知分析,不仅能准确判断语法指向和语义指向是否发生了偏移,而且在其发生偏移的时候,有利于语言的准确理解。在分析中,教师采用图式的方法来演示,可使讲解变得形象直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语用 认知 语法指向 语义指向
下载PDF
浅论汉语词汇的兼容性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雪莹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51-352,共2页
汉语在语言形式上有着兼容性的特点,这个特点贯穿于汉语的各个方面,在词汇上则表现为构词方式、外来词的吸收、词的兼类及活用等几个方面。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讨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词汇兼容性的作用,提出教学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并提出... 汉语在语言形式上有着兼容性的特点,这个特点贯穿于汉语的各个方面,在词汇上则表现为构词方式、外来词的吸收、词的兼类及活用等几个方面。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讨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词汇兼容性的作用,提出教学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一定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兼容性 构词法 外来词 兼类
下载PDF
从机构到中介:媒体角色的变化对新闻价值的影响
10
作者 杨姣 《新闻春秋》 2020年第5期82-87,共6页
本文在互联网技术大发展和数字化新闻崛起的背景下,探讨媒体角色的变化对新闻价值带来的影响和改变。传统的新闻价值标准建立在媒体作为专业的新闻生产机构的基础上,这套观念源自便士报时代大众新闻业赖以生存的公共和民主化价值。但是... 本文在互联网技术大发展和数字化新闻崛起的背景下,探讨媒体角色的变化对新闻价值带来的影响和改变。传统的新闻价值标准建立在媒体作为专业的新闻生产机构的基础上,这套观念源自便士报时代大众新闻业赖以生存的公共和民主化价值。但是互联网的出现,让新闻生产的专业媒体机构变成了网络社会中的信息流通中介,导致传统的新闻价值赖以生存的底层架构被改写,因此新闻价值标准必然受到剧烈的颠覆。本文提出新闻媒体与信息用户的价值共创是未来价值重塑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价值 新闻生产 新媒体
原文传递
昆明市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11
作者 王欢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第3期98-99,120,131,共4页
近年来,政务微博已成为各级政府重要的信息公开平台和政民互动平台,然而不少政务微博未能结合微博的内容特点和传播特征,仅仅停留在信息发布的功能上,在如何利用政务微博来发挥政府行政管理作用上有待开发和提高。本文通过内容分析的方... 近年来,政务微博已成为各级政府重要的信息公开平台和政民互动平台,然而不少政务微博未能结合微博的内容特点和传播特征,仅仅停留在信息发布的功能上,在如何利用政务微博来发挥政府行政管理作用上有待开发和提高。本文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对昆明市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进行探析,希望通过提高对政务微博的有效运营能力,为推进昆明市行政管理创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微博 发展现状 对策
下载PDF
论电视电影《王勃之死》的浪漫主义风格和艺术特色
12
作者 张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37-39,共3页
电视电影是指以电影为本体,以电视平台为播出手段的影片。在中国现行的电影体制下,电视电影的出现,减轻了制作方在票房方面的压力,增添了对文化、艺术的探索,为创作剧情长片提供了条件。《王勃之死》便是中国近年来电视电影的代表作,在... 电视电影是指以电影为本体,以电视平台为播出手段的影片。在中国现行的电影体制下,电视电影的出现,减轻了制作方在票房方面的压力,增添了对文化、艺术的探索,为创作剧情长片提供了条件。《王勃之死》便是中国近年来电视电影的代表作,在金鸡百花电影节获最佳电视电影大奖。影片《王勃之死》由郑大圣执导,讲述了初唐诗人王勃的传奇人生。风格化的色调,话剧般的台词,是这部国产影片最大的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电影 初唐诗人 艺术特色 国产影片 传奇人生 浪漫主义风格 风格化 电视平台 初唐四杰 滕王
下载PDF
跨境少数民族的微信使用与“民心相通”的窄化效应
13
作者 杨姣 《科技传播》 2019年第1期137-138,187,共3页
文章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探讨跨境少数民族在实现民心相通过程中的作用和局限。以中国云南省德宏州的一个跨境少数民族村落为研究对象,文章通过对该村寨中景颇村民的微信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在该景颇村寨中... 文章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探讨跨境少数民族在实现民心相通过程中的作用和局限。以中国云南省德宏州的一个跨境少数民族村落为研究对象,文章通过对该村寨中景颇村民的微信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在该景颇村寨中,微信使用在村民中非常活跃。由于历史和地理区位的原因,当地景颇村民与缅甸景颇族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姻亲关系,这样的关系也被复制到社交媒体上。原有的景颇文化实质上在社交媒体得以强化。但是,同样值得警惕的是,这样的少数民族文化转移与认同正向着窄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少数民族 区域对外传播 社交媒体 民心相通
下载PDF
浅析新媒体背景下纸媒如何寻求突破
14
作者 王欢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86-187,共2页
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日益风行,纸媒的发展备受冲击。本文从纸媒的独特性出发,探讨在当前背景下纸媒应采取何种经营策略来面对新媒体的冲击。
关键词 纸媒 挑战 策略
下载PDF
突发公共事件全球传播的积极话语建构——以“云南大象北上南归”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悦 尹洁 梁珊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0-158,共9页
突发公共事件的全球传播是信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话语建构是迎接这一挑战的重大哲学转向和创新思路。在积极话语建构的范式下,重新界定危机是什么、从全新视角认识危机、讨论如何化危为机的“危机重构话语”理论为突发公共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的全球传播是信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话语建构是迎接这一挑战的重大哲学转向和创新思路。在积极话语建构的范式下,重新界定危机是什么、从全新视角认识危机、讨论如何化危为机的“危机重构话语”理论为突发公共事件的全球传播提供了从本体论、认识论到方法论的系统阐释和全新路径。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本文选取“云南大象北上南归”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验证了“危机重构话语”原则与策略促成该事件化危为机、成就卓越全球传播的关键作用。另外,本文还从案例中提炼出五种面向全球的危机沟通技巧作为该理论的补充,力求在“宏观原则-中观策略-微观技巧”三个层面上为未来突发公共事件全球传播的积极话语建构提供整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事件 全球传播 危机重构话语 生态文明 云南大象
原文传递
试析应用型高校电视新闻采访课程的教学改革
16
作者 丁君南 田川 《新闻传播》 2020年第6期63-64,共2页
电视新闻采访是为获得电视新闻的信息与素材而实施的提问、思考及研究工作。采访能力是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核心能力。在应用型高校转型背景下,重视人才培养与实战应用能力的直接对接至关重要。探析电视新闻采访课程在应用型高... 电视新闻采访是为获得电视新闻的信息与素材而实施的提问、思考及研究工作。采访能力是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核心能力。在应用型高校转型背景下,重视人才培养与实战应用能力的直接对接至关重要。探析电视新闻采访课程在应用型高校转型背景下的教学改革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新闻 采访 实践教学 PBL导向
下载PDF
论戏仿、复调与反讽释义——以小说《爱无可忍》和《使女的故事》为例
17
作者 姜燕燕 《探索与批评》 2020年第2期147-157,共11页
反讽的基本特点是一个文本中的符号对象相互冲突,当同一个文本被解释出两个对立而并存的意义,反讽往往成为处理这种双义解释的方式,借助双义解释之间的张力,文本获得超越传达表面意义的效果。复调理论强调文本中不同声音之间的对话性;... 反讽的基本特点是一个文本中的符号对象相互冲突,当同一个文本被解释出两个对立而并存的意义,反讽往往成为处理这种双义解释的方式,借助双义解释之间的张力,文本获得超越传达表面意义的效果。复调理论强调文本中不同声音之间的对话性;如果这种对话始终维持冲突关系,就会生成对文本的反讽释义。戏仿是形成文本的复调性对话并且突出对话中的冲突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小说《爱无可忍》和《使女的故事》中均出现了戏仿文本,小说文本在总体上呈现复调性。在小说中不同体裁文本的复调对话中,小说呈现出强烈的反讽意味,超越了虚构故事所传达的表面意义,而指向对叙述行为本身的价值与意义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仿 复调 反讽 叙述
下载PDF
中国区域性对外传播实践及研究现状评析
18
作者 杨姣 韩继伟 《新闻战线》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X期34-35,共2页
区域性对外传播的重要性区域对外传播是国家对外传播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基于区域的对外交往与传播有地理上的优势。其二是有人员的优势。第三是有文化和语言的优势。然而在中国对外传播研究与实践中,区域的作用没有得到相应的关... 区域性对外传播的重要性区域对外传播是国家对外传播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基于区域的对外交往与传播有地理上的优势。其二是有人员的优势。第三是有文化和语言的优势。然而在中国对外传播研究与实践中,区域的作用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因为在中国对外传播的传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外传播 传播实践 传播事业 传播研究 云南日报 正面报道 传播能力 新闻选择 唐佳 议程设置
原文传递
论小说《赎罪》中的反讽
19
作者 姜燕燕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37-238,共2页
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同时呈现了两个文本,第一个文本试图追寻真相、坦白罪行并呈现围绕赎罪所做的努力。第二个文本通过指出前一个文本的虚构性拆解了两种努力。小说要呈现的反讽正依赖于两个文本间的张力。通过反讽,《赎... 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同时呈现了两个文本,第一个文本试图追寻真相、坦白罪行并呈现围绕赎罪所做的努力。第二个文本通过指出前一个文本的虚构性拆解了两种努力。小说要呈现的反讽正依赖于两个文本间的张力。通过反讽,《赎罪》提出了伦理判断的相对性和多元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赎罪》 伊恩·麦克尤恩 反讽 伦理判断
下载PDF
从语用视角浅析句子和话语的区别
20
作者 文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0年第12期278-278,291,共2页
语境是语用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本文从语境出发,分析了句子和话语的交际价值、与语境的关系、表达的意义等。正是由于语境的存在,才使得句子和话语表现出多方面的不同。句子是静态的,话语是动态的,在实际的语言教学中,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关键词 语言教学 句子 话语 语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