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非狼尾草的特性及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许喆 欧阳青 任健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149-153,共5页
东非狼尾草在草坪建植、水土保持,放牧草地建设及退化草地改良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更好地利用东非狼尾草种质资源,介绍了东非狼尾草的营养价值、生长特性、抗逆性及其利用情况,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 东非狼尾草在草坪建植、水土保持,放牧草地建设及退化草地改良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更好地利用东非狼尾草种质资源,介绍了东非狼尾草的营养价值、生长特性、抗逆性及其利用情况,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针对东非狼尾草目前在种子生产、品种选育等方面开展的不多的现状,未来应加强种质资源收集评价、种子生产及育种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非狼尾草 营养繁殖 生物学特性 水土保持
下载PDF
不同调制方法紫花苜蓿干燥特性及干草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56
2
作者 单贵莲 薛世明 +1 位作者 徐柱 初晓辉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102-109,共8页
对6种调制方法紫花苜蓿干燥特性及干草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参试的6种调制方法中,紫花苜蓿干燥的快慢顺序是:65℃烘干>压扁+喷碳酸钾溶液=喷碳酸钾溶液>压扁茎秆>自然晒干>风干。2)65℃烘干、压扁+喷碳酸钾溶液及喷... 对6种调制方法紫花苜蓿干燥特性及干草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参试的6种调制方法中,紫花苜蓿干燥的快慢顺序是:65℃烘干>压扁+喷碳酸钾溶液=喷碳酸钾溶液>压扁茎秆>自然晒干>风干。2)65℃烘干、压扁+喷碳酸钾溶液及喷碳酸钾溶液3种调制方法因缩短了干燥时间,从而提高了紫花苜蓿干草的质量;压扁茎秆虽可缩短紫花苜蓿的干燥时间,但在提高干草质量上效果不显著。3)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参试调制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5℃烘干综合表现最好;其次是压扁+喷碳酸钾溶液及喷碳酸钾溶液,此2种方法调制的干草质量较高且操作简单易行,在生产中可优先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草调制方法 紫花自蓿 干燥特性 干草质量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云南北亚热带冬闲田引种优良牧草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54
3
作者 张鸭关 薛世明 +1 位作者 匡崇义 陈功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69-73,共5页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4个云南省北亚热带冬闲田引种的优良牧草进行了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云南省北亚热带地区冬闲田引种优良牧草试验中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牧草是兰天堂多花黑麦草、海湾多花黑麦草和盛世紫花苜蓿。其次为特...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4个云南省北亚热带冬闲田引种的优良牧草进行了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云南省北亚热带地区冬闲田引种优良牧草试验中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牧草是兰天堂多花黑麦草、海湾多花黑麦草和盛世紫花苜蓿。其次为特高多花黑麦草、游客紫花苜蓿、猎人河紫花苜蓿、邦德多花黑麦草、赛特紫花苜蓿。而牧杰多花黑麦草、劲能多花黑麦草、光叶紫花苕、泰德多花黑麦草、百慕大多花黑麦草和绿浪高黑麦的加权关联度最小,综合性状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闲田 引种试验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典型草原健康评价的VOR和CVOR指数 被引量:36
4
作者 单贵莲 陈功 +2 位作者 刘钟龄 闫志坚 初晓辉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1-406,共6页
为准确定量评价围封禁牧对草原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以内蒙古太仆寺旗境内植被组成一致(以羊草(Ley-mus chinensis)+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原为主)、土壤类型相同的自由放牧样地和围封样地为研究对象,开展自由放牧和围封禁牧对典型... 为准确定量评价围封禁牧对草原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以内蒙古太仆寺旗境内植被组成一致(以羊草(Ley-mus chinensis)+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原为主)、土壤类型相同的自由放牧样地和围封样地为研究对象,开展自由放牧和围封禁牧对典型草原健康影响的VOR和CVOR指数评价,建立典型草原健康评价的VOR和CVOR综合指数的计算模型,并用于不同围封年限典型草原的健康评价。结果表明:VOR和CVOR综合指数均可准确评价不同围封禁牧年限典型草原的健康状况,两者具有基本一致的评价结果。典型草原在围封恢复演替过程中,尽管草地基况(C)、活力(V)、组织力(O)和恢复力(R)变化各异,但围封禁牧后草地的VOR和CVOR综合指数均随围封禁牧年限的延长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草地的健康等级由未围封和围封前期的"警戒"等级逐步恢复演替至"健康"(围封13~20年)等级,表明围封有利于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放牧 围封 健康评价 VOR指数 CVOR指数
下载PDF
刈割对牧草影响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34
5
作者 钟秀琼 钟声 《草业与畜牧》 2007年第5期22-25,共4页
适宜的刈割方式是牧草管理和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能促进牧草的再生和分蘖(枝),提高牧草的产量和改善营养价值。不同的刈割方式(包括刈割时间、刈割次数、留茬高度)对牧草的生长、再生及牧草周围的环境都会产生不同影响。本文综述了刈割... 适宜的刈割方式是牧草管理和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能促进牧草的再生和分蘖(枝),提高牧草的产量和改善营养价值。不同的刈割方式(包括刈割时间、刈割次数、留茬高度)对牧草的生长、再生及牧草周围的环境都会产生不同影响。本文综述了刈割对牧草的生长、再生、草地群落结构、草地生产力及草地微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草地 刈割 影响 研究概况
下载PDF
银合欢硬实种子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33
6
作者 许岳飞 毕玉芬 +4 位作者 罗富成 赵小社 孙涛 金德平 冯林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8期58-62,共5页
采用7种不同方法对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用98%的浓硫酸对银合欢种子进行处理5 min效果最好,发芽率达86%;其次是水温80℃浸种10 min,发芽率达74%;80℃高温干燥10 min和机械摩擦种皮效果比较差,发芽率仅19.3... 采用7种不同方法对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用98%的浓硫酸对银合欢种子进行处理5 min效果最好,发芽率达86%;其次是水温80℃浸种10 min,发芽率达74%;80℃高温干燥10 min和机械摩擦种皮效果比较差,发芽率仅19.3%和15.3%;酒精、40%的氢氧化钠、不同浓度萘乙酸(NAA)浸种对银合欢的发芽率没有影响,最佳处理的大田试验结果与实验室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合欢 种子 硬实 处理
下载PDF
刈割时期和调制方法对紫花苜蓿干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3
7
作者 单贵莲 薛世明 +2 位作者 郭盼 张鸭关 初晓辉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33,共6页
为筛选紫花苜蓿适宜的干草调制方法,开展了不同刈割时期和调制方法对紫花苜蓿干草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单从紫花苜蓿的营养品质考虑,最适宜的刈割时期是现蕾期,其次是始花期。由现蕾期至结荚期,紫花苜蓿的干草质量随着生育期延... 为筛选紫花苜蓿适宜的干草调制方法,开展了不同刈割时期和调制方法对紫花苜蓿干草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单从紫花苜蓿的营养品质考虑,最适宜的刈割时期是现蕾期,其次是始花期。由现蕾期至结荚期,紫花苜蓿的干草质量随着生育期延迟显著下降(P<0.05)。(2)烘干和机械压扁茎秆可显著缩短紫花苜蓿的干燥时间,提高紫花苜蓿的干草质量(P<0.05)。(3)灰色关联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适宜刈割时期是现蕾期和始花期,适宜的干燥方法是烘干和机械压扁茎秆,另从资金投入和可操作性考虑,认为机械压扁茎秆资金投入少,操作简单易行,在生产中可优先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刈割时期 调制方法 干燥特性 干草质量 灰色关联综合评价
下载PDF
典型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性状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单贵莲 初晓辉 +3 位作者 田青松 马玉宝 李临杭 陈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共9页
为探讨典型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性状的变化规律,在内蒙古太仆寺旗典型草原选取不同围封年限,处于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的生长季围封(4-9月围封)恢复草地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自由放牧草地为对照,开展典型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物理、化... 为探讨典型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性状的变化规律,在内蒙古太仆寺旗典型草原选取不同围封年限,处于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的生长季围封(4-9月围封)恢复草地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自由放牧草地为对照,开展典型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典型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性状发生了一系列演变,与自由放牧草地相比,围封7,10,13,20年,土壤0~30cm土层容重显著下降,<0.05mm的粘粉粒含量和孔隙度显著增加(P<0.05);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显著增加(P<0.05),酶活性增强,以0~10cm土层增加最为明显,表现出明显的表聚现象。2)典型草原在围封恢复过程中若连续多年刈割利用,容易导致土壤结构再次恶化,土壤质量下降,草地发生二次逆行演替。因此,退化草地恢复演替过程中的合理利用问题(如合理的割草制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生长季围封 土壤性状 草地演替
下载PDF
四川野生假俭草同工酶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任健 毛凯 吴彦奇 《草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33-37,共5页
以四川不同地区的 5个野生假俭草为材料 ,采用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法 ,检测了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 :不论从酶的条带数 ,还是从相同酶带的活性来比较 ,5种生态型均存在差异性 ;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位点上 ,酶带数为 3~ 7条 ,... 以四川不同地区的 5个野生假俭草为材料 ,采用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法 ,检测了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 :不论从酶的条带数 ,还是从相同酶带的活性来比较 ,5种生态型均存在差异性 ;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位点上 ,酶带数为 3~ 7条 ,乐山假俭草、巫溪假俭草和雅安假俭草差别甚小 ,表现出较强的同源性 ,而都江堰假俭草、峨眉假俭草差异较大 ,同源性不强 ;在酯酶同工酶位点上 ,酶带数多为 4~ 5条 ,各材料在酶带的数量、活性上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俭草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酯酶同工酶 四川 野生
下载PDF
10个引进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及持久性比较 被引量:27
10
作者 初晓辉 单贵莲 +2 位作者 毕玉芬 薛世明 匡崇义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0-614,共5页
以国外引进的10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其产草量及营养品质进行测定,探讨引进紫花苜蓿品种在昆明地区的生产性能和持久性,为我国南方地区紫花苜蓿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生长第2年、第6年,10个引进... 以国外引进的10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其产草量及营养品质进行测定,探讨引进紫花苜蓿品种在昆明地区的生产性能和持久性,为我国南方地区紫花苜蓿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生长第2年、第6年,10个引进紫花苜蓿品种的产草量、株高、叶茎比、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以GT13R、射手2号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而粗纤维(C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2)随着生长年限由第2年延长至第6年,10个引进紫花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均呈下降趋势,以品种爱林+2和超级13R下降最为显著;3)灰色关联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品种GT13R和射手2号生产性能和持久性最好,是最适宜在昆明地区种植的品种;品种射手、爱博、爱林+2和超级13R的生产性能和持久性较差,不适宜在云南省北亚热带气候条件建植多年生栽培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生产性能 持久性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德钦地区野生紫花苜蓿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被引量:26
11
作者 毕玉芬 车伟光 顾垒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06-311,共6页
德钦地区野生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发现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主要分布于澜沧江、金沙江流域海拔2000~3000m的干热河谷和森林边缘,是白刺花(SophoraviciifoliaHance)灌丛的草本成分之一,并在农区大量生长,调查... 德钦地区野生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发现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主要分布于澜沧江、金沙江流域海拔2000~3000m的干热河谷和森林边缘,是白刺花(SophoraviciifoliaHance)灌丛的草本成分之一,并在农区大量生长,调查表明,野生紫花苜蓿的生长和分布明显受降水量的影响;在干热河谷地区正常生长,但不能离水源太远;在自然群落中的竞争力较弱,当群落另有优势种时其物候期明显推迟;其根系发达,具有很强的水土保持能力;在水分及管理较好的条件下分枝可达800/m^2以上;在自然状态下产草量达5kg/m^2以上;染色体为2n=32,系四倍体。考证分析结果初步认为:德钦地区野生紫花苜蓿来源由我国青海和甘肃传人西藏,然后在横断山脉南部峡谷地区生存下来,并沿河流方向逐渐向下游传播;在德钦地区的扩展可能与藏传佛教的传播活动有关。德钦地区野生紫花苜蓿是云南发现的唯一成群落分布的苜蓿资源,其多样的形态和地理分布特征,孕育着丰富的遗传基础,特别是在于热地区生存可能孕育特异性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苜蓿 群落特征 来源
下载PDF
放牧和封育对青藏高原南缘亚高山草甸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初晓辉 谢勇 +3 位作者 单贵莲 袁福锦 陈功 尹海燕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39-945,共7页
为探讨青藏高原南缘亚高山草甸的适宜管理措施,本研究以自由放牧、4年全年封育、4年生长季封育+非生长季放牧和20年生长季封育+季末割草管理下的亚高山草甸典型样地为研究对象,开展放牧和封育管理措施下亚高山草甸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 为探讨青藏高原南缘亚高山草甸的适宜管理措施,本研究以自由放牧、4年全年封育、4年生长季封育+非生长季放牧和20年生长季封育+季末割草管理下的亚高山草甸典型样地为研究对象,开展放牧和封育管理措施下亚高山草甸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退化亚高山草甸经4年的生长季封育+非生长季放牧管理,草地有害植物的优势地位降低,优良牧草的优势地位增加,物种丰富度显著下降,草地生产力、密度、盖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无显著变化;经4年的全年封育管理,草地生产力、密度、盖度及优良牧草的优势度显著增加,优良牧草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成为群落的单优势物种,群落的生态优势度急剧增加,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显著降低;经20年的生长季封育+季末割草管理,草地生产力、密度、盖度及优良牧草的优势度显著增加,草地早熟禾和大花嵩草(Kobresia macrantha)成为群落的优势物种,群落的生态优势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显著增加,多样性和均匀度显著降低。可见,与自由放牧相比,3种封育措施均可增加滇西北退化亚高山草甸优良牧草的优势度,促进退化亚高山草甸植被的恢复,但封育后因群落中单个或少数物种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大大增加,草地中伴生种消失,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草甸 自由放牧 封育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5个燕麦品种在迪庆高寒地区的引种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25
13
作者 张美艳 单贵莲 +3 位作者 周鹏 廖祥龙 高月娥 薛世明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114,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云南省迪庆高寒地区种植的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开展了5个燕麦品种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并采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法对其生产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个燕麦品种综合生产性能的高低顺序为青海甜>青海444>青... 为筛选出适宜云南省迪庆高寒地区种植的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开展了5个燕麦品种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并采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法对其生产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个燕麦品种综合生产性能的高低顺序为青海甜>青海444>青引1号>林纳>青引2号。青海甜的综合表现最好,是迪庆高寒地区建植高产、优质燕麦人工草地的理想品种。本研究成果对解决当地饲草匮乏,促进当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燕麦 生产性能 适应性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围封年限对典型草原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4
作者 单贵莲 初晓辉 +3 位作者 罗富成 马玉宝 李临杭 陈功 《草原与草坪》 CAS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选取不同围封年限的生长季围封恢复草地为研究对象,开展典型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变化规律的研究,探讨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与草地植被及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与自由放牧草地相比,围封7、10、13、20年,土壤0~3... 选取不同围封年限的生长季围封恢复草地为研究对象,开展典型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变化规律的研究,探讨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与草地植被及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与自由放牧草地相比,围封7、10、13、20年,土壤0~30cm土层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显著增加,土壤转化酶、脲酶活性增强,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随围封年限的延长呈增加的变化趋势。(2)典型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与草地植被及土壤养分呈基本一致的变化规律,三者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以土壤真菌数量、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与草地植被及土壤养分含量间的相关关系最为显著,其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水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围封年限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下载PDF
四川野生假俭草的抗寒性比较 被引量:13
15
作者 任健 毛凯 《草原与草坪》 CAS 2002年第2期44-45,共2页
通过冬季对四川野生假俭草进行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及绿色期的观察 ,表明四川不同生态型野生假俭草的抗寒性存在差异 ,脯氨酸含量的大小与绿色期的长短呈正相关关系。在 4种生态型中 ,雅安假俭草所含脯氨酸的量最高 ,为 3 2 .84μg/g ,绿... 通过冬季对四川野生假俭草进行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及绿色期的观察 ,表明四川不同生态型野生假俭草的抗寒性存在差异 ,脯氨酸含量的大小与绿色期的长短呈正相关关系。在 4种生态型中 ,雅安假俭草所含脯氨酸的量最高 ,为 3 2 .84μg/g ,绿色期表现最长 ,为 3 2 3d ,而都江堰假俭草脯氨酸含量为 10 .87μg/g ,绿色期表现最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俭草 脯氨酸 抗寒性
下载PDF
干燥方法对几种牧草营养价值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单贵莲 薛世明 陈功 《草原与草坪》 CAS 2006年第1期60-63,共4页
研究了不同干燥方法对盛世紫花苜蓿、环峡南苜蓿、特高多花黑麦草营养价值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化学干燥剂和压扁茎秆结合喷化学干燥剂使两种豆科牧草茎叶干燥速度趋于一致,缩短了干燥时间,减少了营养物质损失,从而提高了干... 研究了不同干燥方法对盛世紫花苜蓿、环峡南苜蓿、特高多花黑麦草营养价值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化学干燥剂和压扁茎秆结合喷化学干燥剂使两种豆科牧草茎叶干燥速度趋于一致,缩短了干燥时间,减少了营养物质损失,从而提高了干草的质量;喷化学干燥剂在缩短特高多花黑麦草干燥时间上无效,但在提高其体外消化率上效果显著;与自然晒干和阴干相比,压扁茎秆,喷化学干燥剂及两者结合使用有效提高了牧草的体外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方法 牧草 营养价值 体外消化率
下载PDF
山地草地凋落物分解与凋落物水文功能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建利 张文 毕玉芬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86-1990,共5页
以云南马龙县退化山地草地为研究对象。在围栏封育条件下,对分解过程中不同分解状态的凋落物分解速率、最大持水率、有效截流率及自然持水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封育时间(分解时间)的推移,草地凋落物分解速率有所降低。在围栏封育... 以云南马龙县退化山地草地为研究对象。在围栏封育条件下,对分解过程中不同分解状态的凋落物分解速率、最大持水率、有效截流率及自然持水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封育时间(分解时间)的推移,草地凋落物分解速率有所降低。在围栏封育条件下,草地凋落物的分解速率显著高于未围栏封育条件(F=7.647;P<0.01)。随凋落物分解时间的推移,其最大持水率、有效截流率呈抛物线状。研究发现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凋落物最大持水率、有效截流率将会出现一个峰值,之后将随凋落物的分解,最大持水率、有效截流率呈下降趋势。在草地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围栏封育条件与未围栏封育条件相比,凋落物最大持水率、有效截流率出现较早,而在240d的分解试验期内,未围栏封育条件下最大持水率峰值尚未出现。凋落物分解速率与凋落物自然持水率呈正相关,在围栏封育条件下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r=0.94;P<0.05);未围栏封育条件下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r=0.93;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育草地 凋落物 分解速率 水文功能
下载PDF
施肥与株行距对王草生产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许岳飞 毕玉芬 +2 位作者 涂旭川 赵小社 孙涛 《草原与草坪》 CAS 2006年第2期24-27,共4页
研究了不同施肥和株行距处理对王草生产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所有施肥处理中,以处理FT5(尿素150 kg/hm2.a+复合肥300 kg/hm2.a)效果最好,说明N、P、K 3元素互作效应高于N元素单效应,平衡施肥有利于王草的分蘖和干物质的积累,可提高王草... 研究了不同施肥和株行距处理对王草生产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所有施肥处理中,以处理FT5(尿素150 kg/hm2.a+复合肥300 kg/hm2.a)效果最好,说明N、P、K 3元素互作效应高于N元素单效应,平衡施肥有利于王草的分蘖和干物质的积累,可提高王草的个体鲜重和鲜草产量;株行距对王草的生产性状也产生显著影响,株行距太小,不利于王草的生长,试验表明最佳株行距处理DT4(行距×株距为70 cm×50 cm),在此株行距下,王草各项生产性状均极显著(P<0.01)地优于其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草 施肥 株行距 生产性状
下载PDF
紫花苜蓿花药愈伤组织和幼苗诱导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吴丽芳 毕玉芬 奎嘉祥 《中国草地》 CSCD 2005年第6期28-33,共6页
在不同时期、不同花药低温预处理时间及热激处理、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浓度组合、不同培养条件下对苜蓿花药进行了培养,结果表明:9月份较7月、8月份选取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花药低温预处理24~48h较72h处理对愈伤组织诱导的效果好... 在不同时期、不同花药低温预处理时间及热激处理、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浓度组合、不同培养条件下对苜蓿花药进行了培养,结果表明:9月份较7月、8月份选取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花药低温预处理24~48h较72h处理对愈伤组织诱导的效果好,低温预处理与热激处理相结合比单用低温预处理其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高;NB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比B5培养基好,2,4-D浓度0.5~2.0mg/L、NAA浓度0.1~1.0mg/L、6-BA浓度0.5~1.0mg/L、KT浓度1.0~3.0mg/L都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其最佳的浓度组合为NB+2,4-D 0.5mg/L+NAA 0.2mg/L+ 6-BA 0.5 mg/L+KT 3mg/L;暗培养结合光照培养较直接光照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低,但绿苗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花药 愈伤组织 诱导率
原文传递
紫花苜蓿的生态功能及应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吴开贤 罗富成 《草业与畜牧》 2008年第4期23-27,共5页
紫花苜蓿不仅饲用价值很高,同时还具有多重生态功能,是生态价值潜力巨大的生态草,在生态农业、环境治理和保护中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对其水土保持、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植物修复、他感作用等生态功能及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紫花苜蓿不仅饲用价值很高,同时还具有多重生态功能,是生态价值潜力巨大的生态草,在生态农业、环境治理和保护中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对其水土保持、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植物修复、他感作用等生态功能及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并就今后紫花苜蓿生态功能的研究及利用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生态功能 生态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