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肺表面活性物质不同应用方案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刘岩松
廖欢
葛洋新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2007-2009,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将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效果及对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2021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83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2例)。...
目的:探讨早期将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效果及对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2021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83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2例)。两组均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对照组在早产儿出生12h后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牛肺磷脂注射液),观察组则在早产儿出生6h内早期即给予肺表面活性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机械通气时间、气胸发生率和动脉血气指标[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分压/吸入(PaO_(2)/FiO_(2))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气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O_(2)、PaO_(2)/FiO_(2)、PaCO_(2)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肺表面活性物质早期用于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动脉血气指标,降低气胸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
牛肺磷脂注射液
原文传递
题名
肺表面活性物质不同应用方案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刘岩松
廖欢
葛洋新
机构
于都县
妇幼保健
院
新生儿科
赣州市
妇幼保健
院
新生儿科
出处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2007-2009,共3页
基金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编号:202140955)。
文摘
目的:探讨早期将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效果及对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2021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83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2例)。两组均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对照组在早产儿出生12h后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牛肺磷脂注射液),观察组则在早产儿出生6h内早期即给予肺表面活性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机械通气时间、气胸发生率和动脉血气指标[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分压/吸入(PaO_(2)/FiO_(2))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气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O_(2)、PaO_(2)/FiO_(2)、PaCO_(2)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肺表面活性物质早期用于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动脉血气指标,降低气胸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
牛肺磷脂注射液
Keywords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Premature infants
Pulmonary surfactant
Bovine lung phospholipid injection
分类号
R722.6 [医药卫生—儿科]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肺表面活性物质不同应用方案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效果比较
刘岩松
廖欢
葛洋新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