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封存泄漏的稻田土壤细菌监测指标筛选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程萌 马俊杰 +3 位作者 刘丹 薛璐 吴宁 胡芊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90-2401,共12页
为研究CO_(2)地质封存过程中CO_(2)泄漏对水稻及稻田土壤的风险影响,利用CO_(2)模拟泄漏平台,研究了不同CO_(2)泄漏速率下水稻生长、稻田土壤性质与土壤细菌组成及多样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CO_(2)泄漏速率的增加,稻田土壤pH显著降... 为研究CO_(2)地质封存过程中CO_(2)泄漏对水稻及稻田土壤的风险影响,利用CO_(2)模拟泄漏平台,研究了不同CO_(2)泄漏速率下水稻生长、稻田土壤性质与土壤细菌组成及多样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CO_(2)泄漏速率的增加,稻田土壤pH显著降低,电导率显著增加,水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稻田土壤细菌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有增加,均匀度指数有所降低.CO_(2)泄漏显著改变了稻田土壤细菌组成,稻田土壤的优势菌门中变形菌门、拟杆菌门与绿弯菌门的相对丰度总体降低,而酸杆菌门与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总体升高;稻田土壤优势菌属中RB41、MND1、厌氧粘菌属及鞘脂单胞菌属的丰度总体升高,而硝化螺旋菌属的丰度总体降低;稀有细菌中CO_(2)泄漏下全部出现的有粘胶球形菌门、柔膜菌门及双头菌属、硫杆菌属,CO_(2)泄漏后全部消亡的为假单胞菌属.建议将变形菌门的减少和酸杆菌门的增加,以及RB41、MND1及厌氧粘菌属的增加作为稻田土壤CO_(2)泄漏监测的推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稻田土壤 细菌 CO_(2) 封存 泄漏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CCS-EOR项目CO_(2)泄漏环境风险评估
2
作者 薛璐 马俊杰 +2 位作者 王浩璠 李琳 马劲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68,共5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乔家洼CCS-EOR项目为例,通过工程活动指标分解及选项设计,形成涵盖油区特征、储盖层特征、工程设计、工程监管4大类20个指标的环境风险可能性判定指标体系,利用问卷调查和专家打分法,界定驱油工程环境风险可能性。结合国... 以鄂尔多斯盆地乔家洼CCS-EOR项目为例,通过工程活动指标分解及选项设计,形成涵盖油区特征、储盖层特征、工程设计、工程监管4大类20个指标的环境风险可能性判定指标体系,利用问卷调查和专家打分法,界定驱油工程环境风险可能性。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开展项目对空气、土壤和微生物、作物、动物及人群等环境风险受体的影响程度界定,基于界定结果,按照风险评估矩阵,对该工程CO_(2)泄漏环境风险水平的评估结论为低风险,在后期运行过程中应强化风险防范与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泄漏 风险评估 环境影响 CCS-EOR项目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C4植物稳定碳同位素分析助力地质封存CO2泄漏风险识别 被引量:2
3
作者 薛璐 马俊杰 +4 位作者 胡芊 张普 吴生海 赵晨阳 刘丹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9-86,共8页
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O2 capture and storage,CCS)是全球CO2减排最重要技术战略,但CCS相关项目存在CO2泄漏的风险不容忽视,及时有效的识别与监测项目区CO2泄漏至关重要。文中以7种典型C3、C4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地质封存CO2泄漏产... 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O2 capture and storage,CCS)是全球CO2减排最重要技术战略,但CCS相关项目存在CO2泄漏的风险不容忽视,及时有效的识别与监测项目区CO2泄漏至关重要。文中以7种典型C3、C4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地质封存CO2泄漏产生的超高CO2浓度对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的影响,分析C3、C4植物δ13C值与超高CO2浓度之间的关系,试图利用植物δ13C分析识别CO2泄漏。结果表明:C3、C4植物的δ13C值能够迅速响应CO2浓度的变化,均呈现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先迅速下降后缓慢稳定的态势,其中C3、C4植物δ13C值分别在CO2浓度为10000μmol·mol-1、20000μmol·mol-1时降低显著,C3植物的δ13C值从-28.9‰变化到-47.0‰,C4植物的δ13C值从-15.1‰变化到-43.8‰,C4植物在超高CO2浓度下的δ13C变化远大于C3植物,且与CO2浓度有较强相关性(R2≥0.6343);当二氧化碳浓度大于20000μmol·mol-1时C4植物δ13C值与正常大气环境C4植物δ13C值差异显著,利用C4植物δ13C可有效识别CO2的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碳同位素 CO2泄漏 C3植物 C4植物 CCS
原文传递
玉米作为地质封存CO_2泄漏耐受植物的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薛璐 马俊杰 +1 位作者 刘丹 赵晨阳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6-93,共8页
二氧化碳的捕获与储存(CO2capture and storage,CCS)是全球CO_2减排最重要技术战略,其存在CO_2泄漏的风险,会对周围农田生态产生重要影响。深入认识植物对高浓度CO_2的响应并筛选对CO_2的耐受植物,为CCS项目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参考数据... 二氧化碳的捕获与储存(CO2capture and storage,CCS)是全球CO_2减排最重要技术战略,其存在CO_2泄漏的风险,会对周围农田生态产生重要影响。深入认识植物对高浓度CO_2的响应并筛选对CO_2的耐受植物,为CCS项目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参考数据。本文设置玉米对不同CO_2浓度的响应情形,选择株高、鲜重、干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作为玉米耐受的观测指标。结果表明,当CO_2浓度为10 000、20 000μmol/mol时,玉米株高增高7%~12%,生物量增加10%~15%,净光合速率增加高达60%左右;当CO_2浓度为40 000、80 000μmol/mol时,玉米株高度减少9%~12%,生物量减少10%~17%,净光合速率减少35%~45%左右。一定程度CO_2浓度的增加,对玉米生长发育具有"施肥"效应;在更高CO_2浓度下,会抑制其生长发育,并未出现植株死亡的现象。通过CO_2耐受指数法(LCTI)计算得出,玉米可以作为地质封存CO_2泄漏的耐受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CO2泄漏 地质封存 耐受性
原文传递
CO2泄漏对稻田水基础水质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丹 马俊杰 +3 位作者 程萌 吴宁 薛璐 赵晨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98-1308,共11页
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是当前抑制大气中CO2过快增长的有效方法,但在CCS项目实施过程中仍存在CO2泄漏而影响地表环境及生态的风险.本研究以龙粳31号和龙稻18号为实验对象,模拟研究地质封存CO2以不同速率泄漏对稻田水环境基础水质指标DCO... 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是当前抑制大气中CO2过快增长的有效方法,但在CCS项目实施过程中仍存在CO2泄漏而影响地表环境及生态的风险.本研究以龙粳31号和龙稻18号为实验对象,模拟研究地质封存CO2以不同速率泄漏对稻田水环境基础水质指标DCO2、pH、DO和ORP的影响,探讨稻田水对地质封存CO2泄漏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CO2泄漏对稻田水的DCO2、pH、DO和ORP长期影响显著,不同CO2泄漏速率对稻田水质指标的影响差异显著.在各指标平衡后,稻田水各水质指标均呈现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其中DCO2呈早晚高、午间低的先减后增规律,而pH、DO和ORP均呈早晚低、午间高的先增后减规律.根据各指标差异性分析,建议将稻田水DCO2作为稻田系统CO2泄漏监测的主要指标,将pH、DO、ORP作为CO2泄漏监测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S CO2泄漏 稻田水 水质指标
原文传递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环境风险评估的空间范围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琦 刘桂臻 +3 位作者 蔡博峰 马劲风 曹丽斌 周颖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32,共6页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技术,其环境风险管理是项目开展的重要保障。为规范和指导CCUS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估工作,环境保护部制定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技术,其环境风险管理是项目开展的重要保障。为规范和指导CCUS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估工作,环境保护部制定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定义了地质利用与封存环节的评估范围,但缺乏相关的应用方法。在总结归纳国内外CCUS项目和相关法律法规关于环境风险评估范围的基础上,对决定风险评估空间范围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项目环境风险评估空间范围的确定原则与方法,即简单函数法、数值模拟法和案例对比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地质封存 环境风险 简单函数 数值模拟 案例对比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项目的环境监测问题与监测范围 被引量:13
7
作者 马劲风 杨杨 +3 位作者 蔡博峰 曹丽斌 周颖 李琦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14,共5页
针对CO_2地质封存的环境监测范围与泄露风险评价的目标,提出根据不同的CO_2地质封存项目类型和地质构造特征,需要采用不同的环境监测范围与关键监测数据。环境监测方法需要结合地质封存项目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技术体系与监测数据... 针对CO_2地质封存的环境监测范围与泄露风险评价的目标,提出根据不同的CO_2地质封存项目类型和地质构造特征,需要采用不同的环境监测范围与关键监测数据。环境监测方法需要结合地质封存项目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技术体系与监测数据,评价CO_2的实际封存量、泄漏量及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地质封存 泄漏 环境风险 MRV 环境监测
原文传递
基于广义弹性阻抗的流体识别因子反演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贾凌云 李琳 +3 位作者 王千遥 马劲风 王浩璠 王大兴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2-311,共10页
常规叠前弹性阻抗(EI)反演识别流体的方法难以满足预测致密砂岩储层的要求,为此进一步推导了广义弹性阻抗(GEI)方程,表达为纵横波速度比v_P/v_S(可计算泊松比σ)和一种新的流体识别因子f/v_S(Gassmann流体项与横波速度的比值)的计算公式... 常规叠前弹性阻抗(EI)反演识别流体的方法难以满足预测致密砂岩储层的要求,为此进一步推导了广义弹性阻抗(GEI)方程,表达为纵横波速度比v_P/v_S(可计算泊松比σ)和一种新的流体识别因子f/v_S(Gassmann流体项与横波速度的比值)的计算公式,可以直接反演出v_P/v_S(或σ)和f/v_S参数,避免了间接计算的累积误差。建立正演模型,分析弹性阻抗方程和广义弹性阻抗方程的精度可知,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储层中,广义弹性阻抗方程的精度比弹性阻抗方程的精度高。分析测井资料多项参数后认为,泊松比σ为岩性识别最敏感参数,f/v_S为流体识别最敏感因子。对研究区进行正反演计算,通过正演模拟验证了广义弹性阻抗方程的精度,通过反演获得了v_P/v_S(或σ)和f/v_S数据,对反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验证了f/v_S对致密砂岩储层流体识别的可靠性;同时可知,流体因子f/v_S的识别精度虽受噪声影响,但可以清晰地检测出流体,具有一定的抗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弹性阻抗反演 致密砂岩 岩性识别 流体因子 弹性阻抗 流体项 泊松比
下载PDF
渤中凹陷西南部烃源岩TOC含量预测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祥 马劲风 +3 位作者 王德英 王震亮 张新涛 王飞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30-1342,1165-1166,共15页
烃源岩总有机碳(TOC)含量是评价有机质丰度的主要指标。地球化学方法的岩心测试仅能获得离散的TOC含量数据,难以实现烃源岩的三维定量评价。结合地球物理测井方法和地震叠前反演方法,针对渤中凹陷西南部陆相深层烃源岩,通过岩石物理交... 烃源岩总有机碳(TOC)含量是评价有机质丰度的主要指标。地球化学方法的岩心测试仅能获得离散的TOC含量数据,难以实现烃源岩的三维定量评价。结合地球物理测井方法和地震叠前反演方法,针对渤中凹陷西南部陆相深层烃源岩,通过岩石物理交会分析优选对TOC含量敏感的弹性参数,建立TOC含量与纵波速度、密度的地震反演模型;使用拓展ΔlogR方法和地震叠前反演方法分层计算渤中凹陷西南部东营组和沙河街组烃源岩TOC含量,获得TOC含量曲线和TOC含量三维反演体,进而计算东二下段、东三段、沙一二段、沙三段烃源岩TOC含量地震预测平面图。结果表明预测误差较小,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研究区烃源岩非均质性较强,总体呈现"层系多、分布广"的特征。东营组烃源岩北部优于南部,且东三段TOC含量值总体高于东二下段;沙河街组TOC含量值整体较高,为研究区的主力烃源岩层,TOC含量呈现自沉积中心向外逐渐降低的趋势,尤以沙一二段A、B、C、E井区及其附近区域、沙三段A、C井区及其西部、南部部分地区TOC含量值最高,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TOC 渤中凹陷 叠前反演 岩石物理 沉积相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马家沟组马五_5~马五_1亚段白云岩成岩相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百强 王起琮 +4 位作者 张小莉 张宇 李洁 杜美馨 雷易璇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5-260,267,共7页
通过对白云岩进行岩心观察,对薄片鉴定、X衍射等资料以及测井资料进行综合研究,探讨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马家沟组马五_5~马五_1亚段的白云岩成岩相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研究表明,白云岩成岩相类型主要有膏盐溶蚀角砾相、活跃回流渗透... 通过对白云岩进行岩心观察,对薄片鉴定、X衍射等资料以及测井资料进行综合研究,探讨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马家沟组马五_5~马五_1亚段的白云岩成岩相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研究表明,白云岩成岩相类型主要有膏盐溶蚀角砾相、活跃回流渗透云化相、隐伏回流渗透云化相以及风化岩溶角砾相。其中,膏盐溶蚀角砾相、活跃回流渗透云化相、隐伏回流渗透云化相白云岩形成于受早期淡水或混合水影响的近地表环境;风化岩溶角砾相白云岩形成于受表生期淡水以及大量陆源碎屑物影响的表生淡水环境。储层发育的有利成岩相主要为膏盐溶蚀角砾相以及活跃回流渗透云化相,其次为隐伏回流渗透云化相和风化岩溶角砾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储层 成岩相 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
下载PDF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环境风险问卷调查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曹丽斌 赵学涛 +8 位作者 蔡博峰 谷莹莹 周颖 李琦 马劲风 胡丽莎 王永胜 赵兴雷 王保登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9,26,共5页
基于对从事应对气候变化的政府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相关企业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分析他们对CCUS技术和相关项目的环境安全性认知程度,为完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提供重要依据。结... 基于对从事应对气候变化的政府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相关企业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分析他们对CCUS技术和相关项目的环境安全性认知程度,为完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提供重要依据。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调查对象对CCUS技术有所了解,但是对于CCUS项目的环境安全性认识还比较模糊,未来《指南》的评估范围应侧重于采用最大可信事故计算CO_2在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等扩散来定义或者根据CO_2运移分布来定量评估。CCUS技术各环节对环境风险影响大小进行排序,捕集环节应该重点考虑捕集工艺和环境风险物质,运输环节重点考虑运输设备材质、运输方式和运输规模,利用和封存环节建议4项因素均需充分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利用与封存 关注度 环境风险 技术指南
原文传递
白云岩成岩相与地球化学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马家沟组马五_5—马五_1亚段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百强 王起琮 +1 位作者 张小莉 魏巍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8-616,共9页
白云岩成岩相研究对恢复其成岩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马家沟组马五_5—马五_1亚段为例,利用岩芯及岩石薄片研究了白云岩的成岩相类型及岩相特征,并根据氧、碳稳定同位素、锶同位素以及主、微量元素等分析了各类成岩相... 白云岩成岩相研究对恢复其成岩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马家沟组马五_5—马五_1亚段为例,利用岩芯及岩石薄片研究了白云岩的成岩相类型及岩相特征,并根据氧、碳稳定同位素、锶同位素以及主、微量元素等分析了各类成岩相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显示,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马五_5—马五_1亚段白云岩成岩相主要包括近地表环境下的膏盐溶蚀角砾相、活跃回流渗透云化相和隐伏回流渗透云化相,以及表生淡水环境下的风化岩溶角砾相等四类,其中受淡水或混合水影响的近地表环境下的膏盐溶蚀角砾相、活跃回流渗透云化相及隐伏回流渗透云化相白云岩样品具有相对奥陶纪海水"负偏"的δ^(18)O和δ^(13)C值,相对高Mn或低Fe含量,中等—强阴极发光,高于同期海水的^(87)/^(86)Sr值以及相对较低的Al和Ti含量;而表生淡水环境下的风化岩溶角砾相白云岩样品因受表生期淡水以及大量陆源碎屑物的影响,呈现出低于同期海水的δ^(18)O和δ^(13)C值,相对高Mn和过高Fe含量,弱或无阴极发光,明显高于同期海水的^(87)/^(86)Sr值以及明显较高Al和Ti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氧、碳稳定同位素、锶同位素及主、微量元素等地化数据是识别白云岩成岩相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 马五5-马五1亚段 白云岩 成岩相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马五1-2亚段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百强 王起琮 +4 位作者 张小莉 吴珍珍 巨银娟 纪炜 李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89-600,共12页
为探讨岩相古地理环境对储层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马五 1-2 亚段为例,综合利用岩芯观察及薄片鉴定、多矿物测井解释模型以及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等多种方法,对研究区岩相、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测井解释储层... 为探讨岩相古地理环境对储层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马五 1-2 亚段为例,综合利用岩芯观察及薄片鉴定、多矿物测井解释模型以及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等多种方法,对研究区岩相、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测井解释储层厚度的分布特征及实际天然气产量数据分析了岩相古地理环境对储层分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马五 1-2 亚段岩石类型主要包括白云岩(泥晶白云岩、膏盐溶蚀角砾白云岩、溶蚀角砾泥晶白云岩、溶蚀角砾含灰粉晶白云岩、灰云岩、含膏云岩、含泥含灰云岩、泥云岩)、石灰岩(云灰岩、含泥云灰岩)以及部分蒸发岩(石膏岩、盐岩)。岩相古地理环境以蒸发台地和局限台地亚相为主,蒸发台地亚相包括云坪和含膏云坪微相,局限台地亚相包括膏盐湖、膏湖和含膏湖微相。岩相古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储层分布,蒸发台地亚相中的云坪微相、含膏云坪微相以及局限台地亚相中的部分含膏湖微相、膏湖微相均是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 马五1-2亚段 岩相古地理 储层 多矿物测井解释
下载PDF
借助能源化工企业优势以CCUS技术方案实现脱碳
14
作者 马劲风 王浩璠 李琳 《中国石化》 2024年第2期30-32,共3页
“企业开展CCS的技术水平与项目实施成本,也是在CCS竞争中获利的关键因素。在目前阶段,企业需要提前谋划和布局CCS,才能在低碳转型中获得优势。”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 “企业开展CCS的技术水平与项目实施成本,也是在CCS竞争中获利的关键因素。在目前阶段,企业需要提前谋划和布局CCS,才能在低碳转型中获得优势。”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强调了发展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对我国减排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施成本 技术水平 碳中和 CCS 新发展理念 低碳转型 碳捕集 行动方案
下载PDF
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成岩相分析及测井识别——以伊陕斜坡马五段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百强 张小莉 +6 位作者 王起琮 郭彬程 郭艳琴 尚晓庆 程浩 卢俊辉 赵希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83,共14页
为研究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的成岩相测井识别方法并进行定量划分,明确白云岩成岩相的空间展布及其有利区,依据岩心观察、普通薄片和铸体薄片鉴定、以及阴极发光分析等,结合X射线衍射和物性资料,对伊陕斜坡中东部马五段白云岩储层的成... 为研究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的成岩相测井识别方法并进行定量划分,明确白云岩成岩相的空间展布及其有利区,依据岩心观察、普通薄片和铸体薄片鉴定、以及阴极发光分析等,结合X射线衍射和物性资料,对伊陕斜坡中东部马五段白云岩储层的成岩环境及成岩作用进行剖析,通过测井曲线的交会分析与软件的综合应用,构建了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成岩相的定量识别标准。结果表明,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成岩相可划分为早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表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浅埋藏活跃回流渗透云化亚相、浅埋藏隐伏回流渗透云化亚相、钙质胶结相和泥质充填相等6类;以Pe-DEN,RLLD-DEN交会及RLLD-AC交会为代表的测井参数交会图法及软件综合应用是进行低渗-特低渗白云岩储层不同成岩相单井纵向上定量识别与连续划分的有效方法;白云岩储层成岩相在空间的分布具有纵向分带、横向分区的典型特征。有利储层主要分布于早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和浅埋藏活跃回流渗透云化亚相,其次为表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亚相,浅埋藏隐伏回流渗透云化亚相储层分布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特低渗 白云岩储层 成岩相 测井识别 马五段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岩石物理模型的优化建立 被引量:4
16
作者 贾凌云 李琳 +2 位作者 王千遥 马劲风 王大兴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6-424,共9页
Krief模型、Nur模型和Pride-Lee模型通常被用于计算砂岩储层干岩石模量,但对于致密砂岩储层却效果不佳。基于Krief模型和Nur模型,在满足纵波或横波预测值与实测值差值最小的条件下,通过Gassmann方程求出模型中的岩性指数m或临界孔隙度O... Krief模型、Nur模型和Pride-Lee模型通常被用于计算砂岩储层干岩石模量,但对于致密砂岩储层却效果不佳。基于Krief模型和Nur模型,在满足纵波或横波预测值与实测值差值最小的条件下,通过Gassmann方程求出模型中的岩性指数m或临界孔隙度O_c,进而将模型中通常采用的经验参数表示成随采样点变化的值,提高了Krief模型和Nur模型估算纵横波速的精度,称为变参数Krief模型和变参数Nur模型。此外,对比不同约束条件下纵横波预测精度,可知在致密砂岩储层中3种模型的剪切模量公式的精度更高、适用性更好。Han提出的K_(dry)与u_(dry)关系式不受孔隙度、岩性等因素的影响,将该关系式与上述3种模型中任意一种剪切模量公式结合建立干岩石模型,应用到Gassmann方程中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藏盒8致密砂岩储层横波速度进行预测,提高了预测横波速度的精度,同时获得了3种模型中每个采样点对应的岩性指数m、临界孔隙度O_c和固结参数c的值,这些参数值可以反映出储层的岩性差异、孔隙结构、压实程度等特征,映射了储层的地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体积模量 岩石物理模型 Kdry与udry的关系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樊学油区长8砂岩裂缝平面展布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希 张小莉 +4 位作者 杨振 李亚军 卢俊辉 王晓琳 钟高润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7-675,共9页
裂缝发育程度及其平面展布是影响低孔特低渗储层有效、高效注水开发的关键。鄂尔多斯盆地樊学油区长8油藏及周边油藏投产油井存在砂岩裂缝发育区含水上升快、裂缝侧向油井水驱开发效率低等问题。本文基于岩心、声电成像测井资料标定常... 裂缝发育程度及其平面展布是影响低孔特低渗储层有效、高效注水开发的关键。鄂尔多斯盆地樊学油区长8油藏及周边油藏投产油井存在砂岩裂缝发育区含水上升快、裂缝侧向油井水驱开发效率低等问题。本文基于岩心、声电成像测井资料标定常规测井资料,选取特征参数构建裂缝识别综合指数,实现樊学油区长8储层中砂岩裂缝的识别。依据识别结果绘制砂岩裂缝平面展布图,进而结合区域构造应力场及沉积特征分析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及其对生产开发的影响。研究表明,基底断裂中生代以来的重新活动控制了樊学油区裂缝的形成与展布,裂缝优势展布方位为北北西向和北东东向,砂岩裂缝的发育程度受区域构造应力场、砂体厚度以及岩层组合等因素影响。裂缝发育区油井具有初产高、产量递减快的特点,因此,在实际生产开发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注采井网,尽量采用大井距、小排距的方式提高驱油效率。上述认识为油藏开发部署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裂缝 平面展布 控制因素 长8储层 樊学油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油区延长组长6致密砂岩 储层裂缝识别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晓琳 张小莉 《测井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404-410,共7页
裂缝是致密储层主要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它们影响到优良储层的展布和油气的富集规律,也决定了油气田的开发方式和井网部署。以鄂尔多斯盆地志丹油区延长组长6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露头观测、岩心观察及常规测井、成像测井... 裂缝是致密储层主要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它们影响到优良储层的展布和油气的富集规律,也决定了油气田的开发方式和井网部署。以鄂尔多斯盆地志丹油区延长组长6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露头观测、岩心观察及常规测井、成像测井识别等方法对致密储层裂缝进行研究,系统总结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裂缝的响应特征。结果显示:裂缝在岩心上主要为垂直裂缝,部分层段裂缝集中程度相对较高;裂缝展布整体以北东—南西向为主;电阻率测井对裂缝响应较好,岩性测井对裂缝响应最不明显;构建的砂岩裂缝识别参数基本可以反映砂岩地层中的裂缝特征,裂缝展布主要受控于区域地应力和局部地应力,应力相对集中部位有利于裂缝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裂缝识别 致密储层 长6油层组 志丹油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洛河区长6段低电阻率油层成因分析及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欢 张小莉 +2 位作者 周志杰 李亚军 杨振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14-2121,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洛河区内长61段发育电阻率为9.0~15Ω·m的高束缚水低电阻率油层,由于对该低电阻率油层特征及成因认识不足,测井解释识别率较低,影响了勘探开发进程.本文通过各类实验技术手段,结合区内地层水资料、测井资料,对区...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洛河区内长61段发育电阻率为9.0~15Ω·m的高束缚水低电阻率油层,由于对该低电阻率油层特征及成因认识不足,测井解释识别率较低,影响了勘探开发进程.本文通过各类实验技术手段,结合区内地层水资料、测井资料,对区内高束缚术饱和度低电阻率油层进行了成因分析及识别方法研究,旨在提高该类油层解释精度,为后续的勘探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区内岩石颗粒细、分选磨圆差导致储层低孔、低渗—特低渗,成岩作用形成的黏土矿物相对富集增加了储层孔隙结构的复杂性,复杂的孔隙结构造成束缚水饱和度高,而具有良好导电性的高饱和度束缚水,作为主要因素使得含油层电阻率相对较低;同时作为次要因素的高矿化度地层水致使高束缚水饱和度的含油层电阻率进一步降低,减小了油层和水层电阻率的差异性,不利于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和评价.针对储层高束缚水饱合度的成因特征,运用可动水分析法,对高束缚水饱和度低电阻率油层进行有效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束缚水饱和度 可动水分析 志丹油田 低电阻率油层 长61
原文传递
流体体积模量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贾凌云 李琳 +3 位作者 王千遥 马劲风 王大兴 谭明友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3-227,共5页
Wood模型、Patchy模型、Domenico模型及Brie的经验公式是常用的流体体积模量计算模型,目前低孔低渗或致密储层一般采用Brie的经验公式来计算流体体积模量.通过深入研究这几种模型,计算出流体体积模量的上下界,将上下界分别带入Gassmann... Wood模型、Patchy模型、Domenico模型及Brie的经验公式是常用的流体体积模量计算模型,目前低孔低渗或致密储层一般采用Brie的经验公式来计算流体体积模量.通过深入研究这几种模型,计算出流体体积模量的上下界,将上下界分别带入Gassmann方程反推出Brie干岩石剪切模量模型指数值范围,从指数范围内寻找一个最优值,使得纵横波预测误差最小,这个最优值即为剪切模型中的指数值.Brie剪切模型中采样点的指数值为固定值,将该固定值表示为随深度变化的变量,优化了Brie干岩石模量的计算方法.将优化后的Brie干岩石模型与Gassmann方程相结合反推出流体的体积模量.本文对Weyburn油田常规储层、胜利油田低孔低渗储层及苏里格气田致密储层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流体体积模量除了受各相流体的体积模量、含水饱和度、压力的影响外,还与孔隙的连通程度有关,即在有效压力不大的情况下,流体体积模量随含水饱和度的变化规律主要是连通性决定的;(2)低孔低渗、致密储层流体体积模量岩石物理模型与常规储层有很大的区别,Wood模型适用于常规储层流体体积模量的计算,而Wood模型和Domenico模型相结合的形式适用于低孔低渗和致密储层流体体积模量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岩石物理模型 流体体积模量 低孔低渗储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