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威 张海峰 +1 位作者 陈良政 卢致俊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4-75,共2页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其包含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经营两个方面。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具体对策是:利用"借力"原理,完善"引入"机制;强化"校本培养",提高人力素质;建...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其包含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经营两个方面。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具体对策是:利用"借力"原理,完善"引入"机制;强化"校本培养",提高人力素质;建立教师素质评价体系和稳定有效的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力资源管理 创新 对策
下载PDF
联合培养背景下职教本科生的身份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雨露 柯政彦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5,共5页
联合培养背景下职教本科生的身份认同与普通本科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积极向上的身份认同感对于职教本科生的未来生存立场和价值发挥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但职教本科生身份认同缺失的现象真实存在,源于其极易受到教学体制本质属性不强、... 联合培养背景下职教本科生的身份认同与普通本科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积极向上的身份认同感对于职教本科生的未来生存立场和价值发挥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但职教本科生身份认同缺失的现象真实存在,源于其极易受到教学体制本质属性不强、教学主体身份定位不清、自我身份认同动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学校完善职教本科体制的机制建设、革新职教本科师资的管理模式,以及提升职教本科生的自我认同感,实现职教本科生身份认同的自我重构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培养 职教本科生 身份认同 影响因素 应对路径
下载PDF
示范性高职院校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若干问题的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晓江 王丽娟 庄燕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7-18,共2页
随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面临着新的任务,本文就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内容、方式和服务保障等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图书馆 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
下载PDF
电弧喷涂技术及长效防腐涂层的应用
4
作者 段兴凯 张国安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4-16,共3页
介绍了电弧喷涂技术的原理和技术特点。电弧喷涂锌、铝制备涂层,广泛用于钢铁构件耐大气、淡水、海水和土壤环境的长效附腐。文中从工业及民用输水管道、普通钢结构、化工矿井和船舶钢结构四个方面同普通防腐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电弧喷涂技术 长效防腐 涂层 防腐工艺 钢结构
下载PDF
瑞典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及启示
5
作者 柯政彦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29-31,共3页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是专业课程的开发者,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瑞典职业院校通过实行教师资格登记制度、建立规范的教师准入门槛并与企业合作完善在职培训体系,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这给我国高职教育师资...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是专业课程的开发者,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瑞典职业院校通过实行教师资格登记制度、建立规范的教师准入门槛并与企业合作完善在职培训体系,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这给我国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典 职业教育 师资队伍建设 启示
下载PDF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再认识
6
作者 曾华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0-11,9,共3页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内涵的解读、指导原则、目标规格及培养方式的再认识,提出实施联合共建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企业建立共同经济实体;依托行业背景的...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内涵的解读、指导原则、目标规格及培养方式的再认识,提出实施联合共建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企业建立共同经济实体;依托行业背景的合作及推进"工学"交替的合作方式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能真正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改革 认识
下载PDF
高职院校专业体系的特征及其构建 被引量:30
7
作者 卢致俊 曾华 张海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28-29,共2页
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从单个专业的角度进行研究,更应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从专业体系的层面进行思考。高等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专业体系具有职业性、高技术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地方性等基本特征,在其构... 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从单个专业的角度进行研究,更应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从专业体系的层面进行思考。高等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专业体系具有职业性、高技术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地方性等基本特征,在其构建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需求与质量保证、适度超前与量力而行、整体稳定与局部微调、应对变化与针对岗位有机统一的原则,并加强社会成员参与、学术部门协作、多家联合预警和主管部门监控等机制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体系 专业建设
下载PDF
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制度保障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曾华 张海峰 +1 位作者 刘越 程江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32,共3页
高职院校的办学需要独具特色的理念来引领,并通过相应的制度结构予以保障。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以育人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己任、以社会评价为标准,其制度结构包括法人治理制度、社会参与制度、师资管理制度、可选择性的... 高职院校的办学需要独具特色的理念来引领,并通过相应的制度结构予以保障。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以育人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己任、以社会评价为标准,其制度结构包括法人治理制度、社会参与制度、师资管理制度、可选择性的学习制度,学术管理制度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办学理念 制度保障
下载PDF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及其实现途径 被引量:5
9
作者 曾华 马柏平 向南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72-173,共2页
“技工荒”的形成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有着社会、企业、学校多层面的深刻背景,是职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文章提出校企合作、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技工荒”的形成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有着社会、企业、学校多层面的深刻背景,是职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文章提出校企合作、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人才培养模式 变革 途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