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改变定量脑电图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建勋 高秀先 +4 位作者 陈秀 韩冰 邹玉凤 任星 徐达青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5513-5516,共4页
目的探究帕金森病(PD)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改善及脑电图变化。方法选取PD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PD非运动症状进行PD统一量表(UPDRS)Ⅱ~Ⅲ评分、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患者治疗前后脑电图检测额区、中央区、顶区、枕区、颞区... 目的探究帕金森病(PD)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改善及脑电图变化。方法选取PD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PD非运动症状进行PD统一量表(UPDRS)Ⅱ~Ⅲ评分、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患者治疗前后脑电图检测额区、中央区、顶区、枕区、颞区下α、β、θ、δ频段脑电波功率值并计算相对功率比值。采用Spearman方法分析不同脑区功率频谱比值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MMS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额区、中央区、顶叶、枕区、颞区功率频谱比值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额区、中央区、顶区、枕区、颞区功率频率比值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593、0.492、0.449、0.439、0.411,均P<0.001)。结论患者经治疗可改善PD患者认知功能,且该功能的恢复可通过脑电图分析快速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脑电图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障碍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下载PDF
转头前倾法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中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张婷 黄晴晴 +2 位作者 魏梦中 邓宅武 胡朝霞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研究转头前倾法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中的作用。方法临床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随机数字表法),所有患者均需留置胃管。其中42例患者采... 目的研究转头前倾法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中的作用。方法临床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随机数字表法),所有患者均需留置胃管。其中42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留置胃管作为对照组;另42例患者采用转头前倾法进行留置胃管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以及护理人员对吞咽功能障碍摄食训练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和再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2.86%、100.00%,均高于对照组的76.19%、30.00%,均有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vs 19.05%),有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有差异(P<0.05)。培训后护理人员对吞咽功能障碍摄食训练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96.67%,明显高于培训前的53.33%,有差异(P<0.05)。结论转头前倾法能使护理人员更好掌握吞咽功能障碍摄食训练的相关知识,有效提高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的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头前倾法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留置胃管
下载PDF
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失眠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黄晴晴 万香莲 余晶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研究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运用于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6月-2021年9月纳入的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7例,研究组开展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照组... 目的研究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运用于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6月-2021年9月纳入的脑梗死后遗症期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7例,研究组开展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后评价两组依从性,干预前后测评两组睡眠质量、简易智力状态(MMSE)、运动功能(FMA)、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语言功能、生活质量(SF-36),比较两组干预结果。结果研究组依从性91.49%高出对照组72.34%(P<0.05)。干预前两组睡眠质量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MMSE、FMA、NIHSS、语言功能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MMSE、FMA、语言功能高出对照组,但NIHSS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F-36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均高出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提升患者依从性,增强其认知能力以及语言功能,促进运动能力恢复,同时改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 脑梗死后遗症期 健康教育
下载PDF
B超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任星 李佳芳 夏超 《医疗装备》 2022年第1期104-105,108,共3页
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医院接收的84例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分层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两组均行B超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 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医院接收的84例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分层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两组均行B超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其中对照组给予0.125%罗哌卡因10 ml,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_(2)与倍他米松,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残疾指数(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1 d、3 d、1个月、3个月,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B超引导下采用罗哌卡因+维生素B_(2)+倍他米松进行肩胛上神经阻滞,能够减轻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并降低其残疾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偏瘫肩痛 B超 肩胛上神经阻滞 视觉模拟评分法
下载PDF
心因性非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5
作者 周凤凰 刘凌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718-720,共3页
目的探讨心因性非癫痫发作(PNES)的临床特征、预后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9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152例行视频脑电图(VEEG)诊断为PNES患者,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主要症状为闭眼、身体僵... 目的探讨心因性非癫痫发作(PNES)的临床特征、预后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9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152例行视频脑电图(VEEG)诊断为PNES患者,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主要症状为闭眼、身体僵硬、四肢抽搐、四肢颤抖和肢体非同相运动,42人(27.6%)脑电图异常,86人(67.7%)过去1 y未发作。发作持续时间>10 min(OR=2.715,P=0.045)、共病癫痫(OR=12.892,P=0.004)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PNES患者症状多样,脑电图异常很常见,约2/3患者1 y内无发作,发病持续时间长及共病癫痫是PNES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因性非癫痫发作 症状 视频脑电图 预后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仪联合个性化康复护理对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肌力的影响
6
作者 但芳芳 《医疗装备》 2022年第1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仪联合个性化康复护理对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仪联合个性化康复护理对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个性化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仪干预,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生活自理能力及肌力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力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仪联合个性化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肌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偏瘫 神经肌肉电刺激仪 个性化康复护理 肌力 生活自理能力
下载PDF
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3
7
作者 范阳华 吕世刚 +7 位作者 吴雷 徐文华 刘锋 李建斌 周椿昊 叶敏华 吴淼经 祝新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8-735,共8页
目的:对近三年国内外关于术后放疗(radiotherapy,RT)联合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 Med数据库、Elsevier光盘数据库、EBSCO... 目的:对近三年国内外关于术后放疗(radiotherapy,RT)联合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 Med数据库、Elsevier光盘数据库、EBSCO检索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查找2011年01月至2014年07月有关术后RT联合TMZ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所纳入研究,对同质研究采用Rev Man 5.1进行Meta分析,对数据不能合并者,则进行描述性的定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例RCTs进行Meta分析,包括590例患者(实验组298例,对照组29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胶质瘤术后RT联合TMZ化疗组与单纯术后RT组比较,其总有效率(RR=1.77,95%CI=1.45~2.15,P=0.000)和1年生存率(RR=1.38,95%CI=1.22~1.57,P=0.000)、2年生存率(RR=1.91,95%CI=1.46~2.51,P=0.000),3年生存率(RR=2.51,95%CI=1.40~4.48,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比较常见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当前临床证据,术后RT联合TMZ化疗较单纯RT治疗恶性脑胶质瘤,其总有效率及1、2、3年生存率均明显上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莫唑胺 放疗 恶性胶质瘤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Pender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吴晓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0期3033-3036,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Pender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12月该院收治88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Perder... 目的研究基于Pender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12月该院收治88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Perder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及脑神经功能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ender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心理状态和脑神经功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der模式 健康教育 高血压 脑梗死 心理状态 自我管理行为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非运动症状发生特点、影响因素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建勋 高秀先 +3 位作者 万和斌 徐达青 邹玉凤 聂益军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5期2179-2183,共5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非运动症状(non motor symptoms,NMS)发生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PD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身体健康、无神经系统疾病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NMS量表分...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非运动症状(non motor symptoms,NMS)发生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PD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身体健康、无神经系统疾病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NMS量表分析PD患者临床症状,PD患者出现NMS的影响因素;同时由专业专科医生利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分析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以及汉密尔顿焦虑(HAMA)量表、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部分、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价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的PD患者焦虑、抑郁、记忆、睡眠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PD患者NMS合并出现,33例PD患者至少出现一项以上NMS(66%),睡眠障碍、便秘、多汗、抑郁是发生率较高的临床症状;PD患者出现NMS与PD患者病程、临床类型以及病情分级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职业及文化程度无关(P>0.05);观察组PD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HAMA、HAMD、PSQI、ADL以及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部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患者NMS发生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进行评价和干预NMS对于提高PD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临床特征 影响因素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清hs-CRP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建勋 任星 +3 位作者 文师访 徐达青 高秀先 汪进丁 《江西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641-643,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关系的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3例,根据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分为A组(颈动脉IMT正常,n=21)、B组(颈动脉IMT增厚,n=27)、C组...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关系的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3例,根据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分为A组(颈动脉IMT正常,n=21)、B组(颈动脉IMT增厚,n=27)、C组(颈动脉斑块,n=65),其中稳定性斑块33例(稳定组),不稳定性斑块32例(不稳定组)。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纳入研究对象的血清hs-CRP水平。结果 3组间血清hs-CRP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组患者的血清hs-CRP明显高于稳定组患者(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s-CRP是粥样硬化不稳定型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可能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程度,有望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临床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HS-CRP
下载PDF
高级别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国锋 冷巧云 +7 位作者 刘慧 张心勇 曹志 刘卫兵 梁锐 胡利福 江文曲 唐尤佳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8-383,共6页
目的探讨高级别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04例aSAH患者进入研究,根据出院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 目的探讨高级别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04例aSAH患者进入研究,根据出院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及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比较2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104例患者中预后良好组患者40例(38.5%),预后不良组患者64例(61.5%)。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比较,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60岁比例、Graeb评分、第四脑室铸型发生率及Fisher分级均偏低,血钾含量偏高,血糖含量偏低,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明显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式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2组患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13.470,95%CI:2.177~83.347,P=0.005)、Fisher分级(OR=6.649,95%CI:1.141~38.736,P=0.035)、保守治疗(OR=6.348,95%CI:1.048~38.742,P=0.044)、入院时平均动脉压(OR=29.721,95%CI:3.177~278.012,P=0.003)、血钾(OR=5.296,95%CI:1.138~24.653,P=0.034)、第四脑室铸型(OR=9.855,95%CI:1.785~51.456,P=0.008)、慢性脑积水(OR=19.298,95%CI:3.294~113.069,P=0.001)是影响高级别aSAH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高龄、Fisher分级较高、平均动脉压偏高、血钾含量偏低、存在第四脑室铸型及慢性脑积水的重症保守治疗患者更易出现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 预后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国锋 唐尤佳 +5 位作者 高翔 淦作松 梁锐 熊振坤 郑立群 吴维蒲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23-927,共5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应用ICG荧光血管造影技术指导动脉瘤夹闭手术治疗的77例(83个动脉瘤)前循环动脉瘤患者...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应用ICG荧光血管造影技术指导动脉瘤夹闭手术治疗的77例(83个动脉瘤)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中均行ICG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及时调整动脉瘤夹。术后行CTA或DSA判断动脉瘤夹闭效果:术后3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结果77例患者共行ICG荧光血管造影163次。发现动脉瘤颈残留3例,载瘤动脉狭窄2例,远端分支狭窄2例,后交通动脉误夹2例,穿通支闭塞l例.均根据造影结果及时调整动脉瘤夹。术后1周出现迟发性缺血性梗死1例,术后2周复查DSA或CTA显示动脉瘤均夹闭完全,无残余瘤体。术后3个月患者GOS评分为(4.5±1.1)分。结论术中ICG荧光血管造影对判断前循环动脉瘤夹闭后瘤颈、载瘤动脉狭窄情况,以及显示动脉瘤远端血管和穿支血管的状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前循环 显微夹闭术 吲哚菁绿 荧光造影
原文传递
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胡朝霞 《当代医学》 2015年第25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30),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精细化管理护理,统计2组患者住院期间意外事件发生率、护...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30),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精细化管理护理,统计2组患者住院期间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合格率等指标并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3.5%,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为2.4%,基础护理合格率为92.5%,特级和一级护理合格率为91.4%;实验组以上各项指标分别为0.5%、0.1%、97.4%、9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可行性高,适合在神经内科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精细化管理 护理质量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威武 王士列 李年春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7期29-30,33,共3页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法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240例眩晕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每组80例。中药组采用眩晕汤治疗,西药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曲克芦丁治疗,中西...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法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240例眩晕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每组80例。中药组采用眩晕汤治疗,西药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曲克芦丁治疗,中西药结合组采用上述中药和西药联合治疗.通过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775%,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62%,中西药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1.2%,中西药结合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治疗后中西药结合组的DHI评分显著低于中药组、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眩晕症的临床症状,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汤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曲克芦丁 眩晕症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国栋 王士列 +3 位作者 李年春 刘建平 威武 郑团圆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期85-86,共2页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CI)的相关性。方法对103例脑梗死患者及11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比较两组血浆Hcy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平均为16.43±3...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CI)的相关性。方法对103例脑梗死患者及11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比较两组血浆Hcy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平均为16.43±3.07μmol/L.健康体检者血浆Hcy水平平均为10.02±187μmol/L.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因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且降低血浆Hcy水平可能减少和延缓脑梗死疾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建勋 刘志强 +6 位作者 万和斌 曹家驹 高秀先 温洪周 师访 汪进丁 任星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20期4561-4563,共3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分为伴发OSAS患者组(A组)31例和非OSAS的患者组(B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分为伴发OSAS患者组(A组)31例和非OSAS的患者组(B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g)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发生率。结果A组hs-CRP、HCY、Fg水平、颈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OSAS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炎症反应、高HCY血症、凝血异常等改变及其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OSAS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相关性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结构变异与后循环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8
17
作者 宋元清 徐丽君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37-40,45,共5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结构变异与后循环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将513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有无椎-基底动脉结构变异分为变异组(有变异)186例和对照组(无变异)327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率、后循环脑梗死不同区域[包括小脑上动脉区(...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结构变异与后循环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将513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有无椎-基底动脉结构变异分为变异组(有变异)186例和对照组(无变异)327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率、后循环脑梗死不同区域[包括小脑上动脉区(SCA)、小脑后下动脉区(PICA)、大脑后动脉区(PCA)及基底动脉区(BA)]发生率。将变异组186例患者根据变异类型分为2个亚组:一侧椎动脉优势组(VAD组)84例和基底动脉迂曲延长组(VBD组)102例,比较2组后循环脑梗死、不同区域梗死发生率。结果变异组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及脑缺血短暂发作病史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变异组脑梗死类型以PICA区梗死、BA区梗死及SCA区梗死为主,分别为40.32%、27.42%、15.59%;对照组脑梗死类型以PCA区梗死及其他类型脑梗死为主,分别为27.83%、39.76%。变异组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率、PICA区梗死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CA区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VAD组与VBD组后循环脑梗死、不同区域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基底动脉结构变异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病、脑缺血短暂发作病史及后循环脑梗死相关;椎-基底动脉结构变异增加了后循环脑梗死发病风险,其梗死类型以PICA区梗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结构变异 后循环脑梗死 小脑上动脉区 小脑后下动脉区 大脑后动脉区 基底动脉区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帕金森病相关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彭经华 万和斌 +1 位作者 欧阳君 高秀先 《内科》 2011年第6期545-54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之间的相关性,观察B族维生素、恩他卡朋治疗左旋多巴诱导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年龄及性别基本匹配的PD病例90例(未治疗的病例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之间的相关性,观察B族维生素、恩他卡朋治疗左旋多巴诱导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年龄及性别基本匹配的PD病例90例(未治疗的病例15例、非左旋多巴治疗的病例21例、左旋多巴治疗的病例54例)。体检健康老年人90例。检测PD患者、健康老年人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将左旋多巴治疗的PD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口服安慰剂、B族维生素(维生素B12 1 mg/d、叶酸500 ug/d)和恩他卡朋200 mg/d,检测三组用药前后的血浆Hcy水平。结果各组血浆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580,P=0.001)。PD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健康老年人组(P<0.05)。左旋多巴治疗PD组血浆Hcy水平高于未治疗PD组和非左旋多巴胺治疗PD组(P<0.05)。PD组叶酸水平低于健康老年人组(P<0.05)。维生素B12、叶酸和恩他卡朋均能使左旋多巴治疗的PD患者血浆Hcy水平下降(P<0.05)。相关分析显示,PD患者血浆Hcy水平与叶酸水平呈负相关(r=-0.425,P=0.000)。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并与缺乏B族维生素和使用左旋多巴治疗有一定的联系。B族维生素、恩他卡朋可能降低左旋多巴引起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同型半胱氨酸 B族维生素 左旋多巴 恩他卡朋
下载PDF
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8
19
作者 董逸群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1503-1505,共3页
目的:对比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差异性进行分组。其中,60例患者采取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视为对照组;60例患者采取... 目的:对比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与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差异性进行分组。其中,60例患者采取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视为对照组;60例患者采取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预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ICU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式选择,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不仅能缩减手术和ICU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能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 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疗效对比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曹家驹 洪晓燕 冯上旭 《黑龙江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897-899,共3页
目的:分析并研究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0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为对照组患... 目的:分析并研究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0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为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其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对脑梗塞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更好,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氟伐他汀 脑梗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