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视频巡航的九寨沟智慧景区管理与服务 被引量:19
1
作者 邓贵平 邵振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920-3924,共5页
为解决常规视频监控系统空间定位差和与业务管理系统耦合度不高的问题,针对智慧景区建设和管理对视频监控的需求,结合GIS与消息传递机制等技术,设计并实现了视频巡航功能系统。该系统建立了电子地图与摄像头的联动关系,设计了摄像头编... 为解决常规视频监控系统空间定位差和与业务管理系统耦合度不高的问题,针对智慧景区建设和管理对视频监控的需求,结合GIS与消息传递机制等技术,设计并实现了视频巡航功能系统。该系统建立了电子地图与摄像头的联动关系,设计了摄像头编组及自动巡航功能,并跟景区智能化管理业务紧密结合,实现了视频立案。目前该系统在九寨沟智慧景区管理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实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监控 视频巡航 智慧景区 视频立案 分组巡航
下载PDF
四川九寨沟景区钙华起源初探 被引量:16
2
作者 晏浩 刘再华 +2 位作者 邓贵平 孙海龙 张金流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5-22,共8页
九寨沟风景区以绝美的景色闻名于世。钙华作为其独特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有着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为了弄清九寨沟钙华的起源,特别是CO2的来源,对九寨沟主要水体的水化学和碳氢氧同位素以及现代钙华的碳同位素进行了取样分析。结... 九寨沟风景区以绝美的景色闻名于世。钙华作为其独特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有着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为了弄清九寨沟钙华的起源,特别是CO2的来源,对九寨沟主要水体的水化学和碳氢氧同位素以及现代钙华的碳同位素进行了取样分析。结果发现:(1)九寨沟水体来源于大气降水的补给;(2)水体中碳酸氢根离子和钙离子浓度较低,主要来源于土壤CO2对碳酸盐岩的溶解;(3)根据碳的来源分类,九寨沟钙华应为大气成因类钙华(或表生钙华);(4)九寨沟珍珠滩钙华与碳酸氢根间较大的碳同位素分馏表明,此处生长的藻类对钙华的形成可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华起源 碳同位素 水化学 土壤CO2 四川九寨沟
下载PDF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景观变化与保护 被引量:13
3
作者 邓贵平 颜磊 章小平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立足于景观尺度,基于RS和GIS技术及景观生态学原理,使用巢式分析法研究了1975—2007年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景观变化,包括景观格局、景观过程,讨论了景观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最近30多年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及外围圈层各类景观都发... 立足于景观尺度,基于RS和GIS技术及景观生态学原理,使用巢式分析法研究了1975—2007年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景观变化,包括景观格局、景观过程,讨论了景观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最近30多年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及外围圈层各类景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自保护区建立以来,林地、水域分别净增899.56 hm2、7.06 hm2,疏林/灌丛、草地分别减少440.52 hm2、970.60 hm2,耕地已全部实现退耕;而同期外围2个圈层的林地却分别减少9 012.23 hm2、25 975.28 hm2,水域减少16.89 hm2、0.83 hm2,建设用地增加376.58 hm2、1 340.35 hm2,草地增加4 883.18 hm2、56 462.11 hm2。在景观水平上,保护区破碎化程度最低,而多样性程度最高,但在类型水平上,保护区2007年的林地却仍然比1975年破碎。2.各种宏观政策,包括保护政策、旅游发展及其所引发的人类活动是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及其外围2个圈层林地、建设用地、耕地景观变化的驱动因素,而自然地理过程是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及其外围2个圈层冰雪/裸岩、水域景观变化的驱动因素。针对景观变化和未来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景观 巢式分析 九寨沟
下载PDF
旅游发展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邓贵平 覃建雄 颜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9-584,共6页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石,旅游是保护区的重要发展方式。立足于景观尺度,基于3S技术和景观指数,研究了1975~2007年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在旅游业快速发展背景下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近33 a来,保护区各类景观都发生了不同程...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石,旅游是保护区的重要发展方式。立足于景观尺度,基于3S技术和景观指数,研究了1975~2007年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在旅游业快速发展背景下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近33 a来,保护区各类景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草地、疏林/灌丛、耕地为净减少,而林地、冰雪/裸岩、建设用地、水域为净增加;从转出的比例上看,建设用地最大(132.07%),其次是耕地(100%)、草地(6.06%)、疏林/灌丛(5.35%)、林地(4.47%)、冰雪/裸岩(3.21%)、水域最小(2.07%);在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共同作用下,到1997年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增加,到2007年则有所恢复。总的来讲,采伐活动与自然恢复之间的综合作用是九寨沟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旅游业发展对景观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旅游发展促进了保护区整体植被的恢复,但也增加了景区内的建筑用地面积,改变了景区局部地区的植被格局。只有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对旅游进行科学的规划管理才能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 旅游发展 自然保护区 九寨沟
原文传递
九寨沟旅游区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钟静 杨国良 +3 位作者 杜杰 蒋建强 周权锁 杨超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2-436,共5页
选取Pléiades卫星数据、数字地形图、珍稀植物分布图等主要数据,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从土壤侵蚀和生境两方面评价九寨沟旅游区生态敏感性.研究过程中,以海拔200 m作为分区标准,将旅游区划为6个分区,然后对6个分区的生态敏感性... 选取Pléiades卫星数据、数字地形图、珍稀植物分布图等主要数据,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从土壤侵蚀和生境两方面评价九寨沟旅游区生态敏感性.研究过程中,以海拔200 m作为分区标准,将旅游区划为6个分区,然后对6个分区的生态敏感性分别开展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各分区均为土壤侵蚀中度敏感区;I、II和III区为生境高度敏感区,其他分区为生境极敏感区,生境敏感性等级随海拔增加表现出一定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 旅游区 生态敏感性 空间分布
下载PDF
横断山东缘的奇异喀斯特 被引量:1
6
作者 范晓(文/图) 《大自然探索》 CAS 2022年第8期8-19,共12页
什么是“喀斯特地貌”?以九寨沟、黄龙为代表的山式喀斯特和以桂林山水为代表的中国南方喀斯特有什么异同?让我们跟随地质学家范晓老师,在欣赏喀斯特自然奇观的同时去探索其中的自然奥秘吧!
关键词 中国南方喀斯特 喀斯特地貌 桂林山水 自然奇观 九寨沟 地质学家 横断山
原文传递
九寨沟宽叶香蒲的生长特征及收割对其生长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肖维阳 江丽君 +1 位作者 葛凤琼 朱忠福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7-201,共5页
宽叶香蒲(Typha latifolia)群落是九寨沟芦苇海中第二大植物群落,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每年冬季枯死的地上植株部分堆积在芦苇海中,导致湖床不断抬升,成为加快芦苇海向沼泽化趋势演变的因素之一。对该湖泊宽叶香蒲群落的... 宽叶香蒲(Typha latifolia)群落是九寨沟芦苇海中第二大植物群落,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每年冬季枯死的地上植株部分堆积在芦苇海中,导致湖床不断抬升,成为加快芦苇海向沼泽化趋势演变的因素之一。对该湖泊宽叶香蒲群落的生长特征、生物量贡献及凋落物收割处理对宽叶香蒲生长特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宽叶香蒲生长期内,可以利用以月为自变量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来估算芦苇海宽叶香蒲株高;宽叶香蒲的株高为170~365 cm,平均株高为(266±32)cm;群落密度为17~40株/m2,平均密度为(25±5)株/m2;平均单株地上生物量为(34.82±6.31)g,单位面积生物量为(1 030.41±163.44)g;人工收割处理利于宽叶香蒲的发芽及前期生长;秋末冬初(11月下旬),对宽叶香蒲进行收割,可以减少芦苇海中因宽叶香蒲凋落物产生的有机物的大量淤积,减缓湖床抬升速度,从而有利于芦苇海的保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叶香蒲 芦苇海 生长特征 生物量 收割 九寨沟
原文传递
《炳灵寺圣地图》及其藏文题记考
8
作者 那尕才让 英杰才让 《中国藏学(藏文版)》 2021年第4期131-142,共12页
甘肃炳灵寺石窟地处河西走廊,系赤祖德赞时期(815—838)修建的12座佛寺之一。图像与文本的研究表明,《炳灵寺圣地图》及其藏文题记是汉藏文化交流交融的重要佐证。文章通过对其藏文题记的解读,进一步探究题记内容与夏·噶丹加措及... 甘肃炳灵寺石窟地处河西走廊,系赤祖德赞时期(815—838)修建的12座佛寺之一。图像与文本的研究表明,《炳灵寺圣地图》及其藏文题记是汉藏文化交流交融的重要佐证。文章通过对其藏文题记的解读,进一步探究题记内容与夏·噶丹加措及弥勒信仰的联系,以及藏文史料对弥勒大佛的记载和对其艺术风格的辨识。这一研究对厘清和重构河西及洮河流域明代汉藏艺术的交流面貌和历史脉络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炳灵寺 《炳灵寺圣地图》 明代藏传佛教艺术 汉藏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