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联合X线在肩胛骨骨折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意义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鹏 郝君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分析CT联合X线检查在肩胛骨骨折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意义。方法本研究所选6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所收治,全部患者均给予X线检查、CT联合X线检查,观察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CT联合X线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显... 目的分析CT联合X线检查在肩胛骨骨折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意义。方法本研究所选6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所收治,全部患者均给予X线检查、CT联合X线检查,观察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CT联合X线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对肩胛骨骨折患者进行诊断时,采用螺旋CT联合X线检查,能对骨折位置、骨折数目、骨折移位情况和骨折范围进行准确探查,对于不存在显著移位的非粉碎性骨折患者来讲,其影像学表现则为骨折线。通过复查能对骨折复位和钢板固定情况进行准确探查。结论 CT联合X线检查不但能对肩胛骨骨折进行准确诊断,同时还能对术后疗效进行准确评估,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X线 肩胛骨骨折 诊断 疗效评估
下载PDF
MR扩散加权成像联合T_2WI对前列腺疾病诊断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白毓 罗鸣 郝君 《空军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分析MR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T_2WI诊断前列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0月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入院后均完成常规MRI T_2WI序列、DWI检查,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T_2WI、DWI及二者联合... 目的分析MR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T_2WI诊断前列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0月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入院后均完成常规MRI T_2WI序列、DWI检查,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T_2WI、DWI及二者联合诊断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良性前列腺病变组织ADC值明显高于前列腺癌组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2WI+DWI联合诊断良性前列腺病变、前列腺癌准确率均高于单用T_2WI,联合诊断仅与单用T_2WI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DWI联合T_2WI诊断可提高前列腺疾病诊断准确性,DWI、T_2WI可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诊断的敏感度、稳定性及空间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疾病 MR扩散加权成像 T2WI 诊断
下载PDF
三维重建技术与CT联合诊断肩胛骨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鹏 郝君 《当代临床医刊》 2019年第2期167-168,184,共3页
目的分析三维重建技术与CT联合诊断肩胛骨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先后进行X线检查、三维重建技术与CT联合检查。以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对比观察... 目的分析三维重建技术与CT联合诊断肩胛骨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先后进行X线检查、三维重建技术与CT联合检查。以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对比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肩胛骨骨折的检出情况。结果手术病理学结果显示,120例患者中粉碎性骨折75例(明显移位62例,无明显移位13例)、非粉碎性骨折45例(明显移位7例,无明显移位38例);Ada-Miller分类:Ⅰ型18例、Ⅱ型26例、Ⅲ型16例、Ⅳ型60例。三维重建技术与CT确诊116例(粉碎性骨折74例,非粉碎性骨折42例),诊断准确率为96.67%;X线检查确诊100例(粉碎性骨折63例,非粉碎性骨折37例),诊断准确率为83.33%;三维CT检查对肩胛骨骨折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维CT能清楚显示骨折移位骨折程度、范围、骨折块数量及无明显移位骨折患者的细微骨折线,较X线检查具有明显优势。结论三维重建技术与CT联合检查具有图像清晰,分辨率高、诊断特异性强的特点,能够清楚显示肩胛骨骨折情况,准确判定骨折性质、范围、程度等,对肩胛骨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技术 肩胛骨 CT 诊断价值 骨折
下载PDF
1.5 T多b值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罗鸣 白毓 郝君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多b值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确诊的宫颈癌100例,均接受1.5 T MR常规序列及多b值DWI扫描,通过双指数衰减模型计算慢速表观扩散系数(ADC_(slow))、... 目的探讨多b值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确诊的宫颈癌100例,均接受1.5 T MR常规序列及多b值DWI扫描,通过双指数衰减模型计算慢速表观扩散系数(ADC_(slow))、快速表观扩散系数(ADC_(fast))及快速弥散所占容积分数(F_(fast)),观察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鳞癌ADC_(slow)低于腺癌,ADC_(fast)和F_(fast)值高于腺癌(P<0.05);不同分化程度鳞癌ADC_(slo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DC_(fast)、F_(fas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FIGO分期、肿瘤直径、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ADC_(slow)、ADC_(fast)、F_(fas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 T MR多b值DWI相关参数对宫颈癌病理类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弥散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