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条码技术在高值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
作者 朱胜军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36-139,共4页
剖析了目前医院在高值医用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医院利用条码技术及先进管理理念,设计、开发了的"高值医用耗材条码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以及该系统的具体实施要点。条码技术在高值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应用,为医院对高值... 剖析了目前医院在高值医用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医院利用条码技术及先进管理理念,设计、开发了的"高值医用耗材条码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以及该系统的具体实施要点。条码技术在高值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应用,为医院对高值医用耗材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值医用耗材 计费条码 非备货物资 条码管理系统 信息化管理
下载PDF
血液净化中心血管通路核心护理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被引量:30
2
作者 丁青 吴燕红 +2 位作者 王丹君 邵鹏 杨梅英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482-484,共3页
目的通过建设血液净化中心以血液透析专科护士为组长的血管通路核心护理团队,评价护理结果,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维护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在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81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接受... 目的通过建设血液净化中心以血液透析专科护士为组长的血管通路核心护理团队,评价护理结果,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维护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在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81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接受血管通路核心护理团队的动静脉内瘘专科护理。另择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在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动静脉内瘘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内瘘穿刺血肿形成率、穿刺成功率、内瘘感染发生率和内瘘闭塞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内瘘穿刺血肿形成率低于对照组(0.16%vs 0.39%,P<0.05),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7.83%vs 83.09%,P<0.05),内瘘感染发生率、内瘘闭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1.10%vs 6.55%、2.21%vs 7.74%,均P<0.05)。结论血液净化中心建设血管通路核心护理团队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内瘘穿刺成功率,从而有效提高血管通路维护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通路 维护 团队 建设 管理
下载PDF
分子靶向药物及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在晚期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3
作者 赖军明 胡爽 +2 位作者 林红 罗辉 骆永彪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06-409,共4页
自从索拉非尼作为晚期肝细胞癌(HCC)靶向治疗的一线药物,多年来的临床研究尚未证实新的分子靶向药物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优于或不劣于索拉非尼,或用于索拉非尼治疗失败后二线治疗.但2017年的多项临床研究中这种现状有所改变,其中RE... 自从索拉非尼作为晚期肝细胞癌(HCC)靶向治疗的一线药物,多年来的临床研究尚未证实新的分子靶向药物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优于或不劣于索拉非尼,或用于索拉非尼治疗失败后二线治疗.但2017年的多项临床研究中这种现状有所改变,其中REFLECT研究表明,仑伐替尼一线治疗晚期HCC的疗效不亚于索拉非尼. RESORCE研究、CheckMate-040研究分别证实瑞格非尼、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纳武单抗用于索拉非尼治疗后进展的二线晚期HCC治疗.这些药物的研发,将为晚期HCC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原发性肝细胞癌 分子靶向药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蛋白1
原文传递
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病灶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黄健民 华金才 金巧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应变率比值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作用。方法 2012月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存在乳腺可疑结节的189例女性患者,分别进行二维超声和UE检查,测量肿块组织与周围组织弹性应变率比值,结果与病理对照。结果病...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应变率比值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作用。方法 2012月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存在乳腺可疑结节的189例女性患者,分别进行二维超声和UE检查,测量肿块组织与周围组织弹性应变率比值,结果与病理对照。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89例患者共存在202个肿块,良性136个,恶性66个;良性乳腺肿块的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为(1.86±1.24),恶性病变弹性应变率比值为(5.58±3.8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7.964,P〈0.01);二维超声进行良恶性鉴别的敏感性为81.82%,特异性为80.15%,准确性为80.69%;UE进行良恶性鉴别的敏感性为86.36%,特异性为88.24%,准确性为88.62%;两者上述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二维超声与UE联合应用诊断敏感性为96.97%、特异性为92.65%,准确性为94.06%,敏感性比二者单独应用明显提高(P〈0.05)。结论 UE应变率比值用于诊断乳腺病变具有较好临床价值;UE与二维超声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弹性成像 诊断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 被引量:24
5
作者 杜英勋 吴汝平 +1 位作者 闫青 周方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94-2096,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为早期预防和控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2年12月在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992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发生感染的1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为早期预防和控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2年12月在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992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发生感染的1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未发生感染的97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结果 992例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共发生感染15例,感染率为1.51%;检出病原菌15株,排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33.33%、20.00%、20.00%、13.33%、6.67%;患者年龄、有基础疾病、合并糖尿病、有激素长期应用史、术前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含量低、手术时间及引流时间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原因较多,与患者高龄、激素的长期应用、合并多种内科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根据高危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可降低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原文传递
强化优质护理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赵淼英 沈国娣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9期147-150,153,共5页
目的探讨强化优质护理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影响。方法选择125例老年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随机分为干预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干预组给予强化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无... 目的探讨强化优质护理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影响。方法选择125例老年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随机分为干预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干预组给予强化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无创正压通气对患者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气指标改变,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并发症。结果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a O2、Pa CO2、p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2、12、24、72 h与通气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前后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2、12、24、72 h与通气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频率通气12、24、72 h基本稳定,均较通气2 h明显降低,心率通气24 h、72 h基本稳定,均较通气12 h明显降低,血氧饱和度通气12、24、72 h均达到90%左右,均较通气2 h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面罩漏气、压伤、误吸/呛咳、胃肠胀气、感染及气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可有效改善老年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循环、血气分析指标,强化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机械通气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护理
下载PDF
超声检查与CT血管成像检查评价颈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黄俊英 黄品同 张莹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336-339,344,共5页
目的比较颈动脉超声检查与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评价颈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选择颈动脉狭窄患者98例,采用颈动脉超声(包括超声造影)及CTA两种方法检查,分析两者在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溃疡斑块及颈动脉血栓方面的诊断一致性。... 目的比较颈动脉超声检查与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评价颈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选择颈动脉狭窄患者98例,采用颈动脉超声(包括超声造影)及CTA两种方法检查,分析两者在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溃疡斑块及颈动脉血栓方面的诊断一致性。结果 (1)98例患者中,颈动脉超声检查与CTA检测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率均较高,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方法的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轻度狭窄0.400,中度狭窄0.496,重度狭窄0.568,闭塞0.795)。(2)颈动脉超声检查与CTA在斑块类型(软斑、混合斑及硬斑)的诊断中,两者对软斑及混合斑的诊断一致性较好(软斑Kappa值=0.878;混合斑Kappa值=0.644),对硬斑的诊断一致性较差(Kappa值=0.381)。(3)术前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于颈动脉血栓形成及颈动脉溃疡斑块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A检查,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与颈部CTA检查在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方面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尤其是溃疡斑块及颈动脉血栓方面具有相对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斑块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胆道感染病原学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8
作者 朱飚 傅建 +1 位作者 朱翔宇 宗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644-3648,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后胆道感染现状、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义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胆汁菌株鉴定及...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后胆道感染现状、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义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胆汁菌株鉴定及耐药性分析,采用Logistic分析患者胆道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128例患者中35例(27.34%)患者诊断为胆道感染,共检出致病菌6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8株占80.00%,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0株占16.67%,以粪肠球菌为主;真菌2株占3.33%。60株致病菌中18株分离自≤60岁患者,26株分离自61~70岁患者,16株分离自71~80岁患者;不同年龄段病原菌构成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克洛、头孢噻肟、环丙沙星等药物耐药性较强,对厄他培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药物敏感性较强。粪肠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及左氧氟沙星耐药性较强,未检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菌株。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术前黄疸持续时间≥10 d、术前总胆红素≥300μmol/L、引流量<300 ml/d是胆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胆道感染病原菌对多种药物均表现为较强的耐药性,临床宜结合病原菌耐药性进行用药;PTCD手术患者年龄、术前病情及术后引流情况与胆道感染均存在一定相关性,临床应根据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早期预防及治疗,降低胆道感染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胆道感染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肺部超声检查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杨莲芳 陈艳 +3 位作者 龚向英 季坚卫 王晓倩 贾琼玮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检查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4例住院且日龄<6h的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20例同期住院的无呼吸窘迫症状的早产儿作为对照,分别于生后6h、24~48h行肺部超声及X线检查。分析NRDS患...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检查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4例住院且日龄<6h的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20例同期住院的无呼吸窘迫症状的早产儿作为对照,分别于生后6h、24~48h行肺部超声及X线检查。分析NRDS患儿的肺部超声及X线特征;以临床诊断为标准,比较肺部超声与X线检查诊断NRD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NRDS患儿生后6h肺部超声表现为垂直于肋骨呈瀑布状的B线50例,超声检查诊断NRDS的灵敏度为0.926,特异度为0.850;X线检查诊断NRDS的灵敏度为0.870,特异度为0.850;2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RDS患儿生后24~48h肺部超声表现为垂直于肋骨呈瀑布状的B线52例,超声检查诊断NRDS的灵敏度为0.963,特异度为0.900;X线检查诊断NRDS的灵敏度为0.944,特异度为0.850;2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肺部超声检查早期诊断NRDS的效能与X线检查类似,可帮助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同时具有无创、无辐射、操作简便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7
10
作者 黄健民 华金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7-618,共2页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对小乳腺癌(SBC)与乳腺增生(HMG)的临床诊断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观察并评价。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1月接诊的SBC和HMG患者各74例,分别为SBC组和HMG组,对两组患者的CDU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对小乳腺癌(SBC)与乳腺增生(HMG)的临床诊断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观察并评价。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1月接诊的SBC和HMG患者各74例,分别为SBC组和HMG组,对两组患者的CDU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灶部位形态的规则与否、边界形状、内部回声均匀性、病灶内有无钙化、后方回声衰弱情况、周围组织是否浸润、纵横比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SBC组的病灶规则15例(20.3%),边界光滑3例(4.1%),内部回声均匀12例(16.2%),病灶内钙化20例(27.0%),后方回声衰弱53例(71.6%),周围组织浸润65例(87.8%),病灶纵横比≥1有55例(74.3%);HMG组病灶规则52例(70.3%),边界光滑49例(66.2%),内部回声均匀64例(86.5%),病灶内钙化3例(4.1%),后方回声衰弱18例(24.3%),病灶纵横比≥1有7例(9.5%);SBC组血流信号明显强于HMG组;两组各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U检查可以根据病灶形态和血流信号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对SBC和HMG进行有效的诊断和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小乳腺癌 乳腺增生 诊断
原文传递
多普勒超声在异位妊娠孕囊与卵巢小黄体囊肿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华金才 黄健民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9-611,共3页
目的:分析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异位妊娠孕囊和卵巢小黄体囊肿的影像特点以及应用价值。方法:A组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于收治的64例异位妊娠未破裂型患者,B组为同期收治的73例卵巢小黄体囊肿患者。采取经腹或经阴道探查,发现... 目的:分析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异位妊娠孕囊和卵巢小黄体囊肿的影像特点以及应用价值。方法:A组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于收治的64例异位妊娠未破裂型患者,B组为同期收治的73例卵巢小黄体囊肿患者。采取经腹或经阴道探查,发现黄体囊肿或异位妊娠的情况作详细记录并保存各种图像进行分析。结果:73例黄体囊肿患者中49例可检出小卵泡回声,检出率为67.12%,而异位妊娠孕囊周围无患者检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X2=47.799,P〈0.05)。异位妊娠孕囊回声高于内膜回声有52例,占81.25%,而黄体囊肿仅1例,占1.37%,前者比例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737,P〈0.05)。在能清晰显示卵巢的病例中,异位妊娠孕囊回声高于卵巢实质回声者占90.91%(50/55),而黄体囊肿回声高于卵巢实质回声者占20.34%(12/59),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143,P〈0.05)。35.94%的异位妊娠患者呈现环状绕壁血流,而黄体囊肿的患者中为75.34%,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X2=57.183,P〈0.05)。异位妊娠患者的平均血流阻力指数为0.76±0.18,而黄体囊肿患者的平均血流阻力指数为0.41±0.0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3.185,P〈0.05)。62.5%的异位妊娠患者探查到积液,而黄体囊肿患者中仅为10.96%,前者明显高于后者(X2=39.802,P〈0.05)。结论:通过与内膜以及卵巢回声比较、小卵泡回声、盆腔积液情况和血流特点等有助于鉴别异位妊娠与黄体囊肿,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还应紧密联系患者病史以及专科检查等进行诊断,需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 异位妊娠 孕囊 黄体囊肿 血流阻力
原文传递
不同基线CD4^+T细胞水平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6
12
作者 叶韦玮 吴霜 +2 位作者 陈永薪 楼莲青 陶兴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296-2300,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基线CD4^+T细胞水平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HIV/AIDS患者与合并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s,OIs)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5月于义乌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接受治疗的126例HIV/AID... 目的探究不同基线CD4^+T细胞水平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HIV/AIDS患者与合并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s,OIs)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5月于义乌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接受治疗的126例HIV/AIDS患者,经筛选后收集其基线CD4^+T细胞计数结果,随后进行每隔3个月的随访调查并对其OIs的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结果126例HIV/AIDS患者共发生OIs 118例次,发生率93.65%;以口腔感染、结核菌感染、病毒性腹泻发生为主;基线CD4^+T细胞数量>500个的患者OIs发生率为38.46%,低于其他各组(P<0.05),基线CD4^+T细胞数量<50个的患者OIs发生率为160.00%,基线CD4^+T细胞水平的越低,OIs的发生率越高(P<0.05);相同治疗时间,基线CD4^+T细胞水平越低,OIs发生的例数越多(P<0.05);各基线CD4^+T细胞水平以肺、口腔、胃肠道的部位感染为主,病原类型以细菌感染为主;基线CD4^+T细胞>500的患者各数量感染人数均为最少,基线CD4^+T细胞水平越低,患者出现OIs的部位越多(P<0.05)。结论基线CD4^+T细胞水平与HIV/AIDS患者发生OIs密切相关,尽早开始ART治疗对减少OIs的发生,提升HIV/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机会性感染 基线水平
原文传递
乳腺小肿块超声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特征结合弹性成像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黄健民 贾利平 +1 位作者 骆喜燕 吴恺东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21期5106-5108,共3页
目的分析乳腺小肿块超声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特征结合弹性成像(UE)对早期乳腺癌临床价值和效果,以期为临床诊治预防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6月在义乌市中心医院体检发现乳腺小肿块患者116例(共157个病灶)为研... 目的分析乳腺小肿块超声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特征结合弹性成像(UE)对早期乳腺癌临床价值和效果,以期为临床诊治预防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6月在义乌市中心医院体检发现乳腺小肿块患者116例(共157个病灶)为研究对象,均先常规超声检查,再应用UE技术进行评分和进行BI-RADS分类,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单一方法和联合检测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情况。结果157个病灶中良性69个,恶性88个,分别占43.95%、56.05%。BI-RADS检出恶性、良性分别为69个、51个,UE检出恶性、良性分别为70个、53个,联合组诊断出恶性、良性分别为84个、64个,联合检测显著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RADS检测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43%、73.91%、78.41%、79.31%及72.86%,UE检测以上指标分别为78.34%、76.81%、79.55%、81.39%及74.65%,联合检测以上指标分别为94.27%、92.75%、95.45%、94.38%及95.59%,诊断效能联合检测显著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RADS联合UE诊断乳腺小肿块敏感、特异性好,能早期筛查出病变,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小肿块 超声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弹性成像 早期乳腺癌 临床价值
原文传递
风险管理在产房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季庆玲 赵萍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8年第4期546-547,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产房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将在义乌市中心医院分娩的产妇45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5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产房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将在义乌市中心医院分娩的产妇45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5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书写规范性评分(97.87±1.23)分,操作规范性评分(96.78±1.32)分,沟通能力评分(97.15±1.18)分,服务态度评分(97.64±1.03)分;对照组书写规范性评分(90.01±3.89)分,操作规范性评分(90.64±3.75)分,沟通能力评分(91.59±3.49)分,服务态度评分(92.64±3.49)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产妇投诉3例,护理差错事件2例,护理纠纷1例;对照组发生产妇投诉14例,护理差错事件11例,护理纠纷7例,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1例,会阴侧切5例,新生儿窒息2例,护理满意度评分(97.33±2.08)分;对照组发生产后出血8例,会阴侧切17例,新生儿窒息12例,护理满意度评分(90.67±5.82)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产房临床护理管理中能够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改善产妇分娩结局,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 产房 护理管理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第三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董选军 孙继民 +3 位作者 楼莲青 朱志宏 朱列波 楼挺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7-599,共3页
目的对中国大陆第三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进行调查分析,为防控寨卡病毒病提供工作经验和参考依据。方法对中国大陆第三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诊疗和流行病学调查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6年2月19日,经中国... 目的对中国大陆第三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进行调查分析,为防控寨卡病毒病提供工作经验和参考依据。方法对中国大陆第三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诊疗和流行病学调查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6年2月19日,经中国CDC有关专家复核和专家会诊,我国义乌市确诊1例从斐济、萨摩亚旅游归来的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病例曾在萨摩亚有蚊虫叮咬史。病例2月14日发病,15日出疹,16日出现结膜炎,16日收住入院,17日体温正常,19日皮疹消失,20日结膜炎消失。血液中寨卡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持续仅3d,血液核酸检测阴性4d后尿液仍可检测到核酸阳性。结论该病例寨卡病毒病症状典型,早期可采集病例血液进行寨卡病毒核酸检测,体温正常后应采集尿液进行寨卡病毒核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卡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生长抑制素治疗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疗效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小春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23期119-120,共2页
目的观察生长抑制素治疗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护理策略。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102例,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48 m L+生长抑制素3 mg/24 h微泵注射维持。观察患者止血时间... 目的观察生长抑制素治疗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护理策略。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102例,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48 m L+生长抑制素3 mg/24 h微泵注射维持。观察患者止血时间满意度、治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 h后心率、治疗前和停药12 h内胃肠道结果及生活质量。结果患者48 h内再出血率为13.73%(14/102),护理满意率为95.10%(97/102);治疗12 h后心率45-65次/min为94.12%(96/102),高于治疗前的16.67%(17/1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h后心率≥65次/min为6.86%(7/102),低于治疗前的83.33%(85/1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12 h后腹泻率为96.08%(98/102),高于治疗前的5.88%(6/1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12 h后平均腹泻次数为(3.19±4.61)次/日,高于治疗前的(0.94±0.32)次/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制素能有效治疗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在治疗12 h后出现心率降低,停药12 h内出现腹泻症状。应加强患者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制素 肝炎 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护理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降低小儿静脉输液药液外渗发生率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4
17
作者 丁锦艳 王小萍 刘月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17期3979-3981,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降低小儿静脉输液药液外渗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10月在义乌市中心医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6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QCC活动实施前的300例患儿纳入对照组,QCC活动实施后的300例患儿纳入观察组,比...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降低小儿静脉输液药液外渗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10月在义乌市中心医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6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QCC活动实施前的300例患儿纳入对照组,QCC活动实施后的300例患儿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一次穿刺不成功、药液外渗、静脉炎发生率及留置针的使用比例,比较实施前后医务人员的考核成绩和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不成功(3.65%)、药液外渗(2.97%)及静脉炎发生率(1.1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9.29%、8.33%及5.00%),留置针使用率(20.09%)明显高于对照组(11.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678、23.372、21.726及21.293,均P<0.05)。QCC活动实施后,医务人员理论考试成绩[(94.38±8.05)分]、留置针考核成绩[(93.24±4.97)分]及钢针考核成绩[(95.47±6.34)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86.34±6.28)分、(83.53±5.33)分及(87.35±4.6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47、3.281及2.998,均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67,P<0.05)。结论QCC活动的实施可以显著降低小儿静脉输液药液外渗等不良医护事件发生率,提高医务人员的理论和操作技术水平,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静脉输液 药液外渗 静脉炎 留置针
原文传递
中医手法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吴汝平 赵品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5期1219-1221,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设为联合组,采用中医手法联合玻璃酸钠治疗方案,选择同期收治的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设为联合组,采用中医手法联合玻璃酸钠治疗方案,选择同期收治的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对照,设为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X线表现以及在2年期间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0级和Ⅰ级比例占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1年及2年,其中联合组总复发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推拿理疗手法对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有着显著的效果,其与玻璃酸钠联合治疗过程中,发挥了协同的作用,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手法 关节腔 玻璃酸钠 膝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输液科护士针刺伤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3
19
作者 徐胜兰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7期660-661,共2页
目的分析输液科护士针刺伤的原因,探讨防护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36名注射室护士针刺伤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针刺伤的情况,制定防范对策。结果2011年36名护士中26名发生过针刺伤,发生率为72.22%,人均被刺伤3.97次/年,制定并加... 目的分析输液科护士针刺伤的原因,探讨防护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36名注射室护士针刺伤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针刺伤的情况,制定防范对策。结果2011年36名护士中26名发生过针刺伤,发生率为72.22%,人均被刺伤3.97次/年,制定并加强防护对策后2012年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降为1.87%比2011年下降了53%。结论输液科护士针刺伤发生率很高,但其防护意识淡薄。重视护士的职业防护,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提高输液科护士的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对降低针刺伤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科护士 针刺伤 护理管理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朱锦宏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2期73-74,76,共3页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7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和对照组(单独应用阿德福韦酯)各36例,比较两组治疗12个月后的应答率、Y...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7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和对照组(单独应用阿德福韦酯)各36例,比较两组治疗12个月后的应答率、YMDD变异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并观察用药的安全性。结果联合组的完全应答率达52.8%(19/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8%(10/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ALT复常率为52.8%(19/36),而联合组治疗12个月后ALT复常率为83.3%(30/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出现YMDD变异共7例,YMDD变异率为19.4%(7/36),而联合组出现YMDD变异共2例,YMDD变异率为5.6%(2/36),联合组的YMDD变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HBV-DNA转阴率,联合组HBV-DNA转阴率为61.1%(22/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12个月后,联合组HBeAg转阴率为50.0%(18/36),而对照组HBeAg转阴率为16.7%(6/3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阿德福韦酯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HBV-DNA及HBeAg转阴率,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慢性乙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