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地区畲族和汉族健康人群ACE基因多态性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卓佳 陈柏坤 +1 位作者 王晓红 赖英映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1479-1480,共2页
目的:了解浙江地区畲族和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检测201例畲族和204例汉族健康人群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分类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畲族人群的II型... 目的:了解浙江地区畲族和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检测201例畲族和204例汉族健康人群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分类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畲族人群的II型、DI型和DD型频率分别为25.9%,32.8%和41.3%;汉族人群的II型、DI型和DD型频率分别为45.1%,41.2%和13.7%。结论:AC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与性别无关,ACE基因多态性在浙江地区畲族和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存在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多态性 ACE基因
原文传递
抗-HCV ELISA检测阴性献血者HCV-RNA流行率调查 被引量:32
2
作者 雷永良 纪勇平 吴丽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64-265,共2页
关键词 HCV-RNA 抗-HCV ELISA 血液筛查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3
作者 谭晓霞 纪勇平 骆昊翠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HCV抗体(HCV-Ab)阳性标本和200例HCV-Ab阴性标本进行HCV-cAg测定,同时采用核酸扩增进行HCV-RNA对照测定。结果20例HCV-Ab检测阳性的...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HCV抗体(HCV-Ab)阳性标本和200例HCV-Ab阴性标本进行HCV-cAg测定,同时采用核酸扩增进行HCV-RNA对照测定。结果20例HCV-Ab检测阳性的标本中HCV-cAg阳性8例,200例HCV-Ab检测阴性的标本中HCV-cAg阳性3例;以HCV-RNA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为对照,HCV-cAg检测试剂盒的敏感性为88.3%,特异性为99.5%。结论HCV-cAg ELISA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HCV-Ab和HCV-cAg联合检测可起到互补作用,提高阳性检出率,有利于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临床应用
下载PDF
101532名献血者血液抗-HIV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赖英映 朱建良 +2 位作者 俞华 刘春江 黄君富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34-1536,共3页
目的进行HIV初筛实验室HIV抗体初筛结果与确证实验室结果的对比分析,确保输血安全。方法分别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和北京吉比爱两家酶联免疫吸附夹心法(ELISA)抗HIV(1+2)检测试剂,对101532份无偿献血标本进行分析检测,并与确证实验结果... 目的进行HIV初筛实验室HIV抗体初筛结果与确证实验室结果的对比分析,确保输血安全。方法分别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和北京吉比爱两家酶联免疫吸附夹心法(ELISA)抗HIV(1+2)检测试剂,对101532份无偿献血标本进行分析检测,并与确证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01532份标本中共检出114例初筛阳性标本;用蛋白印迹法(WB)确认,反馈结果为10例阳性;114份样本中样品吸光度值与临界值的比值(S/CO)值0.8~1倍的共34例(29.82%),未有样本确证为阳性;S/CO值在1~2倍的共33例(28.95%),有1例样本确证为阳性;S/CO值在2~5倍的共24例(21.05%),未有样本确证为阳性;S/CO值>5倍共23例(20.18%),有9例样本确证为阳性。结论初筛实验室与确认实验室的结果有较大差异,应改进检测筛查方法,提高血液安全的同时减少血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抗体检测 血液安全
原文传递
临床与环境中分离菌株的耐消毒剂基因qacA/B和qacEΔ1-sull检测 被引量:9
5
作者 赵龙友 雷永良 纪勇平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与环境中分离菌株中耐消毒剂基因的携带情况,为进一步改良现有的消毒剂或消毒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从临床及环境中分离的菌总计168株,用PCR法检测耐消毒剂基因qacA/B及qacEΔ1-sull。结果在临床分离的115株菌中,qacEΔ1-s... 目的了解临床与环境中分离菌株中耐消毒剂基因的携带情况,为进一步改良现有的消毒剂或消毒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从临床及环境中分离的菌总计168株,用PCR法检测耐消毒剂基因qacA/B及qacEΔ1-sull。结果在临床分离的115株菌中,qacEΔ1-sull基因检出率58.3%(67/115),qacA/B基因检出率20.0%(23/115)。其中39株不动杆菌检到qacEΔ1-sull基因35株,阳性率89.7%;检测到qacA/B基因4株,阳性率10.3%;25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两种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2.0%(3/25)、68.0%(17/25)。在环境中分离的53株菌中,qacEΔ1-sull基因检出率17.0%(9/53),qacA/B基因检出率11.3%(6/53)。其中15株不动杆菌两种基因检出分别为:5和2株;16株葡萄球菌两种基因检出为:3株。结论临床与环境分离的菌株中均检测到耐消毒剂基因,其中临床菌株的检出率高于环境菌株。革兰阴性杆菌携带qacEΔ1-sull基因为主,革兰阳性球菌携带qacA/B基因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株 耐消毒剂 基因 临床 环境
下载PDF
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赵龙友 纪勇平 谭晓霞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43-944,共2页
目的探讨ELISA方法检测HCcA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20例抗-HCV阳性标本和200例抗-HCV阴性标本的HCcAg,同时采用RT-PCR法作二者的HCV RNA对照测定。结果 20例抗-HCV检测阳性的标本中HCVcAg阳性8例,200例抗-HCV-检测阴性... 目的探讨ELISA方法检测HCcA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20例抗-HCV阳性标本和200例抗-HCV阴性标本的HCcAg,同时采用RT-PCR法作二者的HCV RNA对照测定。结果 20例抗-HCV检测阳性的标本中HCVcAg阳性8例,200例抗-HCV-检测阴性的标本中HCcAg阳性3例;以HCV RNA检测为对照,HCcAg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为88.3%,特异性为99.5%。结论 HCcAg ELISA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抗-HCV和HCVcAg联合检测可起到互补作用,提高阳性检出率,有利于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 核心抗原 抗-HCV ELISA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徐燕娜 纪勇平 +1 位作者 杨慧 庄杰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757-759,共3页
目的了解本市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方法以2015年-2017年本市某三甲医院接受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研究期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类型、各输血成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输血... 目的了解本市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方法以2015年-2017年本市某三甲医院接受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研究期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类型、各输血成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 3年共计成分输血33 614人次(血制品47 452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175人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2%; 3年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分别是0.58%、0.50%和0.48%。不良反应类型的构成比过敏反应、发热反应分别为56.0%和41.7%。输悬浮红细胞、血浆、机采血小板和全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53%、0.27%、0.22%和0.40%。是否成年、有无妊娠史和输血史明显影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掌握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原因和规律,完善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监测体系,为输血安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丽水市Rh阴性献血者血清学表型和不规则抗体调查 被引量:7
8
作者 庄杰 赵龙友 +3 位作者 纪勇平 骆昊翠 孙敏 吴士定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8-579,共2页
目的了解丽水市无偿献血者Rh阴性的血清学表型和不规则抗体分布情况。方法应用血清学方法对献血者进行Rh阴性筛选及确认、血清学表型鉴定及抗体筛选抗的检测分析。结果在38 500人份标本中共确认Rh阴性151例,其中检出血清含有不规则抗体... 目的了解丽水市无偿献血者Rh阴性的血清学表型和不规则抗体分布情况。方法应用血清学方法对献血者进行Rh阴性筛选及确认、血清学表型鉴定及抗体筛选抗的检测分析。结果在38 500人份标本中共确认Rh阴性151例,其中检出血清含有不规则抗体的标本有4例,Rh阴性献血者中ABO血型分布的结果:A型46例(30.4%),B型43例(28.4%),O型55例(36.4%),AB型7例(4.6%)及其血清学表型分布。结论通过这次的筛查了解丽水市无偿献血者Rh阴性的血清学表型和不规则抗体的初步状况,并掌握丽水市Rh阴性血型频率,血清学表型分布及其不规则抗体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阴性筛选及确认 血清学表型 不规则抗体筛选
下载PDF
不规则抗体对输血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纪勇平 赵龙友 周斌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620-623,共4页
目的了解献血者及患者输血前血液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频率以及不规则抗体对输血的影响。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丽水市5家医院的4 552例患者输血前血液及输注的11 080份血液制品进行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测定,并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 目的了解献血者及患者输血前血液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频率以及不规则抗体对输血的影响。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丽水市5家医院的4 552例患者输血前血液及输注的11 080份血液制品进行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测定,并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 080例献血者中共检出有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者35例,检出率为0.32%,其中男性为0.21%(12/5 738),女性为0.43%(23/5 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552例受血者中共检出有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者38例,检出率为0.83%,其中男性为0.50%(9/1 812),女性为1.06%(29/2 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 080份血液制品输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2%(124/11 080),其中不规则抗体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占12.90%(16/124),20.00%(7/35)的抗体阳性血液制品及23.68%(9/38)的抗体阳性患者输血后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输血前进行献血者和患者抗体筛选、鉴定对于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 献血者 受血者 输血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浙江丽水地区畲族献血人群ABO及Rh血型分布调查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龙友 纪勇平 +1 位作者 庄杰 周斌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8-169,共2页
目的了解丽水地区畲族献血人群ABO及Rh血型分布及基因频率,为该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采供血工作及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 437例非血缘关系的丽水地区畲族献血者标本进行ABO血型及Rh血型D、C、c、E、e抗原鉴定和分析。结果... 目的了解丽水地区畲族献血人群ABO及Rh血型分布及基因频率,为该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采供血工作及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 437例非血缘关系的丽水地区畲族献血者标本进行ABO血型及Rh血型D、C、c、E、e抗原鉴定和分析。结果 1 437例标本ABO血型分布特征为O(41.89%)>A(27.42%)>B(23.45%)>AB(7.24%);Rh(D)阴性5例,频率为0.348%;1 437例标本Rh分布特征为DCCee(0.4203)>DCcEe(0.3466)>DccEE(0.0821)>DCcee(0.0779)>DCCEe(0.0334)>DccEe(0.0244)>DCcEE(0.0104)>dc-cee(0.0035)>Dccee(0.0007)=DCCEE(0.0007)。筛选出1例稀有的DCCEE表型标本。结论浙江丽水地区畲族献血人群ABO、Rh血型分布符合国内南方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同时,稀有的DCCEE表型出现频率高于英国人群中<0.01的频率,以及我国其他地区人群中相应表型的出现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族 血型 基因频率
下载PDF
PCR-SSP对畲族人群的HPA-1~5的基因频率检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雷永良 纪勇平 +2 位作者 赵龙友 楼小庄 钟美莲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45-346,共2页
关键词 PCR-SSP 畲族 HPA-1-5 基因频率 检测
下载PDF
丽水市无偿献血者人群中HIV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赖英映 赵龙友 +1 位作者 王锐 黄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00-801,共2页
目的了解丽水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的特征,以降低输血传播HIV的风险。方法收集2006。2011年丽水市无偿献血者中的HIV感染者和丽水市CDC报告的HIV感染者基本信息,分析其感染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感染途径。结果丽水市2006~2011年无... 目的了解丽水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的特征,以降低输血传播HIV的风险。方法收集2006。2011年丽水市无偿献血者中的HIV感染者和丽水市CDC报告的HIV感染者基本信息,分析其感染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感染途径。结果丽水市2006~2011年无偿献血人群的HIV感染率逐年上升,2006年为0.88/万,2011年为2.16/万,高于2011年全市总人口的HIV感染率0.325/万。无偿献血人群中的HIV感染者中男性占85%,女性占15%;18~29岁的年青人占85%,其它年龄段分别为30—39岁占15%,40—49岁占5%;感染途径中异性性传播占85%,男-男性传播占15%。结论结合本地区普通人群以及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有针对性地对高危行为人群加强经血传播疾病的危害性知识的宣传,血站医务人员应重视并加强对无偿献血者献血前的咨询和对高危人群的排查的专业化培训,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HIV 流行病学 高危人群
下载PDF
浙江省无偿献血者HIV感染干预策略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冯晴 黄球香 +3 位作者 叶玉芳 周文龙 孟忠华 吕杭军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88-890,共3页
目的系统性评价浙江省无偿献血者HIV感染干预策略效果。方法 2011年启动"浙江省采供血机构阻断输血传播HIV项目",每年2次对全省37个采供血机构业务骨干做阻断输血传播HIV的培训,要求每个献血场所设置保密性健康征询室,张贴血... 目的系统性评价浙江省无偿献血者HIV感染干预策略效果。方法 2011年启动"浙江省采供血机构阻断输血传播HIV项目",每年2次对全省37个采供血机构业务骨干做阻断输血传播HIV的培训,要求每个献血场所设置保密性健康征询室,张贴血液安全告知书,定期对献血者进行血液安全的健康教育,建立献血者主动退出的标准操作规程。在干预实施前后(2007-2010年和2011-2014年)对新发HIV感染的献血者数据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后全省新发HIV感染者中献血者构成比分别为4.5%和3.3%(P<0.01);项目开展前献血者HIV感染率上升较快(2007年0.006%至2010年0.015%,P<0.01),项目开展后献血者HIV感染率趋向平稳(2011年0.018%至2014年0.016%,P>0.05),但是分支机构献血者HIV感染率仍有上升趋势(2011年0.010%至2014年0.020%,P>0.05)。结论浙江省无偿献血者HIV感染干预策略有效抑制了献血者HIV感染率显著增长的趋势,保障了全省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HIV 预防干预 血液安全
下载PDF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血站检验科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丹 纪勇平 +1 位作者 黄翠 徐燕群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0年第3期223-224,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浙江省丽水市中心血站检验科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剖析相关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方法:总结浙江省丽水市中心血站检验科设备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针对其中存在的与科学管理理念不够先进、责任落实制度不健全、专... 目的:通过分析浙江省丽水市中心血站检验科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剖析相关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方法:总结浙江省丽水市中心血站检验科设备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针对其中存在的与科学管理理念不够先进、责任落实制度不健全、专业人才短缺等相关的问题,提出针对问题的操作性强的管理对策。结果:归纳分析浙江省丽水市中心血站检验科设备管理中存在的各类情况,发现存在与科学管理理念不够先进、责任落实制度不健全、专业人才短缺等相关的问题。结论:浙江省丽水市中心血站检验科设备管理者通过不断提高科学管理理念,严格落实设备管理维护责任,加强专业人才引进,提升自身检验技术,确保了血液制品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 设备管理 检验 对策
原文传递
丽水市2005-2007年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赖英映 《浙江预防医学》 2009年第5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HIV感染 丽水市 感染状况 感染情况 统计分析 检测资料 流行期
下载PDF
2020年浙江省丽水市无偿献血人群戊型肝炎感染人群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庄杰 纪勇平 黄林红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372-1374,共3页
目的分析丽水地区无偿献血者戊型肝炎感染人群特征,为献血者招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丽水市2020年常规筛查合格34 746例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抗-HEV IgM和IgG检测,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特征人群戊型肝炎感染情况... 目的分析丽水地区无偿献血者戊型肝炎感染人群特征,为献血者招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丽水市2020年常规筛查合格34 746例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抗-HEV IgM和IgG检测,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特征人群戊型肝炎感染情况。结果 34 746人份献血者样品中,共检测出HEV-IgG阳性8 621例(24.81%),HEV-IgM阳性580例(1.67%);男性HEV-IgG阳性率25.87%,HEV-IgM阳性率1.79%;女性HEV-IgG阳性率23.25%,HEV-IgM阳性率1.49%;男性HEV-IgG阳性率和HEV-IgM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趋势性检验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HEV-IgG阳性率和HEV-IgM阳性率随之增加(P<0.005);不同职业间,HEV-IgM阳性率和HEV-Ig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农民HEV-IgG阳性率最高为42.81%,学生HEV-IgG阳性率最低,占7.38%;农民HEV-IgM阳性率最高为2.58%,医务人员HEV-IgM阳性率最低,占1.22%。χ^(2)趋势性检验结果显示,随着学历的增加,HEV-IgM阳性率和HEV-IgG阳性率随之降低(P<0.05)。结论丽水地区无偿献血人群存在一定比例的戊型肝炎病毒携带者,HEV阳性人群性别、年龄、职业和学历分布特征,可作为无偿献血筛查工作的参考依据,降低HEV病毒经输血途径传播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人群 戊型肝炎 HEV-IgM抗体 HEV-IgG抗体
原文传递
应急血液联动保障在“7·23”追尾事故中的实践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萃 赵龙友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2,共2页
2011年7月23日20时27分,温州发生动车追尾事故致大量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温州急需大量的血液用于伤员的救治,省内各地市中丽水距温州最近,仅125km,因此成为了应急血液支援的第一批地市。事故发生后,我站紧急启动应急预案,通过... 2011年7月23日20时27分,温州发生动车追尾事故致大量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温州急需大量的血液用于伤员的救治,省内各地市中丽水距温州最近,仅125km,因此成为了应急血液支援的第一批地市。事故发生后,我站紧急启动应急预案,通过积极、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开展应急跨地域血液联动保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7·23”事故中伤员的救治用血提供了最及时的帮助,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 血液 联动保障
下载PDF
输血传播恶性疟疾实验室检测和溯源分析——附报告1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萃 王晓光 赵龙友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8-539,共2页
目的通过对有输血史的恶性疟疾感染者进行检测和溯源分析,确定其传染源和传播方式。方法对患者和为其输血的8名献血者血样进行疟疾快速检测、血涂片镜检和Real-time PCR检测,并对阳性血样进行分子溯源和基因分型。结果患者与1名非洲返... 目的通过对有输血史的恶性疟疾感染者进行检测和溯源分析,确定其传染源和传播方式。方法对患者和为其输血的8名献血者血样进行疟疾快速检测、血涂片镜检和Real-time PCR检测,并对阳性血样进行分子溯源和基因分型。结果患者与1名非洲返乡献血者在疟疾快速诊断试剂检测、血涂片镜检和Real-time PCR 3项检测中,均显示为恶性疟阳性。两者血样SSU rRNA基因序列两两比对后同源性为100%,Pf EMP-1基因分型显示受血者和献血者血样均为恶性疟原虫K1型和MD20型混合感染。确定该患者的恶性疟确因输入非洲返乡献血者的血液而感染。讨论由于我国未将疟疾筛查列入献血前检测,因此境外返乡人员在疟疾潜伏期或复发期内参加献血易引起输血传播疟疾。采供血机构需仔细征询既往病史和外出史,并加强宣教,将经血传播的疾病控制在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 输血 传播 溯源分析
下载PDF
差错管理在血站血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启示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斌 纪勇平 王晓婧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9年第23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差错管理在血站血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2 800份健康志愿者血液样本进行研究,其中2018年6月~2018年10月为对照组(未实施差错管理,1 400份)与观察组(实施差错管理,1 400份)。记录两组差错事件... 目的:探讨差错管理在血站血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3月2 800份健康志愿者血液样本进行研究,其中2018年6月~2018年10月为对照组(未实施差错管理,1 400份)与观察组(实施差错管理,1 400份)。记录两组差错事件和异常血液报废率,采用血站质量管理量表评价两组血站质量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异常血液报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站质量管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差错管理应用于血站血液质量管理中可提高血站管理质量,减少差错事件的发生,从而避免血液报废,提高血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错管理 血液质量 血站 管理
原文传递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叶酸水平与贫血的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丁友法 薛武进 +1 位作者 徐伟珍 赵龙友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48-149,共2页
我们检测了84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叶酸水平,现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 一、对象:慢性肝病患者84例(男73,女11),其中慢性迁延性肝炎(CPH)6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15例,肝炎后肝硬化(LC)37例,慢性重症肝炎(CFH)26例。年龄19~72岁,平均41岁... 我们检测了84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叶酸水平,现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 一、对象:慢性肝病患者84例(男73,女11),其中慢性迁延性肝炎(CPH)6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15例,肝炎后肝硬化(LC)37例,慢性重症肝炎(CFH)26例。年龄19~72岁,平均41岁。肝硬化诊断根据病史、症状、体征、生化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CPH、CAH、CFH诊断按1990年5月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上海)修订标准。对照组3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叶酸 贫血 血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