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凤城市矿业开发过程水土保持监测 被引量:1
1
作者 范远丽 刘治祥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7年第2期29-30,共2页
在开发矿产资源过程中,生产区域内破坏原地貌和排放尾矿,会造成严重的局部点源、面源侵蚀。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项目建设的不同工程、不同部位、不同工序所造成的水土流失,有针对性地采取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防治措施,必须对工程建设和... 在开发矿产资源过程中,生产区域内破坏原地貌和排放尾矿,会造成严重的局部点源、面源侵蚀。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项目建设的不同工程、不同部位、不同工序所造成的水土流失,有针对性地采取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防治措施,必须对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过程实行全程监测。预测内容为:扰动原地貌、破坏土地、植被面积;弃土、弃渣量;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监测结果表明:生产运行期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时段。因此,生产运行期的水土流失防治是方案针对的重点。建设期水土保持监测应对扰动地表面积、表土堆存区土体等重点流失部位进行定位监测,特别是在降雨条件下进行定点、定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开发 水土保持设施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监测
下载PDF
丹东地区泥石流活动发展趋势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明辛 涂强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2-15,共4页
丹东地区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宽甸、凤城、岫岩三县,泥石流活动影响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58.3%。区内泥石流首先在宽甸县东部鸭绿江沿岸局部地区发生,然后向西延伸,向南北扩展。新中国建立以来,泥石流活动具有逐年加剧之势。... 丹东地区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宽甸、凤城、岫岩三县,泥石流活动影响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58.3%。区内泥石流首先在宽甸县东部鸭绿江沿岸局部地区发生,然后向西延伸,向南北扩展。新中国建立以来,泥石流活动具有逐年加剧之势。泥石流的加剧,主要是破坏森林资源、不合理堆放废弃土石、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发展趋势 成因分析 丹东地区
下载PDF
丹东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初步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常青 张宝林 倪池 《水利发展研究》 2002年第8期43-45,共3页
总结丹东地区20年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经验,根据东部山区的地位和特点,提出东部山区主要的治理内容和适宜辽东的三大治理措施,初步概括出了丹东市水保生态建设模式:在治理顺序上,先治上,后治下;先治坡,后治沟;先治沟,后治河.在具... 总结丹东地区20年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经验,根据东部山区的地位和特点,提出东部山区主要的治理内容和适宜辽东的三大治理措施,初步概括出了丹东市水保生态建设模式:在治理顺序上,先治上,后治下;先治坡,后治沟;先治沟,后治河.在具体治理措施上,山上以封禁为主,山腰干鲜果园以修池台田为主,山脚坡耕地治理以紫穗槐串带为主,山下以大搞间接治理为主;治沟与治河相结合,先治沟,后治河,治沟以建石谷坊群为主,治河以枫杨护岸为主.在防治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方面,以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措施为主,并提出开展辽东山区水土保持间接治理措施研究试点、落实鸭绿江流域(中国侧)退耕还林政策两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模式 辽宁 丹东市
下载PDF
池台式果树梯田试验总结
4
作者 霍进臣 杨常青 任丽华 《北方果树》 2004年第2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池台式 果树 梯田 试验 施工 投入产出
下载PDF
人为造成水土流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段惠友 杨常青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01年第B12期101-102,共2页
本文总结了丹东市振安区对人为造成水土流失植被进行恢复治理的经验。根据不同的方式提出主要治理的内容和适应废弃地植物生长的品种,在具体治理上采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乔、灌相结合;客土造地,栽果树等办法解决废弃地植被恢复... 本文总结了丹东市振安区对人为造成水土流失植被进行恢复治理的经验。根据不同的方式提出主要治理的内容和适应废弃地植物生长的品种,在具体治理上采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乔、灌相结合;客土造地,栽果树等办法解决废弃地植被恢复。防止人为造成水土流失,也是对群众利用土地资源脱贫致富的最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地 水土流失 植被 生物措施 水土保持植物 原地貌
下载PDF
丹东市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治祥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7年第1期38-39,共2页
丹东市水土流失面积为4 352.54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28.96%。生态修复面临的问题是农业用地与林业用地的矛盾,经济林比例不合理,生态修复与农村能源的矛盾,绒山羊与封禁造林的矛盾。解决办法是建立农村能源综合利用体系—建四为一体沼气... 丹东市水土流失面积为4 352.54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28.96%。生态修复面临的问题是农业用地与林业用地的矛盾,经济林比例不合理,生态修复与农村能源的矛盾,绒山羊与封禁造林的矛盾。解决办法是建立农村能源综合利用体系—建四为一体沼气池、建秸秆气化工程、建太阳能采暖房、建节能炕灶;改革绒山羊饲养的方式;调整农、林用地;合理调整经果林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调整土地利用方式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下载PDF
辽东山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初探 被引量:2
7
作者 霍进臣 杨常青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3年第4期30-31,共2页
辽东山区是辽宁中部城市群和商品基地的重要水源地和天然屏障 ,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水土流失严重 ,辽东山区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制约了当地和辽中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几十年来 ,辽东人民虽然也积累了... 辽东山区是辽宁中部城市群和商品基地的重要水源地和天然屏障 ,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水土流失严重 ,辽东山区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制约了当地和辽中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几十年来 ,辽东人民虽然也积累了许多治理经验 ,但缺乏系统的总结研究推广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辽东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步伐。根据辽东山区降雨量大 ,气候湿润的特点 ,总结出了“远山封禁披绿袍 ,近山封育林作袄 ,果树池台田束腰 ,紫穗槐串带护脚 ,生物、砌石谷坊闸沟 ,桑代柞荒滩、路旁、庭院四角 ,搞能源建设修沼池、建太阳房、炕改造”的“围面打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辽东山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