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97篇文章
< 1 2 2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羽山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施工控制技术 被引量:99
1
作者 李廷春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9-67,共9页
兰渝铁路毛羽山隧道出口段穿越薄层状碳质板岩地层,区域原岩应力较大且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大变形情况。通过分析,认为高地应力、最大水平主应力与隧道轴线呈大角度相交是大变形的主要因素。隧道施工过程中,通... 兰渝铁路毛羽山隧道出口段穿越薄层状碳质板岩地层,区域原岩应力较大且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大变形情况。通过分析,认为高地应力、最大水平主应力与隧道轴线呈大角度相交是大变形的主要因素。隧道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提高支护体系刚度、合理预留变形量,以及采用长锚杆、多重支护和超短台阶法等常规措施控制了围岩变形;基于对围岩动态演化机制的认识,提出了高地应力隧道超前导洞法应力控制释放技术,开展了大型工程试验。阶段性试验成果表明,采用超前导洞有效地降低了正洞施工时的变形速率,对上中台阶影响尤为显著。通过对应力控制释放技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有望探索出安全、高效的高地应力软岩施工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羽山隧道 薄层碳质板岩 高地应力 超前导洞 应力释放 变形控制
下载PDF
节段预制拼装法建造桥梁技术综述 被引量:95
2
作者 张立青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3-66,75,共5页
节段预制拼装法造桥是分段建造桥梁的一种,在原理上是从预应力结构、箱梁设计和分段施工法综合而成,经济技术性强,适用范围广。结合课题研究成果和工程实例,从包括技术特点、优缺点、分类等节段预制拼装造桥基本理论入手,对包括节段预... 节段预制拼装法造桥是分段建造桥梁的一种,在原理上是从预应力结构、箱梁设计和分段施工法综合而成,经济技术性强,适用范围广。结合课题研究成果和工程实例,从包括技术特点、优缺点、分类等节段预制拼装造桥基本理论入手,对包括节段预制基本方法、通用制梁技术、节段梁吊装和运输技术等的节段预制技术,包括逐跨拼装法节段拼装装备、平衡悬臂法节段拼装装备等的节段拼装装备,包括节段拼装方法、通用拼装技术等的节段拼装技术,最后特别强调节段预制拼装线形控制技术,并对采用该技术进行桥梁设计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桥梁 节段 预制 拼装
下载PDF
铁路节段预制胶接拼装法建造桥梁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42
3
作者 张立青 《铁道建筑技术》 2015年第1期8-11,23,共5页
节段预制胶接拼装法造桥是分段建造桥梁的一种,在原理上是预应力结构、箱梁设计和分段施工法综合而成,经济技术性强,适用范围广。结合国内首座采用节段预制胶拼法建造的铁路桥梁工程实例,从节段预制胶接拼装造桥基本理论入手,对节段预... 节段预制胶接拼装法造桥是分段建造桥梁的一种,在原理上是预应力结构、箱梁设计和分段施工法综合而成,经济技术性强,适用范围广。结合国内首座采用节段预制胶拼法建造的铁路桥梁工程实例,从节段预制胶接拼装造桥基本理论入手,对节段预制技术、胶接拼装装备、胶接拼装技术进行了叙述,以期对其他节段预制胶接拼装法建造桥梁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桥梁 节段 预制 胶接 拼装
下载PDF
盾构法和浅埋暗挖法结合建造地铁车站的模型试验 被引量:36
4
作者 刘维宁 路美丽 +1 位作者 张新金 李兆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29-1639,共11页
针对目前国内区间盾构施工和车站施工工期矛盾的问题,提出盾构法和浅埋暗挖法结合建造地铁车站的新方案。通过1∶10大比尺模型试验研究,介绍模型地层、开挖方案和支护方案的模拟,比较真实地再现新型车站的施工过程。得到盾构管片应变、... 针对目前国内区间盾构施工和车站施工工期矛盾的问题,提出盾构法和浅埋暗挖法结合建造地铁车站的新方案。通过1∶10大比尺模型试验研究,介绍模型地层、开挖方案和支护方案的模拟,比较真实地再现新型车站的施工过程。得到盾构管片应变、收敛变形和洞周土体变位在整个车站施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模型地层构造和地应力的条件下,采用试验中的施工开挖方案和支护方案能够保证车站洞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证明提出的新型车站施工技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盾构法 浅埋暗挖法:地铁车站 施工过程 模型试验 变化规律
下载PDF
不同加载条件下岩石强度尺寸效应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6
5
作者 张明 卢裕杰 +2 位作者 介玉新 杨强 张红武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7-154,共8页
岩石材料由于非均质性,其强度值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而作为一种试验指标,岩石的强度尺寸效应与加载条件有关,不同的加载条件下其尺寸效应既有相同的规律,也存在差异。本文用真实破裂过程分析系统RFPA,对压缩试验、拉伸试验及三点弯曲... 岩石材料由于非均质性,其强度值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而作为一种试验指标,岩石的强度尺寸效应与加载条件有关,不同的加载条件下其尺寸效应既有相同的规律,也存在差异。本文用真实破裂过程分析系统RFPA,对压缩试验、拉伸试验及三点弯曲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加载条件下岩石强度尺寸效应的数值结果。由此可知,岩石的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均随着尺寸的增加而降低,可以用Weibull尺寸效应律进行拟合,拟合效果较好,但其破坏形态不会显著改变。不同加载条件下岩石材料强度尺寸效应的差异可以通过其破坏时的均质度来反映,不同的加载条件有着不同的均质度,为一个动态参数。其值越大,表示岩石破坏时越均匀,尺寸效应越不明显。基于此,三点弯曲试验强度尺寸效应最为明显,单轴拉压试验次之,有侧压的压缩试验最不明显。在目前对尺寸效应的理论研究仍不尽人意的情况下,数值模拟可视为一种研究岩石强度尺寸效应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力学 强度尺寸效应 数值模拟 岩石破裂 加载条件 WEIBULL分布
原文传递
红黏土与混凝土接触面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石熊 张家生 +2 位作者 刘蓓 孟飞 邓国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26-1831,共6页
采用大型直剪仪进行红黏土与混凝土接触面的单向直剪试验,研究不同法向应力与混凝土表面、不同粗糙度条件下接触面的力学特性,对红黏土与混凝土接触面的应力、应变及破坏形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接触面粗糙度的增大,接触面的抗... 采用大型直剪仪进行红黏土与混凝土接触面的单向直剪试验,研究不同法向应力与混凝土表面、不同粗糙度条件下接触面的力学特性,对红黏土与混凝土接触面的应力、应变及破坏形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接触面粗糙度的增大,接触面的抗剪强度以及残余强度增大,黏聚力增大,内摩擦角减小;在剪切初始,法向位移随着切向位移的增大而减小,表现为剪缩,之后随着切向位移的继续增大,法向位移增大,表现为剪胀,剪胀速率基本相同;在剪缩阶段,剪缩速率随着法向应力或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剪胀阶段,剪胀速率也随着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剪胀速率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 接触面 粗糙度 大型直剪试验
下载PDF
拦沙坝调节泥石流拦挡与输移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贾世涛 崔鹏 +2 位作者 陈晓清 黄凯 李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38-2345,共8页
拦沙坝是泥石流防治措施中的一种重要拦蓄拦挡工程,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防护体系配置优化的新思路展开试验研究。在室内二维水槽模型试验中,通过改变泥石流容重、一次过程体积总量和模型坝的开孔率等控制参数,得出泥石流性能在过坝... 拦沙坝是泥石流防治措施中的一种重要拦蓄拦挡工程,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防护体系配置优化的新思路展开试验研究。在室内二维水槽模型试验中,通过改变泥石流容重、一次过程体积总量和模型坝的开孔率等控制参数,得出泥石流性能在过坝前、后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回淤坡度随泥石流容重、一次输移体积总量的增大和开孔率的减小而增大。泥石流容重越小,输移体积总量和坝身开孔率对坡度的影响越大。(2)当泥石流一次过程输移总量不超过拦沙坝库容时,开孔率2.2%时的流量变化量为6.6%时的2倍左右。(3)在相同的排水孔过流方式下,可用二次式来拟合物料容重与容重比值的关系。由该拟合式可推出容重为15.67 kN/m3时,容重变化程度最大。(4)引入D50比值作为表征拦沙坝分选泥石流能力的参数,比较泥石流过坝时的颗粒变化情况,稀性泥石流经过拦沙坝时,其"拦粗排细"作用最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拦沙坝 回淤坡度 流量 容重变化 颗粒分选
下载PDF
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杜巍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1年第11期60-61,共2页
本文对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进行阐述,列举出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以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BIM技术提供借鉴。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BIM技术
下载PDF
略论我国大吨位架桥机从创始到世界领先之路(上) 被引量:29
9
作者 黄耀怡 余春红 《铁道建筑技术》 2015年第2期1-13,24,共14页
本文在引论部分简述了大吨位架桥机的技术与装备同高速铁路及海湾大桥建设的相关性;我国高铁现状与发展规划;我国高铁通向世界的蓝图;相关海湾大桥(长江大桥)架梁工艺;进而得出了关于大吨位架桥机在国内外有着良好发展前景的论断。接着... 本文在引论部分简述了大吨位架桥机的技术与装备同高速铁路及海湾大桥建设的相关性;我国高铁现状与发展规划;我国高铁通向世界的蓝图;相关海湾大桥(长江大桥)架梁工艺;进而得出了关于大吨位架桥机在国内外有着良好发展前景的论断。接着在正文部分回顾和论述了高速铁路架桥机概念的创立及首个关于大吨位架桥机项目《高速铁路预制梁架设设备技术参数和结构方案研究》在我国的研发;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规划项目(科技攻关)《铁路客运专线重大装备桥梁铺架技术研究和成套设备研制》的研发;河北省重大技术创新项目《隧道内外通用架桥机组的研制与应用》的研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我国首台900 t级架桥机;可以自由通过隧道的另外两种架桥机(运架一体机);1 600 t级双幅架桥机(杭州湾大桥);科威特用中国超大型架桥机组(1 800 t级);双层四线公铁两用钢桥整孔架设用3 000 t/120 m特种架桥机及相配套的超大型钢桁梁整孔制造和装运一体化新技术;TP75m/1200t节段拼装架桥机(苏通长江大桥);DP1000型预制梁段低位与高位拼装通用架桥机;我国大吨位架桥机的发明专利及其实机开发。最后,对我国大吨位架桥机装备与技术的水平进行了评估:首先介绍国外同类产品现状概况,再评估我国同类产品当前水平。以上述各点作为一路衔接的各个驿站,描绘出我国大吨位架桥机从创始到世界领先一条艰辛而又康庄的飞跃发展之路。这条不平凡之路值得我们回顾,更值得我们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吨位架桥机 高铁桥梁 海湾大桥 科技 创新 评估
下载PDF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条件下深基坑支护设计探析 被引量:29
10
作者 赵文强 《隧道建设》 201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近年来,常出现在深基坑开挖支护中的吊脚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以青岛地铁某长条形基坑为载体,对上软下硬地质条件下遇到的吊脚桩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根据地质条件及周边工程概况,给出基坑开挖及支护思路和方案;然后,结合支护方... 近年来,常出现在深基坑开挖支护中的吊脚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以青岛地铁某长条形基坑为载体,对上软下硬地质条件下遇到的吊脚桩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根据地质条件及周边工程概况,给出基坑开挖及支护思路和方案;然后,结合支护方案采用弹性抗力法和等效被动土压力法分别对上部桩撑(锚)体系和下部岩石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实际应用结果表明:1)青岛地区上部土层适合采用桩+支撑,下部岩石边坡采用锚喷支护的组合支护方案;2)直壁开挖的岩石边坡中,微型钢管桩具有超前支护、预裂及减振作用;3)推荐算法适合于吊脚桩支护体系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岩复合基坑 吊脚桩 基坑支护 微型钢管桩 桩撑体系
下载PDF
盾构法隧道下穿既有地铁车站影响分析 被引量:27
11
作者 郭庆昊 原文奎 张志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8年第11期50-53,共4页
结合盾构下穿北京地铁4号线宣武门车站动态掘进过程,分析了车站底板处板凳-桩托护结构的受力、变形及稳定性情况,以及盾构施工对上层车站结构、地表的竖向沉降和整体安全性的影响。
关键词 盾构 既有地铁车站 结构分析
下载PDF
高烈度区多跨刚构连续梁桥减隔震设计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刘俊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46,共7页
研究目的:结合处于高烈度区的某(48+4×80+48)m刚构连续梁桥的工程实例,分析对比对长联多跨刚构连续梁桥分别应用液体黏滞阻尼器、Lock-up装置、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以及减震榫的减隔震效果,并对影响减隔震效果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 研究目的:结合处于高烈度区的某(48+4×80+48)m刚构连续梁桥的工程实例,分析对比对长联多跨刚构连续梁桥分别应用液体黏滞阻尼器、Lock-up装置、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以及减震榫的减隔震效果,并对影响减隔震效果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研究,为合理选择减隔震措施提供依据。研究结论:(1)位于高烈度区的长联多跨刚构连续梁桥,刚构墩的地震响应较大,需要进行减隔震设计;(2)液体黏滞阻尼器、Lock-up装置、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以及减震榫这四种减隔震设计措施均有各自的优点及局限性,前两种只适用于顺桥向减隔震设计,后两种在顺桥向、横桥向均能达到明显的减隔震效果;(3)针对高烈度区的长联多跨刚构连续梁桥,合理地选择减隔震措施及相关参数具有重要意义;(4)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指导桥梁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构连续梁桥 液体黏滞阻尼器 LOCK-UP装置 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 减震榫
下载PDF
煤成石墨化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实验验证 被引量:27
13
作者 王路 董业绩 +1 位作者 张鹤 曹代勇 《矿业科学学报》 2018年第1期9-19,共11页
煤成石墨化是煤的化学成分单一化、结构有序化的过程,呈现阶段性、差异性特征。本文从煤有机大分子演化角度,详细阐述了煤成石墨化作用机制,把煤成石墨化作用的控制因素归纳为外部条件(温度、压力、时间)和内部因素(原始有机组分、矿物... 煤成石墨化是煤的化学成分单一化、结构有序化的过程,呈现阶段性、差异性特征。本文从煤有机大分子演化角度,详细阐述了煤成石墨化作用机制,把煤成石墨化作用的控制因素归纳为外部条件(温度、压力、时间)和内部因素(原始有机组分、矿物的种类与含量等)两大类。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外煤和石墨高温高压模拟实验的成果与不足,认为高温高压模拟实验作为一种正演验证手段,在研究煤的变质及石墨化作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明确煤向石墨演化的影响因素,需将实际地质调查与室内模拟实验相结合,深入探讨温度、应力、煤岩组分、矿物等因素对石墨化作用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石墨 石墨化作用 影响因素 高温高压实验
下载PDF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期沉降量的灰色预测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25
14
作者 杜彦良 姬来 刘新福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36-40,共5页
为正确估算高速铁路无碴轨道路基施工期的沉降量,以京津客运专线工程为例,分别采用传统灰色预测模型和修正灰色预测模型对路基的沉降变形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因为修正灰色预测模型对原始资料中已有信息的利用更加充分,所以,... 为正确估算高速铁路无碴轨道路基施工期的沉降量,以京津客运专线工程为例,分别采用传统灰色预测模型和修正灰色预测模型对路基的沉降变形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因为修正灰色预测模型对原始资料中已有信息的利用更加充分,所以,模型的精度更高;另一方面,修正灰色预测模型突破了传统灰色预测模型等间隔时序系统的限制,拓宽了模型在实际预测中的适用范围。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推荐采用修正的非等时距灰色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灰色模型 路基沉降 预测
下载PDF
振杆密实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刘松玉 杜广印 +4 位作者 毛忠良 高常辉 曾彪 杨泳 章定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77-1383,共7页
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处理是中国西部开发建设工程中面临的问题之一,且面广量大。振杆密实法技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自主研发的振杆密实设备,以甘肃中兰铁路客专项目工程场地为依托,提出了气动振杆密实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工... 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处理是中国西部开发建设工程中面临的问题之一,且面广量大。振杆密实法技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自主研发的振杆密实设备,以甘肃中兰铁路客专项目工程场地为依托,提出了气动振杆密实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工艺,并对处理效果进行了测试评价。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黄土为非湿陷性,平均湿陷系数为0.003;处理范围内土层锥尖阻力、侧壁阻力和标贯击数较处理前显著提高,面波波速提高15%左右,且土层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果表明振杆密实法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一项全新技术,具有节能环保、经济高效等优点,在黄土地区有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杆密实法 湿陷性黄土 室内试验 原位测试 湿陷性 振动影响
下载PDF
软土地区临近地铁深基坑施工控制及监测 被引量:24
16
作者 周丁恒 周春锋 +1 位作者 李凤岭 刘力 《铁道建筑技术》 2019年第4期103-108,132,共7页
临近地铁结构的基坑工程越来越多,以杭州地区某临近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的深基坑为对象,在分区施工方案的基础上,将近地铁区域内分区与分层施工顺序优化结合,同时提出了加强垫层、增设型钢支撑、隔离桩及加固、施工荷载控制等地铁保护措... 临近地铁结构的基坑工程越来越多,以杭州地区某临近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的深基坑为对象,在分区施工方案的基础上,将近地铁区域内分区与分层施工顺序优化结合,同时提出了加强垫层、增设型钢支撑、隔离桩及加固、施工荷载控制等地铁保护措施。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现场采取的基坑施工方案与地铁保护措施是可行的,地铁结构变形满足杭州地区控制标准;Ⅰ区块地下、地上结构施工阶段,软土变形以时间效应为主,地铁结构尤其是距离基坑最近的1号线上行线位移变化很大,需要控制该阶段持续时间、加强监测并做好应急防范措施;Ⅱ区块分区后,Ⅱ区块施工阶段的地铁结构变形远小于Ⅰ区块施工引起的地铁结构变形,近地铁区域内分区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地铁 施工控制 现场监测
下载PDF
铁路桥梁现浇支架设计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4
17
作者 张立青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0-45,共6页
支架现浇制梁是铁路桥梁建造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其缺乏系统完善的设计技术,桥梁特别是大中跨度桥梁现浇支架安全、质量事故时有发生。以铁路桥梁现浇支架设计技术积累为依托,结合京石铁路客运专线某(80.6+128+80.6)m跨度连续梁支架现... 支架现浇制梁是铁路桥梁建造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其缺乏系统完善的设计技术,桥梁特别是大中跨度桥梁现浇支架安全、质量事故时有发生。以铁路桥梁现浇支架设计技术积累为依托,结合京石铁路客运专线某(80.6+128+80.6)m跨度连续梁支架现浇工程实例,对桥梁现浇支架设计技术(支架形式、荷载及其组合、工况分析、模型建立、结构计算和设计要求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述,以期对其他铁路现浇支架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现浇支架 设计 应用
下载PDF
工业染料废水处理工艺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23
18
作者 国泛函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年第11期94-96,共3页
染料废水成分复杂,色度深,COD含量高,是最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因此人们要合理选择染料废水处理方法。目前,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是常用的三种基本工业染料废水处理方法。本文综述了工业染料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染料废水... 染料废水成分复杂,色度深,COD含量高,是最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因此人们要合理选择染料废水处理方法。目前,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是常用的三种基本工业染料废水处理方法。本文综述了工业染料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染料废水处理问题,展望了工业染料废水处理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废水 物理法 化学法 生物法
下载PDF
基于Cesium的BIM与实景三维模型集成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方孟元 罗年学 +1 位作者 许毅 祁平利 《测绘地理信息》 CSCD 2022年第2期111-114,共4页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是对建筑的物理和功能特性的全要素信息数字化表达,而建筑设计、施工中都需要周边环境信息作为参考,GIS作为地理空间信息的表达载体,正弥补了BIM的不足。将BIM与GIS进行有机融合可将建筑...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是对建筑的物理和功能特性的全要素信息数字化表达,而建筑设计、施工中都需要周边环境信息作为参考,GIS作为地理空间信息的表达载体,正弥补了BIM的不足。将BIM与GIS进行有机融合可将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可以广泛应用于规划设计、城市管理等领域。实景三维模型是具备高精度、高真实性的GIS数据源。本文以某磁浮铁路项目为例,介绍BIM与GIS数据集成可视化思路,针对坐标基准统一、模型衔接处理等问题介绍在Cesium中的实现方法,为BIM+GIS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路桥施工等领域的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GIS 实景三维模型 CESIUM 规划设计
原文传递
暗挖地铁隧道下穿高速铁路隧道保护措施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周丁恒 田雪娟 +2 位作者 李长安 马永峰 郎瑶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6-91,108,共7页
以北京地铁12号线大钟寺站—蓟门桥站区间暗挖隧道下穿京张高速铁路隧道为工程背景,在高速铁路隧道保护设计的基础上,建立了暗挖隧道下穿京张隧道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总结了京张隧道竖向位移和横向位移随施工步变化特征。通过现场监测,... 以北京地铁12号线大钟寺站—蓟门桥站区间暗挖隧道下穿京张高速铁路隧道为工程背景,在高速铁路隧道保护设计的基础上,建立了暗挖隧道下穿京张隧道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总结了京张隧道竖向位移和横向位移随施工步变化特征。通过现场监测,对暗挖隧道拱顶沉降和结构收敛监测结果以及京张隧道竖向位移、横向位移、结构收敛及自动化监测等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张隧道竖向位移变化过程为两阶段“S”型曲线;京张隧道中心前16m和后14m范围内是穿越施工显著影响区域;先行和后行隧道施工引起的京张隧道竖向位移分别占总竖向位移的68.3%和31.7%,先行隧道施工是铁路隧道保护关键阶段;数值计算和现场监测表明后施工隧道对铁路隧道竖向位移的空间位置变化作用明显;京张隧道横向不均匀沉降明显,最大值为1.267mm;综合现场监测结果,暗挖隧道和京张隧道相关位移不超过容许值的44%,可认为暗挖隧道设计参数和施工保护方案符合铁路隧道保护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暗挖 地铁隧道 京张隧道 保护措施 数值计算 现场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