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对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20
1
作者 杨成 贾靖 +2 位作者 崔伟 秦磊 喻玫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48-951,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连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01~2016—01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组采用... 目的观察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连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01~2016—01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组采用连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颅内压(ICP)、颅脑灌注压(cPP)及血肿侧与健侧ICP的差值(D值),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人院前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人院时ICP、CPP、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3d复测时,观察组患者的ICP及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CP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颅内感染率为10.00%,观察组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病情改善率为80.00%,明显低于观察组(96.00%,P〈0.05);对照组的病情恶化率为30.00%,明显高于观察组(2.00%,P〈0.05)。结论连续动态颅内压监测相比传统颅内压监测能及时有效反映患者颅内压变化,为患者诊疗方案的调整节省宝贵时间,并且能极大改善预后,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颅内压监测
下载PDF
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出血临床诊疗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家丰 杨成 +1 位作者 崔伟 詹磊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年第9期1198-1200,共3页
目的 报告49例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出血(SICH)的诊治方法及经验。方法 分析49例SICH病例的临床诊治资料,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龄3~78岁,平均年龄41.6岁。对患者的发病原因、检查方法治疗措施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来探讨该疾病的临床诊... 目的 报告49例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出血(SICH)的诊治方法及经验。方法 分析49例SICH病例的临床诊治资料,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龄3~78岁,平均年龄41.6岁。对患者的发病原因、检查方法治疗措施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来探讨该疾病的临床诊疗特点。结果 出血原因为:脑动脉瘤12例,脑动静脉畸形19例,烟雾病3例,脑肿瘤卒中5例,脑膜动静脉瘘2例,未发现明确病因8例。手术治疗34例患者,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18(52.9%)例,中度残疾6(17.6%)例,重度残疾4(11.8%)例,植物生存2(5.9%)例,死亡4(11.8%)例;非手术治疗15例患者,恢复良好4(26.7%)例,中度残疾3(20%)例,重度残疾2(13.3%)例,植物生存2(13.3%)例,死亡4(26.7%)例。手术治疗预后优于非手术治疗,P〈0.05。结论 SICH的诊治及预后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判断出血原因及尽早手术,会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致残致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出血 脑血管造影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