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测水力压裂井砂堵的新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何智慧 马新仿 +2 位作者 熊廷松 郭子义 王怡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6-159,共4页
水力压裂是乌南低渗透油藏的重要增产措施;但该地区的压裂井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达不到设计砂比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砂堵比较严重。结合该油田压裂井的压裂施工曲线、测井曲线、测井解释成果、压裂施工设计及实际施工参数分析等,利用斜... 水力压裂是乌南低渗透油藏的重要增产措施;但该地区的压裂井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达不到设计砂比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砂堵比较严重。结合该油田压裂井的压裂施工曲线、测井曲线、测井解释成果、压裂施工设计及实际施工参数分析等,利用斜率反转法,分析了砂堵产生的原因,建立了预测砂堵的新方法;并针对其中2口砂堵井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砂堵及未达到设计砂比的具体建议。研究结果对于乌南油藏后续压裂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其他类似的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压裂施工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水力压裂 砂堵 斜率反转 施工曲线
下载PDF
热采水平井近井地应力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彦龙 董长银 +3 位作者 阿雪庆 陈新安 张清华 许拓拓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68-173,10,共6页
水平井近井地应力分布规律是疏松砂岩热采水平井井壁稳定性分析、出砂预测的基本条件。综合考虑原始地层主应力、注汽温度效应、井壁渗透性及注入压力、井下管柱外挤等多种因素,建立了热采水平井近井地应力预测的基本模型。模拟计算表明... 水平井近井地应力分布规律是疏松砂岩热采水平井井壁稳定性分析、出砂预测的基本条件。综合考虑原始地层主应力、注汽温度效应、井壁渗透性及注入压力、井下管柱外挤等多种因素,建立了热采水平井近井地应力预测的基本模型。模拟计算表明,井周角和井底流压变化对近井地层轴向应力的影响较小。随着水平井井眼与原始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夹角增大,轴向应力减小。在r<10rw范围内,井底流压对地层周向应力和径向应力的影响较大,随着井底流压的上升,径向应力增大,周向应力减小;r<5rw范围内温度对地层应力的影响剧烈,超过该半径范围后温度对水平井近井地应力的敏感性减弱。模型预测结果大于常规模型的预测结果,能从应力角度说明热采水平井井壁稳定性变差、出砂加剧的根本原因,研究成果对指导热采水平井井壁稳定性分析、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采 水平井 地应力 原地主应力 温度效应 管柱外挤力 井壁渗透性
下载PDF
基于吸收和速度频散的孔隙弹性介质流体识别研究
3
作者 王永生 蔡涵鹏 +4 位作者 何佳 朱波 刘维俊 程涛 王文卓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72-78,166,共7页
为了研究利用自激自收地震资料进行储层中流体识别的可行性,根据储层和上覆介质波阻抗的差异特性,将油气勘探中遇到的砂岩储层分为3类,设计了3个模型,利用模型分析了3类储层反射系数振幅和相位角随频率变化的特征。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储... 为了研究利用自激自收地震资料进行储层中流体识别的可行性,根据储层和上覆介质波阻抗的差异特性,将油气勘探中遇到的砂岩储层分为3类,设计了3个模型,利用模型分析了3类储层反射系数振幅和相位角随频率变化的特征。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储层中岩石的渗透率、流体的饱和度对与低频相关的吸收和相速度影响较大,且证实在某种程度上,利用吸收和速度频散引起的反射系数和相位角表现出的低频异常特征可以作为储层流体识别的一个标志,并根据其特征建立了识别不同类型储层流体的准则和步骤。通过实例分析证实了经过适当处理的自激自收地震资料中存在吸收和速度频散产生的低频异常特征,以及利用其特征进行储层流体识别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 速度频散 流体识别 反射系数 周期层状模型 相位角
下载PDF
青海油田乌101区块整体压裂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新仿 郭子义 +3 位作者 王怡 熊廷松 何智慧 徐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3-95,99,共4页
水力压裂是低渗透油藏增产改造的主要措施。针对青海油田乌101区块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点,对压裂井的压裂效果和难点进行了分析;对给定的五点井网进行了整体压裂优化研究,研究了不同裂缝长度和导流能力对压裂井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 水力压裂是低渗透油藏增产改造的主要措施。针对青海油田乌101区块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点,对压裂井的压裂效果和难点进行了分析;对给定的五点井网进行了整体压裂优化研究,研究了不同裂缝长度和导流能力对压裂井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进行了整体压裂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五点井网,井距一定,压裂效果并不是缝长比和导流能力越大越好,而是存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并通过正交分析,得到了最优的裂缝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正交设计 低渗透油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深部液流转向技术在尕斯库勒油田的应用
5
作者 何佳 王华 +2 位作者 王永生 程涛 袁留群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05X期279-281,共3页
针对尕斯库勒油田目前存在的大孔道窜流,造成注入水严重低效循环,使得采油成本大幅度上升的现状,进行了调堵剂的筛选,评价了该调堵剂的油溶性、酸溶性、成胶性并进行了岩心评价试验。以跃8—4井、跃10-5井为例,介绍了全井笼统调剖... 针对尕斯库勒油田目前存在的大孔道窜流,造成注入水严重低效循环,使得采油成本大幅度上升的现状,进行了调堵剂的筛选,评价了该调堵剂的油溶性、酸溶性、成胶性并进行了岩心评价试验。以跃8—4井、跃10-5井为例,介绍了全井笼统调剖注入和分层注入方式的施工工艺。通过对跃8—4井和跃10-5井实施调剖后,对应一线采油井的产油量明显增加,调剖半年后,两井组在半年内累计增产油超过6959.9t,两井组调剖后在6个月内仍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尕斯库勒油田 大孔道油藏 深部液流转向 无机SD系列颗粒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涩北气田配套采气工艺技术评价与优选 被引量:2
6
作者 冯胜利 康瑞鑫 +1 位作者 阿雪庆 康乐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09X期303-304,307,共3页
针对涩北气田储层胶结疏松,生产过程中出砂严重,产水日益加剧的现状,先后开展了治水、防砂工艺技术的现场试验。其中治水工艺以堵水和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为主,防砂工艺以高压一次填充和纤维防砂为主。通过对治水、防砂措施井的效果评价确... 针对涩北气田储层胶结疏松,生产过程中出砂严重,产水日益加剧的现状,先后开展了治水、防砂工艺技术的现场试验。其中治水工艺以堵水和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为主,防砂工艺以高压一次填充和纤维防砂为主。通过对治水、防砂措施井的效果评价确定了不同类型气井治水和防砂工艺的优选原则,为涩北气田提高气井产量,保证气田的稳产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堵水 排水采气 气井防砂 涩北气田
下载PDF
ZCJL-1型单井计量求产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7
作者 邢台 童巍 +1 位作者 陈兵 钟富萍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09X期331-333,共3页
针对青海油田单井求产的需求,通过技术研究和现场试验,研发了一种全新的车载式移动单井计量求产装置。该装置主要通过自行研发管式气液分离器和插值法多点电子液位计,降低了整套装置的高度,提高了气液计量的准确性,有效减小了整套装置... 针对青海油田单井求产的需求,通过技术研究和现场试验,研发了一种全新的车载式移动单井计量求产装置。该装置主要通过自行研发管式气液分离器和插值法多点电子液位计,降低了整套装置的高度,提高了气液计量的准确性,有效减小了整套装置的尺寸和重量,简化了工艺流程。通过模拟试验和现场29井次的使用验证,该设备计量范围广,求产准确度高,操作简单,很好的满足了油田现场的单井计量求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井 计量求产装置 研发 应用
下载PDF
东坪1井井下节流工艺优化设计与应用
8
作者 马鸿礼 冯胜利 +1 位作者 程家胜 杜竞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0X期272-274,共3页
气井井下节流工艺原理是将地面节流气嘴移到井下,在井下实现节流降压,并利用地层能量对节流后的天然气进行加热升温,从而有效地降低地面集输管网集输压力等级,提高集输过程的安全性,达到节能降耗和简化地面集输流程的效果。并有效... 气井井下节流工艺原理是将地面节流气嘴移到井下,在井下实现节流降压,并利用地层能量对节流后的天然气进行加热升温,从而有效地降低地面集输管网集输压力等级,提高集输过程的安全性,达到节能降耗和简化地面集输流程的效果。并有效地防止了井内积液和水合物的形成。以东坪1井为例,根据东坪1井的具体情况,对其井下节流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进行了井下节流工具的优选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可行,优选的井下节流器坐封可靠,投捞成功率高,能够满足东坪地区耐高温和耐高压差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坪1井 井下节流 工艺试验 效果分析
下载PDF
缝网压裂控制条件研究 被引量:51
9
作者 胡永全 贾锁刚 +2 位作者 赵金洲 张烨 米强波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6-132,共7页
结合北美页岩气藏体积改造实践与裂缝监测成果,全面阐述了缝网压裂的力学控制条件:岩石脆性指数是多点起裂而形成多裂缝的基础,发育良好的结构弱面(节理与天然裂缝)是形成网络的必要条件,储层水平主应力差与天然裂缝逼近角是诱发缝网的... 结合北美页岩气藏体积改造实践与裂缝监测成果,全面阐述了缝网压裂的力学控制条件:岩石脆性指数是多点起裂而形成多裂缝的基础,发育良好的结构弱面(节理与天然裂缝)是形成网络的必要条件,储层水平主应力差与天然裂缝逼近角是诱发缝网的控制条件,低渗一致密储层是采用缝网压裂的前提。阐述了形成缝网的工艺条件:低黏流体是诱发复杂裂缝网络的前提,较高净压力(系数)是提高缝网波及区域的工艺手段;对比了常规压裂与缝网压裂改造理念的的差异,为正确判别和使用缝网压裂提供了思路。明确提出了缝网压裂的控制条件,对于指导缝网压裂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人工裂缝 网络裂缝 改造体积 页岩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油井产能预测新方法 被引量:28
10
作者 何岩峰 吴晓东 +2 位作者 韩增军 赵军 张立会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9-73,共5页
为了准确预测低渗透油藏油井的产能,基于达西公式,考虑高压和低压状态下油藏流体性质以及启动压力梯度对渗流规律的影响,推导了新的低渗透油藏油井组合型产能预测模型。给出了极限井底流压和产量拐点的求解方法,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流... 为了准确预测低渗透油藏油井的产能,基于达西公式,考虑高压和低压状态下油藏流体性质以及启动压力梯度对渗流规律的影响,推导了新的低渗透油藏油井组合型产能预测模型。给出了极限井底流压和产量拐点的求解方法,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流体性质等因素对低渗透油藏油井产能的影响。将新模型与现有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并用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新模型预测出的流入动态关系更接近于实测数据,准确度较高,能用于工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达西公式 启动压力梯度 产能预测
下载PDF
致密砂岩薄层压裂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2
11
作者 刘建坤 蒋廷学 +2 位作者 万有余 吴春方 刘世华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5-172,共8页
针对致密砂岩薄层压裂面临缝高难控、改造体积小、裂缝支撑效率低及导流能力保持较差等难题,从压裂工程角度出发,通过压裂工艺参数优化模拟研究了不同黏度压裂液在不同的压裂施工参数下对裂缝延伸参数的影响规律,分析了薄层体积压裂存... 针对致密砂岩薄层压裂面临缝高难控、改造体积小、裂缝支撑效率低及导流能力保持较差等难题,从压裂工程角度出发,通过压裂工艺参数优化模拟研究了不同黏度压裂液在不同的压裂施工参数下对裂缝延伸参数的影响规律,分析了薄层体积压裂存在的问题及难点,得出了主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薄层压裂控缝高措施及提高裂缝支撑效率工艺方法。研究表明:压裂液黏度是影响裂缝扩展、延伸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排量、液量;薄层压裂应以控缝高为前提,充分利用天然裂缝的作用,提高改造体积及裂缝支撑效率;低黏度压裂液能兼顾薄层压裂控缝高及造缝长的作用,有利于开启及扩展天然裂缝,进一步降低储层伤害,适宜作为薄层体积压裂的前置液;施工不同泵注阶段采用多黏度组合的压裂液体系,既可以扩大有效造缝体积及形成多尺度的裂缝系统,又能兼顾前置液阶段控缝高及携砂液阶段加砂的要求;采取变密度支撑剂结合多尺度组合加砂方式可实现不同粒径支撑剂与不同尺度裂缝系统的匹配,提高多尺度裂缝系统及远井地带裂缝的支撑效率。研究成果在龙凤山薄层气藏及江陵凹陷薄层油藏的多口井进行了试验,压裂后增产及稳产效果显著高于常规改造工艺,且稳产有效期明显增长,提高了该类储层压裂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薄层压裂 裂缝参数 正交模拟 裂缝缝高 多尺度裂缝 支撑效率
下载PDF
超深水平井钻井水力参数优选 被引量:11
12
作者 邢星 吴玉杰 +2 位作者 张闯 荣光来 李阳洁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1-385,共5页
基于传热学理论和井筒流动特性,通过建立超深水平井的井筒物理模型和温度场模型,考虑螺杆钻具的工作特性,以钻头和螺杆钻具组合的最大水力能量作为优选目标,建立了水力参数优选模型,分析了温度、压力对最小携岩排量的影响,并计算了最优... 基于传热学理论和井筒流动特性,通过建立超深水平井的井筒物理模型和温度场模型,考虑螺杆钻具的工作特性,以钻头和螺杆钻具组合的最大水力能量作为优选目标,建立了水力参数优选模型,分析了温度、压力对最小携岩排量的影响,并计算了最优排量和其他水力参数。结果表明:与不考虑温度、压力影响时相比,考虑温度、压力影响时的最小携岩排量增加了1倍;最小携岩排量随着钻井液密度和塑性黏度的降低而增大,塑性黏度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不同时刻的最小携岩排量存在一临界点,在临界点上、下井段确定最小携岩排量时,应采用不同时刻对应的最小携岩排量。因此,在超深水平井复合钻井时,应充分考虑温度、压力对水力参数优选的影响,以保证井眼清洁,提高钻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水平井 高温高压 水力参数优选 钻井液排量 复合钻井
下载PDF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海 陈茜 +8 位作者 李强 孙丹 苏楠 程长坤 徐瑞 康定宇 罗一菁 张忠智 张志勇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5期1-8,共8页
在介绍石油降解微生物及其降解机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生物刺激法、生物强化法、生物通风法及微生物联合修复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石油降解微生物 污染土壤 生物修复 环保
下载PDF
基于优化GM-SVM组合模型的管壁蜡沉积厚度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梦龙 程长坤 +3 位作者 史昆 才让多杰 刘彦平 杜光辉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3年第2期7-11,共5页
为准确预测含蜡原油管道的蜡沉积厚度,将累加最新值作为GM模型的定解条件,考察不同建模序列平移量对预测误差的影响,将预测残差代入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形成误差补偿器,在考虑沉积机理和随机效应叠加的情况下,采用优化GM-SVM组合模型对... 为准确预测含蜡原油管道的蜡沉积厚度,将累加最新值作为GM模型的定解条件,考察不同建模序列平移量对预测误差的影响,将预测残差代入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形成误差补偿器,在考虑沉积机理和随机效应叠加的情况下,采用优化GM-SVM组合模型对预测结果进行完善。结果表明,管壁蜡沉积厚度的增长与沉积趋势因素和随机环境因素相关,可分别用GM模型、SVM模型表征线性和非线性趋势的变化程度;随着平移量的增加,误差呈先快后慢的趋势递减,说明平移量只有在合理的范围内才可使残差值达到最小;优化GM-SVM模型在预测集上的平均相对残差为2.47%,数据波动减小,预测精度明显提升,说明采用优化GM-SVM模型研究管壁蜡沉积厚度的增长规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GM SVM 蜡沉积 厚度 平移量
下载PDF
疏松砂岩气藏泥砂堵塞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富华 张志豪 +5 位作者 廖丽 陈君 张卫东 冯大强 赵玉 姜琪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7-146,共10页
疏松砂岩气藏具有埋藏较浅,储层岩石疏松,气水分布复杂等特征,生产过程中地层易发生边底水侵、微粒运移和泥砂堵塞问题,导致井筒产水、出砂现象发生,影响气田的正常生产。选取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疏松砂岩气藏为研究目标,基于生产工程因... 疏松砂岩气藏具有埋藏较浅,储层岩石疏松,气水分布复杂等特征,生产过程中地层易发生边底水侵、微粒运移和泥砂堵塞问题,导致井筒产水、出砂现象发生,影响气田的正常生产。选取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疏松砂岩气藏为研究目标,基于生产工程因素分析与堵塞机制理论研究,探究产水、出砂以及地层泥砂堵塞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不同压实作用下的泥砂堵塞机制模拟实验,并通过压汞法毛管压力曲线、粒度测试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研究泥砂微粒堵塞机制及其对疏松砂岩渗流能力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生产压差、地层压力和边底水侵是气井出砂的主要影响因素;生产压差越大,地层压力衰减越快,压实作用越强,导致地层出水加剧;当储层发生边底水侵后,水侵与压实效应导致岩心渗透率迅速下降,最大渗透率损失率达到77.40%;岩心水化分散导致泥砂微粒粒径变小,释放出的石英、长石等非膨胀性颗粒将发生运移,运移泥砂微粒粒径(Dp)与孔喉直径(df)满足3df<Dp<10df的桥堵规则,导致地层泥砂微粒堵塞;当围压达到12 MPa后,运移泥砂微粒粒径与孔喉直径满足df>1/3Dp的匹配关系,泥砂微粒直接堵塞孔喉。因此,在开发中不建议采用过高的生产压差,对于地层压力降低的储层宜采取增压开发的方式,对地层进行能量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气藏 微粒运移 泥砂堵塞机制 生产压差 地层压力 水侵
下载PDF
柴西湖相碳酸盐岩致密气藏地质特征及规模富集条件——以环英雄岭地区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田继先 姜晓华 +8 位作者 国建英 孔骅 任世霞 周飞 沈晓双 沙威 乔柏翰 张娜 周胤男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23-1234,共12页
柴达木盆地西部(以下简称柴西)湖相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广,天然气资源潜力大,勘探程度低,天然气富集条件不明。基于非常规理念,以环英雄岭地区已发现的古近系—新近系(E32-N21)碳酸盐岩气藏为例,综合气藏解剖、地球化学及实验分析等资料,... 柴达木盆地西部(以下简称柴西)湖相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广,天然气资源潜力大,勘探程度低,天然气富集条件不明。基于非常规理念,以环英雄岭地区已发现的古近系—新近系(E32-N21)碳酸盐岩气藏为例,综合气藏解剖、地球化学及实验分析等资料,重新认识和评价了气藏特征及其含气潜力。结果表明,储层以灰质云岩、泥灰岩为主,渗透率小于0.1×10^(-3)μm^(2)的储层占70%以上,孔隙类型主要为溶孔、晶间孔和裂缝,非均质性强,属于致密碳酸盐岩储层。气藏具有含气层系多、大面积分布、含气饱和度低、多藏聚集、产量变化大的特点,属于碳酸盐岩致密气藏。柴西发育E32和N1共2套优质气源,生气强度大,为大面积成藏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湖相碳酸盐岩平面上大面积分布,纵向多层叠置,多种成因的裂缝与溶孔、晶间孔组合形成的孔缝网络结构提供了优质的储集空间;源储叠置、交互发育的"三明治"结构为大面积成藏奠定了基础;先致密、后成藏的特点及稳定分布的大段泥、盐岩层为致密气的保存提供了良好条件。在以上条件分析基础上,指出柴西湖相碳酸盐岩致密气藏资源潜力大,是柴达木盆地天然气勘探重要接替领域,狮子沟—油砂山—英东、南翼山—小梁山和油泉子—油墩子构造带为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湖相碳酸盐岩 致密气 富集条件
原文传递
聚焦于碰摩诱导的非规则形貌套管磨损分析
17
作者 刘君林 万志国 +4 位作者 满振峰 李国平 夏雪 罗敬兵 窦益华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1,共6页
由于钻磨铣作业管柱刚度低且受力情况复杂,发生涡动时不可避免会碰摩套管,诱导套管产生不连续、随机的磨损,降低井筒安全性。为研究碰摩磨损对套管安全性的影响规律,基于转子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钻磨铣作业钻柱有限元动力学模型,得到钻柱... 由于钻磨铣作业管柱刚度低且受力情况复杂,发生涡动时不可避免会碰摩套管,诱导套管产生不连续、随机的磨损,降低井筒安全性。为研究碰摩磨损对套管安全性的影响规律,基于转子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钻磨铣作业钻柱有限元动力学模型,得到钻柱涡动轨迹及钻柱涡动诱发的套管碰摩特征;同时建立了碰摩磨损体积计算模型,考察转速、钻压对碰摩诱导的套管磨损的影响规律;将碰摩磨损缺陷引入套管模型,采用应力集中比值分析碰摩磨损缺陷对套管承载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钻磨铣作业期间钻柱对套管的碰摩主要发生在下部钻具组合处,表现为不连续性碰摩和连续性碰摩2种形式;转速、钻压与碰摩磨损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碰摩磨损缺陷的偏磨率、开口大小及数量会对套管承载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由碰摩诱导产生的套管磨损分析及井筒完整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磨铣作业 修井 钻柱涡动 碰摩 非规则形貌 套管磨损
下载PDF
新型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制备及表界面性能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玉 杜竞 +4 位作者 许鸷宇 古月 毛建军 党杨斌 周明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1-116,共6页
目的以甲酸、甲醛、长链伯胺、环氧氯丙烷、甲醇和三氯甲烷为原料制备3种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2,2'-硫酸钠-3,3'-烷基二甲基氯化铵)-N,N-丙烷基]甲胺(C_(12)SAPA、C_(14)SAPA和C_(16)SAPA)。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比较了... 目的以甲酸、甲醛、长链伯胺、环氧氯丙烷、甲醇和三氯甲烷为原料制备3种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2,2'-硫酸钠-3,3'-烷基二甲基氯化铵)-N,N-丙烷基]甲胺(C_(12)SAPA、C_(14)SAPA和C_(16)SAPA)。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比较了不同疏水链长度的表面张力、Krafft点和热稳定性,考查了3种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抗温性、降低界面张力能力和提高采收率效果。通过FTIR和^(1)H-NMR确认了目标产物的合成。结果随着疏水链从C_(12)H_(25)增加到C_(16)H_(33),临界胶束浓度(CMC)减小,γ_(CMC)表面张力增加。随着疏水链的增加,Krafft点增加,在9℃以上具有良好的溶解性。3种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C_(12)SAPA、C_(14)SAPA和C_(16)SAPA)的抗温能力分别可达153℃、157℃和150℃;抗盐性大小为:C_(14)SAPA>C_(12)SAPA>C_(16)SAPA,C_(14)SAPA抗盐性达到5×10^(4)mg/L。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能力大小为:C_(12)SAPA>C_(14)SAPA>C_(16)SAPA,C_(12)SAPA和C_(14)SAPA效果更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能达到10^(-2)的数量级。模拟油藏地层环境下,3种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分别可提高采收率12.63%、10.91%和9.87%。结论合成的3种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表界面活性和驱油性能,在油藏提高采收率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 表界面活性 耐温抗盐性 岩心驱替实验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全氟辛酸钠在水中的分布
19
作者 许鸷宇 赵玉 +4 位作者 廖丽 杜竞 毛建军 姜琪 陈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9-353,共5页
为从微观上探究氟碳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分布情况,使用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全氟辛酸钠(Na-PFO)在水中的分布情况。模拟平衡后,PFO^(-)分布在水/气界面处,且疏水的氟碳链朝向气相,亲水的羧酸根浸在水中,形成层状分布,径向分布函... 为从微观上探究氟碳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分布情况,使用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全氟辛酸钠(Na-PFO)在水中的分布情况。模拟平衡后,PFO^(-)分布在水/气界面处,且疏水的氟碳链朝向气相,亲水的羧酸根浸在水中,形成层状分布,径向分布函数证明钠离子主要分布在水中的羧酸根附近。羧酸根可与周围的水分子形成氢键,且显负电性的氟原子也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钠离子与水分子之间具有吸引作用,但不形成氢键;钠离子主要分布于PFO^(-)的氧原子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碳表面活性剂 分子动力学模拟 数量密度 IGHM 径向分布函数
下载PDF
英西地区复杂应力条件下油藏体积压裂可行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熊廷松 张成娟 +3 位作者 赵恩东 刘又铭 谢菁 刘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9-582,共4页
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油藏具有整体含油、局部高产的特征,直井开发效果差、自然产能低,受地质认识和工程技术影响,历经30a的滚动勘探评价,始终未能实现有效开发。因此,拟通过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提高改造体积、增大泄油面... 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油藏具有整体含油、局部高产的特征,直井开发效果差、自然产能低,受地质认识和工程技术影响,历经30a的滚动勘探评价,始终未能实现有效开发。因此,拟通过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提高改造体积、增大泄油面积、降低生产压差,从而实现高效开发。在储集层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体积压裂可行性评价和复杂地应力条件下的裂缝延伸模拟。研究表明,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油藏储集层微裂缝发育,岩石具有一定脆性,储集空间复杂,流度比低,地应力条件复杂,通过采用大排量、大液量、高滑溜水比例、缝内暂堵的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形成了复杂裂缝系统,实现提高单井产量和改善开发效果的目标,证实了水平井体积压裂是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油藏开发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西地区 下干柴沟组上段油藏 体积压裂 水平井 微地震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