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里格气田东区下古生界马五_4~1储层综合评价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浮萍 卢涛 +3 位作者 唐铁柱 靳福广 赵忠军 蒋婷婷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7期32-38,5,共7页
利用岩心分析化验资料,综合储层岩电参数、有效储层厚度及试气生产情况,从沉积微相及成岩作用研究入手,结合古地貌恢复及现今构造刻画,分析储层的主控因素,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Ⅰ类储层主要分布在潮上云坪及膏云坪中,位... 利用岩心分析化验资料,综合储层岩电参数、有效储层厚度及试气生产情况,从沉积微相及成岩作用研究入手,结合古地貌恢复及现今构造刻画,分析储层的主控因素,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Ⅰ类储层主要分布在潮上云坪及膏云坪中,位于古岩溶斜坡或斜坡中的残丘边缘地带,发育裂缝和溶孔,占整个储层的24.6%;Ⅱ类储层主要分布在潮上云坪与泥云坪过渡带,位于古岩溶斜坡或残丘内,发育溶孔和晶间溶孔,占整个储层的42.5%;Ⅲ类储层沉积微相主要为潮上泥云坪,位于洼地或沟槽等地貌单元,孔隙类型以晶间孔为主,占整个储层的3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东区 储层综合评价 沉积微相 成岩作用
下载PDF
低渗致密砂岩气藏低伤害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以苏里格气田东区开发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邝聃 李达 +2 位作者 白建文 张春阳 朱更更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49-153,178,共5页
针对苏里格气田东区低渗致密砂岩气藏的储层特征,通过室内试验、油藏模拟、裂缝模拟等手段,分别从气藏压裂地质难点分析、低伤害压裂液体系研制、低伤害压裂优化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最终优选并优化了适合苏里格气田东区的低伤... 针对苏里格气田东区低渗致密砂岩气藏的储层特征,通过室内试验、油藏模拟、裂缝模拟等手段,分别从气藏压裂地质难点分析、低伤害压裂液体系研制、低伤害压裂优化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最终优选并优化了适合苏里格气田东区的低伤害羧甲基压裂液体系,形成一套系统的低伤害压裂优化设计方法及低伤害压裂改造特色工艺技术。经过60余井次的现场应用,平均单井无阻流量7.5551×104 m3/d,较邻近的常规羟丙基瓜尔胶压裂液改造井单井无阻流量提高30%左右,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实现单井增产、稳产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低伤害 压裂技术 苏里格气田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西区低阻气层成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包艳 张银德 +3 位作者 金文辉 宋荣彩 王宏 董国良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27-131,5,共5页
苏里格气田西区上古生界二叠系的主要含气目的层为盒8段及山1段,而此区域高阻气层与低阻气层共存,运用电阻率难以区分气层与水层,这给测井评价带来很大难度。因此正确认识低阻气层的成因,对准确识别储层中流体类型十分重要。本次研究从... 苏里格气田西区上古生界二叠系的主要含气目的层为盒8段及山1段,而此区域高阻气层与低阻气层共存,运用电阻率难以区分气层与水层,这给测井评价带来很大难度。因此正确认识低阻气层的成因,对准确识别储层中流体类型十分重要。本次研究从沉积背景、储层岩性、储层物性和钻井工程的角度出发,对低阻气层的成因和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粘土矿物分布,泥浆滤液侵入是造成气层低阻的主要因素,而高不动水饱和度是引起该区气层低阻的最主要原因。另外高地层水矿化度,也是造成该区低阻的成因。通过此次研究,其成果可为该区低阻气层的正确识别和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西区 低阻气层 粘土矿物分布 泥浆侵入 高不动水饱和度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东区马五段4亚段1小层与5亚段白云岩储层对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冯晓伟 李浮萍 +3 位作者 赵忠军 罗顺社 吕奇奇 李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5-29,5,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区下古生界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五段4亚段1小层(O2m4(1)5)和5亚段(O2m55)分别为上、中组合中主力产气层,但两者在储层规模、储集性能上却相差较大。对比发现,O2m4(1)5储层厚度稳定,分布在局限蒸发环境含膏云坪微相...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区下古生界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五段4亚段1小层(O2m4(1)5)和5亚段(O2m55)分别为上、中组合中主力产气层,但两者在储层规模、储集性能上却相差较大。对比发现,O2m4(1)5储层厚度稳定,分布在局限蒸发环境含膏云坪微相中,岩石类型主要为泥粉晶含硬石膏结核白云岩和泥粉晶白云岩,孔隙空间为膏模孔、裂缝;O2m55储层在平面上呈珠串状分布,在云坪及颗粒滩微相分布较厚,岩石类型主要为粗粉晶白云岩和颗粒白云岩,储集空间为晶间孔和少量的裂缝。白云岩成因及成岩作用的差异造成了2个层位储层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东区 储层 沉积微相 成岩作用 储集空间 白云岩化
下载PDF
榆林-子洲地区二叠系山西组二段气藏成因及沉积演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继平 路中奇 +2 位作者 陈存良 刘士鑫 张志刚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1-14,6,共4页
榆林-子洲地区二叠系山西组二段(Ps2)气藏具有储层厚度大、物性好、产量高等特点,但由于其在砂体成因认识上仍存在着诸多争议,制约了该区砂体分布规律的研究,增加了气藏勘探、开发的风险。通过对古盐度判别、砂体展布特征的研究、煤层... 榆林-子洲地区二叠系山西组二段(Ps2)气藏具有储层厚度大、物性好、产量高等特点,但由于其在砂体成因认识上仍存在着诸多争议,制约了该区砂体分布规律的研究,增加了气藏勘探、开发的风险。通过对古盐度判别、砂体展布特征的研究、煤层成因及指相作用的分析,恢复了该区Ps2沉积演化过程,揭示了砂体分布的控制因素,为气藏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洲气田 山西组二段 沉积演化 煤层成因
下载PDF
基于蛛网图对比的测井相分析研究——以三角洲前缘相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杨超 黄丹 +1 位作者 王小平 郭文强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2年第11期80-83,共4页
不同水动力环境会形成不同粒度特征的沉积微相并对应不同的电测曲线形态特征,因此可以根据测井曲线形态来确定微相类型。为了对测井相有明确的认识,借助曲线形态、蛛网图及距离系数,利用Z3-1、Q196、ZH27三口井资料对三角洲前缘水下... 不同水动力环境会形成不同粒度特征的沉积微相并对应不同的电测曲线形态特征,因此可以根据测井曲线形态来确定微相类型。为了对测井相有明确的认识,借助曲线形态、蛛网图及距离系数,利用Z3-1、Q196、ZH27三口井资料对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3种微相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蛛网图在沉积微相分析中不具一般性,相反测井曲线形态对识别微相具有明显的一般性,同时,这种一般性在距离系数上所反映的偏负与偏正特征与不同岩性在不同微相上的反映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相 沉积微相 相形态 蛛网图 距离系数
下载PDF
气举阀排液技术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曹毅 田发国 +1 位作者 李志超 李在顺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37-39,49,共4页
苏里格气田产水气井数量的不断增多,给气田的安全平稳运行带来了诸多危害。为确保气田产能的稳定发挥,在现场展开不同系列的排水采气措施试验。介绍气举阀排液技术工艺原理,分析评价现场实施效果。实践表明,应用该技术有助于提高储层改... 苏里格气田产水气井数量的不断增多,给气田的安全平稳运行带来了诸多危害。为确保气田产能的稳定发挥,在现场展开不同系列的排水采气措施试验。介绍气举阀排液技术工艺原理,分析评价现场实施效果。实践表明,应用该技术有助于提高储层改造液返排率,且在后期生产中可以实现气举重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排水采气 气举阀排液 气井积液
下载PDF
碳酸盐岩层序界面识别标志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双双 黄丹 +1 位作者 张俊涛 赵磊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2年第6期27-30,共4页
碳酸盐岩层序界面的形成主要受控于相对海平面的变化。由于碳酸盐岩沉积对相对海平面的变化比较敏感,这使碳酸盐岩与硅质碎屑岩层序界面对海平面变化有不同的响应特征。从沉积环境、元素地球化学、电镜及薄片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 碳酸盐岩层序界面的形成主要受控于相对海平面的变化。由于碳酸盐岩沉积对相对海平面的变化比较敏感,这使碳酸盐岩与硅质碎屑岩层序界面对海平面变化有不同的响应特征。从沉积环境、元素地球化学、电镜及薄片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等方面研究了碳酸盐岩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以期为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油气勘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层序界面 主控因素 识别标志
下载PDF
苏西48井区泥质砂岩流体测井识别 被引量:1
9
作者 金文辉 周文 +1 位作者 侯伟 王宏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6-59,166,共4页
统计工区内气层段的电阻率分布范围,发现有低阻气层的存在,分析认为是粘土矿物使储层段内的气层测井响应呈低阻显示。从两个方面分析使气层呈低电阻率响应原因,分别是粘土导致储层高不动水、粘土矿物的附加导电性。针对这两种形成气层... 统计工区内气层段的电阻率分布范围,发现有低阻气层的存在,分析认为是粘土矿物使储层段内的气层测井响应呈低阻显示。从两个方面分析使气层呈低电阻率响应原因,分别是粘土导致储层高不动水、粘土矿物的附加导电性。针对这两种形成气层低阻的成因,采用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法、泥质电阻率校正法和电阻率岩性归一化3种测井识别方法识别工区内气、水层,认为3种方法综合应用效果很好,可以有效地识别出泥质砂岩储层段流体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砂岩 低阻气层 苏里格气田 流体测井识别
下载PDF
同生断裂分段生长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以辽河西部凹陷鸳鸯沟断裂为例 被引量:45
10
作者 刘哲 吕延防 +2 位作者 孙永河 李彦彬 张东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3-799,共7页
为了研究同生断层的分段生长特征及其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以辽河西部凹陷鸳鸯沟断裂为例,采用最大断距相减法恢复鸳鸯沟断裂古断距,反演其活动历史,同时对比区域地质资料,提出了鸳鸯沟断裂在凹陷东部边缘郯庐断裂所诱导的右旋走... 为了研究同生断层的分段生长特征及其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以辽河西部凹陷鸳鸯沟断裂为例,采用最大断距相减法恢复鸳鸯沟断裂古断距,反演其活动历史,同时对比区域地质资料,提出了鸳鸯沟断裂在凹陷东部边缘郯庐断裂所诱导的右旋走滑构造系统影响下,具有右旋张扭的特征,沿其走向由西向东逐渐破裂、分段扩展:西段和中段最先发育于沙四段—沙三段沉积时期,断裂在沙二段—沙一段沉积时期为相对静止,东段在东营组沉积时期新生发育,断裂各段在馆陶组以来连结为一条统一的大断裂.研究结果表明,鸳鸯沟断裂分段生长的古调节带为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1)古调节带为物源进入凹陷区的优势入口,为油气聚集提供有利的储集砂体;2)古调节带构造变形复杂,发育断层、岩性及复合型油气圈闭;3)古调节带使得断裂下降盘发育横向背斜构造为油气运聚的有利指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生断裂 分段生长 最大断距相减法 西部凹陷 鸳鸯沟断裂 油气成藏
原文传递
利用BP神经网络法对致密砂岩气藏储集层复杂岩性的识别 被引量:34
11
作者 单敬福 陈欣欣 +2 位作者 赵忠军 葛雪 张芸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57-1263,共7页
在岩心和录井资料较少,又非常依赖测井资料进行地质综合解释的研究区域,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岩性识别是一项基础而又重要的工作.测井资料的数据种类虽然较多,但对岩性敏感的曲线较少,因此,如何优选对岩性敏感的测井曲线,然后进行网络学预... 在岩心和录井资料较少,又非常依赖测井资料进行地质综合解释的研究区域,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岩性识别是一项基础而又重要的工作.测井资料的数据种类虽然较多,但对岩性敏感的曲线较少,因此,如何优选对岩性敏感的测井曲线,然后进行网络学预测岩性,则显得尤为关键.在进行BP神经网络学习前,利用已知岩心资料,优选了本研究区对岩性较为敏感的自然伽玛和光电吸收截面指数这两种测井曲线,并做标准化与归一化处理,以消除测井系列、型号和测井曲线度量单位的不同引起的刻度和数量级误差,从而提高网络收敛速度,建立准确岩性识别模型,识别了未取芯井的岩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优选输入向量的BP神经网络法对苏里格气田复杂岩性进行识别,识别准确率较高,平均符合率达到了近90%.因此,通过采用该方法对岩性的识别,也为后续基础性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交会图法 BP神经网络 复杂岩性识别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砂质辫状河夹层特征——以苏东27-36密井网区为例 被引量:16
12
作者 卢志远 马世忠 +3 位作者 何宇 牛东亮 王龙 李建伟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4-708,714,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东区盒8下亚段属于砂质辫状河沉积,储层非均质性较强。依据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分析研究区砂质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学特征,在构型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多级界面形式存在的夹层。依据夹层分布特征,将研究区夹层主...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东区盒8下亚段属于砂质辫状河沉积,储层非均质性较强。依据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分析研究区砂质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学特征,在构型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多级界面形式存在的夹层。依据夹层分布特征,将研究区夹层主要分为河道间夹层、心滩坝内夹层、心滩坝间夹层以及河道底部滞留沉积。综合分析研究区6个沉积时间单元内夹层的密度、频率、分布特征,指出夹层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北部和东部相对较少。通过对盒8下亚段砂体构型解剖,认为辫状河砂体连片发育,夹层的存在使得砂体各向连通性变差,夹层是储层非均质性的重要成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构型 辫状河储层 夹层 砂体 苏里格东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苏里格西区苏X区块致密砂岩气藏地层水分布规律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继平 李跃刚 +3 位作者 王宏 王一 刘平 郝骞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7-393,共7页
致密砂岩气藏孔隙结构复杂,气井产量低,开发易受地层水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为例,应用地质、测井、测试及生产动态等资料,通过生烃强度、成岩作用、构造及非均质特征的研究,分析了气田地层水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将地层水按成... 致密砂岩气藏孔隙结构复杂,气井产量低,开发易受地层水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为例,应用地质、测井、测试及生产动态等资料,通过生烃强度、成岩作用、构造及非均质特征的研究,分析了气田地层水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将地层水按成因特征划分为低部位滞留水(Ⅰ型)、致密透镜状滞留水(Ⅱ型)、孤立透镜体水(Ⅲ型)3种类型;通过对井网较密的苏X区块东部的精细解剖,分析并总结了不同类型地层水的分布规律及生产特征。低部位滞留水在储层中气水分异明显,测井解释通常为水层或含气水层,水体的厚度大,地层水活跃;致密透镜状滞留水通常分布于气层之中,呈透镜状分布,测井曲线含水特征不明显,识别难度较大,测井解释多为含气层、气水层,部分井测井解释为气层,但试气或投产有水产出;而孤立透镜体水则主要分布于主含气层系以上的层位,在测井曲线上易于识别,测井解释以水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苏里格气田 地层水成因 地层水类型
下载PDF
松辽盆地红岗北地区扶余油层储层单砂体分布模式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孙雨 董毅明 +3 位作者 王继平 马世忠 于利民 闫百泉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5,共7页
针对松辽盆地红岗北地区扶余油层岩性油藏储层单砂体分布特征认识不清和岩性圈闭预测困难等问题,利用8口井的岩心资料、226个岩心样品分析测试结果和386口井的测井资料等,研究了储层单砂体成因类型、接触关系和分布模式。结果表明,扶余... 针对松辽盆地红岗北地区扶余油层岩性油藏储层单砂体分布特征认识不清和岩性圈闭预测困难等问题,利用8口井的岩心资料、226个岩心样品分析测试结果和386口井的测井资料等,研究了储层单砂体成因类型、接触关系和分布模式。结果表明,扶余油层的储层单砂体类型主要为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平面上,多支分流河道或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及其控制的河口坝砂体呈密集的窄带状分布特征;垂向上,储层单砂体分布受控于沉积物供给量与垂向沉积演化特征,呈现"南北分异"和"垂向分段"特征。平面多支、垂向多层的分流河道砂体的相互叠置,造成了研究区扶余油层储层砂体分布复杂多变的特征。扶余油层不同分流河道或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之间的接触关系可分为叠置式、切叠式、迁移式和孤立式等4种类型。分流河道或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与溢岸薄层砂体或河口坝砂体之间多为突变接触关系;多期溢岸薄层砂体或河口坝砂体常呈"堆砌"叠置关系。以上认识可为红岗北地区扶余油层岩性圈闭预测和油水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砂体分布模式 沉积微相 岩性油藏 扶余油层 松辽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中部水平井开发区盒8段沉积微相和砂体展布 被引量:13
15
作者 雷卞军 李跃刚 +4 位作者 李浮萍 赵忠军 朱亚军 张志刚 徐隆博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105,共15页
为满足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水平井部署、水平井地质导向及跟踪分析的需求,作者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垂向层序和测井相分析等手段,以辫状河沉积模式为指南,汲取有关的露头和现代沉积定量储集层沉积学成果,对苏里格中部水平井开发... 为满足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水平井部署、水平井地质导向及跟踪分析的需求,作者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垂向层序和测井相分析等手段,以辫状河沉积模式为指南,汲取有关的露头和现代沉积定量储集层沉积学成果,对苏里格中部水平井开发区盒8下亚段沉积微相和砂体展布进行了精细描述。在相标志、微相特征和沉积层序研究基础上,以研究区密集井区剖面详细对比、砂体储集层厚度统计为依据,并运用水平井水平段录井资料,综合分析估算出研究区盒8下亚段储集砂体规模参数。作者拟定了沉积亚相、微相划分的3项指标(砂/地比、测井曲线、储渗砂体)。精心编制的砂层组沉积微相和砂体展布图,为水平井部署和地质导向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平原 主河道 次河道 砂体展布 8 苏里格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原型湖盆恢复及中部砂体成因 被引量:13
16
作者 庞军刚 卢涛 +1 位作者 国吉安 李文厚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4期56-63,共8页
根据大量钻井、露头及岩心资料,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湖岸线、深湖线、湖盆底形等进行了恢复,所恢复的长6湖盆中心位于正宁、甘泉、庙湾等地。东北部缓坡带主要发育三角洲砂体,西南部陡坡带主要发... 根据大量钻井、露头及岩心资料,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湖岸线、深湖线、湖盆底形等进行了恢复,所恢复的长6湖盆中心位于正宁、甘泉、庙湾等地。东北部缓坡带主要发育三角洲砂体,西南部陡坡带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及深湖区重力流(主要为浊积岩和砂质碎屑流)砂体;湖盆东北部发育浅水坡折带和深水缓坡型坡折带,西南部发育深水陡坡型坡折带,湖盆中心具有先向西南方向迁移,再向东北方向迁移的演化特点。在对三角洲砂体的勘探继续关注的同时,深水区及湖泛期砂体的勘探也应引起进一步的重视;受东部缓坡坡折带控制的地区和受西部陡坡坡折带控制的地区砂体的展布规律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勘探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岸线 深湖线 坡折带 砂体成因 延长期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韩勇 宋志军 +2 位作者 白建文 宋汉华 薛媛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1年第4期119-120,共2页
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具有能够减少气体"滑脱"效应,增加间歇气举效率、单井增产效果显著等优点。柱塞气举工艺曾经在长庆气田的靖边气田少数单井上得到应用,取得一定效果。该工艺自去年以来在长庆气田的苏里格气田的部分气井... 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具有能够减少气体"滑脱"效应,增加间歇气举效率、单井增产效果显著等优点。柱塞气举工艺曾经在长庆气田的靖边气田少数单井上得到应用,取得一定效果。该工艺自去年以来在长庆气田的苏里格气田的部分气井上得到应用,使气井实现自动化启停,排水采气效果明显,柱塞气举工艺可进一步在苏里格气田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塞气举 苏里格气田 现场应用
下载PDF
老井侧钻水平井开发技术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白慧 李浮萍 王龙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4年第9期13-17,共5页
老井侧钻水平井是挖掘油气田剩余可采储量潜力,提高油气藏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该技术已成为国内各老油田开发后期有效的增产稳产手段,不仅避免了钻新井或加密井的重复建设投资,而且能有效降低开发成本,完善开发井网,提高单井产... 老井侧钻水平井是挖掘油气田剩余可采储量潜力,提高油气藏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该技术已成为国内各老油田开发后期有效的增产稳产手段,不仅避免了钻新井或加密井的重复建设投资,而且能有效降低开发成本,完善开发井网,提高单井产量和储量动用程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对老井侧钻水平井开发技术的研究,结合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地质特征、开发现状以及剩余气分布,论述了该技术在苏里格气田开发的应用情况及效果,对今后老井侧钻水平井技术在苏里格气田的规模应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侧钻 水平井 应用
下载PDF
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微观力学成因及孔道选择机理 被引量:11
19
作者 丁帅伟 姜汉桥 +1 位作者 席怡 李俊键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45-49,共5页
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多以非连续相存在,微观作用力影响明显。以特高含水期孤滴状剩余油为研究对象,对毛细管模型中油滴的微观力学成因进行分析,明确毛管力是孤滴状剩余油形成的主要微观作用力;选取双孔孔隙结构模型建立油滴运移孔道半径临... 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多以非连续相存在,微观作用力影响明显。以特高含水期孤滴状剩余油为研究对象,对毛细管模型中油滴的微观力学成因进行分析,明确毛管力是孤滴状剩余油形成的主要微观作用力;选取双孔孔隙结构模型建立油滴运移孔道半径临界条件模型,研究剩余油滴选择毛细管孔道的机理,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驱动力和黏滞力对油滴通过的孔道半径最小界限值的影响较大。该结果可为分析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动用条件及提高采收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微观剩余油 力学成因 孔道选择机理
下载PDF
基于储层地质知识库约束的致密砂岩气藏储量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14区块为例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吉 侯科锋 +2 位作者 李浮萍 田敏 张志刚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22-1329,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提交储量时样本数据有限,储量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以苏里格气田14区块盒8段、山1段致密砂岩气藏为研究对象,提出以储层地质知识库为约束的储量复算思路与方法。以...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提交储量时样本数据有限,储量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以苏里格气田14区块盒8段、山1段致密砂岩气藏为研究对象,提出以储层地质知识库为约束的储量复算思路与方法。以气田密井网区储层地质知识库为指导,对研究区有效储层进行精细描述,刻画含气边界的基础上,按照"平面分单元、纵向分小层"的思路,采用容积法对储量进行复算。此外,依据累计产气量、储量丰度及内部收益率对储量进行综合分类评价。复算结果表明,含气面积和储量丰度的减小引起复算储量减少,含气面积减小是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稀井网砂体边界控制产生的误差、井间砂体减薄尖灭及储层的非均质变化共同引起含气面积的减小。评价结果证实区块储量物质基础落实,具备较长期稳产的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地质知识库 储量复算 分类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