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气钻井技术在大邑1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姬长生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0-111,共2页
川西地区深探井,由于井眼尺寸大,地层复杂,平均机械钻速极低,不仅钻井周期长而且极易发生断钻具等井下复杂事故,严重制约了川西地区的天然气勘探开发进程。如何提高钻井速度一直是川西地区深探井钻井工作的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川西地区深探井,由于井眼尺寸大,地层复杂,平均机械钻速极低,不仅钻井周期长而且极易发生断钻具等井下复杂事故,严重制约了川西地区的天然气勘探开发进程。如何提高钻井速度一直是川西地区深探井钻井工作的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提高机械钻速,缩短钻井周期,使用了空气钻井技术并取得成功。文中介绍空气钻井技术在大邑1井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钻井 川西地区 钻井速度 大邑1井
下载PDF
井筒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三庆 乔领良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2年第6期87-89,共3页
最大关井压力对于井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执行井控规程的相关规定时,应当考虑按套管鞋处的地层破裂压力所允许的井口关井压力确定的最大关井压力没有考虑到溢流条件的情况;按套管抗内压强度的80%确定的最大关井压力没有考虑到套管磨... 最大关井压力对于井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执行井控规程的相关规定时,应当考虑按套管鞋处的地层破裂压力所允许的井口关井压力确定的最大关井压力没有考虑到溢流条件的情况;按套管抗内压强度的80%确定的最大关井压力没有考虑到套管磨损的情况。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用数模分析方法,对井筒安全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在压井作业时,由于井内气体膨胀而产生的高套压,是否会压漏套管鞋处地层,应当根据当时的井内压力值进行判断;随着套管内壁磨损程度的增加,套管抗内压强度明显减弱,磨损量与抗内压强度关系可用二次三项式拟合。研究成果对于进行井筒安全分析评价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可以在生产现场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流 关井 风险
下载PDF
应用成像测井分析川西地区现今地应力场方向 被引量:2
3
作者 史明 李阳兵 林绍文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2年第6期100-101,104,共3页
准确判断地应力方向不仅仅与石油工程方面的问题密切相关,而且对油气田勘探开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区域地应力场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利用成像测井分析地应力方向的方法,主要包括井壁崩落、井壁诱导压裂缝、应力释放缝等。运用这些方... 准确判断地应力方向不仅仅与石油工程方面的问题密切相关,而且对油气田勘探开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区域地应力场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利用成像测井分析地应力方向的方法,主要包括井壁崩落、井壁诱导压裂缝、应力释放缝等。运用这些方法对川西地区地应力场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域内须二段与须四段地应力方向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与区域地应力方向一致,为近东西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测井 诱导裂缝 地应力方向 川西地区
下载PDF
应用无黏土相钻井液提高大邑构造钻井施工速度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明洪 姬长生 刘敬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6-117,共2页
根据对川西凹陷大邑构造地层地质特征,选择无黏土相聚合物钻井液配合钻井提速。通过室内实验优选絮凝剂和确定絮凝剂最佳加量,确定无黏土相聚合物钻井液配方。介绍了无黏土相钻井液在大邑4井和大邑101井的现场应用情况。在大邑构造沙溪... 根据对川西凹陷大邑构造地层地质特征,选择无黏土相聚合物钻井液配合钻井提速。通过室内实验优选絮凝剂和确定絮凝剂最佳加量,确定无黏土相聚合物钻井液配方。介绍了无黏土相钻井液在大邑4井和大邑101井的现场应用情况。在大邑构造沙溪庙组以上井段使用无黏土相聚合物钻井液,能大幅提高钻井机械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邑构造 无黏土相 机械钻速 絮凝
下载PDF
老君1井空气钻井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岳军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7年第7期77-79,共3页
老君1井是中石化第一口空气钻井,设计井深6494m。因为川东大巴山区地层可钻性差、钻井周期长,为尽快探明该地区老君山构造的气藏储量,及时布置生产井。该井在二开非目的层段使用空气钻井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钻井机械钻速,21d进尺2491.7... 老君1井是中石化第一口空气钻井,设计井深6494m。因为川东大巴山区地层可钻性差、钻井周期长,为尽快探明该地区老君山构造的气藏储量,及时布置生产井。该井在二开非目的层段使用空气钻井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钻井机械钻速,21d进尺2491.70m,机械钻速达到11.37m/h,是该地区泥浆钻的1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君1井 空气钻井 新兴科技钻井 方法 措施
下载PDF
中江地区第一口砂体气藏中曲率水平井钻井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岳军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7年第7期75-76,共2页
中石化西南分公司在川西地区钻的第一口水平井,水平段长,气层多,地层砂泥岩互换频繁,造斜钻进难度大。介绍了施工情况、钻井难度和井眼轨迹控制等,总结分析了钻井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成功作法和失败经验。
关键词 江沙8-H井 水平钻井 井眼轨迹控制 划眼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8
7
作者 姚卫江 范存辉 +2 位作者 党玉芳 秦启荣 赵玲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2-36,165,共5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凸起是在石炭纪至早二叠世挤压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宽缓鼻状古隆起,是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有利指向区。工区火山岩岩石类型复杂多样,既有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又有侵入岩。火山碎屑岩包括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火山熔岩...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凸起是在石炭纪至早二叠世挤压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宽缓鼻状古隆起,是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有利指向区。工区火山岩岩石类型复杂多样,既有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又有侵入岩。火山碎屑岩包括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火山熔岩主要包括安山岩和玄武岩,侵入岩主要包括花岗岩和辉绿岩。工区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包括次生溶孔、裂缝以及少量原生孔隙(晶间孔、砾间孔、残余气孔等),储层以低孔-低渗(或特低渗)储层为主,储层非均质性强,其中火山角砾岩和安山岩储层物性相对较好,其次是凝灰岩和玄武岩。其储层主控因素包括岩性(岩相)、成岩作用、风化淋滤作用及断裂构造,其中断裂构造有利于裂缝发育和油气运聚;风化淋滤可以改善储层物性;岩性或岩相决定了火山岩的储集空间类型和后期演化;成岩作用中冷却收缩作用及溶解作用有利于提高储层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拐凸起 火山岩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川西首口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忠飞 何世明 +2 位作者 全家正 周回生 丁俊选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1,共4页
XYHF-1井是川西地区第1口页岩气勘探水平井,在其钻井过程中存在机械钻速低、井身质量难以控制、钻井液选择困难、井控风险大、井壁稳定性差等难题。在深入分析该井钻井难点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井身结构优化、井眼轨迹控制、钻具组合优... XYHF-1井是川西地区第1口页岩气勘探水平井,在其钻井过程中存在机械钻速低、井身质量难以控制、钻井液选择困难、井控风险大、井壁稳定性差等难题。在深入分析该井钻井难点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井身结构优化、井眼轨迹控制、钻具组合优化、安全钻进和储层保护等关键钻井技术及其应用效果,并简要介绍了旋转导向钻井、油基钻井液和滑套固井技术在该井的应用情况。全井钻井周期253.17 d,平均机械钻速1.6 m/h(含直导眼段),全井井径扩大率小于12%,上部井段最大井斜为0.87°,施工效果较好。应用效果表明,合理的井身结构和井眼轨道优化设计,是保证浅层水平井顺利实施的前提;加强摩阻扭矩预测、采用安全钻进措施和良好性能的钻井液,是预防井下复杂情况和安全钻进的重要保证,该井的顺利完钻,为同类井提供了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平井 钻井技术 井眼轨迹 XYHF-1井
下载PDF
基于测井参数的遗传BP神经网络识别火山岩岩性——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范存辉 梁则亮 +2 位作者 秦启荣 赵玲 左静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1期68-71,166,共4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岩石类型复杂多样,既有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又有侵入岩,造成该区岩性识别难度较大。为此,引入了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遗传BP神经网络是以自身特有的样本学习能力获得识别模式,识别结果客观...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岩石类型复杂多样,既有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又有侵入岩,造成该区岩性识别难度较大。为此,引入了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遗传BP神经网络是以自身特有的样本学习能力获得识别模式,识别结果客观可靠。利用测井参数对中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储集层的岩性进行识别研究,选取典型井的测井参数训练遗传BP神经网络,以获得网络神经元的连接权值。获得满意的权值后,通过输入其他已知井的测井数据对其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火山岩岩性的可信度高,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BP神经网络 火山岩 岩性识别
下载PDF
CO_2泡沫压裂工艺技术在川西低渗致密气藏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朱洪涛 陈冬林 +1 位作者 刘华杰 周天春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4,115,共2页
新场气田上沙溪庙组气藏属中孔、低渗孔隙性储层,孔隙喉道小,水敏性较强,压裂液返排排驱压力高,压裂液返排困难,易形成水锁伤害,采用常规压裂工艺技术难以获得理想的增产效果;为此研究并现场应用了CO2泡沫压裂技术,现场试验表明CO2泡沫... 新场气田上沙溪庙组气藏属中孔、低渗孔隙性储层,孔隙喉道小,水敏性较强,压裂液返排排驱压力高,压裂液返排困难,易形成水锁伤害,采用常规压裂工艺技术难以获得理想的增产效果;为此研究并现场应用了CO2泡沫压裂技术,现场试验表明CO2泡沫压裂技术能减少进入地层的水基压裂液量,提供地层液体返排的能量,达到了压裂液自喷、快速、多排的目的,从而降低了压裂液对储层的二次伤害,提高了低渗透致密气藏的压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场构造 上沙溪庙组 二氧化碳 泡沫压裂
下载PDF
川中龙岗-营山地区雷口坡组雷四^3亚段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仕玖 曾德铭 +3 位作者 王兴志 李顺 陈虎 王岩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9-926,共8页
四川盆地中部龙岗—营山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雷四3亚段储层发育较好,在颗粒型白云岩中显示丰富的油气,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通过对研究区30余口钻井岩心、薄片的宏观及微观观察,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对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进行较详细的研究... 四川盆地中部龙岗—营山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雷四3亚段储层发育较好,在颗粒型白云岩中显示丰富的油气,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通过对研究区30余口钻井岩心、薄片的宏观及微观观察,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对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进行较详细的研究,探讨了成岩作用与储集空间演化的关系。研究发现区内雷四3亚段储层成岩演化过程复杂,各种成岩作用发育,储层质量的好坏受成岩作用影响明显。压实压溶作用、多期胶结作用以及多期充填作用导致粒间孔、晶间孔大幅度减少;混合水白云石化作用、表生期和埋藏期溶蚀作用以及构造破裂作用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形成了大量的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溶孔和溶蚀缝,成为现今该层段的主要储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储层 储集空间 雷口坡组 龙岗—营山地区
下载PDF
吹脱法去除采气废水中氨氮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硕 《四川环境》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研究以四川地区采气废水经低温蒸馏处理后的水样作为研究对象,其氨氮的质量浓度为51.6mg/L,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较为系统的探讨了曝气量、温度、pH值等相关因素对吹脱法去除采气废水中氨氮的影响。此外,在大量的试验数据中选取了... 研究以四川地区采气废水经低温蒸馏处理后的水样作为研究对象,其氨氮的质量浓度为51.6mg/L,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较为系统的探讨了曝气量、温度、pH值等相关因素对吹脱法去除采气废水中氨氮的影响。此外,在大量的试验数据中选取了较为适宜的处理条件,进行了一系列验证实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曝气量为2L/min、pH值为11、温度为80℃条件下,氨氮去除率可达90%以上,吹脱法处理采气废水中氨氮能够满足达标排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脱法 氨氮 PH值 温度 处理时间
下载PDF
川西涡轮钻井复杂情况分析与预防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传云 颜果云 +1 位作者 王兴忠 郑嘉伟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7年第1期35-37,40,共4页
近年来在四川深井钻井中逐渐推广应用"涡轮钻具十孕镶金刚石钻头"来提高硬地层钻井效率,取得了较好钻速指标。钻头被卡时,涡轮钻具的强度不能满足强提强扭要求;且涡轮钻具与井眼环空间隙小,导致造成套铣工具选择难。为避免套... 近年来在四川深井钻井中逐渐推广应用"涡轮钻具十孕镶金刚石钻头"来提高硬地层钻井效率,取得了较好钻速指标。钻头被卡时,涡轮钻具的强度不能满足强提强扭要求;且涡轮钻具与井眼环空间隙小,导致造成套铣工具选择难。为避免套铣涡轮钻具时出现事故复杂化,通常采取干磨涡轮轴承、提出涡轮钻具本体部分后再进行套铣或磨铣钻头来处理卡钻,处理卡钻周期长且成本高。在喷漏同层段井漏时,堵漏材料往往造成涡轮钻具堵塞而失效,带来井控安全隐患。通过分析川西几口深井涡轮钻井时出现的几种复杂情况,提出涡轮钻井复杂或事故的预防措施,有效地降低涡轮钻井复杂或事故,为在川西深井推广应用涡轮钻井技术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深井 硬地层 涡轮钻井 复杂 预防与处理
下载PDF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用作煤层压裂液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董波 李圣涛 +1 位作者 杨兴渝 罗陶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4-96,共3页
采用压汞仪对晋城煤样进行结构分析,该地区煤样属于低渗透双孔介质模型,煤样结构分选差,煤层割理仅占20%左右;并针对该地区煤层的特点研制了黏弹性表面活性剂体系作为压裂液,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较高的黏弹性,悬浮能力强,破胶后黏度... 采用压汞仪对晋城煤样进行结构分析,该地区煤样属于低渗透双孔介质模型,煤样结构分选差,煤层割理仅占20%左右;并针对该地区煤层的特点研制了黏弹性表面活性剂体系作为压裂液,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较高的黏弹性,悬浮能力强,破胶后黏度低,返排率高,煤样的渗透率恢复可达7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样结构 进汞曲线 黏弹性 表面活性剂 压裂液
下载PDF
小拐油田二叠系佳木河组储层裂缝发育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范存辉 秦启荣 +2 位作者 姚卫江 赵玲 朱雨萍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21,共5页
小拐油田佳木河组储层主要发育微裂缝、高角度张开缝、高角度充填缝、直立缝、砾缘缝等,其中以未充填的直立缝最为发育,为主要裂缝类型。裂缝发育方位为近EW向和近SN向,其中近EW向裂缝占绝对优势,与现今最大主应力方向基本一致,有效性... 小拐油田佳木河组储层主要发育微裂缝、高角度张开缝、高角度充填缝、直立缝、砾缘缝等,其中以未充填的直立缝最为发育,为主要裂缝类型。裂缝发育方位为近EW向和近SN向,其中近EW向裂缝占绝对优势,与现今最大主应力方向基本一致,有效性好。裂缝发育的主控因素主要为岩性和厚度,构造部位对裂缝发育程度影响不明显。裂缝综合预测结果表明,好的裂缝发育区位于距离红车断裂带稍远的拐102井—拐5井—拐105井区、拐103井—车排3井—拐9井—车502井—车501井一带,较好的裂缝发育区位于裂缝发育区周围,呈环带状分布,包括红车断裂带附近的拐11井—拐147井—拐101井—拐104井地区以及拐106井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拐油田 佳木河组 裂缝 发育特征
下载PDF
页岩孔缝结构及海相与陆相储层特征差异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洪 李靖 +2 位作者 郑庆龙 支林 杜巍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深入分析海、陆相页岩微观孔隙的特征差异和含气潜力,采用FEI Quanta 200F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对页岩岩样进行了高真空扫描,建立了微观储层孔隙结构体系。以扫描电镜观测的微观孔隙孔径大小、形态及连通性结果为基础,参考前人对页岩... 为了深入分析海、陆相页岩微观孔隙的特征差异和含气潜力,采用FEI Quanta 200F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对页岩岩样进行了高真空扫描,建立了微观储层孔隙结构体系。以扫描电镜观测的微观孔隙孔径大小、形态及连通性结果为基础,参考前人对页岩吸附气、游离气研究成果及吸附气、游离气特征差异,对不同孔隙的储气能力和对页岩气的渗滤扩散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将陆相页岩和海相页岩的微观孔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海、陆相页岩微观孔隙的特征差异和含气潜力。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气6类储层孔隙中,有机质纳米孔、黏土矿物粒间孔富集海、陆相页岩吸附气,古生物化石孔、岩石骨架矿物孔、黄铁矿晶间溶蚀孔、微裂缝富集游离气,改造后的岩石骨架矿物孔和微裂缝在页岩气的渗滤扩散方面起到主要作用。海相页岩中有机质和有机质纳米孔的含量远高于陆相页岩,而纳米孔富集吸附气;海相包含较多石英、长石及碳酸盐岩矿物,使海相页岩脆性矿物的含量高于陆相页岩,更易压裂,以上两个因素导致海相页岩的开发潜力大于陆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微观结构 富集机理 海相页岩 陆相页岩 差异性
下载PDF
裂缝性气藏压裂关键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静 林永茂 李佳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45,共2页
结合川西和国内外裂缝性油气藏在压裂施工实际,在裂缝性气藏压裂施工过程中,由于天然裂缝开启导致的压裂液过量滤失、主裂缝难以形成和延伸,施工过程中表现出高的施工压力和低砂比阶段快速砂堵等难点,通过压前裂缝诊断技术、压裂施工过... 结合川西和国内外裂缝性油气藏在压裂施工实际,在裂缝性气藏压裂施工过程中,由于天然裂缝开启导致的压裂液过量滤失、主裂缝难以形成和延伸,施工过程中表现出高的施工压力和低砂比阶段快速砂堵等难点,通过压前裂缝诊断技术、压裂施工过程中的综合降滤、实时裂缝诊断技术是确保裂缝性气藏压裂避免沿天然裂缝延伸形成张开程度不一的多支缝,确保施工过程中形成具有一定缝宽的主裂缝的关键。为后期加砂压裂提供了基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气藏 识别裂缝 综合降滤 裂缝诊断
下载PDF
新场气田高压高产气井封隔器完井工艺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进 蒲杨 +2 位作者 骆仕洪 杨泽超 李发全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9-120,共2页
新场气田须二段气藏由于CO2腐蚀及盐水电化学腐蚀较严重,其完井工艺是目前该气田深井勘探、开发的重点和难点。为满足深井测试及后期采气的要求,在新2井首次试用衬管加封隔器完井工艺。为此,对该工艺在试气、改造、采输等各种工况下的... 新场气田须二段气藏由于CO2腐蚀及盐水电化学腐蚀较严重,其完井工艺是目前该气田深井勘探、开发的重点和难点。为满足深井测试及后期采气的要求,在新2井首次试用衬管加封隔器完井工艺。为此,对该工艺在试气、改造、采输等各种工况下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论证,经分析及实践证明该工艺适合川西新场气田高温、高压深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2井 完井工艺 测试 设计校核 封隔器 新场气田
下载PDF
智能压裂系统在油气开采中的应用及其实施路径研究
19
作者 杨大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10期0034-0036,共3页
实现压裂智能化的关键是:一是要对井下地质资料进行收集与分析,保证压裂设计与施工的科学性;其次,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对压裂施工过程进行了优化,降低了人为因素带来的错误,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最终实现对压裂操作全过程的实时监... 实现压裂智能化的关键是:一是要对井下地质资料进行收集与分析,保证压裂设计与施工的科学性;其次,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对压裂施工过程进行了优化,降低了人为因素带来的错误,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最终实现对压裂操作全过程的实时监测,对操作参数进行动态调整,保证压裂效果达到最佳。实现智能化压裂技术,对于提高油气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运行费用,保障作业安全和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促进我国油气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作业 智能压裂系统 实施
下载PDF
氯化钾钻井液体系在元坝气田陆相井段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文 张勇 +1 位作者 谢永斌 王帆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4年第5期57-59,共3页
川东北工区元坝区块陆相地层钻井液施工主要存在以下难点:钻井液密度高、井眼大、参与循环钻井液量大、易发生井壁失稳、易漏、高压气层等,其中井壁失稳问题是多年来都未曾解决的难题之一,间接导致钻井周期长、机械钻速低。针对易发生... 川东北工区元坝区块陆相地层钻井液施工主要存在以下难点:钻井液密度高、井眼大、参与循环钻井液量大、易发生井壁失稳、易漏、高压气层等,其中井壁失稳问题是多年来都未曾解决的难题之一,间接导致钻井周期长、机械钻速低。针对易发生井壁失稳的难题,学习邻区中江构造、高庙构造等区块防塌成功经验,优选了抑制剂和防塌封堵剂,形成了氯化钾防塌钻井液并在元坝多口井陆相地层得到成功应用。结果表明,90%的应用井无井壁失稳复杂情况发生,顺利钻穿陆相地层,缩短了钻井周期,提高了机械钻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气田 防塌封堵 陆相 井壁失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