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98篇文章
< 1 2 2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表剂溶液性能及其驱油机理 被引量:17
1
作者 唐晓旭 王闯 +2 位作者 卢祥国 路新宇 张立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4-149,共6页
采用仪器分析和现代物理模拟方法,对BⅢ聚表剂的微观分子结构、黏度特性、乳化性、界面张力及驱油效率进行了研究,并与普通中分聚合物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BⅢ聚表剂分子具有独特的“网状”结构,分子线团尺寸远大于中分聚合物,使... 采用仪器分析和现代物理模拟方法,对BⅢ聚表剂的微观分子结构、黏度特性、乳化性、界面张力及驱油效率进行了研究,并与普通中分聚合物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BⅢ聚表剂分子具有独特的“网状”结构,分子线团尺寸远大于中分聚合物,使其具有更好的液流转向能力;BⅢ聚表剂溶液存在一个临界浓度值,类似于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低于该浓度值时溶液黏度与中分聚合物相当,反之溶液黏度增幅明显变大;BⅢ聚表剂在溶剂水矿化度升高1倍的情况下,黏度保留率能达到90%,表现出较好的抗盐性;BⅢ聚表剂与中分聚合物相比,具有较强的乳化性,而且当浓度超过1200mg/L时,界面张力能达到10^-3mN/m数量级;相同实验条件下,BⅢ聚表剂溶液的驱油效率始终高于中分聚合物溶液,证实聚表剂驱油能力优于普通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表剂 聚合物 增黏性 抗盐性 乳化 界面张力 驱油效率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气体正循环钻井压力模型
2
作者 陈良 杨志 朱丽红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5-137,共3页
气体钻井是一种与传统钻井方式相比有着很大区别的欠平衡钻井。为了合理预测井内流体的流动特性,有必要推导出统一适用的理论公式。气体体积流量是保证欠平衡钻井施工的关键,由于采用具有极大压缩性的气体作为循环介质,其循环系统的体... 气体钻井是一种与传统钻井方式相比有着很大区别的欠平衡钻井。为了合理预测井内流体的流动特性,有必要推导出统一适用的理论公式。气体体积流量是保证欠平衡钻井施工的关键,由于采用具有极大压缩性的气体作为循环介质,其循环系统的体积流量与压力变化密切相关,因此气体钻井压力计算成为研究重点。按照气量从钻柱内注入沿环空上返的顺序,分别对钻柱和环空处压力公式进行了推导,建立压力随深度和温度变化的计算模型,并以空气钻井为例求解各处方程通解。根据边界条件确定常数,就可获得压力随温度和井深变化的规律,进一步计算即可确定体积流量,为合理选择空压机等配套设备,确定钻进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正循环 压力模型 钻井压力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混积岩优质储层特征及成因机理 被引量:53
3
作者 解习农 叶茂松 +2 位作者 徐长贵 杜晓峰 杜学斌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526-3539,共14页
陆相断陷湖盆中混积岩储层勘探不断突破,使之成为一类新的优质储层而备受沉积学家关注.以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沙河街组一段、二段混积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已钻遇混积岩岩心的储层沉积学及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揭示了混积岩储层特征及其成因机... 陆相断陷湖盆中混积岩储层勘探不断突破,使之成为一类新的优质储层而备受沉积学家关注.以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沙河街组一段、二段混积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已钻遇混积岩岩心的储层沉积学及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揭示了混积岩储层特征及其成因机理.研究表明以陆源碎屑为主和以生物碎屑为主的混积岩往往具有较好的储集物性.这类储层除保存较好的原生孔隙,还保存一定的与生物组构有关孔隙以及次生孔隙.混积岩储层主要经历了泥晶化、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及压实作用等成岩作用.准同生期泥晶化作用、早成岩期大气淡水淋滤作用和准同生期白云岩化作用是导致混积岩中优质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包壳结构抑制了早期压实作用,有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早期大气淡水淋滤产生大量的次生溶蚀孔隙.混积岩优质储层形成条件及其控制因素分析为混积岩优质储层的预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法,并对陆相断陷湖盆中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沉积 断陷湖相 混积岩优质储层 沙河街组 渤海湾盆地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南海西北陆缘深水沉积体系内部构成特征 被引量:41
4
作者 解习农 陈志宏 +2 位作者 孙志鹏 姜涛 何云龙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7-634,共8页
深水沉积是近年来我国海域油气勘探重点之一,利用高精度二维和三维地震剖面的精细解剖,揭示了南海西北陆缘区深水沉积体系类型及其内部构成特征.这些深水地区除堆积正常深海-半深海泥岩外,还发育大量深水重力流沉积,包括块体流沉积、深... 深水沉积是近年来我国海域油气勘探重点之一,利用高精度二维和三维地震剖面的精细解剖,揭示了南海西北陆缘区深水沉积体系类型及其内部构成特征.这些深水地区除堆积正常深海-半深海泥岩外,还发育大量深水重力流沉积,包括块体流沉积、深水峡谷、沉积物波等大型沉积体.研究表明,南海西北陆缘区发育4类陆坡,即进积型、滑塌型、水道化型、宽缓渐变型陆坡.不同陆坡类型具有不同地貌形态,发育不同的沉积体类型.大型块体流沉积主要发育于滑塌型和水道化型陆坡,沉积物波主要发育于宽缓渐变型陆坡下部及深海中央峡谷长昌段的周缘地区.由于南海西北陆缘自晚中新世以来形成向东开口的喇叭形变深的地貌形态,导致在盆地中央形成了独特的与陆坡走向一致的深海峡谷体系——中央峡谷.该峡谷的沉积充填不仅包括来自于西部峡谷头部的浊积水道沉积,还包括来自于北部陆坡的块体流沉积,特别是来自于滑塌型陆坡的块体流沉积.中央峡谷体系构成了西北陆缘区多源汇聚的深水沉积物输送系统,同时也是南海西北陆缘深水区重要的油气储层发育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流 沉积物 深海峡谷 上新世 南海西北陆缘 油气
原文传递
南方某矿区土壤镉污染及作物健康风险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妍 张磊 +2 位作者 程红光 孙海旭 崔祥芬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52-2761,共10页
为了评估南方某县土壤镉污染情况、量化当地不同作物镉含量并对不同人群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从该县3个镇采集135份土壤样本,入户采集128份自产大米样本,种植区采集7份脐橙样本,对其中镉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镇采集土壤样品镉超标率分... 为了评估南方某县土壤镉污染情况、量化当地不同作物镉含量并对不同人群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从该县3个镇采集135份土壤样本,入户采集128份自产大米样本,种植区采集7份脐橙样本,对其中镉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镇采集土壤样品镉超标率分别为41.67%、28.81%和21.62%,地累积指数计算得到该县68.9%的土壤样本受到不同程度的镉污染,大米镉含量超标率分别为48.57%、34.48%、8.82%。而脐橙果肉样品中镉含量较低,远低于0.05 mg·kg^-1。计算不同作物的危害商数(HQ)可得,食用自产大米的危害商数(HQ)值普遍大于1,风险较高,而食用脐橙果肉产生的健康风险低。种植脐橙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且当地具有脐橙适宜的生长条件,故考虑在重污染区种植脐橙取代种植水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大米 膳食暴露 种植结构
下载PDF
极地破冰船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羽 李岳阳 王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8-193,共6页
极地破冰船作为开辟极地航道、资源开采的必要装备,是各国推进极地战略的重要抓手。本文重点介绍美俄等环北极国家近年来破冰船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并以此对我国破冰船的发展给出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 破冰船 发展现状 未来趋势
下载PDF
应用随机介质正演模拟刻画深水区台缘礁碳酸盐岩储层 被引量:23
7
作者 马灵伟 顾汉明 +2 位作者 赵迎月 陈殿远 赵小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3-590,676+502,共8页
南海A区块深水区钻井少,储层刻画难度大。本文基于深水区地质沉积相分析成果,利用深水区地震资料建立符合实际条件的地层结构模型,结合波阻抗反演结果及地震属性特征,建立深水台缘礁碳酸盐岩储层的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随机建模方... 南海A区块深水区钻井少,储层刻画难度大。本文基于深水区地质沉积相分析成果,利用深水区地震资料建立符合实际条件的地层结构模型,结合波阻抗反演结果及地震属性特征,建立深水台缘礁碳酸盐岩储层的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随机建模方法对台缘礁碳酸盐岩储层内部的孔洞、裂缝进行精细刻画。运用"交"、"并"算法将储层结构单元与随机介质模型结合,建立符合地下实际的深水台缘礁碳酸盐岩储层地震地质随机介质模型,应用正演模拟、常规处理和相似性分析技术,获得与实际地层最接近的台缘礁碳酸盐岩储层结构和参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介质 碳酸盐岩储层 储层建模 正演模拟 储层精细刻画
下载PDF
产液、吸水指数预测方法及其在SZ36-1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宇 张迎春 +2 位作者 李红英 宋光立 翟广福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2-64,共3页
针对SZ36-1油田开发综合调整的实际,对井网加密后新井的产液量以及新转注注水井的注入能力进行了论证。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无因次产液指数及无因次吸水指数随含水率的变化关系,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机理模型获... 针对SZ36-1油田开发综合调整的实际,对井网加密后新井的产液量以及新转注注水井的注入能力进行了论证。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无因次产液指数及无因次吸水指数随含水率的变化关系,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机理模型获得的无因次产液指数及无因次吸水指数随含水的变化关系基本符合油田实际,可有效论证新井液量以及注水井吸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液指数 吸水指数 含水率 综合调整 数值模拟 SZ36—1油田
下载PDF
316L不锈钢在海洋深水环境中的局部腐蚀规律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殿宇 王毛毛 +5 位作者 张亮 李大朋 常炜 王修云 王润 张雷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9年第1期102-106,共5页
目的研究316L不锈钢在海洋深水环境中的局部腐蚀规律。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在南海170 m水深位置开展316L不锈钢腐蚀模拟实验,并通过电化学测试方法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等测试手段进行分析。结果浸泡7天时,316L不... 目的研究316L不锈钢在海洋深水环境中的局部腐蚀规律。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在南海170 m水深位置开展316L不锈钢腐蚀模拟实验,并通过电化学测试方法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等测试手段进行分析。结果浸泡7天时,316L不锈钢表面发生局部腐蚀,但微生物吸附会形成保护性的微生物膜,引起其自腐蚀及击穿电位正移,耐点蚀性能会升高。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溶解氧含量逐渐降低,试样表面吸附的微生物膜性质发生变化,导致钝化膜在微生物与Cl-的作用下破裂,自腐蚀电位及击穿电位负移,耐点蚀性能下降。结论 316L不锈钢在海洋深水环境中的耐点蚀性能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先降低而后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海洋深水环境 生物膜 点腐蚀
下载PDF
西沙地区西科1井综合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罗威 张道军 +3 位作者 刘新宇 王振峰 胡雯燕 王亚辉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5-498,共14页
为建立西沙地区与邻近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之间可对比的地层格架及明确二者之间碳酸盐岩—生物礁群的发育规律,基于岩芯暴露面、生物地层、古地磁及化学地层的分析与相互印证,开展了西科1井的综合地层研究。研究认为该井0~214.89 m为乐东... 为建立西沙地区与邻近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之间可对比的地层格架及明确二者之间碳酸盐岩—生物礁群的发育规律,基于岩芯暴露面、生物地层、古地磁及化学地层的分析与相互印证,开展了西科1井的综合地层研究。研究认为该井0~214.89 m为乐东组,底界年龄约2.0 Ma; 214.89~288.43 m为莺歌海组一段,底界年龄约3.2 Ma; 288.43~374.95 m为莺歌海组二段,底界年龄约5.3Ma; 374.95~470.1m为黄流组一段,底界年龄约7.2 Ma; 470.1~576.5 m为黄流组二段,底界年龄约11.6 Ma; 576.5~758.4 m为梅山组一段,底界年龄约13.8 Ma;758.4~1032.46m为梅山组二段,底界年龄约16Ma;1032.46~1179.69m为三亚组一段,底界年龄约21Ma;1179.69~1257.52 m为三亚组二段,底界年龄约23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地层 生物地层 地层格架 古地磁 新近系 西科1井 西沙地区 南海
原文传递
世界深水勘探特点及中国深水勘探现状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陈春峰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6期835-837,811,共4页
深水勘探具有5大特点,即盆地类型以被动陆缘盆地为主,勘探区带以有油气发现浅水油气区的延伸深水区为主,圈闭类型以大型构造为主,储层以第三系深水扇体类型的高孔高渗储层为主,油气类型以油为主。我国目前的深水勘探区域主要分布于南海... 深水勘探具有5大特点,即盆地类型以被动陆缘盆地为主,勘探区带以有油气发现浅水油气区的延伸深水区为主,圈闭类型以大型构造为主,储层以第三系深水扇体类型的高孔高渗储层为主,油气类型以油为主。我国目前的深水勘探区域主要分布于南海海域,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南海西部海域、南海东部海域、南海南部海域。南海西部深水区圈闭条件较好,总体上属相对较高风险区。南海东部深水区与南海西部深水区条件基本相似,因此,从近期来看,该区的勘探条件同样不很成熟;但从长远来看,该区有一定的勘探潜力。南海南部深水区与南海北部深水区条件差别较大,从近期来看,该区的勘探条件较为成熟,勘探潜力大。但随着世界深水勘探的成熟,对地质风险的承受能力增强,南海北部深水区将成为可勘探的油气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盆地 油气勘探 勘探潜力 盆地类型 南海
下载PDF
惠州石化有限公司连续重整装置工艺流程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18
12
作者 孟凡辉 纪传佳 杨纪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724-2729,共6页
以惠州石化有限公司200×10~4t/a连续重整装置为研究对象,采用英国先进技术公司KBC的流程模拟软件Petro-SIM,建立了预加氢部分、重整反应部分以及重整全流程模型,以期优化装置操作条件,改善装置的生产瓶颈。应用该模型分别对重整加... 以惠州石化有限公司200×10~4t/a连续重整装置为研究对象,采用英国先进技术公司KBC的流程模拟软件Petro-SIM,建立了预加氢部分、重整反应部分以及重整全流程模型,以期优化装置操作条件,改善装置的生产瓶颈。应用该模型分别对重整加权平均反应入口温度以及重整装置的3条分馏塔进行了优化分析。模拟结果得出,重整加权平均反应入口温度在520.7~521.7℃时,重整操作条件最优;预加氢产物汽提塔底温度在235℃、塔压在1.01MPa、进料温度在171℃时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重整脱戊烷塔塔压在1.02MPa、重整脱丁烷塔塔压在1.0MPa时塔的操作最优。通过实施优化措施,将重整加权平均反应入口温度由517.7℃提高至521℃,可增产芳烃2.7×10~4t/a,氢气1.126×10~7m^3/a;分别将汽提塔塔压、脱戊烷塔塔压以及脱丁烷塔塔压由1.1MPa降至1.0MPa,共节约燃料气3.528×10~6m^3,多回收C6环烷烃2.306×10~4t/a。核算装置效益,全年可实现节能效益197.9万元,提升装置经济效益3128.8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重整装置 模拟 模型 优化 节能
下载PDF
煤柴油加氢装置热高分系统腐蚀机理与失效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绍良 全建勋 +5 位作者 金浩哲 李强 杨杰 偶国富 陈炜 艾志斌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40,共8页
以某石化企业煤柴油加氢装置换热器腐蚀失效为研究对象,采用PENG-ROB物性方法构建腐蚀失效预测模型,通过分析系统内铵盐结晶温度、腐蚀介质含量、液态水含量等分布规律,明确了该系统内主要是以NH 4Cl结晶沉积堵塞为主的失效模式。此外,... 以某石化企业煤柴油加氢装置换热器腐蚀失效为研究对象,采用PENG-ROB物性方法构建腐蚀失效预测模型,通过分析系统内铵盐结晶温度、腐蚀介质含量、液态水含量等分布规律,明确了该系统内主要是以NH 4Cl结晶沉积堵塞为主的失效模式。此外,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内无NH 4HS结晶风险,管、壳程NH 4Cl结晶温度分别为164~170℃,161~171℃,温度段位置位于E104换热器尾端出口以后的低温区。由液态水含量可知,该温度下换热器无充足液态水溶解NH 4Cl,极易发生NH 4Cl堵塞、穿孔、泄漏等问题。结合对E104内部温度分布预测以及现场垢物化验,得知热高分系统内存在NH 4Cl结晶沉积问题,其位于管束出口端向内3.94 m区域,与模拟分析结果相吻合,验证了预测方法的准确性。该研究成果可为加氢反应流出物换热系统的抗腐蚀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装置 换热器 工艺仿真 铵盐结晶 腐蚀失效
下载PDF
注水水质对低渗油藏开发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吴锋 李晓平 +1 位作者 廖伍彬 杨洋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4期68-71,共4页
基于水质对低渗透油藏储层渗流物性影响的实验研究,结合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注水水质与相对渗透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油藏工程理论和方法,分析了注水水质对低渗透油藏开发动态和开发指标(包括油藏含水变化规律、驱油效率、波及系... 基于水质对低渗透油藏储层渗流物性影响的实验研究,结合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注水水质与相对渗透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油藏工程理论和方法,分析了注水水质对低渗透油藏开发动态和开发指标(包括油藏含水变化规律、驱油效率、波及系数、采出程度和水驱动用储量等)的影响,此研究结果可能对油藏注水设计产生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水质 低渗透油类 相对渗透率 驱油效率 波及系数 采出程度
下载PDF
316L不锈钢在南海环境中的缝隙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慧心 李大朋 +4 位作者 王毛毛 常炜 张雷 宋积文 王修云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1年第1期98-103,共6页
目的研究316L不锈钢在南海环境中的缝隙腐蚀行为。方法利用自主设计的实海实验装置,在南海170m水深的位置开展316L不锈钢缝隙腐蚀实验。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试样的腐蚀形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腐蚀产物膜的微观形貌,结合能谱仪(... 目的研究316L不锈钢在南海环境中的缝隙腐蚀行为。方法利用自主设计的实海实验装置,在南海170m水深的位置开展316L不锈钢缝隙腐蚀实验。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试样的腐蚀形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腐蚀产物膜的微观形貌,结合能谱仪(EDS)分析腐蚀产物膜的微区成分,并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缝隙腐蚀试样表面微生物的附着情况。通过对比点蚀试样与缝隙腐蚀试样的腐蚀形貌,并观察缝隙腐蚀试样腐蚀形貌随腐蚀时间的变化,分析研究316L不锈钢在南海环境中的缝隙腐蚀行为。结果实海工况下浸泡120 h后,点蚀试样腐蚀轻微,机械划痕清晰可见,缝隙腐蚀试样表面有腐蚀产物生成,并出现明显的局部损伤。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缝隙腐蚀试样表面的局部损伤发展为浅表局部腐蚀,缝隙口堆积锈红色腐蚀产物,并形成闭塞电池。腐蚀408h后,在Cl~-的催化及微生物膜的加速作用下,缝隙口生成许多细小的点蚀坑,并聚集形成点蚀带,缝隙内部呈现波纹状腐蚀形貌,缝隙外部腐蚀相对轻微。荧光照片可见缝隙腐蚀试样表面有微生物附着。结论316L不锈钢在南海环境中具有较高的缝隙腐蚀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实海环境 缝隙腐蚀 腐蚀行为 微生物 点蚀
下载PDF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助力实验室认可 被引量:17
16
作者 石琰美 刘保民 《现代信息科技》 2018年第5期1-3,共3页
本文对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在实验室认可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采用LIMS技术可以规范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对认可过程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实验室认可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LIMS 质量管理
下载PDF
杂散电流干扰和阴极保护作用下碳钢腐蚀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查鑫堂 张建文 +2 位作者 陈胜利 赵景茂 姜瑞景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8,26,共8页
目的探讨杂散电流和阴极保护二者共同作用对碳钢腐蚀的影响。方法在碳钢管表面手工涂刷涂层并制造小块破损点,研究Q235碳钢在涂层破损后,受单纯直流杂散电流干扰、单纯阴极保护以及二者共同作用时随时间变化的电化学交流阻抗图谱(EIS),... 目的探讨杂散电流和阴极保护二者共同作用对碳钢腐蚀的影响。方法在碳钢管表面手工涂刷涂层并制造小块破损点,研究Q235碳钢在涂层破损后,受单纯直流杂散电流干扰、单纯阴极保护以及二者共同作用时随时间变化的电化学交流阻抗图谱(EIS),通过图谱信息以及图谱数据拟合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条件下,Bode图低频阻抗和Nyquist图容抗弧半径都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通过图谱和数据拟合发现,单纯杂散电流条件下,杂散电流越大,电化学阻抗越小,浸泡15天时,20 m A杂散电流条件下的极化电阻达到200 m A条件下的4倍。阴极保护对杂散电流腐蚀具有防护作用,无论是单独施加阴保,还是杂散+阴保共同作用,-1000 m V(vs.CSE)与-850 m V(vs.CSE)横向对比,总是-1000 m V条件下的极化电阻更高。一定程度上,阴保电位越负,极化电阻越大,保护效果越好。结论在一定范围内,不论是单独施加,还是共同作用,总是杂散电流越小,阴极保护电位越负,对碳钢的保护效果越好,腐蚀程度越轻。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监测管道腐蚀状况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S 杂散电流 阴极保护 极化电阻 破损涂层 Q235碳钢
下载PDF
CO_(2)促进“甲醇经济”与“氢经济”共同发展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江涛 鹿晓斌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18,25,共6页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如何快速实现碳减排任务重大,其中能源消费结构至关重要。在CO_(2)循环利用中,甲醇作为"碳载体"和"氢载体"可以促进氢能产业优化,解决氢气(H_(2))难运输、难存储...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如何快速实现碳减排任务重大,其中能源消费结构至关重要。在CO_(2)循环利用中,甲醇作为"碳载体"和"氢载体"可以促进氢能产业优化,解决氢气(H_(2))难运输、难存储的瓶颈。针对富碳天然气和CO_(2)集中排放大户,充分利用甲醇和H_(2)之间的相互转化反应,提出富碳天然气-甲醇-氢能一体化技术和CO_(2)-H_(2)-甲醇一体化技术,通过CO_(2)实现H_(2)与甲醇互补和相互转化的能源终端供应系统,推动能源低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甲醇 氢能 碳中和 氢经济
下载PDF
两化融合环境下智能工厂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5
19
作者 曹晓红 韩永立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共5页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绿色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悄然兴起,从而为传统石化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与机遇。智能化发展成为石化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为此,惠州石化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开展了智能工...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绿色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悄然兴起,从而为传统石化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与机遇。智能化发展成为石化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为此,惠州石化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开展了智能工厂探索实践,提出以两化融合引领企业智能化进程的实施策略,开展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工业大数据集成创新,研究形成智能炼厂的应用框架和实施内容,组织开展智能化的创新应用,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指出推进新一代智能应用的主攻方向,为石化行业乃至流程行业智能工厂的建设提供了借鉴,形成具有中国海油特色的石化企业智能工厂示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化融合 智能工厂 工业互联网 六有工作法
下载PDF
海上平台老井槽侧钻井泥线预开窗斜向器设计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超 徐鸿飞 +2 位作者 范白涛 刘作鹏 刘峰 《石油矿场机械》 2017年第1期29-33,共5页
介绍了一种可通过导管直接下入的泥线预开窗斜向器。使用该斜向器可在不改变平台结构的情况下重新利用老井槽对老井进行侧钻作业。基于受力分析和有限元模拟,对泥线预开窗斜向器的斜面角度、导向管和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 介绍了一种可通过导管直接下入的泥线预开窗斜向器。使用该斜向器可在不改变平台结构的情况下重新利用老井槽对老井进行侧钻作业。基于受力分析和有限元模拟,对泥线预开窗斜向器的斜面角度、导向管和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分析表明,泥线预开窗斜向器导向斜板的倾斜角度在3.5~5.0°最为合适。采用X52及以上钢级的隔水管作为斜向器导向管,其整体结构和材料的应力满足规范及海洋作业要求。为利用海上平台的老井槽对弃井进行泥线开窗侧钻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平台 侧钻 斜向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