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洲黑杨×欧美杨F_1无性系的多性状联合选择 被引量:17
1
作者 管兰华 潘惠新 +1 位作者 黄敏仁 施季森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10,共5页
利用美洲黑杨(I 69杨)×欧美杨(I 45杨)33个F1 无性系第 12 年生数据详细研究了林木生长、木材品质和干形性状联合改良的可行性,并与单性状直接选择进行了比较。通过独立淘汰法可以选择出生长和材积均较优良的无性系;应用指数进行... 利用美洲黑杨(I 69杨)×欧美杨(I 45杨)33个F1 无性系第 12 年生数据详细研究了林木生长、木材品质和干形性状联合改良的可行性,并与单性状直接选择进行了比较。通过独立淘汰法可以选择出生长和材积均较优良的无性系;应用指数进行综合选择时,综合性状得到改良,但单个性状的遗传增益比单性状直接选择的增益有所下降;用材积和木材密度两性状构建的指数进行选择,选出的无性系是材积比较大、密度比较高的优良无性系,与独立淘汰法选出的无性系有66.7%是相同的;当用生长性状、木材品质性状和干形性状构建多性状选择指数时,材积经济权重×10 与密度经济权重×10 是两个比较好的指数;按材积经济权重×10进行选择时,虽然木材密度遗传增益很小,但是材积的遗传增益可达 5.14%,指数遗传力为 0.653 5;按照密度经济权重×10进行选择时木材密度可以获得 6.27%的遗传增益而材积几乎没有减少,指数遗传力高达0.702。运用选择指数对多性状进行综合评判和定向选择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改良 遗传增益 选择指数 定向选择
下载PDF
马尾松松材线虫抗性育种技术的开发——一次接种测定结果及其成果的早期利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蔡卫兵 徐六一 +2 位作者 席启俊 高景斌 户田忠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8-249,共2页
为选拔出抗性候选木 ,对“选拔母群体”进行了第 1次接种测定。接种 160d后 ,马尾松的接种存活率为 2 0 .8% ,仅次于对照树种火炬松 (3 0 .9% ) ,而湿地松 (1.6% )、黄山松 (1.2 % )、黑松 (4 .4% )的存活率均显著低下。从马尾松的产地... 为选拔出抗性候选木 ,对“选拔母群体”进行了第 1次接种测定。接种 160d后 ,马尾松的接种存活率为 2 0 .8% ,仅次于对照树种火炬松 (3 0 .9% ) ,而湿地松 (1.6% )、黄山松 (1.2 % )、黑松 (4 .4% )的存活率均显著低下。从马尾松的产地来看 ,和县的存活率最高 ,其次为广德 ,滁州最低 ,苗木的抗性存在着产地间的差异。抗性评价结果表明 :抗性程度最高的区组 (指数为 5 )有 8个家系 ,抗性较高的区组 (指数为 4)有 17个家系。如果从这 2 5个家系的母树上进行采种育苗 ,可以将所育成苗木作为暂定有抗性的苗木进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抗性育种 一次接种测定 马尾松 黄山松 松材线虫抗性候选木 线虫种群
下载PDF
马尾松松材线虫抗性候补木的选拔及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六一 户田忠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4303-4304,共2页
为了选拔马尾松松材线虫抗性候补木,安徽省松材线虫抗性育种中心于2003~2005年间开展了1次及2次接种检定。2003、2004年对抗性候补木选拔母群体中培育的324个家系、约44000株苗木进行了1次检定,平均生存率分别为20.8%、18.6%;200... 为了选拔马尾松松材线虫抗性候补木,安徽省松材线虫抗性育种中心于2003~2005年间开展了1次及2次接种检定。2003、2004年对抗性候补木选拔母群体中培育的324个家系、约44000株苗木进行了1次检定,平均生存率分别为20.8%、18.6%;2004、2005年对1次检定合格的298个家系、8035株苗木进行了2次检定,平均生存率分剐为57,0%、92.6%。说明不同环境对检定结果有影响。应用2次检定合格的家系生存率来评价抗性强弱,区别出23个抗性强的家系,在抗性苗木生产之前,可以使用23个家系的原母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抗性育种 1次接种检定 2次接种检定 松材线虫抗性候补木
下载PDF
湖北省马尾松天然群体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丁小飞 曹健 +4 位作者 陈红林 管兰华 冈村政则 河野耕藏 生方正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3057-3059,共3页
运用同工酶电泳技术对马尾松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湖北省的7个马尾松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湖北省的马尾松群体具有较高的变异水平;整个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00,等位基因数为3.63,期望杂合度为0.262;群... 运用同工酶电泳技术对马尾松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湖北省的7个马尾松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湖北省的马尾松群体具有较高的变异水平;整个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00,等位基因数为3.63,期望杂合度为0.262;群体内杂合体不足,纯合体过量,处于非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同工酶 遗传多样性 湖北
下载PDF
黄山松松材线虫病抗性候补木的选拔及评价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六一 高景斌 +2 位作者 蔡卫兵 席启俊 户田忠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14093-14094,14115,共3页
[目的]选拔黄山松松材线虫病抗性候补木并进行评价。[方法]于2003年11月在潜山县天柱山林场、青阳县九华山景区、黄山区汤口镇的4片黄山松林分中选择黄山松抗性候选母树63株;2004年春季播种育苗,2005年7月和2006年7月中旬分别进行了1次... [目的]选拔黄山松松材线虫病抗性候补木并进行评价。[方法]于2003年11月在潜山县天柱山林场、青阳县九华山景区、黄山区汤口镇的4片黄山松林分中选择黄山松抗性候选母树63株;2004年春季播种育苗,2005年7月和2006年7月中旬分别进行了1次及2次接种测定。[结果]对抗性候补木选拔母群体培育的63个家系、约13 505株苗木的1次接种检定表明,平均生存率为39.02%;对1次接种测定合格的57个家系、5 250株苗木所作的2次接种测定表明,平均生存率为8.46%。应用2次接种测定合格的家系生存率来评价黄山松松材线虫病抗性强弱,区别出8个抗性强的家系。[结论]在抗性苗木生产之前,可以早期利用该8个家系的原母树;今后还需要通过无性系接种测定,选择出具有较强抗性的家系和单株,营建黄山松无性系抗性种子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松 松材线虫病 抗性育种 1次接种检定 二次接种检定 抗性候补木
下载PDF
黄山松外部形态特征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六一 高景斌 +2 位作者 蔡卫兵 席启俊 户田忠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5期960-962,968,共4页
对安徽省天柱山、九华山、黄山分布的 65株黄山松 (Pinustaiwanensis)优树的树皮颜色 ,树皮的开裂形状 ,针叶的长、粗 ,树脂道指数 (RDI:ResinDuctIndex)等外部形态进行了调查 ,讨论了产地间的差异 ;另外 ,还调查了采集的球果长、中央直... 对安徽省天柱山、九华山、黄山分布的 65株黄山松 (Pinustaiwanensis)优树的树皮颜色 ,树皮的开裂形状 ,针叶的长、粗 ,树脂道指数 (RDI:ResinDuctIndex)等外部形态进行了调查 ,讨论了产地间的差异 ;另外 ,还调查了采集的球果长、中央直径 ,球果重 ,开果率。结果表明 :黄山松树皮的颜色分 4种类型 ,树皮开裂分 3种类型 ,针叶的长、粗及内部形质 (树脂道配置 )等特性呈现地域性差异 ;黄山地区的黄山松针叶长度比以前报告的要长一些 ,且发现黄山地区的树脂道指数具有日本赤松和黑松杂交种的特征(>1.410 ) ;球果的长度、直径、重量没有产地间的变异 ,黄山地区的球果比其他地区细长 ,球果鳞刺比其他两地少。球果经 40℃、2 4h干燥处理后取出种子 ,单个球果的种子重、种子粒数、充实种子比率和千粒重有地域性差异。在播种苗床上看 ,发芽特性和变异个体的出现因母树不同而有变异 ,但没有发现地域性差异。颜色异常的苗木出现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松 地域 形态特征 变异
下载PDF
利用“指数选择”的方法选择马尾松二代优树研究
7
作者 张锐 陈红林 +4 位作者 董梅 河村 嘉一郎 久保田 正裕 《湖北林业科技》 2004年第1期9-11,共3页
“开发马尾松子代优树选择技术”是中日合作林木育种科技中心项目正在实施的“开发多世代选择育种技术”的课题之一。该项目主要是在生长量、材质等性状方面选择出比上一代更好的优树 ,并将选择的优树进行杂交 ,建立育种群体林。为开发... “开发马尾松子代优树选择技术”是中日合作林木育种科技中心项目正在实施的“开发多世代选择育种技术”的课题之一。该项目主要是在生长量、材质等性状方面选择出比上一代更好的优树 ,并将选择的优树进行杂交 ,建立育种群体林。为开发出非常有效的、比较先进的优树选择技术和分析方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二代优树 指数选择 多世代选择 育种群体林 子代林
下载PDF
鹅掌楸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蔡桁 蒋祥娥 +4 位作者 汪建亚 丁小飞 郝汉芳 户田忠雄 锦织正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4-626,共3页
运用组织培养技术对鹅掌楸穴LiriodendronchinenseSarg.雪的种子及冬芽进行诱导,通过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及炼苗等技术研究,筛选出最适宜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冬芽诱导的最佳配方为WPM+穴0.2~2.0雪mg/LBAP鸦种子发芽诱导... 运用组织培养技术对鹅掌楸穴LiriodendronchinenseSarg.雪的种子及冬芽进行诱导,通过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及炼苗等技术研究,筛选出最适宜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冬芽诱导的最佳配方为WPM+穴0.2~2.0雪mg/LBAP鸦种子发芽诱导最佳配方为MS+0.05mg/LBAP鸦继代培养最佳配方为MS+0.2mg/LBAP+0.05mg/LNAA或WPM+0.2mg/LBAP;生根培养最佳配方为WPM或1/2WPM+穴1.0~2.0雪mg/LNAA,1/2MS+0.2mg/LIBA+0.1mg/LNAA+0.1mg/LABT;炼苗最佳基质为蛭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培养技术 鹅掌楸 最佳配方 继代培养 生根培养 培养基配方 BAP 初代培养 芽诱导 NAA WPM ABT 种子 炼苗 冬芽 基质
下载PDF
鹅掌楸组织培养技术初探 被引量:11
9
作者 蒋祥娥 蔡桁 +1 位作者 汪建亚 户田忠雄 《江西林业科技》 2004年第4期24-26,共3页
鹅掌楸外植体是以种子发芽后的无菌苗为材料。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利用基本培养基MS(以下简称MS)添加适当的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在初步培养中,以WPM+0.5mg/L(单位下同)BAP+0.1NAA培养基分化最好。在继代培养中,以MS+0.2BAP+0.0... 鹅掌楸外植体是以种子发芽后的无菌苗为材料。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利用基本培养基MS(以下简称MS)添加适当的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在初步培养中,以WPM+0.5mg/L(单位下同)BAP+0.1NAA培养基分化最好。在继代培养中,以MS+0.2BAP+0.05NAA培养基中不定芽诱导情况最好。不定芽在接入生根培养基20d后,其高度平均可长高1.86cm。在生根培养中,以1/2MS+0.2IBA+0.1NAA+0.1ABT较好,其生根率达到了6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楸 无菌苗 不定芽诱导 生根培养
下载PDF
四倍体刺槐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祥娥 蔡桁 +2 位作者 汪建亚 户田 忠雄 《湖北林业科技》 2006年第2期8-11,共4页
四倍体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是我国引种驯化历史较久的外来树种,为人工诱交植株,分速生型和饲料型。与普通刺槐相比具有更强的适生能力,对土质要求不严格,耐干旱瘠薄,在海拔2 000 m以下、降水量不低于200 mm、年平均气温不低于3℃... 四倍体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是我国引种驯化历史较久的外来树种,为人工诱交植株,分速生型和饲料型。与普通刺槐相比具有更强的适生能力,对土质要求不严格,耐干旱瘠薄,在海拔2 000 m以下、降水量不低于200 mm、年平均气温不低于3℃的地区均能生长。本实验对速生型四倍体刺槐进行了组织培养及健化技术的研究,在不定芽的诱导中,以MS、1/ 2(N)MS、LS、1/2(N)LS为基本培养基,在各培养基中,以MS+BAP0.2 mg/L+NAA0.05 mg/L的组合生长情况最好,但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其细胞分裂素要逐步降低。在生根培养中,以1/2MS+NAA0.05 mg/L+IBAO.01 mg/L生根最好。在苗木健化中,其成活率达 7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生型 四倍体刺槐 组织培养 外来树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