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2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474
1
作者 杨文英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12-819,共8页
糖尿病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而我国糖尿病流行形势尤为严峻,近年来患病率不断攀升,患病人数高居世界第一.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另一个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近几十年来,我国开展了数次大规模的... 糖尿病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而我国糖尿病流行形势尤为严峻,近年来患病率不断攀升,患病人数高居世界第一.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另一个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近几十年来,我国开展了数次大规模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虽在此过程中诊断标准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糖尿病迅猛增长的趋势已成定局,目前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11%左右,估算糖尿病患者数量1.14亿,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达35%(2010,ADA标准)左右.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预期寿命,为患者及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医疗和经济负担,我国糖尿病的防控管理面临巨大挑战.本文总结了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及变化趋势,并讨论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流行病学 中国
原文传递
1994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被引量:424
2
作者 全国糖尿病防治协作组 潘孝仁 +4 位作者 杨文英 刘娟 郑旭 王芃 刘铨之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84-389,共6页
为调查全国糖尿病及糖耐量低减(IGT)的患病率及糖尿病危险因素,对全国19省市年龄≥25岁的224251人群进行横向普查,根据1985年WHO标准,年龄在25~64岁的213515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为2.51%,糖耐量低减患病率为3.20%(按1990年全国人口年龄... 为调查全国糖尿病及糖耐量低减(IGT)的患病率及糖尿病危险因素,对全国19省市年龄≥25岁的224251人群进行横向普查,根据1985年WHO标准,年龄在25~64岁的213515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为2.51%,糖耐量低减患病率为3.20%(按1990年全国人口年龄标化后患病率);新诊断糖尿病的比例(70.33%)明显高于已确诊的糖尿病者。现患病率是10年前的3.0倍左右,其中农村患病率的增长高于城市。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重指数或腰臀围比、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低体力活动、高收入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在高收入人群中,低文化程度也为NIDDM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患病率 危险因素 中国
原文传递
饮食和运动干预治疗对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530例糖耐量低减人群六年前瞻性观察 被引量:242
3
作者 潘孝仁 李光伟 +12 位作者 胡英华 王继兴 杨文英 安作新 刘娟 曹辉碧 胡泽溪 庞成言 张辉 郑辉 王金平 姜希贵 姜亚云 《中华内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对1986年在大庆人群糖尿病调查诊断的577例糖耐量低减(IGT)者按体重指数(BMI))25(352例)及<25(225例)分组基础上再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对照、饮食、运动及运动加饮食干预治疗组。6年前瞻性观察证明,... 对1986年在大庆人群糖尿病调查诊断的577例糖耐量低减(IGT)者按体重指数(BMI))25(352例)及<25(225例)分组基础上再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对照、饮食、运动及运动加饮食干预治疗组。6年前瞻性观察证明,在各组年龄、BMI、空腹及服糖后2小时血糖相当的基础上,对照组、饮食、运动、饮食加运动干预治疗组的糖尿病人年发病率分别为15.7%、10.0%,8.3%及9.6%。多因素分析调整年龄、BMI及血糖等重要糖尿病发病因素后,仍证明上述干预治疗有肯定的降低糖尿病发病率作用。实际干预治疗越好,人年发病率越低,证明对IGT者进行饮食和(或)运动治疗是减少糖尿病发病率的有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耐量试验 治疗 饮食 运动
原文传递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43
4
作者 李光伟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观察甲钴胺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对108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进行随机阳性对照临床观察,治疗组以甲钴胺治疗,500μg肌注每周3次,4周后改口服,500μg每日3次,服8周。对照组前4周以维生素B12500μ... 目的观察甲钴胺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对108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进行随机阳性对照临床观察,治疗组以甲钴胺治疗,500μg肌注每周3次,4周后改口服,500μg每日3次,服8周。对照组前4周以维生素B12500μg肌注每周3次,第5~12周服腺苷辅酶B12500μg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自发肢体疼痛、麻木改善率达73%及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及45%,感觉减退、发热、发冷、口干、排尿障碍改善也优于对照组(55%比25%、52%比18%、59%比30%、53%比19%、63%比20%);神经反射及传导障碍也有一定程度改善。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甲钴胺是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中值得一试的安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钴胺 治疗 糖尿病 神经病变
原文传递
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对IGT人群糖尿病预防的效果——多中心3年前瞻性观察 被引量:219
5
作者 杨文英 林丽香 +7 位作者 齐今吾 于志清 裴海成 何国芬 杨兆军 王芃 李光伟 潘孝仁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目的 比较中国糖耐量低减 (IGT)人群药物干预与非药物干预对糖尿病发病率的作用。方法 对以口服 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筛查 ,按 1985年WHO诊断标准判定的IGT 32 1例 (年龄>2 5岁 )进行 3年前瞻性研究。初访时按区域分成对照... 目的 比较中国糖耐量低减 (IGT)人群药物干预与非药物干预对糖尿病发病率的作用。方法 对以口服 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筛查 ,按 1985年WHO诊断标准判定的IGT 32 1例 (年龄>2 5岁 )进行 3年前瞻性研究。初访时按区域分成对照组、饮食加运动组、阿卡波糖 (拜唐苹 )组和二甲双胍组 ,每年进行OGTT复查 ,同时空腹状态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等。对照组除进行一般糖尿病防治知识宣教外 ,不进行强化教育 ;饮食加运动组按个体情况安排饮食及运动方案 ,每年重复宣教饮食及运动的治疗意义 ;药物干预组每月定期发放口服药物 ,剂量为阿卡波糖 5 0mg每日 3次 ,二甲双胍 0 .2 5g每日 3次。结果 初访时 4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3年末 ,对照组空腹血糖(FPG)及OGTT后 2小时血糖 (2hPG)均有上升 ,平均每年糖尿病发病率为 11.6 % ;饮食加运动组FPG轻度升高 ,但 2hPG轻度下降 ,平均每年糖尿病的发病率为 8.2 % ;阿卡波糖组和二甲双胍组FPG及2hPG均有显著下降 ,每年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 2 .0 %和 4.1%。药物组 3年末平均FPG与对照组、饮食加运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多因素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显示基线 2hPG、体重指数与糖尿病呈独立正相关 ,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组治疗与糖尿病发生呈独立负相关。结论 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耐受不良 糖尿病 干预性研究 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是现实还是梦想? 被引量:223
6
作者 李光伟 宁光 周智广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9-312,共4页
高血糖削弱胰岛β细胞对血糖升高的胰岛素分泌反应并降低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转运。长期严重的高血糖可能对β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然而,现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接近正常,可以显著改善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 高血糖削弱胰岛β细胞对血糖升高的胰岛素分泌反应并降低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转运。长期严重的高血糖可能对β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然而,现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接近正常,可以显著改善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以致于能够在某些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诱导出一个长达几年的“蜜月期”。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即胰岛素治疗是否可以被纳入2型糖尿病初始治疗的策略?有些专家认为这是一种重要的选择,但是也有些专家认为这种胰岛素治疗的代价比能带来的好处更多;而且提出,任何方法停止代谢恶化循环的进展都能恢复2型糖尿病在这方面的代偿机能。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第四次会议和美国糖尿病学会本届年会都曾讨论这一问题。现发表我们的意见于此,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强化治疗 胰岛Β细胞功能
原文传递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81
7
作者 彭新华 李光伟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1年第1期22-24,共3页
胰岛素泵能模拟正常胰腺胰岛素分泌模式。用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能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可令人满意地消除“黎明现象”。磺脲类药物治疗血糖控制差的 2型糖尿病患者中 ,泵治疗在取得明显血糖控制方面优于常规治疗 ;短期胰岛素泵治疗新诊... 胰岛素泵能模拟正常胰腺胰岛素分泌模式。用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能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可令人满意地消除“黎明现象”。磺脲类药物治疗血糖控制差的 2型糖尿病患者中 ,泵治疗在取得明显血糖控制方面优于常规治疗 ;短期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的 2型糖尿病患者是一种对 2型糖尿病治疗措施的改进 ;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方面也显示了明显的优势 ,可以在孕前及孕后安全地使用。可用泵以Lispro成功地治疗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泵治疗时胰岛素“输注”方式较为符合生理状况、胰岛素吸收更加有预测性、可减少发生严重低血糖的危险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是一种安全、可靠、方便、灵活的糖尿病强化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泵 糖尿病 治疗 应用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被引量:181
8
作者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7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 内分泌系统疾病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 邢小燕 江孙芳 邢小燕 陈晓平 祝墡珠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9年第12期1118-1128,共11页
一、概述(一)定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指甲状腺腺体不适当地持续合成和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内分泌疾病,简称甲亢.甲状腺毒症(thyrotoxicosis)是指任何原因导致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甲亢是其... 一、概述(一)定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指甲状腺腺体不适当地持续合成和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内分泌疾病,简称甲亢.甲状腺毒症(thyrotoxicosis)是指任何原因导致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甲亢是其病因之一,临床上,需要与非甲亢性甲状腺毒症鉴别.后者甲状腺腺体并无功能亢进,是由于摄人过量外源性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炎症破坏甲状腺滤泡,导致甲状腺激素释放至血液增多等病因所致,产生一过性甲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原文传递
中国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现状与血糖控制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75
9
作者 纪立农 陆菊明 +21 位作者 郭晓蕙 杨文英 翁建平 贾伟平 邹大进 周智广 于德民 柳洁 单忠艳 杨玉芝 胡仁明 朱大龙 杨立勇 陈丽 赵志刚 李启富 田浩明 姬秋和 刘静 葛家璞 时立新 徐焱成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397-401,共5页
目的了解现阶段中国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及治疗情况。方法2009、2010年连续2年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各省/市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医院门诊就诊的单纯口服药或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按照《数据采集标准操作流程(SOP)》... 目的了解现阶段中国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及治疗情况。方法2009、2010年连续2年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各省/市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医院门诊就诊的单纯口服药或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按照《数据采集标准操作流程(SOP)》询问患者,收集了解患者治疗、血糖控制和慢性并发症情况,并填写至《监测网登记表》。以糖化血红蛋白(HbAlC)〈6.5%为达标。所有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共入组143123例患者,平均年龄(59±12)岁,63.8%(91312例)至少有一种伴随疾病;2010年共人组172199例患者,平均年龄(59±11)岁,54.7%(94193例)至少有一种伴随疾病。2009和2010年平均HbAlC水平分别为8.0%±2.0%和7.9%±1.8%,达标率分别为20.3%和16.8%,分别有高达79.7%和83.2%的患者HbAlC不达标。在2009年仅使用口服药治疗的患者中,平均HbAlC水平为7.7%±1.9%,达标率为23.4%,76.6%的患者HbAlC不达标。2009和2010年,采用单纯口服药治疗方案的调查患者,无论使用何种治疗方案,HbAlc、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平均值均不达标。结论我国T2DM的HbAlc达标率低,应大力普及和推广糖尿病指南,强化综合治疗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 血糖控制
原文传递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432例非糖尿病人群六年前瞻性观察 被引量:143
10
作者 杨文英 邢小燕 +4 位作者 林红 马晓华 胡英华 李光伟 潘孝仁 《中华内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583-586,共4页
为了解高甘油三酯血症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在432例非糖尿病人群中分析了空腹血浆甘油三酯(FTG)水平对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按初检时FTG水平从低到高,以计算机分成三组,最高甘油三酯(TG)组(为2.5mmol/L,相... 为了解高甘油三酯血症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在432例非糖尿病人群中分析了空腹血浆甘油三酯(FTG)水平对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按初检时FTG水平从低到高,以计算机分成三组,最高甘油三酯(TG)组(为2.5mmol/L,相当于221.4mg/dl),6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率是最低TG组(为0.7mmol/L,相当于60.3mg/dl)的2.3倍(38.6%对16.6%,P<0.01),6年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OGTTBG2h)平均值高2.4mmol/以(43mg/dl,即180.3mg/dl对137.4mg/dl)。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调整年龄、性别、空腹血糖(FBG)和体重指数诸影响因素后,FTG水平仍与6年后OGTTBG2h水平显著正相关(P=0.0335)。表明FTG水平升高是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病因
原文传递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157
11
作者 卜石 邢小燕 +2 位作者 王娜 赵文惠 杨文英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7期464-467,共4页
目的 比较每日注射一次长效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与中效低糖蛋白锌人胰岛素 (NPH )联合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 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低血糖的风险。 方法  5 6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 2型糖尿病患者按 3 1随机分为甘精... 目的 比较每日注射一次长效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与中效低糖蛋白锌人胰岛素 (NPH )联合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 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低血糖的风险。 方法  5 6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 2型糖尿病患者按 3 1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 (n =4 2 )和NPH组 (n =14 )。分别采用每日晨起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 5mg ,每晚 10点注射重组甘精胰岛素和每日晨起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 5mg ,每晚 10点注射中效NPH胰岛素。根据空腹血糖 (FBG)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 ,以两组FBG均达到 <6 7mmol/L为治疗目标 ,共治疗 12周 ,观察血糖控制和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 ,分析FBG达标时所用甘精胰岛素日剂量与治疗前FBG、BMI和病程的关系。 结果 治疗后两组Alc及全天血糖谱均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 ,两组下降幅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但甘精胰岛素注射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NPH组 (甘精胰岛素组 3例 ,7 1% ;NPH组 5例 ,35 7%。 χ2 =7 0 ,P =0 0 0 8)。危险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血糖达标时甘精胰岛素使用量与治疗前FBG和BMI显著相关。 结论 每日注射一次中、长效胰岛素联合一次口服降糖药的方案可使更多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 ,长效甘精胰岛素的应用能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这种简便的治疗方案可使患者依从性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 格列吡嗪 2型糖尿病 联合用药 降糖药 安全性
下载PDF
胰岛素治疗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被引量:145
12
作者 杨文英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3年第3期168-171,共4页
在“首届诺和诺德糖尿病论坛”召开一周年之际 ,诺和诺德公司于 2 0 0 3年 2月 12~ 14日在杭州再次召开了大型全国糖尿病专家研讨会。与会人员涉及全国 30余个省、市及自治区的 4 5 0余位糖尿病专家、医生。 2 0余位国内外专家在此作... 在“首届诺和诺德糖尿病论坛”召开一周年之际 ,诺和诺德公司于 2 0 0 3年 2月 12~ 14日在杭州再次召开了大型全国糖尿病专家研讨会。与会人员涉及全国 30余个省、市及自治区的 4 5 0余位糖尿病专家、医生。 2 0余位国内外专家在此作了精彩的演讲。会议紧紧围绕当今糖尿病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尤其是对胰岛 β细胞功能受损在 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β细胞功能的评估及检测 ,保护 β细胞功能的措施 ,控制高血糖及外源性胰岛素的使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以下全文刊出了国内外 16位著名专家在此次“论坛”会上的专题报告 ,及“诺和诺德”公司的新产品简介 ,全面报道了本次“论坛”会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治疗 病理生理学 适应症 胰岛素补充治疗 胰岛素替代治疗 胰岛素强化治疗
下载PDF
2009-2012年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与血糖控制状况调查 被引量:139
13
作者 高蕾莉 纪立农 +22 位作者 陆菊明 郭晓蕙 杨文英 翁建平 贾伟平 邹大进 周智广 于德民 柳洁 单忠艳 杨玉芝 胡仁明 朱大龙 杨立勇 陈丽 赵志刚 李启富 田浩明 姬秋和 刘静 葛家璞 时立新 徐焱成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94-598,共5页
目的 了解近4年我国T2DM患者血糖控制状况及治疗情况变化。 方法 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网”项目组于2009-2012年连续4年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各省/市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医院门诊就诊的T2DM患者参加本横断面研究,按照... 目的 了解近4年我国T2DM患者血糖控制状况及治疗情况变化。 方法 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网”项目组于2009-2012年连续4年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各省/市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医院门诊就诊的T2DM患者参加本横断面研究,按照《数据采集标准操作流程(SOP)》询问患者。收集了解患者人口学信息、治疗方案、血糖控制情况,并填写至《监测网登记表》。以HbAlc〈7.0%为达标。所有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2009-2012年参加调研的T2DM患者分别为143123、172199、238656和223114例;至少有1种伴随疾病比例分别为63.8%、54.7%、52.1%和48.6%;平均HbAlc水平分别为7.97%、7.89%、7.85和7.74%;HbAlc达标率分别为35.28%、32.33%、31.77%和30.15。最常见的合并伴随疾病为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结论 我国T2DM患者HbAlc总体达标率低;约50%的T2DM患者合并至少1种伴随疾病。因此,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策略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化血红蛋白 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 血糖控制
原文传递
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及预防展望 被引量:141
14
作者 张波 杨文英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0,共4页
近年来中国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现迅速增长,已经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多种因素可能共同促进了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的发生,如肥胖、老龄化、饮食模式、久坐、遗传因素、表观遗传修饰等因素。过去,我们总是把糖尿病的预防重点放在对... 近年来中国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现迅速增长,已经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多种因素可能共同促进了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的发生,如肥胖、老龄化、饮食模式、久坐、遗传因素、表观遗传修饰等因素。过去,我们总是把糖尿病的预防重点放在对于高危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但是仅仅通过生活方式改变并不足以改变2型糖尿病患病率的增长趋势。本文将从宫内环境、超重/肥胖、体力活动水平低下三个方面分析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原因并探讨我国糖尿病的预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预防策略 流行病学 中国 生活方式干预 糖尿病患病率 公共卫生问题 表观遗传修饰
原文传递
胰岛素抵抗指数在不同糖耐量人群中诊断代谢综合征的作用 被引量:124
15
作者 邢小燕 杨文英 杨兆军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2-186,共5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在不同糖耐量人群中诊断代谢综合征 (MS)的作用。 方法  15 5 6 8名≥ 2 5岁的经口服 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的人群被分为糖耐量正常 (NGT)组、糖调节受损 (IGR)组、新诊断糖尿病 (DM )组。MS诊断根据...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在不同糖耐量人群中诊断代谢综合征 (MS)的作用。 方法  15 5 6 8名≥ 2 5岁的经口服 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的人群被分为糖耐量正常 (NGT)组、糖调节受损 (IGR)组、新诊断糖尿病 (DM )组。MS诊断根据 1999年WHO定义 ,其中胰岛素抵抗(IR)采用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判断。 结果  ( 1) 10 14 7名 2 5~ 74岁NGT人群的HOMA IR值上 1/4位点为 2 6 9。MS、IGR、DM、IR患病率 ( 2 0 0 0年中国人口年龄标化后 )分别为 5 9 0 %、19 5 8%、2 5 2 8%和 2 9 2 2 %。在IGR +DM组中MS人群伴发IR的频率为 4 5 30 %。 ( 2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HOMA IR在NGT组与MS发生有关 ,在IGR +DM和总组中与MS发生无关。与MS发生相关性最强的是腰 /臀围比和血压。各方程预测MS发生的一致性高达 90 %以上 (P均 =0 0 0 0 1)。 结论 HOMA IR诊断MS的作用并不适宜于所有人群 ,在高血糖人群中不是一个灵敏的指标。在NGT人群中诊断MS ,HOMA IR判定IR可以作为一个简易、准确的指标。但在高血糖人群中诊断MS ,IR的评估应该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指数 糖耐量 诊断 代谢综合征 MS HOMA-IR DM 糖尿病
下载PDF
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诊断 被引量:123
16
作者 杨文英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1-404,共4页
关键词 糖尿病 糖调节受损 空腹血糖 糖耐量受损
原文传递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功能对Ⅱ型糖尿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03
17
作者 李光伟 胡英华 +6 位作者 杨文英 姜亚云 曹辉碧 王金平 萧建中 胡泽溪 潘孝仁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600-604,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非糖尿病人群中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功能对糖尿病发生的影响。方法以Homa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IR)=FINS/225e-lnFPG(FINS为空腹胰岛素,FPG为空腹血糖)及β细胞功能指数(HBCI... 目的探讨中国非糖尿病人群中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功能对糖尿病发生的影响。方法以Homa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IR)=FINS/225e-lnFPG(FINS为空腹胰岛素,FPG为空腹血糖)及β细胞功能指数(HBCI)=FINS×20/(FPG-35),对409例非糖尿病者6年随访资料进行糖尿病发病危险因素的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再以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1/(FPG×FINS)、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IS)=FINS/FPG这对更简单的指数进行同样分析,并与前者比较。结果以Homa模型的IR、HBCI分析显示,排除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体重指数因素影响后,IR与糖尿病正相关(P<005),HBCI与糖尿病负相关(P<0.01),生活方式干预有利于减少糖尿病发病危险。与以IAI=1/(FINS×FPG)、IS=FINS/FPG分析结果相似。结论(1)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功能差是Ⅱ型糖尿病发病危险因素;(2)仅涉及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的Homa模型在流行病研究中可用于评价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功能,IAI=1/(FPG×F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NIDDM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
原文传递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临床合理应用中国专家建议 被引量:109
18
作者 纪立农 郭立新 +17 位作者 郭晓蕙 洪天配 霍勇 姬秋和 匡洪宇 李航 李强 李炎 林小玲 陆菊明 母义明 单忠艳 童南伟 王卫庆 杨文英 周智广 朱大龙 邹大进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65-870,共6页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是一种新型口服降糖药,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近端肾小管钠-葡萄糖重吸收,促进尿糖排泄,从而降低血糖浓度。目前,国内外已完成多个Ⅲ期注册临床研究,积累了大量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该类药物不...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是一种新型口服降糖药,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近端肾小管钠-葡萄糖重吸收,促进尿糖排泄,从而降低血糖浓度。目前,国内外已完成多个Ⅲ期注册临床研究,积累了大量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该类药物不仅能有效降低HbA1c,且低血糖风险低,还可减轻体重、降低血压。最长4年的研究数据证明,其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心血管结局研究亦证明,其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和终末期肾脏疾病风险。多个国家已批准该药可应用于T2DM患者。该药在中国已完成初治T2DM患者中单药治疗的研究,及联合二甲双胍和/或磺脲类药物治疗的研究。合理使用SGLT2i,确保给患者带来最大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糖尿病 2型
原文传递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分型 被引量:108
19
作者 潘孝仁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27-429,共3页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分型潘孝仁一、1980年及1985年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分型1.诊断标准: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糖尿病诊断标准为:(1)如有糖尿病症状,随时查血糖<7.8mmol/L(<...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分型潘孝仁一、1980年及1985年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分型1.诊断标准: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糖尿病诊断标准为:(1)如有糖尿病症状,随时查血糖<7.8mmol/L(<140mg/dl),而空腹血糖<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诊断标准 分型
原文传递
联合测量腰臀围比值(或腰围)和血压可预测代谢综合征 被引量:92
20
作者 杨文英 杨兆军 +1 位作者 李光伟 邢小燕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代谢综合征(MS)包括多种组成成分,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本研究目的是明确哪一种成分对MS的贡献最大.方法根据1999年WHO的MS工作定义对1994年全国糖尿病防治协作组调查的15 564例年龄≥25岁的中国成人资料进行分析;胰岛素抵抗... 目的代谢综合征(MS)包括多种组成成分,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本研究目的是明确哪一种成分对MS的贡献最大.方法根据1999年WHO的MS工作定义对1994年全国糖尿病防治协作组调查的15 564例年龄≥25岁的中国成人资料进行分析;胰岛素抵抗定义为HOMA-IR指数超过本组糖耐量正常人群(年龄25~74岁)的第75百分位数.用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分析MS各组分对MS贡献大小.结果 (1)本人群MS患病率为64.35%,标化患病率为59.00%.(2)年龄、性别、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腰臀围比值(WHR)(或腰围)、体重指数(BMI)与MS独立正相关,相关强度从高至低顺序依次为WHR(或腰围)、SBP、DBP、性别(女>男)、BMI、年龄,这些变量预测本人群MS的一致性达93.8%.WHR、BMI、SBP、DBP预测本人群MS的一致性为90.2%;若以腰围代替WHR,则一致性为86.2%;若去掉BMI, 则一致性达86.1%.(3)在其它因素不变时,WHR每增加0.05、腰围每增加5 cm、SBP每增加10 mm Hg(1 mm Hg=0.133 kPa)、DBP每增加5 mm Hg、BMI每增加5 kg/m2分别可增加本人群MS风险3.35倍、1.87倍、1.52倍、1.46倍、1.34倍.结论在临床实践中,联合测量腰臀围比值(或腰围)和血压可作为一项快速评估MS的简易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臀围比值 腰围 臀围 血压 代谢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