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插同步一次性精量施肥对双季稻养分累积及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5
1
作者 钟雪梅 黄铁平 +8 位作者 彭建伟 卢文璐 康兴蓉 孙梦飞 宋思明 唐启源 陈裕新 湛冬至 周旋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6-446,共11页
【目的】为保证水稻施肥的准确性,揭示水稻机插与同步一次性侧深减量施肥的养分利用特征,为机插双季稻的氮(N)肥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典型双季稻种植区,以测土配方施肥量为依据,结合精量施肥机,2017-2018年研究机插同步一次性... 【目的】为保证水稻施肥的准确性,揭示水稻机插与同步一次性侧深减量施肥的养分利用特征,为机插双季稻的氮(N)肥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典型双季稻种植区,以测土配方施肥量为依据,结合精量施肥机,2017-2018年研究机插同步一次性精量施肥对双季稻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机插同步一次性减N10%~30%处理早稻N、P、K累积量分别提高7.9%~11.7%、9.4%~25.9%和2.0%~6.5%(2017),8.2%~15.0%、9.0%~12.1%和14.0%~18.1%(2018);晚稻分别提高-0.6%~5.7%、9.1%~14.4%和3.7%~19.6%(2017),6.1%~8.5%、9.4%~19.3%和18.7%~22.2%(2018);早稻N肥吸收利用率(NRE)、N肥农学利用率(NAE)、N肥偏生产力(NPFP)分别提高38.6%~92.7%、49.9%~103.6%和29.5%~71.7%(2017),35.4%~71.4%、46.0%~98.4%和20.7%~75.4%(2018);晚稻分别提高20.8%~43.1%、31.3%~64.2%和18.3%~48.5%(2017),26.8%~99.1%、60.0%~82.9%和26.6%~60.5%(2018)。其中,早晚稻以减N20%~30%处理效果较好。水稻机插同步一次性精量施肥随着施N量的降低,双季稻NRE先增加后降低,NHI、NAE和NPFP呈上升趋势,而土壤碱解氮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通过施肥技术和机插模式的集成与优化,能有效减少稻田N肥施入,利于N、P、K吸收积累,同步提高双季稻的产量和N肥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机插稻 侧深施肥 养分累积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纵轴流清选装置混合流场数值模拟与优化试验 被引量:26
2
作者 童水光 沈强 +3 位作者 唐宁 贾亚萍 从飞云 顾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5-142,共8页
清选装置性能决定着收获机的作业性能,为了克服纵轴流全喂入风筛式清选装置单风道离心风机气流场不均匀的缺点,对风机、脱粒滚筒产生的混合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提出纵轴流全喂入双风道六出风口风机的改进结构,并分析结构改进后振动筛... 清选装置性能决定着收获机的作业性能,为了克服纵轴流全喂入风筛式清选装置单风道离心风机气流场不均匀的缺点,对风机、脱粒滚筒产生的混合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提出纵轴流全喂入双风道六出风口风机的改进结构,并分析结构改进后振动筛面的气流速度对全流域气流分配的影响。同时,对改进后清选装置进行风机转速、风机入射倾角、鱼鳞筛夹角3因素正交优化,分析了各因素对气流场的影响规律,得到最优参数组合:当风机入射倾角30°、鱼鳞筛夹角40°、风机转速1 900 r/min时,更利于高负荷高效率清选。最后,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双风道结构和优化试验的准确性,水稻籽粒损失率0.91%,含杂率0.87%,小麦籽粒损失率0.82%,含杂率0.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获机 清选装置 混合流场 计算流体动力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小麦宽苗带撒播器弹籽板结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9
3
作者 祝清震 武广伟 +3 位作者 陈立平 赵春江 孟志军 史江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共11页
为了对小麦宽苗带撒播器进行结构改进和参数优化,该文以鸭掌型宽苗带撒播器弹籽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以球面半径、安装倾角和跨度作为变量的球面型弹籽板数学结构模型,搭建了离散元仿真平台,以小麦籽粒横向均匀度变异系数作为作业效果评... 为了对小麦宽苗带撒播器进行结构改进和参数优化,该文以鸭掌型宽苗带撒播器弹籽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以球面半径、安装倾角和跨度作为变量的球面型弹籽板数学结构模型,搭建了离散元仿真平台,以小麦籽粒横向均匀度变异系数作为作业效果评价指标,分析3个变量对宽苗带撒播器工作性能的影响,并根据试验结果对弹籽板的结构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球面半径在130~150 mm、安装倾角在30?~40?、跨度在80?~100?区间时,宽苗带撒播器具有较好的横向匀种效果;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了3个变量与横向均匀度变异系数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影响小麦籽粒横向均匀度变异系数的主次因素依次为安装倾角、球面半径、跨度和安装倾角×跨度,其中安装倾角和跨度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当球面半径、安装倾角和跨度分别为141.26 mm、35.53?和90.72?时,宽苗带撒播器具有较优的横向匀种效果,此时理论计算和仿真试验的横向均匀度变异系数分别为10.58%和9.21%,两者偏差仅为1.37个百分点,说明建立的回归模型准确;弹籽板最优结构参数组合下宽苗带撒播器台架和田间应用试验结果显示,小麦籽粒的横向均匀度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3.40%和12.10%,台架和田间应用试验的结果与仿真试验基本吻合,证明应用离散元法对宽苗带撒播器弹籽板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的结果是可信的。该研究可以为宽苗带撒播器的弹籽板结构参数优化以及提升其横向匀种效果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仿真 离散元 宽苗带撒播 数学建模 结构优化 小麦播种
下载PDF
深松铲耕作阻力影响因素的离散元法仿真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博 刘凡一 +1 位作者 陈军 史江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74,共4页
在建立了三维土壤颗粒模型的基础上,应用离散元法研究了耕深及耕速对深松铲耕作阻力的影响。在0.4~0.8 m/s的耕速变化范围内,耕深分别为180、220、260 mm的条件下,进行了仿真,并对接触力场和速度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耕深及耕速... 在建立了三维土壤颗粒模型的基础上,应用离散元法研究了耕深及耕速对深松铲耕作阻力的影响。在0.4~0.8 m/s的耕速变化范围内,耕深分别为180、220、260 mm的条件下,进行了仿真,并对接触力场和速度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耕深及耕速的增加,耕作阻力均会增大,与理论研究相符。本研究可为今后进一步优化深松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铲 耕作阻力 离散元法 仿真分析
下载PDF
履带式丘陵山地胡麻联合收割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5
5
作者 史瑞杰 戴飞 +4 位作者 刘小龙 赵武云 瞿江飞 张锋伟 秦大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67,共9页
针对丘陵山区地块面积小、道路狭窄,大型联合收割机运输难、进地难、转场难、操作难等现状,解决胡麻茎秆易缠绕、易堵塞、难喂入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履带式丘陵山地胡麻联合收割机。该机采用防缠绕低损割台、纹杆+杆齿组合式小锥度... 针对丘陵山区地块面积小、道路狭窄,大型联合收割机运输难、进地难、转场难、操作难等现状,解决胡麻茎秆易缠绕、易堵塞、难喂入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履带式丘陵山地胡麻联合收割机。该机采用防缠绕低损割台、纹杆+杆齿组合式小锥度横轴流脱粒滚筒、组合式窄栅格凹板等结构,可实现胡麻茎秆的防缠绕快速喂入、分段式脱粒与分离、清选等作业。试验结果表明:胡麻籽粒含水率为5.42%时,脱净率为98.76%、含杂率3.61%、破损率0.18%、割台损失率1.07%、夹带损失率0.25%,清选损失率0.81%、飞溅损失率0.26%、总损失率2.36%。作业期间整机运行平稳,作业指标符合胡麻机械化收获标准,满足胡麻机械化收获要求,可以作为丘陵山地胡麻联合收割机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联合收割机 试验 胡麻 丘陵山地 脱粒滚筒 凹板
下载PDF
免耕播种机切茬导草组合式草土分离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玉祥 高鹏洋 +3 位作者 张庆凯 沈浩 朱瑞祥 史江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78,共12页
针对玉米免耕播种机在麦茬地作业时机具通过困难、苗带草土混杂、作业质量差等问题,提出驱动切茬和被动导草联合作业的技术思路,设计了一种切茬导草组合式草土分离装置,实现了秸秆及杂草的切割拨抛和引导分流。对凹面缺口圆盘刀和导草... 针对玉米免耕播种机在麦茬地作业时机具通过困难、苗带草土混杂、作业质量差等问题,提出驱动切茬和被动导草联合作业的技术思路,设计了一种切茬导草组合式草土分离装置,实现了秸秆及杂草的切割拨抛和引导分流。对凹面缺口圆盘刀和导草板等关键部件与秸秆及杂草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进行理论分析,确定了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取值范围;运用CFD仿真技术确定了导草板的最优参数;借助EDEM离散元仿真技术建立了草土分离装置土壤秸秆相互作用的仿真模型,确定凹面缺口圆盘刀的最优结构参数组合;通过田间试验对该装置的作业性能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切茬导草组合式草土分离装置作业性能的主要结构参数为凹面缺口圆盘刀刀盘入土深度、刀齿高度和刀盘偏角。当刀盘入土深度为73.63 mm、刀齿高度为69.70 mm、刀盘偏角为23.41°时,该装置机具通过性良好,且作业性能稳定,苗带秸秆清除率和土壤扰动量平均值分别为90.16%和20.85%,符合玉米免耕播种作业农艺和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播种机 草土分离装置 凹面缺口圆盘刀 导草板 田间试验
下载PDF
机插同步一次性精量施肥对双季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钟雪梅 吴远帆 +5 位作者 彭建伟 卢文璐 宋思明 唐启源 湛冬至 周旋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79-1087,共9页
为保证水稻施肥的准确性,揭示水稻机插与同步一次性侧深减量施肥的应用效果,筛选适宜施肥配方,本试验在典型双季稻种植区,以测土配方施肥量为依据,结合精量施肥机,研究机插同步一次性精量施肥对双季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并探讨各构... 为保证水稻施肥的准确性,揭示水稻机插与同步一次性侧深减量施肥的应用效果,筛选适宜施肥配方,本试验在典型双季稻种植区,以测土配方施肥量为依据,结合精量施肥机,研究机插同步一次性精量施肥对双季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并探讨各构成因素间及其与产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侧深施N量和稻季品种对机插双季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经济效益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机插同步一次性减N 10%~30%处理的早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6.5%~20.2%和26.4%~31.8%,有效穗数、总颖花数和总实粒数分别提高5.5%~7.5%、8.2%~25.3%和8.3%~27.6%;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3.9%~11.1%和12.6%~20.9%,有效穗数、总颖花数和总实粒数分别提高15.8%~22.5%、16.8%~26.5%和14.0%~31.6%。其中,以机插同步一次性减N 20%~30%处理效果较好。水稻机插同步一次性精量施肥随着施N量的降低,双季稻产量、经济效益及有效穗数、总颖花数和总实粒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回归分析表明,早、晚稻侧深施肥N用量分别为130.0和161.5 kg·hm-2时达到最大值,即8538.2和7459.1 kg·hm-2。通径分析表明,有效穗数对早、晚稻籽粒产量的直接效应最高。综上所述,通过施肥技术和机插模式的集成与优化,能够有效减少稻田N肥施入,有利于形成有效穗数,扩充籽粒库容,从而达到双季稻生产节肥、省工、增产的目的,为机插同步一次性精量施肥技术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机插稻 侧深施肥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基于狗獾爪趾的仿生深松铲振动减阻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白景峰 李博 +2 位作者 吕秀婷 陈军 史江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4-227,共4页
为降低深松作业的耕作阻力,对基于狗獾爪趾的仿生深松铲进行了振动减阻性能的研究,将仿生减阻技术与振动减阻技术相结合,研究减阻效果。同时,在耕作速度为0.6、1.0m/s和耕作深度为250、300mm的条件下进行仿生深松铲的振动减阻试验。试... 为降低深松作业的耕作阻力,对基于狗獾爪趾的仿生深松铲进行了振动减阻性能的研究,将仿生减阻技术与振动减阻技术相结合,研究减阻效果。同时,在耕作速度为0.6、1.0m/s和耕作深度为250、300mm的条件下进行仿生深松铲的振动减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振动式深松铲的耕作阻力随着耕作深度和耕作速度的不断增大而增大;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仿生深松铲振动耕作方式的耕作阻力比未带振动耕作方式的耕作阻力减小1 3.0 5%~1 8.9 4%,减阻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减阻 深松作业 仿生 土槽试验
下载PDF
履带拖拉机液压控制差速转向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7
9
作者 毛智琳 蒋建东 +3 位作者 章沈强 彭铭广 孙海平 卜洋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3-258,263,共7页
履带拖拉机控制液压变量柱塞泵的流量和方向驱动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动力和发动机传入变速箱的动力汇合,实现行驶和差速转向。现有技术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倒车时方向盘转向和车辆驾驶习惯相反;二是在停车和行驶时会停不稳、行驶跑偏。为... 履带拖拉机控制液压变量柱塞泵的流量和方向驱动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动力和发动机传入变速箱的动力汇合,实现行驶和差速转向。现有技术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倒车时方向盘转向和车辆驾驶习惯相反;二是在停车和行驶时会停不稳、行驶跑偏。为此,通过对液压油路进行设计和增设控制阀等方法,实现了倒车时正常转向功能;设计了双定位精准调节机构,使液压泵阀芯零位偏心量可调±2.0°,并在零排量处锁定。样机试验表明:操控方向盘倒车转向和常规车辆一样正常;停车稳定可靠,测定100m跑偏量≤3.5m,消除了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拖拉机 液压控制 差速转向 精准定位调节
下载PDF
联合收获机CAN总线架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8
10
作者 蒋建东 孙远方 +2 位作者 金骁 周倩 毛智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99,共7页
针对国内外农机装备智能化发展及设备物联远程网控需求,基于ISO11783系列标准,提出并设计了联合收获机智能CAN总线方案及其应用系统。根据联合收获机的作业特点和智能控制需求,建立了由动力CAN总线、设备管理CAN总线、专用设备CAN总线1... 针对国内外农机装备智能化发展及设备物联远程网控需求,基于ISO11783系列标准,提出并设计了联合收获机智能CAN总线方案及其应用系统。根据联合收获机的作业特点和智能控制需求,建立了由动力CAN总线、设备管理CAN总线、专用设备CAN总线1和专用设备CAN总线2组成的模块化、可扩展的智能农机CAN总线网络结构。基于ISO11783CAN总线应用层协议标准,制定了智能化联合收获机远程网控通信协议。最后,进行了联合收获机CAN总线应用系统网络负载和实时性的通信试验及工程应用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500kb/s波特率下,所有总线的负载率均小于30%,数据在3层CAN总线之间传输总延时小于1ms,满足联合收获机智能远程网控CAN总线系统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获机 CAN总线 架构设计 通信试验
下载PDF
再生稻收获机的底盘设计
11
作者 顾伟 王占飞 +3 位作者 顾杰 章呈杰 陆利强 王杰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2期33-35,共3页
针对最近农业农村部起草的DG/T XXX—XXXX《再生水稻收获机》鉴定大纲征求意见稿提出的直线碾压率≤28%,平均接地压力≤30 kPa,最小离地间隙≥300 mm等技术指标,本文设计了一种采用双泵双马达静液压驱动,差速转向方向盘操控的“常规割... 针对最近农业农村部起草的DG/T XXX—XXXX《再生水稻收获机》鉴定大纲征求意见稿提出的直线碾压率≤28%,平均接地压力≤30 kPa,最小离地间隙≥300 mm等技术指标,本文设计了一种采用双泵双马达静液压驱动,差速转向方向盘操控的“常规割台配窄履带”技术路线的再生水稻联合收割机。基于再生水稻种植区多属丘陵山区,选中型机为宜,其喂入量4.0 kg/s、割幅2100 mm、机重2800 kg、最小离地间隙410 mm、履带规格280×90×51节,轨距1300 mm,驱动轮离地仰角6.7°,张紧轮离地仰角8.8°,样机完成后实际技术指标:直线碾压率26.7%,平均接地压力28.02 kPa,优于农业农村部起草的DG/T XXX—XXXX《再生水稻收获机》鉴定大纲征求意见稿指标,为再生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路线确定与装备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稻 收获机 底盘 直线碾压率 接地比压
下载PDF
玉米姿控驱导式排种器导向投种机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建鑫 高筱钧 +3 位作者 张仕林 黄玉祥 张崇勤 史江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5-34,共10页
针对玉米姿控驱导式排种器在高速工况下投种点位不一致,播种粒距均匀性不佳的问题,提出约束种子运动自由度并引导投种方向的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导向投种机构,合理规划了待投种子的导种轨迹,进而确保投种点位及初速度恒定。完成了导向... 针对玉米姿控驱导式排种器在高速工况下投种点位不一致,播种粒距均匀性不佳的问题,提出约束种子运动自由度并引导投种方向的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导向投种机构,合理规划了待投种子的导种轨迹,进而确保投种点位及初速度恒定。完成了导向投种机构的结构参数设计与待投种子的动力学分析,明确了影响排种性能的关键参数及其取值范围,通过单因素与双因素试验获取了排种器的最优参数组合,并进行性能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约束运移弧面圆心角取35°时,投种点位较为集中;在作业速度8 km/h、引导投种弧面半径24.3 mm时,排种性能达到最优,粒距合格指数、重播指数和变异系数分别为91.5%、4.7%和13.6%;当作业速度由8 km/h提升至14 km/h时,较原排种器粒距变异系数的降幅由0.1个百分点增大至2.7个百分点,采用导向投种机构可有效提升原排种器的高速作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种子 机械式排种器 高速 导向投种机构
下载PDF
谷物联合收割机底盘机架模态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建军 刘志扬 +3 位作者 顾伟 张奋飞 朱霖鹏 徐佳星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9-205,共7页
为分析联合收割机底盘机架的振动特性,使用UG NX12.0建立机架的三维模型,使用NX Nastran进行理论模态分析,计算前12阶振型的固有频率和云图,得出机架最大变形部位。通过对底盘机架进行模态试验,验证理论分析的准确性。计算外部激励频率... 为分析联合收割机底盘机架的振动特性,使用UG NX12.0建立机架的三维模型,使用NX Nastran进行理论模态分析,计算前12阶振型的固有频率和云图,得出机架最大变形部位。通过对底盘机架进行模态试验,验证理论分析的准确性。计算外部激励频率范围,对比分析机架固有频率与主要外部激励频率,对机架进行结构优化,有效避免机架共振。研究结果表明:在机架质量增加7.9%的前提下,机架的第9阶和第10阶固有频率分别降低到81.439 Hz和84.803 Hz,有效避开了发动机工作激振频率86.667 Hz。对优化的机架进行静力学分析,其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割机 底盘机架 模态分析 固有频率 结构优化
原文传递
切抛组合式小麦宽幅沟播破茬清秸防堵装置设计与试验
14
作者 张仕林 黄玉祥 +3 位作者 赵宏波 付作立 刘正道 史江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52,共13页
针对西北地区玉米秸茬覆盖地小麦免少耕宽幅沟播时,由于玉米根茬阻碍秸秆流动导致的秸茬聚集壅堵、土壤扰动大、种带清洁率低、播种质量差等问题,提出先被动切割、后主动抛撒的种带清理方法。设计了一种切抛组合式破茬清秸防堵装置,通... 针对西北地区玉米秸茬覆盖地小麦免少耕宽幅沟播时,由于玉米根茬阻碍秸秆流动导致的秸茬聚集壅堵、土壤扰动大、种带清洁率低、播种质量差等问题,提出先被动切割、后主动抛撒的种带清理方法。设计了一种切抛组合式破茬清秸防堵装置,通过纵向布置的倾斜缺口圆盘与旋抛装置配合作业对种带残茬与秸秆进行清理。适配防堵装置设计了分流式开沟器,实现行距稳定的一沟两行播种。分析确定了缺口圆盘倾角与偏角参数;依据滑切理论设计计算了平直旋刀与侧倾旋刀刃线结构参数;建立MBD-DEM联合仿真平台并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法,以种带清洁率、秸茬粘结键破碎率与土壤扰动宽度为指标进行旋抛装置关键参数优化仿真试验。基于仿真结果建立各指标回归模型并通过响应面分析与多目标优化得出,当侧倾旋刀倾角为20°、回转速度为310 r/min时,防堵装置种带清洁率达到96.9%,秸茬粘结键破碎率为26.9%,土壤扰动宽度为139 mm。在玉米秸茬覆盖地进行小麦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切抛组合式小麦宽幅沟播破茬清秸防堵装置通过性良好,种床清洁率为90.1%,破茬率为96.2%,土壤扰动宽度为127 mm,土壤扰动量为6.9%,整机作业质量稳定且播种后小麦出苗均匀,满足宽幅沟播小麦免耕播种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播种 小麦宽幅沟播 防堵装置 离散元法
下载PDF
谷子联合收获机脱粒清选装置试验与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钱菊平 朱云飞 +1 位作者 张奋飞 顾伟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17年第9期25-28,共4页
谷子机械化收获程度较低,一直是制约谷子生产发展的瓶颈。从近年来农机部门及企业开展的谷子联合收获机试制、试验、试用等情况看,已陆续摸索出一定的规律,一些将传统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只更换个别零部件就直接用于谷子收获的成功概率... 谷子机械化收获程度较低,一直是制约谷子生产发展的瓶颈。从近年来农机部门及企业开展的谷子联合收获机试制、试验、试用等情况看,已陆续摸索出一定的规律,一些将传统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只更换个别零部件就直接用于谷子收获的成功概率很低,效果也不甚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获机 谷子生产 装置试验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 清选 脱粒 机械化收获 农机部门
下载PDF
丘陵山区果园通用升降作业平台研制与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小兵 李亚丽 +3 位作者 刘良豪 曹中华 王圆明 湛小梅 《南方农业》 2023年第9期266-272,共7页
机械化是降低水果生产成本、减少从业人员工作量、提高果园种植收益、提高果农种植积极性的最有效手段。在分析国内外果园升降作业平台研究现状及丘陵果园种植模式基础上,设计了一款丘陵山区果园通用升降作业平台,确定了果园通用升降作... 机械化是降低水果生产成本、减少从业人员工作量、提高果园种植收益、提高果农种植积极性的最有效手段。在分析国内外果园升降作业平台研究现状及丘陵果园种植模式基础上,设计了一款丘陵山区果园通用升降作业平台,确定了果园通用升降作业平台的需求、结构和基本参数,进行了升降平台液压底盘、升降机构、调平机构的设计,通过关键受力部件如行走底盘、折叠梁框架等的有限元分析确定设计合理性,集成修剪、施药、采摘、运输等功能,并进行了样机试验,证实研究的果园多功能升降作业平台可升降高度≥1.5 m、承载最大重量≥1 t,满足丘陵山区使用要求;调平功能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升降功能提高了作业的便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升降作业平台 结构组成 工作原理 样机试验 丘陵山区
下载PDF
再生稻收获机的设计思路及技术路线探讨
17
作者 顾伟 顾杰 +3 位作者 王占飞 陆利强 章呈杰 王杰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8期33-35,共3页
2022年7月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粮作机械处在湖南省汨罗的湖南省农科院举行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再生稻收获机现场演示及性能测评,参会的主要有“宽割台配窄履带底盘”“双脱粒配单传统底盘”“传统割台配差速转向高地隙底盘”3种技... 2022年7月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粮作机械处在湖南省汨罗的湖南省农科院举行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再生稻收获机现场演示及性能测评,参会的主要有“宽割台配窄履带底盘”“双脱粒配单传统底盘”“传统割台配差速转向高地隙底盘”3种技术路线的5款机型。根据这3种技术路线及代表机型的主要结构及参数结合实际演示效果,探讨再生稻收获机的主要结构要求与参数对比,从而找出再生稻收获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为再生稻收获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农科院 收获机 履带底盘 农业机械化 割台 差速转向 再生稻 演示效果
下载PDF
联合收割机高位卸粮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蒋建东 李聪聪 +1 位作者 毛智琳 章恩光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33-1136,共4页
针对联合收割机高位卸粮机构自动化操控问题,对联合收割机的机械结构、手工操纵流程、电路配置进行了研究。进行了卸粮二自由度机构及运动原理分析,并针对联合收割机工作效率低下问题进行了归纳,提出了一种联合收割机高位卸粮自动化控... 针对联合收割机高位卸粮机构自动化操控问题,对联合收割机的机械结构、手工操纵流程、电路配置进行了研究。进行了卸粮二自由度机构及运动原理分析,并针对联合收割机工作效率低下问题进行了归纳,提出了一种联合收割机高位卸粮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了二自由度机构作业任务操作逻辑次序优化,以及最小数量位置感应传感器系统和傻瓜式自动操作控制算法的设计,完成了相关软硬件设计和软件的开发,并进行了星光4LZ-5. 0Z履带式自走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现场测试与作业的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自动卸粮机构操作用时5. 3 s,相比于人工调节用时降低了4倍,提高了卸粮效率,并具有卸粮操作简单、安全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卸粮 联合收割机 自动化
下载PDF
控释掺混肥机插侧深施实现双季稻增产与增效 被引量:4
19
作者 钟雪梅 吴远帆 +6 位作者 彭建伟 王刚 卢文璐 宋思明 唐启源 湛冬至 周旋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6-262,共7页
为揭示控释掺混肥机插侧深施在南方双季稻上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早、晚稻分别设置不施氮(N)肥、常规施肥、减N 30%机插侧深施肥和减N 30%机插侧深施控释掺混肥共4个处理,比较控释掺混肥机插侧深施与常规施肥对双季稻产量、经... 为揭示控释掺混肥机插侧深施在南方双季稻上的应用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早、晚稻分别设置不施氮(N)肥、常规施肥、减N 30%机插侧深施肥和减N 30%机插侧深施控释掺混肥共4个处理,比较控释掺混肥机插侧深施与常规施肥对双季稻产量、经济效益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差异,及其减施潜力。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减N 30%机插侧深施肥处理早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20.2%~20.9%和31.8%~32.4%,有效穗数、总颖花数和总实粒数分别提高6.2%~7.5%,20.5%~25.3%和27.6%~28.2%;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3.9%~5.2%和12.6%~13.8%,有效穗数、总颖花数和总实粒数分别提高15.8%~17.8%,16.8%~18.6%和14.0%~16.8%。其中,以减量控释掺混肥机插侧深施处理效果较好。在减N 30%机插侧深施条件下,控释掺混肥处理较常规减N处理早稻成熟期N、P、K养分累积量分别提高1.6%,2.5%,7.9%,晚稻分别提高4.0%,1.1%,0.9%;早、晚稻N肥吸收利用率分别增加4.2%和10.2%,N肥农学利用率分别增加3.3%和1.2%,N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0.6%和1.2%。总体而言,在洞庭湖平原地区,控释掺混肥机插侧深施能有效减少稻田的N肥投入量,利于形成有效穗,并保证植株整个生育期对N素的需求,提高成熟期N、P、K累积量及N肥利用效率,减少N素损失,从而实现双季稻生产节肥、省工、增产和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机插侧深施 控释掺混肥 减氮 产量 氮素利用
下载PDF
全架式履带拖拉机机架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毛智琳 蒋建东 +3 位作者 章沈强 杨振兴 张奋飞 杨锦章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2-129,共8页
全架式履带拖拉机的机架,直接关系着整机的质量,是整机的关键核心件之一。针对机架复杂程度高,关联因素多,设计理论依据不足,基础研究较薄弱的问题,以902履带拖拉机机架为例,根据机架承载功能特点,分解为行走梁、上平面架和前后桥三大... 全架式履带拖拉机的机架,直接关系着整机的质量,是整机的关键核心件之一。针对机架复杂程度高,关联因素多,设计理论依据不足,基础研究较薄弱的问题,以902履带拖拉机机架为例,根据机架承载功能特点,分解为行走梁、上平面架和前后桥三大模块进行设计,找出设计数据依据,计算选取整机重量、重心、行走梁长度、轨距、前后桥高度等系列重要参数,整机稳定性、通过性符合要求,为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快速参数优化、模块化设计提供参考。并对受力最恶劣的上平面架进行变截面板料成型设计和发动机浮动联接等优化改进,在颠簸条件作用力下,最大应力从290.84 MPa降低至193.44 MPa;最大变形从6.262 mm降低至2.467 mm。样机进行极限试验,机架产生的最大变形量为3.1 mm,小于设定要求值3.5 mm,机架开裂问题得到基本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架式履带拖拉机 机架 机架开裂 上平面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