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曲面重建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申前程 范俊飞 +1 位作者 权家文 李荣标 《现代临床医学》 2017年第1期57-57,59,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图像与轴位像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分别对患者的CT曲面重建图像和CT轴位像进行分析,观察其结石检出情况。结果:曲面重... 目的: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图像与轴位像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分别对患者的CT曲面重建图像和CT轴位像进行分析,观察其结石检出情况。结果:曲面重建图像组及轴位像组的输尿管结石检出率分别为100.00%、74.42%,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图像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检出明显优于CT轴位像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多层螺旋CT 轴位像 曲面重建
下载PDF
Dyke-Davidoff-Masson综合征CT及MRI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敏灵 范俊飞 徐有学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z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Dyke-Davidoff-Masson(DDM)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提高对DDM综合征的认识并减少漏诊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及MRI诊断的5例DDM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学诊断依据。结果 5例患者中男2例,女3例,发病年龄... 目的探讨Dyke-Davidoff-Masson(DDM)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提高对DDM综合征的认识并减少漏诊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及MRI诊断的5例DDM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学诊断依据。结果 5例患者中男2例,女3例,发病年龄9~55岁,平均(32±15)岁。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面部不对称及对侧肢体无力。影像学均表现为左侧大脑萎缩,患侧侧脑室扩大,中线结构向患侧偏移,患侧颅窝缩小,颅骨增厚。1例合并患侧丘脑、豆状核及大脑脚萎缩,1例合并脑实质软化灶,1例合并脑穿通畸形囊肿。结论 DDM综合征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可以作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ke-Davidoff-Masson综合征 单侧大脑萎缩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核共振成像
下载PDF
眼眶爆裂骨折的多层螺旋CT表现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夏亮 刘健华 范俊飞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6年第6期519-52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眼眶爆裂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眼眶爆裂骨折的MSCT表现。结果眼眶爆裂骨折的直接MSCT征象为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眶壁骨质凹陷及曲度失常。"泪滴征"是诊断眼眶下壁和内侧壁爆裂...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眼眶爆裂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眼眶爆裂骨折的MSCT表现。结果眼眶爆裂骨折的直接MSCT征象为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眶壁骨质凹陷及曲度失常。"泪滴征"是诊断眼眶下壁和内侧壁爆裂骨折的特异性间接征象。眶内壁骨折以横断面显示最佳,眶下壁骨折以冠状面及矢状面显示最佳,混合性骨折以冠状面图像显示最佳。结论 MSCT容积扫描的多平面重建能全面、准确地诊断眼眶爆裂骨折,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是诊断眼眶爆裂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 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6
4
作者 徐有学 范俊飞 +1 位作者 权家文 王敏灵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7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胸部X线片、多层螺旋CT(MSCT)及胃肠钡餐检查在老年人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经胸部X线片、胃肠钡餐或MSCT诊断的食管裂孔疝的老年患者共28例,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胸部X线片检查阳性13例(46%);胃肠钡餐检查阳性2... 目的探讨胸部X线片、多层螺旋CT(MSCT)及胃肠钡餐检查在老年人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经胸部X线片、胃肠钡餐或MSCT诊断的食管裂孔疝的老年患者共28例,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胸部X线片检查阳性13例(46%);胃肠钡餐检查阳性21例(100%);MSCT检查阳性28例(100%)。可复性食管裂孔疝9例,不可复性19例,后者包括短食管型13例,食管旁疝5例,混合型1例。结论老年人食管裂孔疝多数无临床症状,常易漏诊。胸部X线片对不可复性食管裂孔疝有比较高的检出率;胃肠钡餐检查诊断分型准确,阳性率高,应作为本病首选检查方法;MSCT可作为重要的补充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裂孔 老年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胃肠钡餐
下载PDF
肺癌不常见CT表现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范俊飞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的不常见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的不常见CT表现。结果:肺癌不常见的CT表现有支气管内钙化性结节状影1例,分枝状影1例,结节状影伴磨玻璃状影3例,多发斑点状影1例,单发小片状影1例,不规则片状影1例,... 目的:探讨肺癌的不常见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的不常见CT表现。结果:肺癌不常见的CT表现有支气管内钙化性结节状影1例,分枝状影1例,结节状影伴磨玻璃状影3例,多发斑点状影1例,单发小片状影1例,不规则片状影1例,肺段、肺叶影8例,肺内棒槌状影2例,不规则空洞影3例。结论:肺癌的不常见CT表现呈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急性肾外伤导致肾周间隙受累的发生率及CT表现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敏灵 范俊飞 +1 位作者 徐有学 权家文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6年第3期231-23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肾外伤导致肾周间隙受累的发生率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急性肾外伤的肾周间隙受累的CT表现。结果 80例中,68例有肾周间隙受累(85%)。肾周间隙改变包括肾被膜增厚(22%)、肾被膜下积液(37%)、肾周间隙桥隔增厚(76%)、... 目的探讨急性肾外伤导致肾周间隙受累的发生率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急性肾外伤的肾周间隙受累的CT表现。结果 80例中,68例有肾周间隙受累(85%)。肾周间隙改变包括肾被膜增厚(22%)、肾被膜下积液(37%)、肾周间隙桥隔增厚(76%)、肾周间隙内脂肪层斑片状影(24%)、肾筋膜增厚(90%)、肾旁间隙积液(82%)、尿外渗(10%)及尿瘤(1%)。结论急性肾外伤除肾实质损伤及肾周血肿征象外,肾周间隙受累的征象亦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肾周炎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腹部超声及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员工超声体检
7
作者 余银霞 李兴文 +1 位作者 肖惠方 吴斌洪 《影像技术》 CAS 2023年第6期17-21,共5页
目的:分析腹部超声及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员工超声体检现状。方法:将我院近年来(2021.1-2022.12)与防控中心共同监测的具有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员工共50例作为本次观察组观察对象,另将50名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员工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人员... 目的:分析腹部超声及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员工超声体检现状。方法:将我院近年来(2021.1-2022.12)与防控中心共同监测的具有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员工共50例作为本次观察组观察对象,另将50名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员工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人员进行超声检查,分析疾病检出率(肝脏异常、脾脏异常、胆囊异常、胰脏异常、肾脏异常、两种及以上),以超声联合相关影像学检查为金标准,分析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同时分析患病人群年龄分布情况(分别为20-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结果:观察组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患病人群年龄分布可见,51-60岁人群疾病患病率明显更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其次为41-50岁人群,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金标准诊断相比较,超声检出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50%、90.00%、97.36%、75.00%。结论:腹部超声检查能够帮助临床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员工身体现状进行确诊,是检测各项器官异常的首选方法,对多种职业病检出均有重要作用,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超声 职业危害 因素 员工 体检
下载PDF
骨化性颅骨骨膜下血肿的CT诊断 被引量:1
8
作者 范俊飞 于武江 +1 位作者 徐有学 王敏灵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4年第3期199-200,共2页
目的探讨骨化性颅骨骨膜下血肿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骨化性颅骨骨膜下血肿的CT资料。结果 15例中,单侧14例,双侧1例,共16个血肿,15个血肿位于顶骨,1个位于枕骨。CT表现为紧贴颅外板的新月形软组织密度影,外缘见弧形骨化,不跨越... 目的探讨骨化性颅骨骨膜下血肿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骨化性颅骨骨膜下血肿的CT资料。结果 15例中,单侧14例,双侧1例,共16个血肿,15个血肿位于顶骨,1个位于枕骨。CT表现为紧贴颅外板的新月形软组织密度影,外缘见弧形骨化,不跨越颅缝。结论骨化性颅骨骨膜下血肿具有特征性表现,CT可作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颅骨膜血窦
下载PDF
山峰征在张力性气颅中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王敏灵 范俊飞 徐有学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6年第5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讨山峰征对张力性气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张力性气颅的CT表现。结果张力性气颅包括外伤性及非外伤性。CT表现为颅内积气及山峰征。外伤性张力性气颅常伴颅骨骨折、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结论山峰征对提示张力性气颅有... 目的探讨山峰征对张力性气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张力性气颅的CT表现。结果张力性气颅包括外伤性及非外伤性。CT表现为颅内积气及山峰征。外伤性张力性气颅常伴颅骨骨折、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结论山峰征对提示张力性气颅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峰征 张力性气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家族性多发性骨软骨瘤病的影像诊断
10
作者 申前程 范俊飞 +1 位作者 李荣标 陈丽民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8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目的分析家族性多发性骨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及遗传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3个家族24例家族性多发性骨软骨瘤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影像学表现为与母骨相连的骨性突起,呈菜花形、棘状、乳头状或扁平状,大小不一,好发于长管状骨... 目的分析家族性多发性骨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及遗传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3个家族24例家族性多发性骨软骨瘤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影像学表现为与母骨相连的骨性突起,呈菜花形、棘状、乳头状或扁平状,大小不一,好发于长管状骨的干骺端。结论家族性多发性骨软骨瘤病的典型影像学特征,对疾病的正确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瘤病 X线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肠系膜急性闭合性损伤的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申前程 范俊飞 陈丽民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通过对腹部闭合性外伤肠及肠系膜损伤的术前CT检查影像学表现与临床手术进行对比,探讨CT检查在腹部外伤肠及肠系膜损伤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优势,从而提高CT影像在肠及肠系膜损伤中的诊断符合率。方法选取2008至2020年67例中山市东升医... 目的通过对腹部闭合性外伤肠及肠系膜损伤的术前CT检查影像学表现与临床手术进行对比,探讨CT检查在腹部外伤肠及肠系膜损伤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优势,从而提高CT影像在肠及肠系膜损伤中的诊断符合率。方法选取2008至2020年67例中山市东升医院收治疑似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均实施CT检查,将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与确诊结果进行对比,总结CT影像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不同肠系膜损伤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结果CT诊断符合率、漏诊率分别为98.5%、1.5%,与确诊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有腹腔游离气体、腹腔以及肠间隙积血与积液、肠壁增厚水肿及肠壁血肿及肠系膜水肿。结论CT检查在肠系膜急性闭合性损伤患者诊断中效果理想,其影像学特征显著,可鉴别不同类型肠系膜损伤,且诊断符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 闭合性损伤 体层摄影术
原文传递
肺撕裂伤的多层螺旋CT评价
12
作者 李荣标 范俊飞 陈丽民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9年第5期464-467,共4页
目的分析肺撕裂伤的多层螺旋CT(MSCT)特征并探讨其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肺撕裂伤的MSCT表现。结果肺撕裂伤可分为中央型、周围型、脊椎旁型、胸膜下型、膈上型、混合型6型。36例中,单侧31例,双侧5例,累及41侧,共68个病灶。CT表现为... 目的分析肺撕裂伤的多层螺旋CT(MSCT)特征并探讨其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肺撕裂伤的MSCT表现。结果肺撕裂伤可分为中央型、周围型、脊椎旁型、胸膜下型、膈上型、混合型6型。36例中,单侧31例,双侧5例,累及41侧,共68个病灶。CT表现为肺内结节或肿块(7/68)、气液囊腔(47/68)、气囊腔(14/68)。结论MSCT可清晰显示肺撕裂伤的形态、大小、数目及分布,对其正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撕裂伤 X线摄影术 计算机体层成像
下载PDF
胸部闭合性肺实质损伤的多层螺旋CT表现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有学 范俊飞 +1 位作者 李荣标 王敏灵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6年第6期529-531,共3页
目的探讨胸部闭合性肺实质损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胸部闭合性肺实质损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胸部闭合性肺实质损伤的MSCT表现为:1单纯性肺挫伤73例,表现为云絮状、斑片状或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胸... 目的探讨胸部闭合性肺实质损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胸部闭合性肺实质损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胸部闭合性肺实质损伤的MSCT表现为:1单纯性肺挫伤73例,表现为云絮状、斑片状或磨玻璃样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胸膜下条絮征。2肺撕裂伤合并肺挫伤39例,表现为肺气囊腔;肺气液囊腔;肺血肿;肺挫伤改变。结论 MSCT是诊断及动态观察胸部闭合性肺实质损伤的最佳检查方法,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胸部
下载PDF
MPR、CPR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范俊飞 徐有学 +4 位作者 王敏灵 黄宝庭 申前程 权家文 李荣标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5期583-585,共3页
目的 :评价MPR、CPR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80例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均行MSCT常规轴位扫描与MPR或CPR,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主治医师分别对MSCT常规轴位扫描与结合MPR或CPR对阑尾及其周围病... 目的 :评价MPR、CPR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80例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均行MSCT常规轴位扫描与MPR或CPR,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主治医师分别对MSCT常规轴位扫描与结合MPR或CPR对阑尾及其周围病变的显示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MSCT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80例中,手术病理证实68例为急性阑尾炎。MSCT常规轴位扫描诊断急性阑尾炎53例,假阴性20例,假阳性5例,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70.6%,特异性58.3%,准确性68.8%;而结合MPR或CPR诊断急性阑尾炎65例,假阴性4例,假阳性1例,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94.1%,特异性91.7%,准确性93.8%。结合MPR或CPR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明显高于常规轴位扫描,2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SCT MPR、CPR可获得优质的阑尾图像,提高急性阑尾炎检出的敏感性及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肺真菌病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荣标 范俊飞 徐有学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9年第6期576-579,共4页
目的探讨肺真菌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证实的39例肺真菌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影像学表现有多发斑片状模糊影2例,大叶实变1例,空洞或空腔内结节22例。单发结节或肿块5例,多发结节及肿块9例。结节或肿块伴斑片影10例... 目的探讨肺真菌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证实的39例肺真菌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影像学表现有多发斑片状模糊影2例,大叶实变1例,空洞或空腔内结节22例。单发结节或肿块5例,多发结节及肿块9例。结节或肿块伴斑片影10例。结论 CT对有特征性表现的肺真菌病可作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真菌病 X线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