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和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马立恒 孙灿辉 王春泉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4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目的分析比较直肠癌患者术前64排螺旋CT和1.5T磁共振常规增强检查局部TN分期的准确性,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对术前直肠癌分期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癌患者的术前64排多层螺旋CT检查资料和1.5 T MR检查资料各30例。统计分析CT... 目的分析比较直肠癌患者术前64排螺旋CT和1.5T磁共振常规增强检查局部TN分期的准确性,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对术前直肠癌分期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癌患者的术前64排多层螺旋CT检查资料和1.5 T MR检查资料各30例。统计分析CT和MR检查的TN分期结果与病理TN分期结果的一致率,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术前直肠癌分期的价值。采用一致率的Kappa值检验,两个样本率的x^2检验(Fisher's精确检验)。结果 CT诊断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的T分期结果存在一致性,且一致性较好(Kappa=0.543,P=0.000),而CT诊断N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N分期结果的一致性较差(Kappa=0.167,P=0.283)。MR诊断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的T分期结果存在一致性,且一致性较好(Kappa=0.607,P=0.000),MR诊断N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N分期结果的一致性亦较好(Kappa=0.466,P=0.000)。CT诊断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T分期结果的一致率和MR诊断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T分期结果的一致率无统计学差异(x^2=1.000,P=0.833)。结论常规64排多层螺旋CT和MR检查是直肠癌患者术前分期的可靠、优势检查手段。对于T分期,二者各有优势,而对于N分期,MR检查优于64排多层螺旋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分期
下载PDF
广州市正常体检人群高血压前期及其合并的糖脂代谢异常情况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瑞 芦夏 +1 位作者 由天辉 胡艳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083-2087,共5页
目的 了解广州市正常体检人群的高血压前期(P-HTN)及合并的糖脂代谢异常检出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区医院内的健康体检者5170例,对其进行身体测量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1)广州市正常体检者P-HTN的检出率为35.15%。男性检出率(4... 目的 了解广州市正常体检人群的高血压前期(P-HTN)及合并的糖脂代谢异常检出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区医院内的健康体检者5170例,对其进行身体测量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1)广州市正常体检者P-HTN的检出率为35.15%。男性检出率(43.75%)高于女性(23.56%)(P=0.000),25岁以上各年龄段均高发,在30%-40%之间。(2)P-HTN组平均年龄、空腹血糖、TC、TG、及LDL-C、UA、BMI均高于正常血压组,HDL-C则低于正常血压组(P=0.000)。(3)P-HTN合并糖代谢异常检出率为6.38%,性别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45岁以上检出率明显高于45岁以下者(P=0.000)。(4)PHTN合并血脂异常检出率为53.82%,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25岁以上各年龄段高发,均在44%以上;男性高TG血症检出率最高,为23.27%,女性高TC血症检出率最高,为23.12%。(5)P-HTN合并糖代谢异常组的平均年龄、DBP、TC、TG、LDLC及BMI均高于不合并糖异常组,HDL-C水平低于不合并糖代谢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TN与糖脂代谢密切相关,广州市体检人群中P-HTN及其合并糖脂代谢异常的检出率不容乐观,更比其他地区呈现年轻化趋势,合并糖代谢异常者有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体检部门应重视体检人群中P-HTN的筛查,全面评估危险因素,合并糖脂代谢异常者应早期列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体检 高血压前期 糖代谢异常 血脂异常
下载PDF
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联合同机增强CT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占文 吕清湖 +4 位作者 陈斐妮 廖斯琴 张杰 胡瑞 胡平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18F-FDG PET-CT)联合同机增强CT技术(PET-增强CT)对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接受PET-增强CT检查可疑存在肝转移...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18F-FDG PET-CT)联合同机增强CT技术(PET-增强CT)对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接受PET-增强CT检查可疑存在肝转移的5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以最终确定诊断为标准,计算常规PET-CT、同机增强CT和PET-增强CT对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及其与最终诊断的一致性。结果58例结直肠癌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共发现147个可疑肝转移灶,最后证实恶性病灶125个,其中直径小于或等于1.0 cm者58个(46.4%);良性病灶22个,其中直径小于或等于1.0 cm者17(77.3%)个。常规18F-FDG PET-CT、增强CT和18F-FDG PET-增强CT对直径大于1.0 cm病灶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100%、93.1%和100%,与最终诊断的一致性分别为优、中等和优(Kappa值分别为1.000、0.408和1.000);对直径小于或等于1.0 cm病灶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42.7%、78.7%和94.7%,与最终诊断的一致性分别为无意义、一般和优(Kappa值分别为-0.005、0.305和0.848)。常规PET-CT、增强CT和PET-增强CT诊断直径小于或等于1.0 cm肝转移灶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25(95% CI:0.407~0.462)、0.651(95% CI:0.532~0.757)和0.924(95% CI:0.839~0.972);PET-增强CT的AUC明显大于常规PET-CT(Z=5.559, P<0.05)和增强CT(Z=4.183, P<0.05)。结论 PET-增强CT可以明显提高结直肠癌患者肝内小转移灶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增强CT 诊断
原文传递
siRNA沉默KLF4的表达促进食管癌KYSE140细胞的增殖及迁移 被引量:3
4
作者 黄邵洪 胡昆鹏 +1 位作者 严淑红 叶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沉默Kruppel样因子4(Kruppel like factor 4,KLF4)基因的表达对食管癌KYSE140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人食管癌细胞株KYSE140、KYSE150、EC109及EC9706及食管永生化细胞NE3中KLF4蛋白的表达,化... 目的:探讨体外沉默Kruppel样因子4(Kruppel like factor 4,KLF4)基因的表达对食管癌KYSE140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人食管癌细胞株KYSE140、KYSE150、EC109及EC9706及食管永生化细胞NE3中KLF4蛋白的表达,化学合成2对靶向KLF4的siRNA(KLF4-siRNA1,KLF4-siRNA2),并设对照siRNA(Ctrl-siRNA),分别体外转染至高表达KLF4的食管癌KYSE140细胞中,形成KLF4-siRNA1-KYSE140、KLF4-siRNA2-KYSE140及Ctrl-siRNA-KYSE140细胞,通过MTT实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转染后食管癌KYSE140细胞的增殖及迁移。结果:食管癌细胞株KYSE140中KLF4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KYSE150、EC109及EC9706细胞株[(5.62±0.02)vs(1.71±0.23)、(3.24±0.35)、(3.16±0.41),均P<0.05]。KLF4-siRNA1-KYSE140、KLF4-siRNA2-KYSE140与Ctrl-siRNA-KYSE140细胞相比,KLF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0.49±0.18)、(0.32±0.09)vs(0.98±0.19),均P<0.05],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高[(1.2±0.8)、(1.4±0.1)vs(0.6±0.1),均P<0.05],迁移细胞数量也明显增加[(780±22)、(475±25)vs(83±17)个,P<0.05]。结论:KLF4在人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过程中起着负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uppel样因子4基因 食管癌 KYSE140细胞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免疫微生态支持对肝癌肝切除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黄邵洪 林继宗 +1 位作者 严淑红 叶升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3年第5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EIN)对肝癌肝切除患者术后早期肝功能及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肝癌肝切除患者随机进入EI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7 d的血白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EIN)对肝癌肝切除患者术后早期肝功能及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肝癌肝切除患者随机进入EI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7 d的血白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补充量、血浆内毒素及术后7 d内肠道排气时间及大便球杆比异常率。结果 EIN组和PN组患者术后血白细胞计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第7天,EIN组患者ALT、TBIL恢复优于PN组,血浆白蛋白补充量少于PN组;肠道恢复时间早于PN组,同时大便球杆比异常率较PN组低(P<0.05)。结论肝癌肝切除术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联合肠内免疫微生态支持治疗可以补充肠道正常菌群,减少细菌易位,减少内毒素血症及炎症因子的发生,有利于肝切除患者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切除 肝功能 肠内营养 肠道免疫微生态营养
原文传递
广州市白云区学龄期儿童与妊娠妇女碘营养监测结果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小玲 牟琴 易艳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1898-1899,1911,共3页
目的探究碘营养检测对妊娠妇女及儿童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广州市白云区200例学龄期儿童及1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空腹晨尿及静脉血,测定尿碘浓度,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索(FT4)及灵敏促甲状腺激素(sT... 目的探究碘营养检测对妊娠妇女及儿童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广州市白云区200例学龄期儿童及1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空腹晨尿及静脉血,测定尿碘浓度,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索(FT4)及灵敏促甲状腺激素(sTSH)水平。结果300份碘盐中,碘盐合格275份,合格率91.67%,碘盐不合格12份,不合格率4%,非碘盐13份,占比4.33%。对200例学龄期儿童进行尿碘检测,其结果显示,尿碘水平中位数207.73(142.85-293.7)μg/L略高于碘适宜标准,对100例妊娠期妇女进行尿碘检测,其结果显示尿碘水平中位数234.65(139.85-302.8)μg/L在碘适宜标准范围内200例学龄期儿童中,8岁、9岁、10岁分别为41例、105例、54例,其中尿碘水平在100-(44.00%)和200-(35.50%)人数占比较大,不同年龄之间尿碘营养监测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742,P=0.358)。男性尿碘营养监测200-及300-占比人数高于女生,0-及100-占比人数低于女性,不同性别儿童年龄尿碘营养监测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χ2=3.405,P=0.026)。结论广州市白云区学龄期儿童尿碘水平较高,妊娠妇女尿碘水平正常,应采取措施纠正碘摄入情况,同时建议对妊娠妇女及儿童进行定期的检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期儿童 孕妇 育龄妇女 高碘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自身免疫功能
下载PDF
水灌肠^18F—FDGPET/CT在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占文 张杰 +5 位作者 吕清湖 陈斐妮 卢丹 崔文民 陈春 胡平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水灌肠^18F-FDGPET/CT检查在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男52例,女17例;平均年龄57.9岁]临床怀疑为直肠癌患者的常规及水灌肠^18F-FDGPET/CT资料,与肠镜或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2种方法对直肠癌的... 目的探讨水灌肠^18F-FDGPET/CT检查在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男52例,女17例;平均年龄57.9岁]临床怀疑为直肠癌患者的常规及水灌肠^18F-FDGPET/CT资料,与肠镜或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2种方法对直肠癌的诊断效能,同时比较不同病灶SUVmax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及McNemar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理证实直肠癌61例,非直肠癌8例。61例直肠癌患者灌肠前后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17±6.19与14.25±6.63;t=-6.100,P〈0.01)。常规PET/CT诊断直肠癌的灵敏度为90.2%(55/61),特异性为4/8,准确性为85.6%(59/69);水灌肠PET/CT相应指标为98.4%(60/61),6/8,95.7%(66/69),2种方法诊断直肠癌的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40,P〈0.05)。结论水灌肠PET/CT弥补了常规PET/CT的不足,提高了对直肠癌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灌肠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单发肾上腺转移瘤肺癌患者是否手术的预后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黄邵洪 司徒杰 +2 位作者 严淑红 王淑云 叶升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2期46-48,共3页
目的比较单发肾上腺转移瘤肺癌患者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肺癌合并单发肾上腺转移的患者共计26例。其中16例接受了肾上腺切除,未接受手术的原因包括:体能情况差、纵隔淋巴结转移融合、违背... 目的比较单发肾上腺转移瘤肺癌患者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肺癌合并单发肾上腺转移的患者共计26例。其中16例接受了肾上腺切除,未接受手术的原因包括:体能情况差、纵隔淋巴结转移融合、违背患者意愿等等。接受手术的病例中,4例(25%)为肺部病灶同侧肾上腺转移瘤,8例(50%)为转移瘤与肺部病灶同期发现。结果手术切除3年生存率52%,优于非手术组10%(P=0.02),其中同侧肾上腺转移瘤术后3年生存率75%,优于对侧转移者15%(P=0.015)。纵隔淋巴结转移者3年生存率较无转移者低(0%vs40%,P=0.001)。同期发现与非同期发现者3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手术切除肺癌单发肾上腺转移瘤疗效优于非手术者,对侧肾上腺转移、纵隔淋巴结转移是预后的不利因素,肾上腺转移瘤的发现时间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转移瘤 肺癌
原文传递
根盾术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罗震 刘宏 吴王喜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19-123,共5页
根盾术是近十几年来在口腔种植中出现的一门新技术,其技术推出的目的就是为了从根本上阻断牙拔除后牙槽窝生理性吸收的过程。但是其诊疗的标准操作和远期效果尚未得到共识性结论,同时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如何精准、高效的应用根盾术... 根盾术是近十几年来在口腔种植中出现的一门新技术,其技术推出的目的就是为了从根本上阻断牙拔除后牙槽窝生理性吸收的过程。但是其诊疗的标准操作和远期效果尚未得到共识性结论,同时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如何精准、高效的应用根盾术也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将就根盾术的临床程序、并发症、评价指标和数字化应用等方面予以综述,期望为该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盾术 临床程序 并发症 评价指标 数字化
下载PDF
Kruppel样因子在人食管癌细胞中的作用研究
10
作者 黄邵洪 胡昆鹏 +1 位作者 叶升 严淑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9-733,共5页
目的探讨Kruppel样因子(KLF4)对食管癌细胞生长、侵袭及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揭示其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检测人食管癌细胞株KYSE140、KYSE150、EC109及EC9706及食管永生化细胞NE3中KLF4的表达,通过siRNA的方法将KLF4高表达... 目的探讨Kruppel样因子(KLF4)对食管癌细胞生长、侵袭及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揭示其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检测人食管癌细胞株KYSE140、KYSE150、EC109及EC9706及食管永生化细胞NE3中KLF4的表达,通过siRNA的方法将KLF4高表达的KYSE140细胞敲降KLF4基因,通过MTT试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该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变化。结果与转染control siRNA的细胞相比,转染KLF4-siRNA1、KLF4-siRNA2的KYSE140细胞生长速度上升,细胞穿过Transwell微孔膜的细胞数量增加,并且形成的集落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LF4在人食管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过程中起着负性调节的作用,可能成为早期诊断和判断食管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以及临床治疗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uppel样因子 食管癌 侵袭 迁移 增殖 细胞株
下载PDF
保留灌肠在结直肠癌^18F—FDG PET/CT检查中的应用与护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斐妮 张占文 黎杏桃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15期1781-1783,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18F—FDG PET/CT检查的有效护理方法,提高对温水保留灌肠的认识及护理操作水平。方法选择行常规^18F—FDG PET/CT检查发现结直肠高FDG浓聚患者130例,在常规检查后行局部温水灌肠^18F—FDG PET/CT显像,将^18F—FD...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18F—FDG PET/CT检查的有效护理方法,提高对温水保留灌肠的认识及护理操作水平。方法选择行常规^18F—FDG PET/CT检查发现结直肠高FDG浓聚患者130例,在常规检查后行局部温水灌肠^18F—FDG PET/CT显像,将^18F—FDG PET/CT阳性检查结果与肠镜或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130例患者常规^18F-FDG PET/CT扫描对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0.8%,58.5%,81.5%,保留灌肠对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100.0%,97.5%,99.2%,两种方法诊断结直肠癌准确性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1.04,P〈0.05)。结论温水保留灌肠有助于结直肠癌的诊断、鉴别诊断,保留灌肠护理对于提高图像的质量、协助医生保证诊断的准确性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结直肠肿瘤 保留灌肠
原文传递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男性勃起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张英姿 陈顺结 +2 位作者 陈虹 邵夏冰 邓春华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8年第8期599-602,606,共5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血管内皮功能(FMD)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7年2月~2018年3月来我中心行C-IMT检查的362例男性健康体检数据。按C-IMT测量值1.0mm为分割点,分为C-IMT<1.0mm组(... 目的: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血管内皮功能(FMD)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7年2月~2018年3月来我中心行C-IMT检查的362例男性健康体检数据。按C-IMT测量值1.0mm为分割点,分为C-IMT<1.0mm组(n=92)和C-IMT≥1.0mm组(n=270)。比较两组受试者年龄、BMI、吸烟率、饮酒比例、血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肌酐、尿酸、空腹血糖,并分析C-IMT、IIEF-5、FMD值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年龄、BMI、血压、血肌酐、血尿酸、血胆固醇、血糖、甘油三脂、HDL、L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IMT≥1.0mm组受试者的吸烟率及饮酒比例均高于C-IMT<1.0mm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IMT与IIEF-5呈负相关(r=-0.477,P<0.001),C-IMT与FMD值呈负相关(r=-0.466,P<0.001),FMD值与IIEF-5呈正相关(r=0.549,P<0.001)。结论:通过本研究发现C-IMT与男性勃起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均呈负相关,但C-IMT是否能预测男性的勃起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男性勃起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原文传递
护理工作在PET-CT检查中的作用
13
作者 严淑红 陈虹 邓颖辉 《临床医学工程》 2013年第5期625-626,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受检者行PET-CT检查中的作用。方法对加强全程护理配合的1452例受检者行PET-CT显像检查的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ET-CT检查过程顺利,图像显示清晰,图像质量均符合诊断要求。结论完善及有效的全程护理对PET-C...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受检者行PET-CT检查中的作用。方法对加强全程护理配合的1452例受检者行PET-CT显像检查的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ET-CT检查过程顺利,图像显示清晰,图像质量均符合诊断要求。结论完善及有效的全程护理对PET-CT检查获得符合诊断要求的清晰图像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检查 护理配合
下载PDF
水灌肠^(18)F-FDGPET/CT鉴别诊断良恶性结直肠病变
14
作者 张占文 陈斐妮 +3 位作者 吕清湖 张杰 卢丹 胡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02-2006,共5页
目的探讨水灌肠PET/CT鉴别结直肠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常规PET/CT检查发现的45例直肠及乙状结肠局灶性或弥漫性FDG浓聚患者行水灌肠PET/CT显像,与肠镜或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水灌肠PET/CT扫描后诊断生理性摄取准确率为100%(15... 目的探讨水灌肠PET/CT鉴别结直肠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常规PET/CT检查发现的45例直肠及乙状结肠局灶性或弥漫性FDG浓聚患者行水灌肠PET/CT显像,与肠镜或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水灌肠PET/CT扫描后诊断生理性摄取准确率为100%(15/15);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100%(18/18),特异度为92.59%(25/27),准确率为95.56%(43/45),阳性预测值为90.00%(18/20),阴性预测值为100%(27/27)。结论水灌肠PET/CT可有效排除结直肠生理性摄取18F-FDG,准确鉴别常规PET/CT难以诊断的良恶性结直肠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乙状结肠 灌肠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18F 氟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温水保留灌肠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对鉴别结直肠意外发现高代谢灶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15
作者 张占文 吕清湖 +4 位作者 陈斐妮 张杰 卢丹 胡平 马立恒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39-244,共6页
目的探讨温水保留灌肠对”氟一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18F—FDGPET.CT)检查意外发现的结直肠高代谢灶鉴别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PET.CT检查时意外发现有77例患者... 目的探讨温水保留灌肠对”氟一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18F—FDGPET.CT)检查意外发现的结直肠高代谢灶鉴别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PET.CT检查时意外发现有77例患者结直肠存在性质不明的高代谢灶,予以行温水保留灌肠PET—CT扫描,根据最终的诊断分为恶性病变(包括结直肠癌和恶性腺瘤)、良性病变(包括良性腺瘤和炎性病变)和生理性摄取,对高代谢灶的放射性摄取程度(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灌肠前后SUVmax的变化(滞留指数,RI)进行组间比较。结果77例患者行温水保留灌肠PET—CT扫描后,诊断结直肠恶性病变23例,良性腺瘤16例,炎性病变7例,生理性摄取31例。恶性与良性病变常规SUVmax及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性病变与非肿瘤性摄取之间SUVmax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肿瘤性病变与炎性病变之间的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水保留灌肠PET.CT对结直肠生理性摄取诊断的准确性为100%。对结直肠良、恶性病变判断的灵敏度为95.6%,特异度为96.3%,准确性为96.1%。结论温水保留灌肠PET—CT有助于常规PET—CT意外发现的结直肠高代谢灶中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效排除肠道生理性摄取的影响,避免不必要的结肠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病变 直肠病变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18氟-脱氧葡萄糖 温水保留灌肠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