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床旁CRRT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马仁维 王婴云 董波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0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床旁CRRT治疗,根据护理方式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床旁CRRT治疗,根据护理方式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24.00%)(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床旁CRRT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临床护理路径
下载PDF
评价三种膈肌超声指标在指导撤机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俊 李浩 +3 位作者 陶珍 福利 王婴云 周鹏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1007-1010,1014,共5页
目的评估膈肌增厚分数(DTF)、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及膈肌增厚浅快呼吸指数(DT-RSBI)在指导呼吸机撤离中的价值。方法 59例有撤机指征患者纳入研究。自主呼吸试验开始1 h内使用超声测量并计算膈肌移动度(DD)与DTF,代替传统浅快呼吸... 目的评估膈肌增厚分数(DTF)、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及膈肌增厚浅快呼吸指数(DT-RSBI)在指导呼吸机撤离中的价值。方法 59例有撤机指征患者纳入研究。自主呼吸试验开始1 h内使用超声测量并计算膈肌移动度(DD)与DTF,代替传统浅快呼吸指数中的潮气量计算D-RSBI和DT-RSBI。根据撤机结果将患者分为成功组与失败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用ROC曲线评估其预测撤机结局的效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其余因素后DTF是影响撤机成功与否的独立因素(P <0. 05),阈值为35%,曲线下面积0. 972。结论膈肌超声指标DTF可较好地预测撤机结局,DTF≥35%提示撤机成功概率较大,D-RSBI和DT-RSBI在预测撤机结局中的价值则需更多的研究数据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呼吸试验 通气机撤除法
原文传递
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马仁维 彭海菁 王凌莉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1529-1530,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6月~2017年4月在某院治疗的60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予以综合护...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6月~2017年4月在某院治疗的60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干预前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86.66%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P<0.05);干预前两组血清CR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血清CRP水平均呈降低趋势,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中选择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感染性休克 综合性护理干预
下载PDF
基于风险预警制度的预见性护理对ICU中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凌莉 彭海菁 +1 位作者 董波 刘玉华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1期121-123,共3页
目的分析基于风险预警制度的预见性护理在重症监护室(ICU)中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ICU收治的8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分入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基于风险预警制度的预见性护理在重症监护室(ICU)中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ICU收治的8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分入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基于风险预警制度的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情严重程度及临床相关指标。结果干预1周及2周后,2组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全身感染相关性器官衰竭评价系统(SOF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干预2周后,2组的APACHEⅡ、SOFA评分均低于干预1周后,且观察组均比同期对照组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P均<0.05)。结论对ICU中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施以基于风险预警制度的预见性护理,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病情状况,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衰竭 风险预警制度 预见性护理 机械通气 并发症
下载PDF
膈肌增厚分数对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的指导价值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周俊 陶珍 李浩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6期725-726,共2页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膈肌增厚分数指导撤机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COPD患者,对患者进行自主呼吸试验,通过床旁超声检测膈肌指标,记录撤机成功率,并依据撤机结果,将研究对象分...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膈肌增厚分数指导撤机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COPD患者,对患者进行自主呼吸试验,通过床旁超声检测膈肌指标,记录撤机成功率,并依据撤机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撤机成功)与对照组(撤机失败),比较两组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以及撤机前生理指标[血氧分压(PaO2)/吸入氧分数(FiO2)、膈肌增厚分数(DTF)、浅快呼吸指数(RSBI)、心率、平均动脉压]。结果 50例COPD患者中,撤机成功率为58.00%,失败率为42.00%。撤机前,观察组的DTF、 PaO2/FiO2高于对照组, RSB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膈肌超声指标DTF能够为撤机时机的选择提供指导,利于维护患者健康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机械通气 膈肌增厚分数 撤机
下载PDF
危重症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分析
6
作者 庞宇涵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1期28-30,共3页
目的:分析危重症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IAD)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6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IAD分为IAD组和非IAD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 目的:分析危重症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IAD)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6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IAD分为IAD组和非IAD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等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危重症发生IAD的危险因素。结果:165例患者中发生IAD患者58例,发生率35.15%,未发生IAD患者107例。两组患者在血清白蛋白、Braden评分、意识障碍、失禁类型、大便性状、是否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意识障碍、失禁类型(大便失禁)、大便性状(水样便)是危重症患者发生IAD危险因素,高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危重症患者发生IAD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IAD发生率较高,其中意识障碍、失禁类型、大便性状是危重症患者发生IAD的危险因素,临床应根据上述因素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失禁性皮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Fas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调控肝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1
7
作者 曾繁敬 李志莹 +3 位作者 伍芷菁 张文苑 李浩 庄鹏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733-738,759,共7页
目的探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族成员6(Fas)调控肝癌细胞株增殖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收集正常肝细胞LO2和肝癌细胞株Hep3B、Huh7、PLC/PRF/5、Bel-7402、SMMC-7721、HepG2和SK-hep1,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Fas基因表达,运用癌症基因组图谱(... 目的探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族成员6(Fas)调控肝癌细胞株增殖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收集正常肝细胞LO2和肝癌细胞株Hep3B、Huh7、PLC/PRF/5、Bel-7402、SMMC-7721、HepG2和SK-hep1,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Fas基因表达,运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Fas基因表达与肝癌的关系,设计特异性靶向Fas的siRNA,敲低肝癌细胞中Fas基因的表达,通过噻唑蓝(MTT)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介导的T细胞因子(TCF)/淋巴增强子(LEF)转录活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3/4(Oct3/4);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CCN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B细胞特异性莫洛氏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的表达。结果TCGA肝癌样品中Fas基因表达谱结果显示,肝癌组织Fas mRNA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随着肝癌病程的进展Fas基因的表达逐渐下调,且Fas高表达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细胞Hep3B、Huh7、PLC/PRF/5、Bel-7402、SMMC-7721中Fas基因表达显著低于正常肝细胞L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20、19.16、19.20、12.81、7.58,P均<0.05)。与siRNA阴性对照(si-NC)组比较,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转染si-Fas后(si-Fas组)Fas基因表达显著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20、42.63,P均<0.05);克隆形成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7、3.76,P均<0.05);凋亡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6、16.54,P均<0.05);G2/M细胞周期占比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31、4.09,P均<0.05)。机制研究发现,与si-NC组比较,HepG2和SMMC-7721细胞si-Fas组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核心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肝癌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凝血酶治疗肺假性动脉瘤一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周俊 陶珍 +2 位作者 王婴云 黄晨达 李浩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199-1200,共2页
肺动脉假性动脉瘤(PAP)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通常与感染、介入性手术、肺部肿瘤、胸部创伤等有关。PAP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咯血和气促,也可能伴有窒息和低血容量性休克。肺部增强CT和肺血管造影有助于明确诊断。尽管治疗方法囊括从观... 肺动脉假性动脉瘤(PAP)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通常与感染、介入性手术、肺部肿瘤、胸部创伤等有关。PAP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咯血和气促,也可能伴有窒息和低血容量性休克。肺部增强CT和肺血管造影有助于明确诊断。尽管治疗方法囊括从观察等待到栓塞和手术干预,由于缺乏对照研究,PAP没有金标准的治疗手段。本文介绍经皮注射凝血酶治疗肺假性动脉瘤1例,患者术后11个月生活状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假性 超声检查 凝血酶
原文传递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多学科诊疗
9
作者 杜飞 郑希彦 +6 位作者 王少平 庄鹏 王晓玲 李浩 古东冬 周红 史宪杰 《亚洲外科手术病例研究》 2021年第4期57-64,共8页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多学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2021年3月收治的胰十二指肠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该患者术后出现胰漏、乳糜漏、切口裂开感染、多重耐药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结果:该患者外院行胰...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多学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2021年3月收治的胰十二指肠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该患者术后出现胰漏、乳糜漏、切口裂开感染、多重耐药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结果:该患者外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我院经积极抗感染、切口负压引流、肠内外营养支持,辅以抑酶、补充人血白蛋白、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最终好转出院。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处理棘手,需要多学科协作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并发症 多学科诊疗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下肢肺炎克雷伯菌气性坏疽1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俊 陶珍 李浩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87-689,共3页
气性坏疽是指由产气细菌引起且进展迅速的软组织感染,在早期报道中其病原体通常被特指为产气荚膜梭菌。然而随着大量文献报道,非产气荚膜梭菌导致的产气感染逐渐得到重视。本例患者为糖尿病合并下肢肺炎克雷伯菌气性坏疽,在肺炎克雷伯... 气性坏疽是指由产气细菌引起且进展迅速的软组织感染,在早期报道中其病原体通常被特指为产气荚膜梭菌。然而随着大量文献报道,非产气荚膜梭菌导致的产气感染逐渐得到重视。本例患者为糖尿病合并下肢肺炎克雷伯菌气性坏疽,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病例中相对少见。本文结合文献分析,以期提高对糖尿病合并非梭状菌气性坏疽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梭状菌 肺炎克雷伯菌 气性坏疽
下载PDF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鼻肠管集束化护理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凌莉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317-319,共3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鼻肠管集束化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行鼻肠管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鼻肠管集束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心理状态及并... 目的研究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鼻肠管集束化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行鼻肠管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鼻肠管集束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心理状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SAS及SD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意外脱管、管饲相关腹泻、呕吐误吸、反流呃逆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鼻肠管集束化护理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鼻肠管集 束化护理 反流呃逆
下载PDF
应用间接测热法评估ICU患者静息能量及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姚艳玲 郑子聪 +1 位作者 周俊 王晓玲 《医师在线》 2022年第11期5-8,共4页
目的比较ICU患者间接测热法测得的静息能量消耗水平与公式预测法估算值的差异,并分别探讨静息能量与炎症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APACHEⅡ的评分分为两组:重症组(APACHEⅡ评分≥15)... 目的比较ICU患者间接测热法测得的静息能量消耗水平与公式预测法估算值的差异,并分别探讨静息能量与炎症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APACHEⅡ的评分分为两组:重症组(APACHEⅡ评分≥15)和非重症组(APACHEⅡ评分<15),采用间接测热法评估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水平(mREE),并与校正H-B公式预测值(fREE)进行比较;同时测定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清降钙素原(PCT),记录ICU住院日,分析其与静息能量的相关性。结果重症组的mREE和fREE均高于非重症组;重症组中,mREE高于fREE,mREE与血清hsCRP水平、血清PCT水平、ICU住院日呈正相关;非重症组,mREE低于fREE,mREE与血清hsCRP水平、ICU住院日未发现明显相关性。结论ICU患者的静息能量个体差异较大,采用公式计算时结果稳定性欠佳,间接测定法更能反映ICU患者的实际能量消耗;对于APACHEⅡ≥15的危重症患者,静息能量消耗可为患者的炎症水平、临床预后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间接测热法 静息能量消耗 营养支持 临床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