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睾丸良性肿瘤44例报告
1
作者 殷坤党 刘振华 +4 位作者 李志勇 李向东 刘卓炜 秦自科 叶云林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689-691,共3页
目的:总结儿童睾丸良性肿瘤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围手术期评估的特点,提高保留睾丸手术的可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3年6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睾丸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睾丸良性肿瘤44例。收集睾丸良性肿瘤患儿术... 目的:总结儿童睾丸良性肿瘤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围手术期评估的特点,提高保留睾丸手术的可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3年6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睾丸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睾丸良性肿瘤44例。收集睾丸良性肿瘤患儿术前评估资料、术后病理结果及随访资料,统计分析其特点。结果:44例患儿中左侧17例,右侧25例,双侧2例;年龄3个月~12岁,中位年龄8岁,2岁及以下13例。其中畸胎瘤22例,表皮样囊肿18例,腺瘤2例,间皮囊肿2例。所有患儿均常规行睾丸癌肿瘤标志物检测,其中2例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升高,超声检查考虑良性,均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术前超声检查提示恶性肿瘤4例,肿瘤标志物均正常范围,其中3例行根治术,1例行保留睾丸手术。共23例患儿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21例患儿行保留睾丸手术。术后随访6~8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4个月。所有受访患儿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者残留睾丸萎缩等并发症。结论:儿童睾丸肿瘤中良性肿瘤占有较高比例,应重视儿童睾丸肿瘤围手术期评估,避免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睾丸肿瘤 良性肿瘤 保留睾丸手术 围手术期评估
原文传递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阴茎癌患者患病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曼 毛惠娜 +2 位作者 卢惠明 郑霞 罗迎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1-34,共4页
目的 了解阴茎癌患者的患病体验,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借鉴。方法 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论框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1例阴茎癌患者为访谈对象,基于现象学研究对其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并收集资料,采用定向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 目的 了解阴茎癌患者的患病体验,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借鉴。方法 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论框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1例阴茎癌患者为访谈对象,基于现象学研究对其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并收集资料,采用定向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 共归纳出3个主题,10个亚主题,即微观系统(舒适改变、实际需求未得到满足、持续的负性情绪、就医延迟),中观系统(经济负担沉重、角色缺失、家庭关系紧张),宏观系统(缺乏信息支持、就医体验及诊疗水平待改善、社会压力)。结论 阴茎癌患者的社会生态系统状况存在诸多问题,医护人员应重视疾病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的改变,采取有效措施以满足患者身心健康需求,维持其社会生态系统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癌 患病体验 社会生态系统 负性情绪 就医延迟 角色缺失 家庭关系紧张 质性研究
下载PDF
前列腺混合性癌行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穿刺孔转移1例报告
3
作者 赵迪威 安欣 +2 位作者 曹云 周芳坚 李永红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2,共2页
前列腺癌种植转移罕见。本文报道1例前列腺混合性癌,于外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示前列腺腺泡腺癌,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前列腺混合性癌,小细胞癌为主。术后5个月于外院发现穿刺孔转移。于我院行化疗联合免疫治... 前列腺癌种植转移罕见。本文报道1例前列腺混合性癌,于外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示前列腺腺泡腺癌,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前列腺混合性癌,小细胞癌为主。术后5个月于外院发现穿刺孔转移。于我院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6个周期,维持药物去势及免疫治疗。化疗结束后3个月,影像学检查评估肿瘤完全缓解。免疫治疗维持治疗10个月后因不良反应停药。免疫治疗停药后15个月肿瘤无进展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小细胞癌 种植转移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原文传递
阿比特龙序贯恩扎卢胺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临床分析
4
作者 龙星博 杨振宇 +5 位作者 王骏 赵迪威 赵峻樑 陈东 周芳坚 李永红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9-36,共8页
目的:阿比特龙序贯恩扎卢胺治疗是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mCRPC)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式之一,可使部分患者获益。然而,尚缺乏这种序贯治疗方案在中国mCRPC人群真实世界的数据。方法... 目的:阿比特龙序贯恩扎卢胺治疗是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mCRPC)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式之一,可使部分患者获益。然而,尚缺乏这种序贯治疗方案在中国mCRPC人群真实世界的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4月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采用阿比特龙序贯恩扎卢胺治疗的136例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 mHSPC)阶段治疗方案分为联合治疗组和阶梯治疗组。其中联合治疗组57例,患者在mHSPC阶段使用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ADT)联合阿比特龙+泼尼松治疗;阶梯治疗组79例,患者在mHSPC阶段仅使用ADT治疗,进展为mCRPC再联合阿比特龙+泼尼松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恩扎卢胺治疗PSA最大下降比例超过50%(PSA50)的情况。结果:恩扎卢胺平均使用时间为(4.5±2.2)个月,18.38%的患者达到PSA50。多因素分析显示mHSPC阶段治疗方案(联合治疗组vs阶梯治疗组)(OR=4.52,95%CI:1.27~16.14,P=0.02)、阿比特龙有效时间(OR=1.11,95%CI:1.03~1.19,P=0.005)和阿比特龙治疗进展后到序贯恩扎卢胺的间隔时间(OR=0.83,95%CI:0.72~0.95,P=0.007)是PSA50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倾向性评分根据临床基线特征对联合治疗组和阶梯治疗组间的患者进行1∶1匹配,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相对于阶梯治疗组患者有着更高的PSA50(31.58%vs 7.02%)。结论:阿比特龙序贯恩扎卢胺可使部分mCRPC患者获得PSA反应。阿比特龙有效时间长,在mHSPC期使用ADT联合阿比特龙治疗,以及阿比特龙耐药后序贯恩扎卢胺时间间隔短的患者更可能在序贯治疗中出现PSA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阿比特龙 恩扎卢胺
原文传递
阴茎癌根治术淋巴结清除数目和密度对预后预测意义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再尚 韩辉 +5 位作者 邹子君 周芳坚 秦自科 刘卓炜 李永红 尧凯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58-463,共6页
目的:探讨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后淋巴结数目及密度(lymph node density,LND)对阴茎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2-01-01-2012-12-31146例接受改良根治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阴茎癌患者,对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 目的:探讨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后淋巴结数目及密度(lymph node density,LND)对阴茎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2-01-01-2012-12-31146例接受改良根治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阴茎癌患者,对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46例阴茎癌患者随访3~1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淋巴结清除5~53枚,清除中位数22枚。以清除淋巴结数目16枚为界值,总体患者≥16枚5年疾病特异生存率(disease specific survival,DSS)为82.1%,与〈16枚5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淋巴结阴性(pN。)患者≥16枚5年DSS为92.1%,与〈16枚5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一0.026。ROC曲线结果显示,LND在16%阈值时最有预测预后价值,淋巴结阳性(pN+)患者LND〈16%和≥16%的5年DSS分别为80.6%和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数目(P=0.019)、T分期(P=0.012)和辅助治疗(P=0.009)是总体患者的预后因素,淋巴结数目(P=0.005)和T分期(P=0.036)是pN。患者预后因素,LND(P=0.001)是pN+患者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LND是预测淋巴结阳性患者预后的唯一独立因素,P=0.031。结论:淋巴结清除数目≥16枚能显著改善淋巴结阴性患者DSS,LND是预测淋巴结阳性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但尚需外部资料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肿瘤 淋巴结切除术 腹股沟 危险因素 预后
原文传递
患者年龄、性别及尿流改道方式对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向东 刘卓炜 +7 位作者 周芳坚 侯国良 张志凌 李永红 董培 尧凯 秦自科 韩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2280-2282,共3页
目的评价患者年龄、性别及尿流改道方式对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11年6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治疗的374例接受根治性膀胱全切并尿流改道术的膀胱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类型和术后并发症,运用χ... 目的评价患者年龄、性别及尿流改道方式对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11年6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治疗的374例接受根治性膀胱全切并尿流改道术的膀胱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类型和术后并发症,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及尿流改道方式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38.8%(145/374)的患者接受改良回肠导管术,47.9%(179/374)的患者接受改良回肠原位新膀胱术,13.4%(50/374)的患者接受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4%(140/374),近期并发症(≤90d)发生率为21.4%(80/374),远期并发症(〉90d)为16.3%(61/37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P=0.15)和性别(P=0.16)与术后并发症无关,尿流改道方式影响并发症发生(OR=0.26,95%CI:0.16~0.43)。结诊尿流曲谱肯式县影响根治一件陪胱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尿流改道术
原文传递
阴茎癌切除同期行改良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邹子君 尧凯 +4 位作者 周芳坚 李永红 秦自科 刘卓炜 韩辉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03-806,共4页
目的探讨同期行阴茎癌原发病灶切除和改良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10年6月55例同期行阴茎癌切除和改良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资料。患者年龄27~73岁,平均49岁。行同期改良根治性腹股... 目的探讨同期行阴茎癌原发病灶切除和改良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10年6月55例同期行阴茎癌切除和改良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资料。患者年龄27~73岁,平均49岁。行同期改良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107侧,1侧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之前曾行大隐静脉抽出术,2侧行同期经典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结果107侧改良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侧次(0.9%),下肢淋巴水肿18侧次(16.8%),皮瓣坏死6侧次(5.6%)。每侧切除淋巴结3~23枚,平均11枚。3年总生存率为84%。结论阴茎癌切除同期行改良根治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可保证控瘤效果,不增加手术后并发症,是适合阴茎癌患者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肿瘤 淋巴结切除术 腹股沟 预后
原文传递
输尿管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临床疗效分析(附14例报告)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建业 秦自科 +8 位作者 韩辉 刘卓炜 李永红 尧凯 董培 卢可士 许镇州 张志凌 周芳坚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50-751,756,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肾脏的输尿管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2010年4月14例输尿管中下段癌患者行保留肾脏的输尿管部分切除术(治疗组)的临床资料。从术后膀胱癌发生率、疾病特异性生存率等方面... 目的:探讨保留肾脏的输尿管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2010年4月14例输尿管中下段癌患者行保留肾脏的输尿管部分切除术(治疗组)的临床资料。从术后膀胱癌发生率、疾病特异性生存率等方面与同期29例行输尿管癌根治术(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12例获得随访,术后膀胱癌发生率为16.7%(2/12),疾病特异性生存率1年为91.7%(11/12),5年为75.0%。对照组24例获随访,术后膀胱癌发生率为12.5%(3/24),疾病特异性生存率1年为95.8%(23/24),5年为79.2%。两组术后膀胱癌发生率及1年、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输尿管癌双侧致病同步及异时性特点,在能严格随访的条件下,输尿管部分切除术+输尿管连续性的重建可以应用于适当选择的中下段输尿管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肿瘤 输尿管部分切除术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前列腺癌主动监测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蔡欣旸 范宇 李永红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7-480,共4页
主动监测指患者接受严密监测随访而无需立即进行积极治疗。多项研究结果显示,主动监测作为一种相对安全的前列腺癌治疗方式,能减少过度治疗,是预期寿命大于10年的极低危、低危和少部分中危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主动... 主动监测指患者接受严密监测随访而无需立即进行积极治疗。多项研究结果显示,主动监测作为一种相对安全的前列腺癌治疗方式,能减少过度治疗,是预期寿命大于10年的极低危、低危和少部分中危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主动监测的随访过程包括定期的重复穿刺活检、PSA检查、直肠指检、多参数磁共振(mpMRI)检查等,但监测标准和频率仍未统一。中国仅有少部分患者选择主动监测,需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主动监测 纳入标准 随访策略
原文传递
特瑞普利单抗和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不可切除Ⅳ期阴茎鳞状细胞癌新辅助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晏如 郭胜杰 +7 位作者 安欣 蒋丽娟 刘听雨 薛婷 马华丽 尧凯 史艳侠 韩辉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93-1099,共7页
目的比较单纯化疗与化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和尼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用于不可切除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性阴茎鳞状细胞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1年6月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单纯化疗(化疗组)或化疗联合特瑞普利单... 目的比较单纯化疗与化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和尼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用于不可切除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性阴茎鳞状细胞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1年6月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单纯化疗(化疗组)或化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及尼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三联治疗组)的33例Ⅳ期不可切除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年龄[M(IQR)]49.0(13.5)岁(范围:30~70岁),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化疗组(16例)和三联治疗组(17例)。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中位总体生存时间,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的客观缓解率、病理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时间为28.1(19.2)个月(范围:1.5~33.4个月),三联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长于化疗组(30.0个月比8.2个月,χ^(2)=3.998,P=0.046)。三联治疗组的中位总体生存时间尚未达到,化疗组为15.2个月(χ^(2)=3.298,P=0.069)。三联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13/17比6/16,χ^(2)=5.125,P=0.024)和病理学完全缓解率(6/7比0,P=0.001)均高于化疗组。三联治疗组的主要Ⅰ~Ⅱ级不良反应为脱发(16例)、贫血(15例)和恶心(14例),化疗组则为贫血(14例)、脱发(12例)、食欲下降(12例)和恶心(11例)。三联治疗组与化疗组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7比6/16,χ^(2)=0.308,P=0.579)。两组均未观察到5级不良反应及治疗相关性死亡事件。结论与单纯化疗相比,化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和尼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可改善晚期不可手术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与单纯化疗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肿瘤 化学疗法 辅助 PD-1抑制剂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抗体 新辅助治疗
原文传递
腹腔镜改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临床Ⅰ期睾丸非精原细胞瘤的疗效评价:附7例报告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卓炜 董培 +5 位作者 周芳坚 张志凌 韩辉 尧凯 侯国良 李永红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2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途径腹腔镜改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临床Ⅰ期睾丸非精原细胞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7例临床Ⅰ期睾丸非精原细胞瘤的患者,均于睾丸癌根治术后接受腹腔镜改良腹膜后淋... 目的探讨经腹途径腹腔镜改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临床Ⅰ期睾丸非精原细胞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7例临床Ⅰ期睾丸非精原细胞瘤的患者,均于睾丸癌根治术后接受腹腔镜改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7例患者腹腔镜改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的平均手术时间302.9±88.3min(190~41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11.4±83.2m(l30~200ml),送病理检查的淋巴结平均22.8±11.1枚(9~36枚),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d。术后病理分期均为Ⅰ期。所有患者随访2~24个月,平均14.1±8.2个月,均无肿瘤复发或转移,血AFP和β-HCG亦无异常升高,所有患者都维持正常射精功能。结论腹腔镜改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能够有效地治疗临床Ⅰ期睾丸非精原细胞瘤,同时具有并发症少和切口美观、创伤小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非精原细胞瘤 腹腔镜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
原文传递
艾迪注射液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焱 秦自科 +4 位作者 周芳坚 韩辉 刘卓炜 李永红 谢毅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1年第5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用中药制剂——艾迪注射液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95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保留膀胱手术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丝裂霉素(MMC)、沙培林、艾迪注射液进行膀胱灌注,... 目的探讨用中药制剂——艾迪注射液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95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保留膀胱手术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丝裂霉素(MMC)、沙培林、艾迪注射液进行膀胱灌注,定期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 95例患者随访14~57个月(平均37.1个月),共有30例出现肿瘤复发(Ta9例,T121例;G114例,G29例,G37例),肿瘤复发率为31.6%。MMC组、沙培林组和艾迪注射液组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48.5%、28.1%和16.7%。MMC组及艾迪注射液组与沙培林组的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迪注射液组肿瘤复发率明显低于MMC组(P<0.05)。MMC组、沙培林组和艾迪注射液组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者分别为7例(21.2%)、3例(9.4%)和0例。结论中药制剂——艾迪注射液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使用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艾迪注射液 中药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早期肾细胞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培 张志凌 +5 位作者 侯国良 尧凯 刘卓炜 韩辉 秦自科 周芳坚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 评价比较T1a和T1b期肾细胞痛患者行保留肾单位手术(NS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1月至2009年12月施行NSS治疗的101例T1期肾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男性79例,女性22例,年龄28~79岁,平均52.3岁.根据肿瘤病理组织大小分为T1... 目的 评价比较T1a和T1b期肾细胞痛患者行保留肾单位手术(NS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1月至2009年12月施行NSS治疗的101例T1期肾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男性79例,女性22例,年龄28~79岁,平均52.3岁.根据肿瘤病理组织大小分为T1a期62例,T1b期39例.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中肾动脉阻断率及阻断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T1a组为(151±80)min,T1b期为(158±50)min;术中出血量:T1a期(322±596)ml,T1b期(308±239)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和P=0.45).术后随访8~102个月(平均38.4个月),除T1b期患者中1例于术后36个月因肿瘤转移死亡外,其余100例患者无肿瘤复发.结论 对T1期肾细胞癌患者施行NSS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且T1a与T1b期患者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切除术 保留肾单位手术 疗效分析
原文传递
临床Ia期睾丸非精原细胞瘤三种不同治疗模式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培 刘卓炜 +6 位作者 李向东 吴松 李永红 尧凯 秦自科 韩辉 周芳坚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评估观察、腹膜后淋巴结清扫(RPLND)和化疗三种治疗模式在睾丸根治术后的临床Ia期睾丸非精原细胞瘤的疗效并进行相关风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72例临床Ia期睾丸非精原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睾丸... 目的评估观察、腹膜后淋巴结清扫(RPLND)和化疗三种治疗模式在睾丸根治术后的临床Ia期睾丸非精原细胞瘤的疗效并进行相关风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72例临床Ia期睾丸非精原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睾丸癌根治术后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3组,观察组33例,RPLND组24例,化疗组15例。Kaplan—Meier法分析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及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肿瘤进展的因素。结果7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62个月,6例复发,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均为100%,观察组、化疗组和RPLND组的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4.0%,93.3%和100%。观察组复发率(17.8%)显著高于RPLND组(0,X2=3.99,P=0.04),既往有隐睾病史的患者肿瘤复发率(37.5%)显著升高(X2=10.02,P=0.01)。观察组中胚胎癌复发率(3/6)显著高于其他病理类型(7.4%,X2=6.93,P=0.04);年龄〉13岁的患者复发率(23.1%)也显著高于年龄较小的患者(5.3%,x。=4.33,P=0.04)。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OR=0.08,95%CI:0.06~0.36,P=0.03)和既往隐睾病史(OR=25.3,95%CI:6.57—78.42,P=0.04)是与肿瘤复发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临床Ia期睾丸非精原细胞瘤患者,睾丸根治术后的观察、RPLND以及化疗均为可靠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进展率仍然较高,患者发病年龄较大和既往有隐睾病史是肿瘤复发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癌 非精原细胞瘤 治疗 复发 隐睾
原文传递
冷冻消融术治疗≥75岁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峻樑 赵迪威 +6 位作者 李永红 王宁 陈东 杨振宇 王骏 龙星博 周芳坚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739-742,748,共5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冷冻消融术单独或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对≥75岁非转移性前列腺癌(PCa)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9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前列腺冷冻消融术的49例≥75岁非转移性(cT_(1)~T_(4)N_... 目的探讨前列腺冷冻消融术单独或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对≥75岁非转移性前列腺癌(PCa)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9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前列腺冷冻消融术的49例≥75岁非转移性(cT_(1)~T_(4)N_(0)M_(0))PCa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位年龄79(77,82)岁,中位初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14.0(8.9,31.4)ng/mL,根据CUA风险分层进行分组,中危组14例(28.6%),高危组35例(71.4%)。18例患者行新辅助ADT,19例患者行辅助ADT,其中有10例既接受新辅助ADT,又接受辅助ADT。统计分析术后并发症、术后4~8周PSA、术后最低PSA、5年无生化复发生存率、5年总体生存率、5年PCa特异性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评估生存曲线间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中位随访48(29,69)个月。术后17例(34.7%)出现阴囊水肿,15例(30.6%)出现尿潴留。1例(2.0%)出现尿失禁,所有患者术后均有勃起功能障碍,无尿道直肠瘘发生。32例(65.3%)出现Clavien-DindoⅠ级并发症,4例(8.2%)出现Ⅲ级并发症。术后4~8周中位PSA为0.082 ng/mL。未接受ADT的22例(44.9%)患者术后中位最低PSA为0.130 ng/mL。5例(10.2%)出现生化复发,5年无生化复发生存率为86.6%。中危组与高危组5年无生化复发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9%vs 85.5%,P=0.662)。5例(10.2%)死亡,5年总体生存率为88.7%,5年PCa特异性生存率为100%。结论前列腺冷冻消融术单独或联合ADT治疗≥75岁非转移性PCa患者的近期肿瘤控制好,严重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可作为≥75岁非转移性PCa患者的治疗方式之一。在广泛开展此项治疗前,还需要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冷冻消融 高龄
原文传递
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通过缝隙连接蛋白43抑制前列腺癌DU145细胞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钟明珠 尧凯 +3 位作者 董培 郭胜杰 周芳坚 韩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64-2366,共3页
目的观察硒-甲基硒代半胱氨(MSC)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和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的影响及其作用。方法0、5、10、25μmo]/LMSC或转染CX43质粒处理前列腺癌DUl45细胞,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 目的观察硒-甲基硒代半胱氨(MSC)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和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的影响及其作用。方法0、5、10、25μmo]/LMSC或转染CX43质粒处理前列腺癌DUl45细胞,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CX43mRNA和蛋白,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SL/DT)检测GJIc功能,噻唑蓝(MTT)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生长和增殖能力,最后应用Westernblot检测B淋巴细胞/白血病-2(bcl-2)蛋白水平。结果5、10、25μmol/LMSC均能上调DU145细胞cx43mRNA和蛋白表达,且不增加GJIC功能,同时10、25μmol/LMSC可以抑制DU145细胞生长和增殖(P〈0.05);进一步在DU145细胞中过表达CX43,同样不增加GJIc功能,但可抑制DUl45细胞生长和增殖(P〈0.05)。结论MSC可诱导DU145细胞表达Cx43,且不增加GJIC功能,但能通过下调bcl-2抑制前列腺癌DU145细胞生长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缝隙连接蛋白
原文传递
肾癌术后对侧肾上腺转移的诊治(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志凌 周芳坚 +2 位作者 李永红 刘卓炜 侯国良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0年第5期237-239,共3页
关键词 肾上腺转移 文献复习 肾癌 术后 诊治 病例报道 手术治疗 临床资料
下载PDF
睾丸癌组织中Rho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向东 董培 +7 位作者 张志凌 李永红 尧凯 蒋丽娟 秦自科 韩辉 周芳坚 刘卓炜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25-930,共6页
目的 寻找与睾丸癌分期和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以更好地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1999年1月至2008年5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睾丸癌根治术治疗的精原细胞瘤(34例)和非精原细胞瘤(66例)石蜡标本,其中临床Ⅰ期64例、Ⅱ期22... 目的 寻找与睾丸癌分期和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以更好地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1999年1月至2008年5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睾丸癌根治术治疗的精原细胞瘤(34例)和非精原细胞瘤(66例)石蜡标本,其中临床Ⅰ期64例、Ⅱ期22例、Ⅲ期14例.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以及20例同期手术正常睾丸组织中Rho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的表达情况.统计学分析睾丸癌组织中RhoA及VEGFR3的表达与睾丸癌分期、病理和预后的关系. 结果 患者随访26 ~ 27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6个月.RhoA在睾丸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57%(57/100),高于正常组织的25%(5/20),RhoA表达与睾丸癌临床分期相关(P=0.010).VEGFR3在睾丸癌中的高表达率为51%(51/100),VEGFR3高表达与睾丸癌患者肿瘤复发相关(P=0.021).在Ⅰ期非精原细胞瘤中,RhoA高表达与肿瘤复发相关(P=0.035).在Ⅱ/Ⅲ期非精原细胞瘤中,VEGFR3高表达与肿瘤复发相关(P=0.022). 结论 睾丸癌组织中RhoA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hoA高表达的Ⅰ期非精原细胞瘤容易复发,VEGFR3高表达的Ⅱ/Ⅲ期非精原细胞瘤预后欠佳,需要采用更积极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肿瘤复发 局部 RHOA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原文传递
阴茎癌改良pN2分期预后意义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再尚 韩辉 +5 位作者 邹子君 周芳坚 秦自科 刘卓炜 李永红 尧凯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0-303,共4页
目的:将国际抗癌协会一美国肿瘤联合委员会(UnionforInternationalCancerControl-AmericanJointCommitteeonCancer,UICC-AJCC)第7版阴茎癌病理N2(pN2)期分为pN2a期(单侧多发腹股沟淋巴结结内转移)和pN2b期(双侧腹股沟淋巴结结... 目的:将国际抗癌协会一美国肿瘤联合委员会(UnionforInternationalCancerControl-AmericanJointCommitteeonCancer,UICC-AJCC)第7版阴茎癌病理N2(pN2)期分为pN2a期(单侧多发腹股沟淋巴结结内转移)和pN2b期(双侧腹股沟淋巴结结内转移),探讨阴茎癌改良pN2分期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2-12-01-2012-06-30收治的153例阴茎癌患者资料。将pN2期患者,按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侧数分为pNza和pN2b两组,分析pN2a和pN2b期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预后关系。Kaplan-Meier法进行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iseasespecificsurrival,DSS)分析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第7版pN分期和改良pN分期系统比较。采用x2值、AIc标准和c-index一致性系数比较预测预后准确度。结果:71例患者病理确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并纳入研究。清除淋巴结中位数为22(5~53)个,其中阳性淋巴结中位数3(1~16)个。pNl患者21例(29.6%),3年DSS为94.4%;pN2患者33例(46.5%),3年DSS为69.6%;pN3患者17例(23.9%),3年DSS为27.2%。按照改良的病理N2分期标准,pN2。期的3年DSS为84.7%(19例);pN2b期的3年DSS为50.1%(14例),两组之间的D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计入淋巴结转移侧数的阴茎癌改良病理N2分期系统在预测预后方面的准确性显著增加。结论:阴茎癌改良pN2分期较第7版阴茎癌pN2分期能更好地预测疾病特异生存率,但尚需外部资料验证以进一步明确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肿瘤 肿瘤分期 淋巴结转移 预后 生存率
原文传递
输尿管末端粘连:原位新膀胱术后上尿路积水原因之一
20
作者 侯国良 周芳坚 +5 位作者 刘卓炜 秦自科 韩辉 余绍龙 李永红 陈晓峰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7年第12期892-894,共3页
目的:总结原位新膀胱术后输尿管末端粘连致上尿路积水的诊断和处理经验。方法:2000年1月~2007年4月共施行全膀胱切除加原位新膀胱术250例,发现8例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上尿路积水是由输尿管末端互相粘连或与新膀胱壁粘连引起,在内镜... 目的:总结原位新膀胱术后输尿管末端粘连致上尿路积水的诊断和处理经验。方法:2000年1月~2007年4月共施行全膀胱切除加原位新膀胱术250例,发现8例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上尿路积水是由输尿管末端互相粘连或与新膀胱壁粘连引起,在内镜下经尿道切断粘连带予以处理。结果:术后中位随访8个月(1~22个月),7例肾功能和积水程度明显改善,1例稳定,并在密切随访观察中。1例在积水缓解后7个月再次复发,发现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行开放手术作输尿管新膀胱再植,随访5个月,积水程度明显改善。结论:输尿管末端粘连是使用输尿管直接种植法的原位新膀胱术后上尿路积水的原因之一。膀胱镜检查既可明确诊断又能同时作粘连带切断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因此,对原位新膀胱术后上尿路积水患者应常规作膀胱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粘连 原位新膀胱术 直接种植法 上尿路积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