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染hIGF-1基因增强软骨细胞聚集蛋白多糖、Ⅱ型胶原的表达 被引量:7
1
作者 黄宗强 刘尚礼 +4 位作者 郑召民 黄建荣 沈慧勇 黄东生 崔力扬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9-423,共5页
目的探讨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huma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hIGF-1)基因对软骨细胞分泌聚集蛋白多糖(aggrecan)、Ⅱ型胶原的影响.方法构建并鉴定携带hIGF-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CMV-hIGF-1),采用1、10、100及500感染复数单位(multi... 目的探讨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huma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hIGF-1)基因对软骨细胞分泌聚集蛋白多糖(aggrecan)、Ⅱ型胶原的影响.方法构建并鉴定携带hIGF-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CMV-hIGF-1),采用1、10、100及500感染复数单位(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的Ad/CMV-hIGF-1转染软骨细胞,PBS为阴性对照,100μg/L hIGF-1生长因子为阳性对照,转染后4 d进行aggrecan、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参照文献分析免疫组化阳性单位.结果在1~100MOI范围内,随着Ad/CMV-hIGF-1滴度增加,aggercan、Ⅱ型胶原表达递增,500 MOI Ad/CMV-hIGF-1转染后,aggrecan表达骤减;Ⅱ型胶原表达下降不明显.结论 hIGF-1基因对软骨细胞aggrecan、Ⅱ型胶原的表达有影响;100 MOI Ad/CMV-hIGF-1优于100 μg/L hIGF-1生长因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胶原 蛋白多糖 转染 aggrecan 细胞聚集 基因增强 IGF-1基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factor 软骨细胞 免疫组化 胶原表达 重组腺病毒 细胞分泌 感染复数 阴性对照 阳性对照 阳性单位 文献分析 500 Ad MOD PBS
下载PDF
Harris评分和X线在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中的作用 被引量:92
2
作者 齐海 丁悦 +3 位作者 许杰 马若凡 黄健斌 刘尚礼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4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Harris评分和X线表现在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疗效中的相关性。方法从本组行THA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4例进行随访,进行Harris评分和X线片评估,比较两种方法在评价临床疗效中的差异。结果在33例Harris评分〉90分的... 目的探讨Harris评分和X线表现在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疗效中的相关性。方法从本组行THA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4例进行随访,进行Harris评分和X线片评估,比较两种方法在评价临床疗效中的差异。结果在33例Harris评分〉90分的患者中,27例X线评价良好,6例X线评价差。16例Harris评分80~90分的患者中,10例X线评价优良而6例差;13例Harris评分70~79分的患者中,X线评价优6例,差7例;12例Harris评分〈70分的患者中,其中X线评价4例优,8例差。在x线评价优与差的不同等级间,患者的功能评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9,P〈0.05)。Pearson列联系数r=0.388,P〈0.05,显示两评价方式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结论X线评价结果与Harris评分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相关密切度一般(r〈0.5)。单纯用Harris评分并不能够全面评估关节的真实状况,同时采用X线片和Harris评分来综合评估显得更为客观、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重视胸腰段骨折治疗 被引量:57
3
作者 刘尚礼 吕浩然(协助整理)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共3页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骨折治疗 脊柱骨折 交通运输 脊髓圆锥 脊髓损伤 腰椎骨折 老年化
原文传递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53
4
作者 陈燕涛 何清 刘尚礼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744-746,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4月~2005年10月将48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GF组,25例)和对照组(维生素B_(12)组,23例),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麻木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神经电生理变...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4月~2005年10月将48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GF组,25例)和对照组(维生素B_(12)组,23例),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麻木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神经电生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疼痛、麻木症状显著减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感觉和运动电位的恢复率明显增高,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恢复神经的感觉和运动电位的潜伏期均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波幅均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少。结论NGF早期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周围神经 损伤
原文传递
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51
5
作者 许杰 马若凡 +2 位作者 彭焰 苏培强 黄东生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630-633,共4页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或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1995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动力髋螺钉或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21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对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或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1995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动力髋螺钉或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21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对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获13~72个月(平均32个月)随访。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率达94.0%。215例患者中31例出现内固定相关术后并发症,其中髋内翻14例,主要发生于股骨转子内后方存在明显骨折碎裂的患者;骨折延迟愈合12例,为骨折累及股骨距及小转子,术中做软组织广泛剥离、骨折复位固定的患者;内固定物股骨头颈内切割并螺钉穿入髋关节腔5例,其中3例再行人工关节置换,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82分。结论内固定物选择不当是导致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原在,而不稳定性骨折、严重骨质疏松及骨折复位不良都将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折固定术 并发症 原因
原文传递
椎间盘源性腰痛 被引量:42
6
作者 胡有谷 李放 +3 位作者 张永刚 张伯勋 宋跃明 郑召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27-330,共4页
腰痛或下腰痛是脊柱疾患最常见且极其复杂的综合征,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目前将“椎间盘源性腰痛”作为一种独立的病症来诊断,它如何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不稳症等进行鉴别?它的病理、组化改变及发病机理与上述疾病... 腰痛或下腰痛是脊柱疾患最常见且极其复杂的综合征,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目前将“椎间盘源性腰痛”作为一种独立的病症来诊断,它如何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不稳症等进行鉴别?它的病理、组化改变及发病机理与上述疾病有何异同?它涵盖的内容是什么?我们特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对“何谓椎间盘源性腰痛?”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供同道们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腰痛 脊柱疾病 影像学检查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Ⅱ、Ⅲ型Pilon骨折外科治疗难点及处理对策 被引量:42
7
作者 许杰 马若凡 丁悦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3期201-202,共2页
目的 探讨胫骨Pilon骨折治疗难点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对22例Ⅱ~Ⅲ型Pilon骨折(Riiedi-Allgower分型:Ⅱ型12例,Ⅲ型10例)均采取钢板内固定,其中辅以石膏外固定10例,18例予以植骨修补骨缺损,其中自体松质骨填塞10例,大块髂骨植入... 目的 探讨胫骨Pilon骨折治疗难点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对22例Ⅱ~Ⅲ型Pilon骨折(Riiedi-Allgower分型:Ⅱ型12例,Ⅲ型10例)均采取钢板内固定,其中辅以石膏外固定10例,18例予以植骨修补骨缺损,其中自体松质骨填塞10例,大块髂骨植入8例。8例创口闭合困难者,4例行二期植皮,4例予以皮肤牵张带治疗。结果采用Burwell-Charnley系统进行骨折复位评分,优16例,良6例;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优10例,良10例,可2例。结论 大块髂骨植骨能有效解决严重骨缺损、提高内固定稳定性,使关节可早期活动,有利功能恢复,皮肤牵张带是有效的创口闭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外科手术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高黏度骨水泥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8
作者 李春海 刘尚礼 +2 位作者 叶伟 彭焰 丁悦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9-262,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2006年4月至10月,应用高黏度骨水泥及其椎体成形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3例,共31个椎体。男6例,女17例;年龄59-83岁,平均67.3岁。术中... 目的 探讨应用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2006年4月至10月,应用高黏度骨水泥及其椎体成形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3例,共31个椎体。男6例,女17例;年龄59-83岁,平均67.3岁。术中采用体位复位,局部麻醉,从椎体压缩严重侧单侧穿刺,经椎弓根人路,每个椎体注射骨水泥3.0-6.5ml,平均(4.7±1.0)ml。对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行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对手术前后VAS进行配对t检验。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包括骨水泥渗漏、肺栓塞、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和感染等)的发生情况。除常规X线检查外,手术前后常规行腰椎CT扫描。结果 术后随访1-7个月,平均3.7个月,患者背部疼痛均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前的VAS平均为(7.57±1.10)分,术后第3天平均为(3.17±0.87)分(t=18.72,P〈0.01),术后1周平均为(2.43±0.65)分(t=20.73,P〈0.01),术后1个月平均为(2.26±0.66)分(t=22.42,P〈0.01),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2例发生椎体旁骨水泥渗漏,无骨水泥毒性反应、肺栓塞、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高黏度骨水泥及其椎体成形系统具有瞬间高黏度、可注射时间长、定向可控注射、低聚合温度、操作简单和低放射暴露等优点,大大降低骨水泥渗漏的风险,手术安全性高,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骨黏合剂 经皮椎体成形术 高黏度骨水泥
原文传递
注射性锶羟磷灰石在椎体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1
9
作者 刘尚礼 郑召民 +6 位作者 吕维加 李春海 郭家伟 邓方跃 黄东生 陈建宇 梁智仁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53-656,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锶羟磷灰石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23例(36个椎体),男6例,女17例;年龄43~80岁,平均69.3岁;1个椎体13例,2个椎体7例,3个椎体3例。其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8例,脊椎血管瘤3例,多发性骨髓... 目的探讨使用锶羟磷灰石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23例(36个椎体),男6例,女17例;年龄43~80岁,平均69.3岁;1个椎体13例,2个椎体7例,3个椎体3例。其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8例,脊椎血管瘤3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注入锶羟磷灰石治疗,对术中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术后感染、骨水泥渗漏、疼痛、活动度、影像学征象等指标与术前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治疗效果。结果术后CT扫描示8例11个椎体有少量渗漏,1例2个椎体有椎体后壁渗漏;2例2个椎体在椎间孔内有少量渗漏;5例7个椎体有椎旁渗漏,4例是因穿刺针使椎体前缘破溃所致。所有渗漏并未引起明显的神经损伤症状。23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1例死亡,其余2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5个月。1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1例疼痛基本消失,6例明显减轻;3例脊椎血管瘤患者疼痛基本消失;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例疼痛明显减轻,1例缓解后又加重。末次随访时X线片与术后X线片比较示椎体并无继续塌陷的征象。结论锶羟磷灰石应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患者 羟磷灰石 疼痛 临床应用 术中 脊椎 治疗效果 症状 使用
原文传递
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在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7
10
作者 黄东生 丁悦 +3 位作者 叶伟 苏培强 刘尚礼 梁蔚文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6-87,共2页
目的观察促炎因子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抗炎因子白介素(IL)-4在退变椎间盘组织内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30例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及10例经前路松解手术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髓核组织,术前患者临床症状严重... 目的观察促炎因子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抗炎因子白介素(IL)-4在退变椎间盘组织内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30例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及10例经前路松解手术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髓核组织,术前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均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23例行MRI检查的患者,根据Schneiderman分级评定椎间盘退变程度,术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髓核组织中IL-6、TNF-α和IL-4的含量。结果退变髓核中IL-6的含量(11.2±7.5)ng/L较对照组(6.4±0.8)ng/L高(P<0.01)、TNF-α的含量(186.8±86.0)ng/L亦较对照组(122.3±23.5)ng/L高(P<0.05);IL-4的表达仅存在于TNF-α表达较高的髓核组织中;IL-6及TNF-α的同时表达与ODI评分高低正相关(IL-6:B=0.481,β=0.229,P<0.05;TNF-α:B=6.945E-2,β=0.522,P<0.01);椎间盘退变MRI分级与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的高低无明显相关。结论促炎因子TNF-α与IL-6的表达增高为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原因,亦为临床症状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表达的不平衡亦可能为椎间盘退变进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炎因子 抗炎因子 腰椎间盘突出 基因表达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原文传递
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28
11
作者 刘尚礼 李春海 +7 位作者 丁悦 陈燕涛 黄东生 尹庆水 梁伟国 梁德 徐中和 林定坤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1139-1142,共4页
目的探讨膨胀式椎体成形器(Sky)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适应证及其技术优势。方法回顾分析采用Sky治疗74例(87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中16例附加后路USS固定融合。按照Genant分级:一级2... 目的探讨膨胀式椎体成形器(Sky)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适应证及其技术优势。方法回顾分析采用Sky治疗74例(87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其中16例附加后路USS固定融合。按照Genant分级:一级29个椎体,二级41个椎体,三级17个椎体。新鲜骨折46例,陈旧性骨折28例。术前VAS评分8.7分。结果术后平均随访8.6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术后第3天的平均VAS评分为1.4分(P<0.0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脊柱后凸角由术前平均20.9°恢复为平均12.4°,疗效满意。结论Sky椎体成形术对新鲜和陈旧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适用,该方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式椎体成形器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原文传递
Harris评分和X线在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中的作用 被引量:36
12
作者 Jeihad Ahmad Mansour 丁悦 +3 位作者 许杰 马若凡 黄健斌 刘尚礼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5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Harris评分和X线表现在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疗效中的相关性。方法从本组行THA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4例进行随访,进行Harris评分和X线片评估,比较两种方法在评价临床疗效中的差异。结果在33例Harris评分>90分的患... 目的探讨Harris评分和X线表现在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患者疗效中的相关性。方法从本组行THA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4例进行随访,进行Harris评分和X线片评估,比较两种方法在评价临床疗效中的差异。结果在33例Harris评分>90分的患者中,27例X线评价良好,6例X线评价差。16例Harris评分80~90分的患者中,10例X线评价优良而6例差;13例Harris评分70~79分的患者中,X线评价优6例,差7例;12例Harris评分<70分的患者中,其中X线评价4例优,8例差。在X线评价优与差的不同等级间,患者的功能评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2=11.19,P<0.05)。Pearson列联系数r=0.388,P<0.05,显示两评价方式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结论X线评价结果与Harris评分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相关密切度一般(r<0.5)。单纯用Harris评分并不能够全面评估关节的真实状况,同时采用X线片和Harris评分来综合评估显得更为客观、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严重骨水泥反应综合征 被引量:33
13
作者 刘尚礼 陈燕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7期1-3,共3页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骨水泥固定 反应综合征 术中死亡 人工关节置换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忽视 全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椎间盘退变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4
作者 黄宗强 刘尚礼 郑召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分子生物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及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吕浩然 刘尚礼 +4 位作者 丁悦 黄东生 马若凡 胡宝山 叶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3-647,共5页
目的:建立腰椎间盘退变的动物模型并进行CR和MRI观察。方法:选用新西兰兔20只,沿右腹直肌外缘做15cm长切口,钝性剥离腹膜至腰椎横突前外侧,咬除右侧L5、L6横突,显露上述节段椎间盘,斜形切开纤维环约1.5mm,未伤及髓核,然后逐层缝合。所... 目的:建立腰椎间盘退变的动物模型并进行CR和MRI观察。方法:选用新西兰兔20只,沿右腹直肌外缘做15cm长切口,钝性剥离腹膜至腰椎横突前外侧,咬除右侧L5、L6横突,显露上述节段椎间盘,斜形切开纤维环约1.5mm,未伤及髓核,然后逐层缝合。所有动物在标准条件下饲养,分别于术后2、4、8、20、40周行腰椎计算机x线摄影术(CR)和核磁共振成像(MRI)以检测终板下骨及髓核的变化。结果:术后作为自体对照组的L1、2、L2、3椎间盘未见异常,而手术组L4、5、L5、6椎间盘则相继出现T2加权像低信号、腰椎不稳畸形,终板下骨质硬化,椎体边缘骨赘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后突和硬膜囊受压等改变。对手术节段及其邻近和完全正常节段椎间盘髓核信号值的定量分析显示,手术组椎间盘T2加权像信号值减低在术后4、8、20、40周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临近椎间盘L3、4、L6、7手术8周后与正常椎间盘对比有显著差异。CR扫描结果显示:手术节段椎间盘终板下信号值减低与对照组相比4周后就开始有显著差异。结论:应用纤维环切开法可获得可靠的新西兰大白兔椎间盘退变模型,可通过MRI及CR在早期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退变 椎间盘 新西兰大白兔
下载PDF
自我清洁间歇导尿在香港脊髓损伤中心的应用和启示 被引量:28
16
作者 丘雪梅 李燕 卢向莉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8年第2期154-155,共2页
详细介绍自我清洁间歇导尿在香港新界东联网大埔医院脊髓损伤中心的应用。报告了15例脊髓损伤合并膀胱功能障碍的截瘫患者住院期间进行自我清洁间歇导尿培训的经验,包括准备工作、操作程序、饮水计划、检测指标等,本组病人的泌尿系感染... 详细介绍自我清洁间歇导尿在香港新界东联网大埔医院脊髓损伤中心的应用。报告了15例脊髓损伤合并膀胱功能障碍的截瘫患者住院期间进行自我清洁间歇导尿培训的经验,包括准备工作、操作程序、饮水计划、检测指标等,本组病人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20%明显低于文献记载留置导尿管的感染发生率,提示自我清洁间歇导尿应用于双上肢功能正常,无张力性膀胱或逼尿肌反射低下同时又有足够膀胱容量的脊髓损伤病人是可行的、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清洁间歇导尿 脊髓损伤 截瘫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28
17
作者 黄霖 马元琛 +3 位作者 唐勇 杨睿 程志安 沈慧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1168-1170,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7月至2005年12月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73例。骨折和骨质疏松分别按Evans、Singh标准分类。失败的评价标准为复位不良,加压螺钉穿出股骨头,髋内翻&...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7月至2005年12月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73例。骨折和骨质疏松分别按Evans、Singh标准分类。失败的评价标准为复位不良,加压螺钉穿出股骨头,髋内翻>100°,加压钉滑动加压超过20mm,螺钉松动或金属物断裂。结果:随访1个月~2年,共发生失败病例26例(15.0%),50~69岁5例,70~79岁13例,80岁以上8例;稳定骨折16例,不稳定骨折10例;骨质疏松Ⅰ级16例,Ⅱ级6例,Ⅲ级4例。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失败率随着年龄和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高,在70岁以上及重度骨质疏松患者中,不宜首选D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DHS) 内固定 失败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主动规律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81例(92髋)血栓发生率4.94% 被引量:26
18
作者 沈慧勇 杨睿 +4 位作者 唐勇 程志安 黄霖 黄建荣 林道贤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主动规律的锻炼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00-02/2004-04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髋关节疾病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81例(92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34例,股骨颈骨折29例,骨性关节炎8例...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主动规律的锻炼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00-02/2004-04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髋关节疾病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81例(92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34例,股骨颈骨折29例,骨性关节炎8例,髋关节翻修4例,陈旧性髋关节结核2例,强直性脊柱炎2例,恶性肿瘤2例。生物固定型髋关节66髋,混合型17髋,骨水泥型9髋。术前彩色超声多普勒证实双下肢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早期(2~5h)开始进行主动规律锻炼,行跖趾关节伸屈、双侧距小腿关节伸屈内外翻运动;术后一两天行双距小腿关节环转运动;术后3~7d做距小腿关节环转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术后8~14d在以上的基础上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加大运动量。同时术后患者不使用任何抗凝药。①术后每日检查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应症状体征并于术后12d行双下肢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与术前进行自身对照,观察血栓发生率。②术后不用抗凝药对出血情况的影响。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81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94%(4/81)。其中1例于术后4d出现患侧下肢肿胀,经彩超检查发现静脉和股浅静脉均出现栓子,3例无症状者均在术后12d复查时发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分别为静脉血栓1例,股浅静脉中段血栓2例。4例中股骨颈骨折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2例,非骨水泥型1例;骨性关节炎混合型全髋关节置换1例。病因为股骨颈骨折病例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0.34%(3/29),术中应用骨水泥的病例发生率为11.54%(3/26)。②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平均总出血量为(779.6±207.4)mL。67%(54/81)的患者无需输血。结论:①本文结果表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进行主动规律的功能锻炼,其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显著低于国内1999年曾有报道的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身体锻炼 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混合型全髋关节置换 术后早期 功能锻炼 发生率 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 预防
下载PDF
脐血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细胞定向诱导及其成骨活性比较 被引量:15
19
作者 程志安 周敦华 +4 位作者 宋少云 吴燕峰 沈慧勇 曾志勇 刘尚礼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5期7973-7975,共3页
目的:研究脐血与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的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条件及其成骨活性,比较两种不同MSCs定向成骨细胞诱导后的成骨活性。方法:采用标准Ficoll-Hypaque技术分离脐血和成人骨髓MSCs,以地塞米松、β-... 目的:研究脐血与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的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条件及其成骨活性,比较两种不同MSCs定向成骨细胞诱导后的成骨活性。方法:采用标准Ficoll-Hypaque技术分离脐血和成人骨髓MSCs,以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和维生素C为辅剂定向诱导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骨矿化结节和I型胶原作为成骨细胞鉴定与活性评价的指标。结果:两种MSCs的细胞形态和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差异。定向成骨细胞诱导后,成骨细胞标志性产物碱性磷酸酶、骨钙素、上清钙、骨矿化结节和I型胶原均得到了稳定的表达,并显著高于未诱导MSCs,而且两种细胞的成骨活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脐血和成人骨髓MSCs在适当的条件下均可向成骨细胞定向转化,两种细胞均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脐血 成骨细胞
下载PDF
颈椎椎弓根CT测量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中的作用 被引量:23
20
作者 黄东生 苏培强 +3 位作者 马若凡 李春海 彭焰 刘尚礼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 :测量C3~ 7椎弓根各径线的数据 ,探讨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时按照轴线置入的必要性。方法 :8具颈椎标本 ,经螺旋CT(ElscintCTTwinFlash)在 1mm厚度断层扫描后 ,图像输入到计算机软件 (SiliconGraphicsO2工作站 ) ,测量C3~ 7椎弓根... 目的 :测量C3~ 7椎弓根各径线的数据 ,探讨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时按照轴线置入的必要性。方法 :8具颈椎标本 ,经螺旋CT(ElscintCTTwinFlash)在 1mm厚度断层扫描后 ,图像输入到计算机软件 (SiliconGraphicsO2工作站 ) ,测量C3~ 7椎弓根各径线的数据 ,根据数据模拟出椎弓根的形态特点 ,分别计算在未考虑螺钉直径与用 3 .0mm螺钉情况下进行置钉的角度安全范围。结果 :在未考虑螺钉直径下置钉 ,C3~ 7在横断面的平均最大安全范围分别是 18.68°、2 0 .41°、2 2 .43°、2 2 .5 0°、2 7.5 5° ,在矢状面分别为2 7.5 5°、3 0 .3 1°、2 7.70°、2 9.0 3°、3 4.88° ,用直径 3 .0mm螺钉置入时 ,在横断面的平均最大安全范围是7.2 5°、8.5 8°、10 .98°、13 .0 9°、15 .49° ,在矢状面是 16.3 5°、18.69°、16.40°、18.2 6°、2 3 .13° ,这些数据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角度的最大安全范围小 ,有必要在置钉时做到真正的精确量化与精细操作 ,严格按照个体化的椎弓根轴线方向置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弓根 内固定 螺旋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