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MRI动态增强的病理学研究:附20例报告 被引量:6
1
作者 钟华 彭振鹏 +1 位作者 刘锦文 程传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91-1492,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的MR动态增强的特点及其组织学基础。方法对20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行MR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宫颈癌病灶强化形式并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20例宫颈癌动态增强曲线可分为2型,宫颈癌的强化形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目的探讨宫颈癌的MR动态增强的特点及其组织学基础。方法对20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行MR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宫颈癌病灶强化形式并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20例宫颈癌动态增强曲线可分为2型,宫颈癌的强化形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与宫颈癌的组织学成分相关。感兴趣区为明显均匀强化或者病灶周围的明显环形强化区,所得的时间-信号曲线主要是I型,速升速降型,病理上主要由肿瘤细胞组成,周围包绕薄层或者散在的间质组织。而感兴趣区为肿瘤轻度强化或者病灶中央表现为轻度强化区,其时间-信号曲线主要表现为II型为缓慢上升型,病理学所见为主要是纤维组织组成,内可见散在的肿瘤细胞。结论宫颈癌的MRI动态增强能够更好的显示病变特性,其磁共振动态增强曲线特性与宫颈癌的组织学特点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宫颈癌 动态增强
下载PDF
2016年WHO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指南--第二部分:前列腺和膀胱肿瘤 被引量:62
2
作者 Peter A.Humphrey Holger Moch +5 位作者 Antonio L.Cubilla Thomas M.Ulbright Victor E.Reuter 张繁(译) 江宗睿(译) 王焕军(校)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8年第2期139-146,共8页
自上次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公布前列腺和膀胱肿瘤分类,已有12年。在此期间,关于这些肿瘤的病理和遗传学出现了大量知识更新。2016年WHO分类指南中新增了前列腺导管内癌的内容。在大多数情况下,前列腺导管内癌... 自上次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公布前列腺和膀胱肿瘤分类,已有12年。在此期间,关于这些肿瘤的病理和遗传学出现了大量知识更新。2016年WHO分类指南中新增了前列腺导管内癌的内容。在大多数情况下,前列腺导管内癌是一种在导管内扩散且具有侵袭性的前列腺癌,需与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进行区分。前列腺腺泡腺癌新增了两种类型,包括微囊腺癌和多形性巨细胞腺癌。修改后的Gleason分级系统也增补至新分类的前列腺癌分级中;对于评分为Gleason 7分的腺癌,建议诊断报告列出结构类型为4级(pattern 4)的比例。新分类进一步推荐近来提出的前列腺癌5级分类。对于膀胱癌,2016年WHO分类继续沿用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1997年的分类指南。本次修订中更好地定义了非侵袭性的尿路上皮病变,包括尿路上皮异型增生和未知恶性潜能的尿路上皮增生,常见于有尿路上皮癌病史的患者,侵袭性尿路上皮癌的异向分化,指一定比例的"常见型"尿路上皮癌和其他形态变化同时存在。病理医生在病理报告中需注明不同组织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O分类 前列腺癌 肿瘤分类 膀胱肿瘤 泌尿系统 指南 生殖器官 尿路上皮癌
下载PDF
胰腺导管腺癌放射学报告模板:腹部放射协会和美国胰腺协会的共识声明 被引量:57
3
作者 Mahmoud M.Al-Hawary Isaac R.Francis +10 位作者 Suresh T.Chari Elliot K.Fishman David M.Hough David S.Lu Michael Macari Alec J.Megibow Frank H.Miller Dushyant V.Sahani Diane M.Simeone 黄翔 孙灿辉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4年第4期350-357,共8页
胰腺导管腺癌(PDA)是一种具有侵袭性、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在肿瘤分期时,通过影像学分析,合理判定肿瘤的范围,是患者治疗措施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考虑到不同医生在专业知识水平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判定有所差异,以及在放射学检查时经常... 胰腺导管腺癌(PDA)是一种具有侵袭性、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在肿瘤分期时,通过影像学分析,合理判定肿瘤的范围,是患者治疗措施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考虑到不同医生在专业知识水平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判定有所差异,以及在放射学检查时经常缺乏相关影像学表现的完整报道,有必要采用标准化的影像学报告模板以及大家一致接受和认可的胰腺实性肿瘤术语。在腹部放射协会和美国胰腺协会的共同资助下,胰腺导管腺癌(PDA)多机构专家组(包括放射学专家、胃肠病学和肝胆胰外科学专家)共同发起了一份描述标准化报告模板的共识声明。采用这种标准化的影像学报告模板将能改进PDA患者的治疗决策过程,并可通过提供一份完整、相关、精准的疾病分期报告以优化治疗方案。通过对可行手术切除的患者恰当、一致的分期,标准化报告模板有助于促进临床和科研实验设计,从而实现在不同机构之间的实验结果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放射学检查 报告模板 协会 美国 腹部 影像学分析 疾病严重程度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4
作者 王玉亮 初建平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5年第4期340-345,共6页
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是一种磁共振扩散成像的新兴技术,是反映生物组织非高斯分布的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方法。它是基于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上的延伸,能够比DTI更加敏感的反应组... 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是一种磁共振扩散成像的新兴技术,是反映生物组织非高斯分布的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方法。它是基于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上的延伸,能够比DTI更加敏感的反应组织微结构的复杂程度。DKI技术最早由纽约大学Jenson教授于2005年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KI 水分子扩散 扩散张量成像 组织微结构 TENSOR 参数图 胶质瘤 非高斯分布 脑星形细胞瘤 脑白质
下载PDF
Gd-EOB-DTPA MRI动态增强预测孤立性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 被引量:31
5
作者 徐萍 黄梦琪 +3 位作者 廖冰 李子平 冯仕庭 蔡华崧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7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分析Gd-EOB-DTPA MRI动态增强扫描(DCE)影像特征与单发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相关性,总结提示HCC MVI的MRI影像特征,探讨利用这些影像特征术前预测HCC MVI的可能性。方法分析66例单发HCC的术前MRI资料,利用单因素及... 目的分析Gd-EOB-DTPA MRI动态增强扫描(DCE)影像特征与单发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相关性,总结提示HCC MVI的MRI影像特征,探讨利用这些影像特征术前预测HCC MVI的可能性。方法分析66例单发HCC的术前MRI资料,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MRI各项影像特征与MVI的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肿瘤直径对MVI的诊断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直径(P=0.011)、肿瘤边缘(P=0.019)、瘤周强化(P=0.001)、肝胆特异性期瘤周低信号(P=0.002)是MVI的危险因素,肿瘤信号不均匀(P=0.157)、肿瘤包膜(P=0.207)、ADC值(P=0.481)、T_1减低值比率(P=0.689)与MVI无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直径(P=0.007;OR=1.024)与瘤周强化(P=0.005;OR=6.670)是MVI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直径的ROC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6 mm诊断MVI,AUC=0.741,敏感度为0.588,特异度为0.833。有瘤周强化组MVI的发生率是52.4%。结论利用Gd-EOB-DTPA MRI动态增强扫描可术前预测HCC的MVI,肿瘤越大、有瘤周强化的HCC更容易出现M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纵向弛豫时间成像 钆塞酸二钠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在旋股外侧动脉3D可视化与穿支体表导航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6
作者 朱洪章 杨有优 +1 位作者 范淼 王俊丽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7-291,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传统解剖学,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临床患者活体研究旋股外侧动脉(LCFA)解剖与指导股前外侧皮瓣(FALTF)术前设计的可能性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间门诊及住院来诊行下肢CTA检查的25例患者,... 目的通过对比传统解剖学,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临床患者活体研究旋股外侧动脉(LCFA)解剖与指导股前外侧皮瓣(FALTF)术前设计的可能性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间门诊及住院来诊行下肢CTA检查的25例患者,利用三维后处理工作站观察并测量LCFA起源、分型、长度、内径、穿支数量等解剖学信息,并行皮瓣穿支血管体表术前模拟定位。结果①LCFA76%起源于股深动脉,24%起源于股动脉。②降支长度约(228.6±44.9)mm,降支开口内径约(3.1±0.8)mm,平均内径约(2.5±0.4)mm,降支穿支数量约(5.5±2.6)支;然后25例50侧大腿CTA中,有23例46侧成功进行三维体表定位标记。结论CTA是活体研究LCFA解剖的较好方法,在提供在体皮瓣设计信息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重要意义,可列为皮瓣手术术前常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旋股外侧动脉 旋股外侧皮瓣 血管三维可视化
原文传递
结合CT扫描中肠壁增厚与密度改变征象对小肠梗阻鉴别诊断的作用 被引量:27
7
作者 张婷 郭天畅 +3 位作者 伍彩云 叶文卫 许达生 郑可国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 探讨CT扫描中肠壁增厚结合密度改变征象对单纯性小肠梗阻(SI)和绞窄性小肠梗阻(S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且术前CT有小肠壁增厚(厚度>3mm)的小肠梗阻患者资料,其中SI 27例,ST 26例.所有... 目的 探讨CT扫描中肠壁增厚结合密度改变征象对单纯性小肠梗阻(SI)和绞窄性小肠梗阻(S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且术前CT有小肠壁增厚(厚度>3mm)的小肠梗阻患者资料,其中SI 27例,ST 26例.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35例同时行增强扫描.把增厚肠壁的密度改变分为:内层密度正常、内层密度减低、全层密度减低、内层密度增高和全层密度增高.对SI和ST患者增厚肠壁的密度改变进行分析,并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2组患者肠壁密度改变的差异.结果 CT平扫表现为内层密度正常者,SI 21例,ST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859,P<0.01);但增强扫描表现为内层密度正常的SI 13例,ST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77,P>0.05).平扫表现内层密度减低SI 4例,ST 5例;增强扫描内层密度减低SI 4例,ST 4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平扫全层密度减低ST 10例,增强全层密度减低ST 5例,均无SI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CT影像上肠壁增厚伴肠壁全层密度减低这一征象可以鉴别SI和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诊断 鉴别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CT和MRI表现 被引量:27
8
作者 周丽莎 翟凤仪 +5 位作者 董帜 罗宴吉 黄坤 郑可国 李子平 冯仕庭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2-405,共4页
目的总结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E)的CT和MRI表现。方法搜集经手术或穿刺活检后病理证实的HEHE 11例,所有的病例均行CT检查,其中5例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其他6例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 目的总结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E)的CT和MRI表现。方法搜集经手术或穿刺活检后病理证实的HEHE 11例,所有的病例均行CT检查,其中5例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其他6例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11例中有5例加做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病变的生长方式、分布特点、密度(信号)特点、强化方式及邻近组织情况。结果 11例均表现为肝内多发病灶,大部分病灶位于肝包膜下,根据生长方式分为三型:结节型(5例),匍匐生长型(1例)和混合型(5例)。CT平扫,病灶均呈低密度,直径〉2 cm的病灶内见类圆形更低密度。MRI平扫:病灶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直径〉2 cm的病灶信号不均匀(T1WI内见更低信号,T2WI内见更高信号)。其他影像学征象包括"棒棒糖征"(6例)、包膜退缩征(6例)。增强扫描:病灶直径〈1 cm的表现为轻度较均匀强化;病灶直径为1~2 cm主要表现为轻度较均匀强化;病灶直径〉2 cm的多为不均匀渐进性强化。结论 HEHE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强化方式与病灶的大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和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马立恒 孙灿辉 王春泉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4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目的分析比较直肠癌患者术前64排螺旋CT和1.5T磁共振常规增强检查局部TN分期的准确性,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对术前直肠癌分期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癌患者的术前64排多层螺旋CT检查资料和1.5 T MR检查资料各30例。统计分析CT... 目的分析比较直肠癌患者术前64排螺旋CT和1.5T磁共振常规增强检查局部TN分期的准确性,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对术前直肠癌分期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癌患者的术前64排多层螺旋CT检查资料和1.5 T MR检查资料各30例。统计分析CT和MR检查的TN分期结果与病理TN分期结果的一致率,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术前直肠癌分期的价值。采用一致率的Kappa值检验,两个样本率的x^2检验(Fisher's精确检验)。结果 CT诊断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的T分期结果存在一致性,且一致性较好(Kappa=0.543,P=0.000),而CT诊断N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N分期结果的一致性较差(Kappa=0.167,P=0.283)。MR诊断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的T分期结果存在一致性,且一致性较好(Kappa=0.607,P=0.000),MR诊断N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N分期结果的一致性亦较好(Kappa=0.466,P=0.000)。CT诊断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T分期结果的一致率和MR诊断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T分期结果的一致率无统计学差异(x^2=1.000,P=0.833)。结论常规64排多层螺旋CT和MR检查是直肠癌患者术前分期的可靠、优势检查手段。对于T分期,二者各有优势,而对于N分期,MR检查优于64排多层螺旋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分期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肠道造影在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杨晓燕 董帜 +3 位作者 罗宴吉 周丽莎 李子平 冯仕庭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60-763,共4页
目的总结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多层螺旋CT肠道造影(CTE)特点,探讨多层螺旋CTE在全面评估UC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35例经临床、肠镜及病理证实的活动期UC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E检查,根据改良Mayo评分系统将疾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目的总结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多层螺旋CT肠道造影(CTE)特点,探讨多层螺旋CTE在全面评估UC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35例经临床、肠镜及病理证实的活动期UC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E检查,根据改良Mayo评分系统将疾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比较不同组的CTE表现。结果 35例UC患者中,轻度组6例,中度组13例,重度组16例,轻度组与中度组肠黏膜下气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肠壁分层、结肠袋消失及淋巴结肿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系膜血管增多在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壁增厚、黏膜强化程度增加、肠腔狭窄及直肠周围脂肪沉积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E可以全面评估UC的肠壁、肠管及肠外情况,对活动期UC的诊断及临床分度判断均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造影剂
下载PDF
多参数3.0 T MR:鉴别低级别与高级别及T_1与T_2期膀胱尿路上皮癌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焕军 关键 +4 位作者 李树荣 张小玲 林晋华 刘明娟 郭燕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5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无创性准确鉴别高、低级别以及T1、T2期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多参数MR理想模式。方法 39例因怀疑膀胱癌且未行任何治疗的患者于我院行膀胱MR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MRI)及动态增强(DCE-MRI)检查,所有患者于1周内接受了经尿道膀... 目的探讨术前无创性准确鉴别高、低级别以及T1、T2期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多参数MR理想模式。方法 39例因怀疑膀胱癌且未行任何治疗的患者于我院行膀胱MR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MRI)及动态增强(DCE-MRI)检查,所有患者于1周内接受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癌根治术,术后标本送病检。所得MR图像分成3种组合:T2WI加DWI、T2WI加DCE-MRI、T2WI加DWI加DCE-MRI。两位阅片者在不知病理结果的前提下分别独立阅片;每组图像的阅片间隔时间为2周。绘制ROC曲线,采用Bonferroni检验分别比较三种影像组合判断肿瘤有无侵犯膀胱肌层的诊断效能。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分析肿瘤ADC值与瘤灶病理级别的关系。结果共计49个瘤灶(T1期36个,T2期13个)纳入研究,低级别肿瘤(11个)的ADC值(1.141±0.164)×10-3 mm2/s明显高于高级别肿瘤(20个)的ADC值(0.766±0.091)×10-3 mm2/s,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T2WI加DWI及T2WI加DWI加DCE-MRI组合阅片时,两位阅片者均无出现将T1期肿瘤判定为肿瘤侵犯肌层(误认为T2期),当参照T2WI加DCE-MRI组合阅片时,两位阅片者将T1期肿瘤过高分期(即误认为T2期)的病灶数分别为13和15个。ADC值为0.899×10-3 mm2/s时,鉴别两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最好,分别为100%、95%。结论在无创性准确鉴别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分期和全瘤病理分级时,多参数MR T2WI加DW-MRI加DCE-MRI是最佳组合。当ADC值为0.899×10-3mm2/s时,鉴别高级别与低级别膀胱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最好,分别为10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扩散系数 膀胱癌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RECIST 1.1与Choi标准在舒尼替尼治疗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早期疗效评估的比较 被引量:21
12
作者 罗宴吉 王猛 +3 位作者 陈洁 冯瑞枝 冯仕庭 李子平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7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比较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version 1.1,RECIST 1.1)和Choi标准评估舒尼替尼对晚期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EP-NENs)的早期疗效。方... 目的比较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version 1.1,RECIST 1.1)和Choi标准评估舒尼替尼对晚期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EP-NENs)的早期疗效。方法18例使用舒尼替尼治疗的晚期GEP-NENs患者。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CT检查。测量治疗前及治疗后2~3个月肿瘤大小及密度变化并根据两种评价标准分别评估肿瘤的早期应答。记录肿瘤进展时间(TTP)并用Kaplan Meier法比较各组间的TTP。结果 18例患者中,使用RECIST 1.1标准评价早期疗效时,4例(22%)为部分缓解(PR),9例(50%)为疾病稳定(SD),和5例(28%)出现疾病进展(PD),PR、SD和PD组的中位TTP分别为16.6、10.8和2.3个月。根据Choi标准,8例(44%)为PR,4例(22%)为SD,6例(33%)为PD,PR、SD和PD组的中位TTP分别为未达到10.8和2.3个月。根据RECIST 1.1标准,PR和PD组、SD和PD组的TTP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0.007和P<0.001),但PR和SD组的TTP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31)。根据Choi标准,PR组的TTP较SD组和PD组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和P<0.001),SD组的TTP显著长于PD组(P=0.006)。结论评估舒尼替尼对GEP-NENs的早期疗效时,使用Choi标准能够较RECIST 1.1标准识别出更多的缓解病例,且Choi标准的分组TTP具有统计学差异,较RECIST 1.1标准得到更为客观的评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舒尼替尼 肿瘤进展时间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病变的MRI征象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马立恒 张朝晖 刘春杏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8-262,共5页
目的探讨MRI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价值。方法搜集30例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全脊柱及骶髂关节MRI检查资料,分析其好发部位、MRI表现、脊柱附属结构改变及发生率。结果 30例患者均出现骶髂... 目的探讨MRI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价值。方法搜集30例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全脊柱及骶髂关节MRI检查资料,分析其好发部位、MRI表现、脊柱附属结构改变及发生率。结果 30例患者均出现骶髂关节炎的MRI改变及不同程度的脊柱及其附属结构改变。脊柱及其附属结构病变中,前纵韧带起止点炎出现较早,发生率较高(66.7%,20/30)。结论 MRI是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首选检查方法,除显示骶髂关节改变外,还可显示脊柱及其附属结构的早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一站式CTP对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6
14
作者 韦丹 赵静 +5 位作者 党超 谢炎钊 谢定祥 杨旭峰 陈红兵 江利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9-286,共8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一站式CT灌注成像(CTP)及治疗前后临床影像资料,明确与预后相关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方法】纳入CT/MRI随访证实的3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女=21:18,平均年龄65岁,平均起病时间8.4 h),所有患者均随访90...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一站式CT灌注成像(CTP)及治疗前后临床影像资料,明确与预后相关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方法】纳入CT/MRI随访证实的3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女=21:18,平均年龄65岁,平均起病时间8.4 h),所有患者均随访90天获取其mRS评分(平均2.8分)。对上述患者行320排螺旋CT一站式CTP[非增强CT(NCCT)-CT血管成像(CTA)-CTP]扫描,对NCCT图像行ASPECTS(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评分,经后处理获得脑血管图,脑梗死核心区、缺血半暗带体积以及其相应比值,并获得CTP各灌注参数图[CBF,CBV,MTT,TTP,延迟达峰时间(Delay-TTP)]。将大小一致的感兴趣区分别放置在脑梗死核心区、缺血半暗带及其相应对侧脑实质,分别测量3次,取平均值。【结果】39例患者中,20例预后良好(mRS≤2)。相关分析发现,治疗前后NIHSS评分、梗死核心体积、缺血半暗带MTT及相应区域Delay-TTP与随访90天mRS评分成明显正相关(P≤0.04);而治疗后ASPECTS评分及梗死核心区CBF值与90 d mRS评分成明显负相关(P<0.05)。进一步两组对比分析发现,治疗前后NIHSS、治疗后ASPECTS、CTP示梗死核心区体积及梗死核心CBF值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ROC分析显示治疗后NIHSS评分对于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有着最高的诊断效能(AUC为0.90),其中敏感度、特异度及拐点值分别为79%,85%和4.5;而梗死核心区CBF具有最佳的特异度(89%),治疗后ASPECTS评分在预测预后方面具有最高的敏感度(94%)。【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核心区体积、CBF、治疗前后NIHSS及治疗后ASPECTS评分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相比较NIHSS评分,梗死核心区CBF对于预测急性脑梗死预后有着更高的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HSS ASPECTS CT灌注成像 急性脑梗死 预后
下载PDF
高频超声检测早孕期胎儿颈项透明层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6
15
作者 侯立业 徐作峰 +2 位作者 李佳 刘娟 叶德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早孕期检测胎儿颈项透明层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妊娠期在10~12周进行超声检查且胎儿距母体皮下距离<70 mm的孕妇,共600名,分为3组,每组200名,第1组:孕龄≥10周且<11周,第2组:孕龄≥11周且<12周,第3组...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早孕期检测胎儿颈项透明层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妊娠期在10~12周进行超声检查且胎儿距母体皮下距离<70 mm的孕妇,共600名,分为3组,每组200名,第1组:孕龄≥10周且<11周,第2组:孕龄≥11周且<12周,第3组:孕龄≥12周且<13周,分别用高频超声和常规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比较两种方法的成功率。结果:高频超声和常规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成功率分别为:第1组:184例和149例,χ2=12.64,P<0.001;第2组:196例和171例,χ2=6.35,P<0.0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3组:196例和182例,χ2=1.97,P>0.05。结论:早孕期高频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比常规超声有显著优越性,可以更早、更精确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透明带检查 胎儿 超声检查 产前
下载PDF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特点及其在脑组织活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孙健 史艳侠 +2 位作者 范玉华 张中伟 姜文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72-475,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MRI成像病灶部位、大小、数目以及强化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经病理证实的35...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MRI成像病灶部位、大小、数目以及强化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经病理证实的35例PCNSL患者的MRI表现。记录MRI上病灶的部位、大小、数目、强化特点、瘤周水肿大小、胼胝体有无受累等表现。结果35例患者共检出51个病灶,其中26例患者为单发,9例患者为多发。病灶从1个到5个,最多见的部位是大脑半球(52.9%),其次依次为基底节-丘脑区域(17.7%),所有病灶均表现有强化,但强化的程度有所不同,均匀强化的病灶有34个,不均匀强化的病灶有17个。瘤周水肿1级14个,2级31个,3级6个。35例患者中6例表现有胼胝体受累及。35例中有9例是经立体定向活检病理诊断,取材部位均为强化处或病灶边缘。结论PCNSL多数位于大脑半球,有占位效应,MRI成像强化明显,直径多大于20mm,侵犯胼胝体的病灶体积更大。MRI成像病灶强化明显或者病灶的边缘部位是立体定向脑活检的最佳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立体定向活检
下载PDF
肠结核的多层螺旋CT肠道造影表现 被引量:15
17
作者 梁伟强 赵静 +3 位作者 贾应梅 蔡华崧 宋晨宇 罗宴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8-474,共7页
【目的】总结肠结核(ITB)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的表现,探讨MSCTE在ITB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5例经内镜检查或手术后病理确诊为ITB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所有的患者均行MSCTE检查,回顾性分析其MSCTE表现,包括病灶的位置、数目... 【目的】总结肠结核(ITB)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的表现,探讨MSCTE在ITB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5例经内镜检查或手术后病理确诊为ITB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所有的患者均行MSCTE检查,回顾性分析其MSCTE表现,包括病灶的位置、数目、形状、边界和邻近组织的改变,以及腹部其它脏器、腹膜、大网膜和肠系膜的变化,并与内镜及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15例ITB中,13例(86%)主要累及回盲部。4例(27%)表现为多节段肠壁均匀增厚,9例(60%)表现为局部肠壁实质性肿块形成,1例(6%)表现为多发节段性肠壁增厚并肿块形成,1例(6%)表现为不均匀强化的肿块并肠穿孔。12例ITB出现淋巴结肿大,均表现为环形强化。2例(13%)ITB的肠系膜血管出现"梳状征"。按其在MSCTE增强扫描上的强化模式,将该9例肿块型小肠结核分为3种类型:a.明显均匀强化型(n=5);b."靶征"征象型(n=2);c.干酪样坏死型(n=2)。【结论】ITB的影像学征象表现具有多样性。MSCTE能够清楚地显示肠粘膜轮廓、肠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ITB的诊断提供丰富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消化道 X线断层摄影术 螺旋扫描
下载PDF
颅底脊索样肿瘤的影像学与组织学鉴别诊断 被引量:14
18
作者 潘斌才 李斌 +1 位作者 罗柏宁 李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611-619,共9页
研究背景脊索样肿瘤系指具有原始脊索形态特点的肿瘤性病变,常规HE染色表现为短梭形或上皮样肿瘤细胞特征性地呈条索状或簇状分布于淡蓝色黏液样基质中。颅底是发生脊索样肿瘤比较集中的部位,主要包括脊索瘤、脊索样脑膜瘤、脊索样胶质... 研究背景脊索样肿瘤系指具有原始脊索形态特点的肿瘤性病变,常规HE染色表现为短梭形或上皮样肿瘤细胞特征性地呈条索状或簇状分布于淡蓝色黏液样基质中。颅底是发生脊索样肿瘤比较集中的部位,主要包括脊索瘤、脊索样脑膜瘤、脊索样胶质瘤和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由于影像学表现和组织病理学表现存在重叠,颅底脊索样肿瘤的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鉴别一直是临床诊断的难点,极易误诊。笔者对各种颅底脊索样肿瘤的发生部位、MRI影像学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回顾分析,以期提高对此类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发生于颅底的10例脊索瘤、5例脊索样脑膜瘤、3例脊索样胶质瘤和5例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病例的影像学、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脊索瘤主要发生于斜坡伴骨质破坏,T2WI呈高信号和"蜂房征",组织形态学可见脊索样特征和"液滴"状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上皮性标志物广谱细胞角蛋白和上皮膜抗原呈弥漫性强阳性。脊索样脑膜瘤位于鞍旁海绵窦,边界清楚,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增强后呈均匀强化,并可见典型的"脑膜尾征";肿瘤组织中黏液样基质和典型脑膜瘤区域比例不均匀,间质中浸润的淋巴细胞数目不等,除表达上皮膜抗原外,D2-40表达阳性率为4/5。脊索样胶质瘤好发于第三脑室,增强后呈均匀致密强化灶、边界锐利;上皮样肿瘤细胞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除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恒定表达阳性外,广谱细胞角蛋白和上皮膜抗原均有不同程度表达。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也位于斜坡,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均与脊索瘤相似,但不表达或仅灶性表达上皮性标志物,Galectin-3在肿瘤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颅底脊索样肿瘤有各自较明确的解剖学定位和影像学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对于易混淆的病例,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索瘤 脑膜瘤 神经胶质瘤 颅底肿瘤 磁共振成像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美国放射学院(ACR)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简介及实例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小玲 刘明娟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0年第5期261-266,共6页
美同放射学院(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CR )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rn, BI-RADS )是ACR的多个委员会与其他多个组织,包括国家癌症中心、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食品与药物监管... 美同放射学院(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CR )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rn, BI-RADS )是ACR的多个委员会与其他多个组织,包括国家癌症中心、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食品与药物监管局、美国医学协会、美同外科医生学院及美国病理学院合作的成果,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至2003年已发行第4版。该系统作为一种质量控制手段,可以使乳腺影像报告标准化,减少乳腺影像分析过程中出现的混淆,有利于医疗机构对诊断结果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放射学院 数据系统 影像报告 乳腺 BI-RADS 实例 预防中心 疾病控制
下载PDF
多脾综合征的体部CT表现和综合诊断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建春 孙灿辉 +3 位作者 肖晓娟 邱永友 蒲书译 谢志能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6年第3期198-203,共6页
目的分析多脾综合征(PS)的体部CT表现,提高对PS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并结合影像表现,加深对其发病机制的理解。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具有完整CT资料PS的病例。CT检查包括胸部和腹部平扫及增强扫描。重点观察胸腹部脏器和心血管异常及两者的... 目的分析多脾综合征(PS)的体部CT表现,提高对PS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并结合影像表现,加深对其发病机制的理解。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具有完整CT资料PS的病例。CT检查包括胸部和腹部平扫及增强扫描。重点观察胸腹部脏器和心血管异常及两者的关联性。结果 11例PS中4例心脏无异常,胸腹腔脏器异常表现包括:2例中位水平肝、中位胆囊,3例短胰,2例中肠旋转不良,1例对称性左肺。另外7例心脏存在异常,其中3例为单一性心脏异常,4例为复杂型心脏病;胸腹腔脏器异常表现包括:4例中位水平肝,2例左位肝,3例中位胆囊,1例胆囊缺如,2例左位胆囊,6例短胰,2例中肠旋转不良,4例对称性左肺。11例均见多脾、肝段下腔静脉缺如伴奇静脉/半奇静脉异常连接,其中脾脏5例位于左上腹,6例位于右上腹,胃与脾脏的位置一致。结论 PS是一组多系统畸形,胸腹部CT增强扫描有助于全面的诊断;存在心脏异常者,应行单独的心脏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脾综合征 内脏 心脏异常 大血管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