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蓝藻(A.variabilis)藻胆体核结构与功能的研究II.变藻蓝蛋白六聚体内能量传递过程的物理机制
1
作者 张景民 赵福利 +3 位作者 郑锡光 汪河洲 赵井泉 蒋丽金 《生物物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93-399,共7页
以变藻蓝蛋白的晶体结构和光谱性质为基础,利用密度矩阵理论对变藻蓝蛋白六聚体内的激发能传递物理机制进行分析,并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对其能量传递途径进行实时探测。结果表明:在变藻蓝蛋白六聚体内,色素对(毗邻单体上的色... 以变藻蓝蛋白的晶体结构和光谱性质为基础,利用密度矩阵理论对变藻蓝蛋白六聚体内的激发能传递物理机制进行分析,并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对其能量传递途径进行实时探测。结果表明:在变藻蓝蛋白六聚体内,色素对(毗邻单体上的色素αi84βj84,其中j=i±1,和β*LCM42)内的能量传递服从激子偶极-偶极相互作用机制;而色素对之间的能量传递机制则为Frster偶极-偶极相互作用机制,并且其能量传递途径分为两类:(1).两个变藻蓝蛋白三聚体之间色素对的能量传递,其时间常数大约为15ps左右;(2).同一变藻蓝蛋白三聚体内色素对间的能量传递,在APII三聚体内,其能量传递时间大约为45ps左右,而在API三聚体内,其能量传递时间常数为45ps和65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藻 变藻蓝蛋白 六聚体 荧光光谱 能量传递
下载PDF
准完全带隙胶体非晶光子晶体 被引量:18
2
作者 何拥军 苏惠敏 +3 位作者 唐芳琼 董鹏 汪河洲 zsu.edu.cn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92-896,共5页
三维面心立方结构的固有的高对称性使其只具备非完全光子带隙 ,而非晶结构可降低对称性导致准完全光子带隙的出现 .实验结果表明非晶胶状晶体具有准完全光子带隙 .非晶胶状光子晶体中的光子带隙的禁带宽度与波长均不随光入射到样品池的... 三维面心立方结构的固有的高对称性使其只具备非完全光子带隙 ,而非晶结构可降低对称性导致准完全光子带隙的出现 .实验结果表明非晶胶状晶体具有准完全光子带隙 .非晶胶状光子晶体中的光子带隙的禁带宽度与波长均不随光入射到样品池的角度的变化而明显变化 .其禁带宽度比S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完全光子带隙 光子晶体 非晶胶状晶体 结构对称性 禁带宽度 透射谱
原文传递
CdSe/CdZnSe多量子阱的激子复合性质的研究
3
作者 张希清 徐征 +9 位作者 侯延冰 王振家 王永生 徐叙溶 Z.K.Tang 汪河州 李伟良 赵福利 蔡志刚 周建英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936-940,共5页
采用MBE制备了CdSe/CdZnSe 多量子阱结构.X射线衍射谱的最高阶次是7,在77K下PL光谱的线宽是4.2nm ,表明我们的样品具有较高的质量.在变密度激发的ps 时间分辨光谱中,随着激发密度的减小发光衰减时间... 采用MBE制备了CdSe/CdZnSe 多量子阱结构.X射线衍射谱的最高阶次是7,在77K下PL光谱的线宽是4.2nm ,表明我们的样品具有较高的质量.在变密度激发的ps 时间分辨光谱中,随着激发密度的减小发光衰减时间减小,认为是由无辐射复合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量子阱 Ⅱ-Ⅵ族 Ⅲ-Ⅴ族 半导体异质结 结构
下载PDF
稀土有机螯合物发光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4
作者 杨燕生 安保礼 +3 位作者 龚孟濂 史华红 雷衡毅 孟建新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8-302,共5页
总结了稀土有机螯合物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关系 :配体最低三重态能级与稀土离子激发态能级的匹配是中心稀土离子能否发光的主要因素 ;螯合物结构的平面性和刚性是中心离子发光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适宜的第二配体的加入一般导致螯合物分子... 总结了稀土有机螯合物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关系 :配体最低三重态能级与稀土离子激发态能级的匹配是中心稀土离子能否发光的主要因素 ;螯合物结构的平面性和刚性是中心离子发光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适宜的第二配体的加入一般导致螯合物分子刚性和稳定性增高 ,因而有利于能量的传递 ,致使中心离子发光效率增高 ,但也不能忽视第二配体加入所引起光能的吸收和能量传递过程的竞争 ;配体的耐热 ,耐辐射性是配合物能否作为材料的必要因素。自行设计、合成了 5类 2 5种新的有机配体及其相应的二元、三元稀土螯合物 ,研究了这些螯合物的配位性质、发光性能、发光与结构关系及发光机制 ;提出并发展了稀土离子发光和电子振动光谱作为配合物和生物分子结构探针的两种新的方法。将稀土 β 二酮的发光螯合物与树脂制成荧光塑料 ;利用铕和铽螯合物的发光和免疫反应 ,检测了体液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 ,证实以稀土离子替代放射性同位素作为标记物 ,有希望替代放射免疫分析方法 ,成为常规的临床检验方法 ;利用Tb3+ 荧光检测了植物中生长激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有机螯合物 发光 结构探针 荧光塑料 免疫分析 生长激素 结构 配体 合成 应用
下载PDF
全光双准稳态空间孤子 被引量:25
5
作者 佘卫龙 李荣基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86-891,共6页
观察到一种双准稳态光折变空间孤子 .这种孤子是 (1+1)维的 .它的形成不需要外加电场 ,是全光的 .
关键词 光折变空间孤子 双准稳态 全光开关 外加电场 信号光 非线性光学 诱导光束 晶体
原文传递
稀土配合物Na_3Eu(DPA)_3掺杂的PMMA树脂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12
6
作者 安保礼 罗一帆 +3 位作者 叶剑清 麦堪成 石建新 龚孟濂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8-271,共4页
稀土配合物Na3Eu(DPA) 3具有良好的发光特性和热稳定性。采用加热方法将Na3Eu(DPA) 3掺入PMMA树脂中 ,制成发光塑料树脂 ,并测定了其发光性能。结果表明 ,Na3Eu(DPA) 3掺入PMMA树脂后 ,仍保持该稀土配合物原有的发光特性 ,制成的Na3Eu(D... 稀土配合物Na3Eu(DPA) 3具有良好的发光特性和热稳定性。采用加热方法将Na3Eu(DPA) 3掺入PMMA树脂中 ,制成发光塑料树脂 ,并测定了其发光性能。结果表明 ,Na3Eu(DPA) 3掺入PMMA树脂后 ,仍保持该稀土配合物原有的发光特性 ,制成的Na3Eu(DPA) 3 PMMA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 ,其发光强度与Na3Eu(DPA) 3掺入的含量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Na3Eu(DPA)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树脂 复合材料 荧光 发光塑料 掺杂 发光性能
下载PDF
折射率改变为正的光折变晶体中形成一维光伏暗孤子 被引量:19
7
作者 佘卫龙 王晓生 +3 位作者 何国岗 陶孟仙 林励平 李荣基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166-2171,共6页
提出了一个考虑背景光光伏效应贡献的光伏孤子理论 ,它指出在折射率变化为正的晶体中 ,既可产生光伏亮孤子 ,也可产生光伏暗孤子 .当背景光对信号光的有效Glass系数之比为R小于 1时 ,孤子是亮的 ;R大于 1时 ,孤子是暗的 .对亮孤子而言 ,... 提出了一个考虑背景光光伏效应贡献的光伏孤子理论 ,它指出在折射率变化为正的晶体中 ,既可产生光伏亮孤子 ,也可产生光伏暗孤子 .当背景光对信号光的有效Glass系数之比为R小于 1时 ,孤子是亮的 ;R大于 1时 ,孤子是暗的 .对亮孤子而言 ,R值越大 ,孤子越宽 ,而对暗孤子 ,R值越大 ,孤子越窄 .当R为 1时 ,不能形成光伏孤子 .一维暗孤子实验结果与理论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折变 空间孤子 光伏孤子 暗孤子 正折射率改变 光折变晶体
原文传递
复色光光伏空间孤子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晓生 何国岗 +1 位作者 佘卫龙 江绍基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96-500,共5页
提出了双色信号光、单色背景光的光伏空间孤子理论 ,并获得了亮孤子解 .用Cu :KNSBN晶体作介质 ,获得了复色信号光。
关键词 光伏空间孤子 复色光 光折变晶体 双色信号光 KNSBN晶体 单色背景光
原文传递
部分空间非相干光光伏空间孤子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晓生 佘卫龙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73-577,共5页
对单色非相干光光伏空间孤子进行了理论研究 .发现非相干光光伏空间孤子所满足的微分方程与相干光光伏空间孤子的具有相似性 ,并可用于近似描述相干距离远小于光束尺寸的部分空间非相干光光伏空间孤子 .在Cu :KNSBN晶体中观察到单色光... 对单色非相干光光伏空间孤子进行了理论研究 .发现非相干光光伏空间孤子所满足的微分方程与相干光光伏空间孤子的具有相似性 ,并可用于近似描述相干距离远小于光束尺寸的部分空间非相干光光伏空间孤子 .在Cu :KNSBN晶体中观察到单色光部分空间非相干光光伏空间亮孤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空间非相干光 光伏空间孤子 非线性光学 Cu:KNSBN晶体 铜掺杂
原文传递
化学反应飞秒相干动力学与激光相干控制——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介绍 被引量:18
10
作者 罗莉 周建英 《物理》 CAS 2000年第3期141-147,共7页
文章主要介绍了1999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艾哈默德·泽维尔(Ahmed.H.Zewail) 教授的获奖工作———用飞秒技术和飞秒光谱的方法研究化学反应飞秒相干动力学,叙述了它们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并简要介绍了其获奖... 文章主要介绍了1999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艾哈默德·泽维尔(Ahmed.H.Zewail) 教授的获奖工作———用飞秒技术和飞秒光谱的方法研究化学反应飞秒相干动力学,叙述了它们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并简要介绍了其获奖背景、重要意义、相关研究及应用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相干动力学 激光相干控制 化学反应
原文传递
超短脉冲激光测量的标定方法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天夫 佘卫龙 +1 位作者 丘志仁 彭文基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在研究总结现有超短激光脉冲测量方法的基础上 ,对皮秒激光脉冲的测量及飞秒激光脉冲自相关二次谐波(SHG)的测量方法进行了统一的校正。实验中 ,利用迈克尔逊干涉光路的相对光程差 ,产生已知时间间隔 ,作为时间基准对皮秒。
关键词 超短激光脉冲 标定 迈克尔逊干涉仪 自相关二次谐波 条纹相机 激光测量
原文传递
光时域反射仪(OTDR)的研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蔡志岗 靳珂 +2 位作者 李伟良 江绍基 李鹏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8-50,共3页
研制出了一台初步达到市场商品化标准的光时域反射仪。阐述了光时域反射仪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方法 ,对它的每个组成部分 ,包括光器件、电子器件以及测量软件都做了说明。通过对光纤样品的测量 。
关键词 光时域反射仪 光纤测量 瑞利散射
下载PDF
亚微米结构的可见光聚合全息制作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霞 许剑锋 +5 位作者 苏慧敏 何拥军 江绍基 汪河洲 曾兆华 陈用烈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27-531,共5页
报道用激光全息技术结合可见光光聚合制作周期结构的方法和物理机理 ;对多束激光相干产生的空间干涉光场进行了讨论 ;提供了一组激光束的偏振态的最佳组合 ,使激光全息技术制作理想的亚微米单晶结构更有效和快捷 .分析了曝光量与制作效... 报道用激光全息技术结合可见光光聚合制作周期结构的方法和物理机理 ;对多束激光相干产生的空间干涉光场进行了讨论 ;提供了一组激光束的偏振态的最佳组合 ,使激光全息技术制作理想的亚微米单晶结构更有效和快捷 .分析了曝光量与制作效果的关系 ,此法可实现小球自排无法实现的大幅度占空比调节 .与紫外光光聚合相比 ,可见光光聚合可在监视下调节 ,操作方便安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全息技术 光学晶格 光子晶体 亚微米结构 可见光光聚合 周期结构 空间干涉光场 制作
原文传递
计算机模拟偏振对激光全息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苏慧敏 郑锡光 +2 位作者 王霞 许剑锋 汪河洲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44-1048,共5页
通过计算机对多束激光相干产生的空间干涉光场进行模拟 ,归纳出光束偏振态改变时 ,激光相干产生光学晶格效果的变化规律 ,提供了激光全息技术中激光束偏振态的最佳组合 ,使激光全息技术制作理想的亚微米单晶结构更方便快捷 .还通过实验... 通过计算机对多束激光相干产生的空间干涉光场进行模拟 ,归纳出光束偏振态改变时 ,激光相干产生光学晶格效果的变化规律 ,提供了激光全息技术中激光束偏振态的最佳组合 ,使激光全息技术制作理想的亚微米单晶结构更方便快捷 .还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模拟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全息技术 偏振态 光学晶格 光子晶体 光束偏振 计算机模拟
原文传递
铕(Ⅲ)与苯甲酰丙酮、邻菲咯啉和丙烯酸四元配合物及其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光致发光性能 被引量:9
15
作者 安保礼 刘晓岚 +2 位作者 叶剑清 龚孟濂 杨燕生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65,共5页
用氯化铕与苯甲酰丙酮(BA)、邻菲咯啉(Phen)和丙烯酸(AA)在乙醇溶液中反应,合成了铕(Ⅲ)的 相应四元配合物Eu(BA)2(AA)Phen.用EDTA容量法测定了Eu3+的浓度,元素分析测定了C、H、N的质量 ... 用氯化铕与苯甲酰丙酮(BA)、邻菲咯啉(Phen)和丙烯酸(AA)在乙醇溶液中反应,合成了铕(Ⅲ)的 相应四元配合物Eu(BA)2(AA)Phen.用EDTA容量法测定了Eu3+的浓度,元素分析测定了C、H、N的质量 浓度,结合红外光谱确定了四元配合物的组成.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四元配合物的SiO2基质复合材料, SiO2:Eu(BA)2(AA)Phen.研究了该四元配合物和其 SiO2复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光致发 光性能,重点分析了四元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机理.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中的配体吸收激发光的能量后,能 有效地传递给中心Eu3+,发出强的Eu3+的特征荧光.并考查了SiO2:Eu(BA)2(AA)Phen复合材料的荧光寿命 及其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有机配合物 发光机理 荧光寿命 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苯甲酰丙酮 邻菲咯啉 丙烯酸
下载PDF
两种偶氮聚合物光致异构的全光开关过程的稳态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禧 陈胜立 +2 位作者 黄亚萍 王坚 王惠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8,共4页
比较研究了在稳态条件下两种偶氮苯聚合物 (双偶氮苯和单偶氮苯 )光致异构效应的全光开关过程。结果表明 ,双偶氮苯的开关速度远远快于单偶氮苯的开关速度 。
关键词 光致异构 全光开关过程 偶氮聚合物 开关速度 全光开关效应 双偶氮苯 单偶氮苯
下载PDF
有机分子膜层间相互作用对聚集体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文军 徐建华 +6 位作者 陆兴泽 韩奎 王恭明 王文澄 蔡志岗 杨佩青 周建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71-475,共5页
Influence of the interiayer interactions on aggregates in Y-type Langmuir-Blodgett multilayers was inveshgated by using steady-state and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techniques. As the interiayer interactions was screen... Influence of the interiayer interactions on aggregates in Y-type Langmuir-Blodgett multilayers was inveshgated by using steady-state and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techniques. As the interiayer interactions was screened by arachidic acid layers, intralayer interaction of hemicyanine molecules caused formation of H-aggregates and a blue shift of the fluorescence band in interleaving hemicyanine/arachidic acid multilayers. In pure Y-type hemicyanine multilayers, however, the molecules mainly formed J-aggregates leading to a significant red shift of fluorescence band and a larger scale of aggregates due to the stronger interlayer inter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膜 聚集体 时间分辨荧光 LB膜
下载PDF
全息制作不同晶面取向光子晶体模板 被引量:9
18
作者 钟永春 朱少安 +2 位作者 汪河洲 曾兆华 陈用烈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88-691,共4页
用单向光入射和单次曝光的激光全息技术制作了类金刚石结构,此类金刚石结构有宽完全带隙和低介质折射率要求等优点.在同一种光束配置下,引入恰当的匹配棱镜,用激光全息技术制作了大面积的类金刚石光学晶格不同晶面取向的亚微米周期结构... 用单向光入射和单次曝光的激光全息技术制作了类金刚石结构,此类金刚石结构有宽完全带隙和低介质折射率要求等优点.在同一种光束配置下,引入恰当的匹配棱镜,用激光全息技术制作了大面积的类金刚石光学晶格不同晶面取向的亚微米周期结构.满足如负折射效应等研究中所需的特殊晶面取向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全息技术 光学晶格 光子晶体
原文传递
富勒烯C_(60)掺杂的共轭高聚物混合薄膜的光谱性质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秀 王文军 +2 位作者 蔡志岗 姜永强 王恭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35-537,共3页
测量了不同富勒烯C60 掺杂浓度的聚对亚苯基亚乙烯衍生物 (MEH PPV)混合薄膜的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稳态荧光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观察到MEH PPV吸收峰受到明显的抑制以及荧光峰的猝灭。证明混合薄膜内 ,由于π π共轭体系的强相互作用... 测量了不同富勒烯C60 掺杂浓度的聚对亚苯基亚乙烯衍生物 (MEH PPV)混合薄膜的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稳态荧光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观察到MEH PPV吸收峰受到明显的抑制以及荧光峰的猝灭。证明混合薄膜内 ,由于π π共轭体系的强相互作用在基态发生MEH PPV向C60 的电子转移 ,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在光激发下会发生MEH PPV向C60 的激发传递进一步抑制了发光跃迁过程 ,导致了ME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C60 掺杂 共轭高聚物 混合薄膜 光谱性质 电荷转移 激发传递 荧光猝灭 碳60 聚对亚苯基亚乙烯衍生物
下载PDF
非掺杂GaN的黄光发射模型确定 被引量:8
20
作者 赖天树 林位株 莫党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49-1152,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光谱———吸收归一化光致发光激发谱 ,并用这种光谱研究了非掺杂GaN的黄光发射 .实验上首次直接测量出了黄光发射的初始态的共振吸收峰位 。
关键词 非掺杂GaN 黄光发射模型 GAN薄膜 黄光发射 吸收归一化光致发光激发谱 氮化镓薄膜 半导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