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42
篇文章
<
1
2
…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
被引量:
107
1
作者
苏丹洁
陆俭明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7-567,共11页
本文就汉语语法研究与教学提出三个观点:第一,语法研究、语法教学不能囿于"主—谓—宾""施—动—受"这一传统的句法研究和教学思路。第二,在语法研究中要树立"从认知角度去认识语言共性和个性"这一观念...
本文就汉语语法研究与教学提出三个观点:第一,语法研究、语法教学不能囿于"主—谓—宾""施—动—受"这一传统的句法研究和教学思路。第二,在语法研究中要树立"从认知角度去认识语言共性和个性"这一观念。第三,"构式—语块"分析法和教学法是一种新的补充性的句法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和方法。这一方法建立在人类认知和语言的共性基础之上,在分析和教授一些汉语句式方面,优于传统的思路。文章对上述观点与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共性
语言共性
构式语法
“构式—语块”理论
语法研究与教学
原文传递
基于中外对比的汉语文化教材系统考察
被引量:
52
2
作者
周小兵
罗宇
张丽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共7页
本文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对象、内容选择、语言难度和练习设计等指标对九部汉语文化教材进行系统考察,并对比中外二语文化教材。论文指出:部分汉语文化教材对象不明确,内容多为古代文化知识,课文语言难度过高,语言知识技能练习过多而跨...
本文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对象、内容选择、语言难度和练习设计等指标对九部汉语文化教材进行系统考察,并对比中外二语文化教材。论文指出:部分汉语文化教材对象不明确,内容多为古代文化知识,课文语言难度过高,语言知识技能练习过多而跨文化交际体验型练习不足。最后,文章提出了汉语文化教材的开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教材
目标
学习者
难度
练习
原文传递
试析“构式-语块”教学法--以存现句教学实验为例
被引量:
52
3
作者
苏丹洁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3-90,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认知的新的汉语语法教学法——"构式—语块"教学法。它指的是在第二语言教学中,以构式语法理论与语块理论为指导并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语法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其理论基础是构式的划分单位是语块。其实质是...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认知的新的汉语语法教学法——"构式—语块"教学法。它指的是在第二语言教学中,以构式语法理论与语块理论为指导并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语法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其理论基础是构式的划分单位是语块。其实质是将人类认知共性作为语法教学的切入点,激活学习者认知共性,从而引导到汉语个性的学习上来。教学实验的结果表明:"构式—语块"教学法在存现句二语教学上有更优表现,能使习得更简单、快速、有效、牢固。问卷调查显示该教学法简单易懂、形象具体,学习者容易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
语块
第二语言汉语语法教学
存现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把”字句语法项目的选取与排序研究
被引量:
40
4
作者
李英
邓小宁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0-58,共9页
本文分析了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系统大纲和教材对“把”字句句式的选取和编排情况,对中外学生使用“把”字句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考察了约30 万字留学生语料中“把”字句的使用情况,以此来选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把”字句句式并确定这...
本文分析了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系统大纲和教材对“把”字句句式的选取和编排情况,对中外学生使用“把”字句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考察了约30 万字留学生语料中“把”字句的使用情况,以此来选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把”字句句式并确定这些句式的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把”字句
语法
对外汉语教学
句式
教材编写
原文传递
构式语块教学法的实质——以兼语句教学及实验为例
被引量:
45
5
作者
苏丹洁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22,共7页
本文以表示使令的兼语句的教学为例,介绍了一种新的语法教学法——构式语块教学法。该教学法通过激活学习者本身具有的人类认知共性,以一种易懂易记的认知方式,引导学习者理解并掌握汉语的个性特征。教学实验表明,构式语块教学法在教学...
本文以表示使令的兼语句的教学为例,介绍了一种新的语法教学法——构式语块教学法。该教学法通过激活学习者本身具有的人类认知共性,以一种易懂易记的认知方式,引导学习者理解并掌握汉语的个性特征。教学实验表明,构式语块教学法在教学一些句式上,优于传统的句法上"主—谓—宾"、语义上"施—动—受"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语块教学法
兼语句
构式
语块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
原文传递
语法偏误类别的考察
被引量:
30
6
作者
朱其智
周小兵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118,共8页
本文对汉语作为外语学习中的语法偏误进行分类考察,从五个方面入手:真偏误和假偏误;偏误与失误;显性偏误和隐性偏误;语义、语篇和语用偏误;整体性偏误和局部性偏误。结合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和习得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不同偏误的性质特点、...
本文对汉语作为外语学习中的语法偏误进行分类考察,从五个方面入手:真偏误和假偏误;偏误与失误;显性偏误和隐性偏误;语义、语篇和语用偏误;整体性偏误和局部性偏误。结合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和习得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不同偏误的性质特点、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误点
系统性
评估
类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留学生形声字形旁意识发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0
7
作者
李蕊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58,共7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语义相关”的选择任务,控制实验材料的语义透明度,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考察留学生形旁意识的发展过程。结果发现:(1)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具有一定的关于形旁表义的概念,但是还不能自动运用到阅读任务中去。面对陌生汉字时...
本文设计了一种“语义相关”的选择任务,控制实验材料的语义透明度,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考察留学生形旁意识的发展过程。结果发现:(1)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具有一定的关于形旁表义的概念,但是还不能自动运用到阅读任务中去。面对陌生汉字时,还没有根据形旁猜测字义的意识。(2)留学生学习汉语7-10个月的时候,逐渐发展起比较自动化的形旁意识,对各种频率的目标字都能利用形旁线索进行意义相关的选择。(3)留学生学习汉语大约14-15个月后,形旁意识完全达到自动化程度,已经能够十分熟练地运用形旁线索来猜测字义。(4)留学生形旁意识的发展有一个从“学习到的知识”发展为“习得的知识”的自动化过程,与二语习得的发展路径有某种类似之处。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声字
形旁意识
对外汉字教学
实验材料
留学生
形旁
意识
自动化程度
语义透明度
学习汉语
原文传递
对外汉语教学助词“着”的选项与排序
被引量:
18
8
作者
李蕊
周小兵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4-70,共7页
本文对已有语法大纲及常见教材中跟助词"着"相关的语法项的选取与排序进行考察.重点研究外国留学生对这些语法点的学习情况,包括使用频率、偏误和难度等级.同时对比本族人使用相关语法点的情况.最后提出相关语法点选取与排序...
本文对已有语法大纲及常见教材中跟助词"着"相关的语法项的选取与排序进行考察.重点研究外国留学生对这些语法点的学习情况,包括使用频率、偏误和难度等级.同时对比本族人使用相关语法点的情况.最后提出相关语法点选取与排序的具体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
助词
对外汉语教学
偏误
大纲
使用频率
对比
学习情况
难度
选项
原文传递
自动写作评价研究与实践五十年——从单一、合作到交互
被引量:
27
9
作者
王勃然
金檀
赵雯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56,共7页
基于研制技术、测试信度和评价构念的解析,本文把自动写作评价研究与实践的50年划分为三个阶段:单一分数评定阶段、合作分数评定阶段和人机交互评改阶段,阐释了这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代表性系统和优缺点,讨论了自动写作评价的发展动因...
基于研制技术、测试信度和评价构念的解析,本文把自动写作评价研究与实践的50年划分为三个阶段:单一分数评定阶段、合作分数评定阶段和人机交互评改阶段,阐释了这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代表性系统和优缺点,讨论了自动写作评价的发展动因和存在问题,并展望了该领域在研究视角和评价构念等方面的未来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写作评价
单一评分
合作评分
人机交互
写作构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外汉语师资的队伍建设
被引量:
24
10
作者
周小兵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7年第5期9-10,共2页
海外学习汉语人数3000多万,从教人员却不足4万,其中不少人资质还不够。大规模地培养海外汉语教师,是汉语加快走向世界的关键。我认为以下几点可以考虑:
关键词
汉语
海外
师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言学习中的性别差异:表现、原因与思考
被引量:
26
11
作者
陈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43,共8页
大量研究表明,在语言学习中存在性别差异。研究者主要从大脑加工机制和学习策略两个方面,对语言学习和加工中存在性别差异的原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在语言加工中女性倾向于双侧加工,男性倾向于单侧加工。关于学习策略的研究表明,在语...
大量研究表明,在语言学习中存在性别差异。研究者主要从大脑加工机制和学习策略两个方面,对语言学习和加工中存在性别差异的原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在语言加工中女性倾向于双侧加工,男性倾向于单侧加工。关于学习策略的研究表明,在语言学习中女性相对于男性会使用更多学习策略。但目前关于语言学习中的性别差异仍存在较大争议,有部分研究结果也支持在语言学习中不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习
性别差异
大脑加工机制
学习策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商务汉语教材选词考察与商务词汇大纲编写
被引量:
22
12
作者
周小兵
干红梅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84,共8页
本文以近年出版的10部商务汉语教材为对象,考察《(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中的商务词汇,分析各教材的生词等级、共选词语、高频词和语素。发现不少教材生词等级偏高,不同教材的共选词语极少,并探讨了相关原因。文章论述了编写《...
本文以近年出版的10部商务汉语教材为对象,考察《(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中的商务词汇,分析各教材的生词等级、共选词语、高频词和语素。发现不少教材生词等级偏高,不同教材的共选词语极少,并探讨了相关原因。文章论述了编写《对外商务汉语词汇等级大纲》的必要性,提出大纲编写应以现实商务活动中使用的词语为重要来源,参考《(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和《商务汉语考试大纲》,借鉴现有商务汉语教材中的选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汉语教材
词汇选用
《对外商务汉语词汇等级大纲》
原文传递
意义被动句与“被”字句习得难度比较
被引量:
19
13
作者
吴门吉
周小兵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2-65,共4页
本文结合第二语言学习难度的测定原则,用多种方式对外国留学生习得意义被动句与"被"字句的难度进行考察和比较,发现意义被动句的习得难度比"被"字句要高,因此提议:"被"字句最好在初级阶段教,意义被动句...
本文结合第二语言学习难度的测定原则,用多种方式对外国留学生习得意义被动句与"被"字句的难度进行考察和比较,发现意义被动句的习得难度比"被"字句要高,因此提议:"被"字句最好在初级阶段教,意义被动句最好在中级第一阶段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被动句
“被”字句
学习难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留学生汉语杂糅偏误分析
被引量:
17
14
作者
朱其智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0-76,共7页
本文在总结汉语第一语言杂糅语病和汉语作为二语言杂糅偏误研究的基础上,将杂糅偏误定位于一种语法形式上的偏误类型,认为杂糅是除了遗漏、误加、误代、错序以外的第五种偏误,并确定了杂糅的两种亚类型——叠加和拼接,而拼接这种亚范畴...
本文在总结汉语第一语言杂糅语病和汉语作为二语言杂糅偏误研究的基础上,将杂糅偏误定位于一种语法形式上的偏误类型,认为杂糅是除了遗漏、误加、误代、错序以外的第五种偏误,并确定了杂糅的两种亚类型——叠加和拼接,而拼接这种亚范畴又分为平行拼接和前后拼接两种下位类型。通过对20余万字留学生作文中介语语料的考察,提出杂糅偏误产生的原因:(1)因同义、近义形式误辨而堆砌;(2)因举棋不定而纠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误分析
杂糅
叠加
拼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级精读教材的分析与评估
被引量:
14
15
作者
赵新
李英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2-118,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级汉语精读教材不断推出,较以前有了很大改进,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选取了三套新教材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
中级汉语
精读教材
教学模式
改进措施
编排技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欧美韩日学生汉字认读与书写习得研究
被引量:
16
16
作者
吴门吉
高定国
+1 位作者
肖晓云
章睿健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71,共8页
本文采用注音、听写、选择填空等实验方法,对欧美韩国日本的89名学生的汉字认读与书写习得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考察不同文字背景对汉字学习的影响。结果显示:(1)欧美学生的汉字认读(声韵拼合)不如韩国学生;(2)与声韵拼合成绩相比,所有...
本文采用注音、听写、选择填空等实验方法,对欧美韩国日本的89名学生的汉字认读与书写习得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考察不同文字背景对汉字学习的影响。结果显示:(1)欧美学生的汉字认读(声韵拼合)不如韩国学生;(2)与声韵拼合成绩相比,所有被试的声调成绩都不好,且不随汉语水平的提高而改善;(3)欧美学生的汉字书写在初级阶段劣势明显,而中级阶段进步显著;(4)欧美、韩国学生字形书写错误突出,日本学生音近字错误较多;(5)欧美初级组的汉字认读与书写成绩存在显著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汉字认读
声调
汉字书写
书写错误
原文传递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汉语教材文化呈现比较
被引量:
19
17
作者
欧阳芳晖
周小兵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78-84,共7页
应用内容分析法,从跨文化角度系统考察、对比了4套汉语教材中"国别文化"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双向呈现情况。结果表明,相较于中国版教材,美国版教材的双向呈现充分一些,策略多元一些,内容真实一些。在实现跨文化能力...
应用内容分析法,从跨文化角度系统考察、对比了4套汉语教材中"国别文化"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双向呈现情况。结果表明,相较于中国版教材,美国版教材的双向呈现充分一些,策略多元一些,内容真实一些。在实现跨文化能力目标、满足英语区教学需求上,美国版教材有较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作为外语教材
跨文化视角
中国文化
学习者本族文化
双向呈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激励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8
18
作者
李桦
王安富
黄蝶君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85,112,共5页
作为未来劳动力供给中坚力量的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显著的自身群体特征。本文通过对广东省2840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探讨了激励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的影响。研究显示,应该从"城镇预备产业工人"的角度重新定位新生代农民...
作为未来劳动力供给中坚力量的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显著的自身群体特征。本文通过对广东省2840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探讨了激励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的影响。研究显示,应该从"城镇预备产业工人"的角度重新定位新生代农民工的离职问题,同时应建立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倾向的"政府-企业激励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激励因素
跨企业离职
跨城市离职
激励体系
原文传递
关于外向型汉语词典释义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18
19
作者
赵新
刘若云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40,共8页
本文专门讨论外向型汉语词典的释义问题,主要依据近年来出版的八部外向型汉语词典,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对外向型汉语词典的释义原则、释义内容、释义方法及释义语言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
外向型
汉语词典
释义
原文传递
汉语中级精读教材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
11
20
作者
赵新
李英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0-36,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级汉语精读教材不断推出,较以前有了很大改进,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选取了6种新教材从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是生词的控制和编排,第二是重点词语和语法项目的注释,第三是练习的设计,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中级汉语
精读教材
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
被引量:
107
1
作者
苏丹洁
陆俭明
机构
中山大学
国际
汉语
学院
北京
大学
汉语
语言学研究中心/中文系
出处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7-567,共11页
文摘
本文就汉语语法研究与教学提出三个观点:第一,语法研究、语法教学不能囿于"主—谓—宾""施—动—受"这一传统的句法研究和教学思路。第二,在语法研究中要树立"从认知角度去认识语言共性和个性"这一观念。第三,"构式—语块"分析法和教学法是一种新的补充性的句法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和方法。这一方法建立在人类认知和语言的共性基础之上,在分析和教授一些汉语句式方面,优于传统的思路。文章对上述观点与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认知共性
语言共性
构式语法
“构式—语块”理论
语法研究与教学
Keywords
cognitive universals
language universals
construction grammar
the construction-chunk approach
grammar analysis and teaching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中外对比的汉语文化教材系统考察
被引量:
52
2
作者
周小兵
罗宇
张丽
机构
中山大学
国际
汉语
学院
中山大学
中文系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共7页
基金
"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项目部分成果
文摘
本文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对象、内容选择、语言难度和练习设计等指标对九部汉语文化教材进行系统考察,并对比中外二语文化教材。论文指出:部分汉语文化教材对象不明确,内容多为古代文化知识,课文语言难度过高,语言知识技能练习过多而跨文化交际体验型练习不足。最后,文章提出了汉语文化教材的开发策略。
关键词
文化教材
目标
学习者
难度
练习
Keywords
culture textbooks
aims
learners
degree of difficulty
exercise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试析“构式-语块”教学法--以存现句教学实验为例
被引量:
52
3
作者
苏丹洁
机构
中山大学
国际
汉语
学院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3-90,共8页
文摘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认知的新的汉语语法教学法——"构式—语块"教学法。它指的是在第二语言教学中,以构式语法理论与语块理论为指导并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语法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其理论基础是构式的划分单位是语块。其实质是将人类认知共性作为语法教学的切入点,激活学习者认知共性,从而引导到汉语个性的学习上来。教学实验的结果表明:"构式—语块"教学法在存现句二语教学上有更优表现,能使习得更简单、快速、有效、牢固。问卷调查显示该教学法简单易懂、形象具体,学习者容易接受。
关键词
构式
语块
第二语言汉语语法教学
存现句
Keywords
construction
chunk
grammar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cunxian" sentence patterns
分类号
H195.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把”字句语法项目的选取与排序研究
被引量:
40
4
作者
李英
邓小宁
机构
中山大学
国际交流
学院
对外
汉语
系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0-58,共9页
基金
国家汉办项目"语法项目选取的依据与排序"中的一部分
项目编号为 HBK01-05/076
文摘
本文分析了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系统大纲和教材对“把”字句句式的选取和编排情况,对中外学生使用“把”字句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考察了约30 万字留学生语料中“把”字句的使用情况,以此来选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把”字句句式并确定这些句式的排序。
关键词
“把”字句
语法
对外汉语教学
句式
教材编写
Keywords
ba ”(把) sentences
selecting
sequencing
TCSL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构式语块教学法的实质——以兼语句教学及实验为例
被引量:
45
5
作者
苏丹洁
机构
中山大学
国际
汉语
学院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22,共7页
文摘
本文以表示使令的兼语句的教学为例,介绍了一种新的语法教学法——构式语块教学法。该教学法通过激活学习者本身具有的人类认知共性,以一种易懂易记的认知方式,引导学习者理解并掌握汉语的个性特征。教学实验表明,构式语块教学法在教学一些句式上,优于传统的句法上"主—谓—宾"、语义上"施—动—受"的思路。
关键词
构式语块教学法
兼语句
构式
语块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
Keywords
Construction-Chunk Approach
jiānyǔ(兼语)sentence patterns
construction
chunk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分类号
H193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语法偏误类别的考察
被引量:
30
6
作者
朱其智
周小兵
机构
中山大学
国际交流
学院
出处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118,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外汉语语法点学习难度
顺序及偏误研究"(05BYY030)
国家汉办科研项目"留学生汉语语法偏误生成的原因和相关语法规则的解释"(HBK01-05/068)的一部分
文摘
本文对汉语作为外语学习中的语法偏误进行分类考察,从五个方面入手:真偏误和假偏误;偏误与失误;显性偏误和隐性偏误;语义、语篇和语用偏误;整体性偏误和局部性偏误。结合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和习得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不同偏误的性质特点、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
关键词
偏误点
系统性
评估
类别
Keywords
error point
systematicness
evaluation
category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留学生形声字形旁意识发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0
7
作者
李蕊
机构
广州
中山大学
国际交流
学院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58,共7页
文摘
本文设计了一种“语义相关”的选择任务,控制实验材料的语义透明度,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考察留学生形旁意识的发展过程。结果发现:(1)初级阶段的留学生具有一定的关于形旁表义的概念,但是还不能自动运用到阅读任务中去。面对陌生汉字时,还没有根据形旁猜测字义的意识。(2)留学生学习汉语7-10个月的时候,逐渐发展起比较自动化的形旁意识,对各种频率的目标字都能利用形旁线索进行意义相关的选择。(3)留学生学习汉语大约14-15个月后,形旁意识完全达到自动化程度,已经能够十分熟练地运用形旁线索来猜测字义。(4)留学生形旁意识的发展有一个从“学习到的知识”发展为“习得的知识”的自动化过程,与二语习得的发展路径有某种类似之处。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教学建议。
关键词
形声字
形旁意识
对外汉字教学
实验材料
留学生
形旁
意识
自动化程度
语义透明度
学习汉语
Keywords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meaning radicals awareness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to foreigners
分类号
H124.2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对外汉语教学助词“着”的选项与排序
被引量:
18
8
作者
李蕊
周小兵
机构
中山大学
中文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中山大学
国际交流
学院
副院长
出处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4-70,共7页
基金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科研项目《语法项目选取与排序的依据》的一部分,项目编号为: HBK01—051076
文摘
本文对已有语法大纲及常见教材中跟助词"着"相关的语法项的选取与排序进行考察.重点研究外国留学生对这些语法点的学习情况,包括使用频率、偏误和难度等级.同时对比本族人使用相关语法点的情况.最后提出相关语法点选取与排序的具体设想.
关键词
语法
助词
对外汉语教学
偏误
大纲
使用频率
对比
学习情况
难度
选项
Keywords
zhe selection sequencing usage frequency difficulty level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自动写作评价研究与实践五十年——从单一、合作到交互
被引量:
27
9
作者
王勃然
金檀
赵雯
机构
东北
大学
外国语
学院
中山大学
国际
汉语
学院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56,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编号:14YJA74003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编号:N1302150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基于研制技术、测试信度和评价构念的解析,本文把自动写作评价研究与实践的50年划分为三个阶段:单一分数评定阶段、合作分数评定阶段和人机交互评改阶段,阐释了这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代表性系统和优缺点,讨论了自动写作评价的发展动因和存在问题,并展望了该领域在研究视角和评价构念等方面的未来态势。
关键词
自动写作评价
单一评分
合作评分
人机交互
写作构念
分类号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外汉语师资的队伍建设
被引量:
24
10
作者
周小兵
机构
中山大学
国际交流
学院
广东广州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7年第5期9-10,共2页
文摘
海外学习汉语人数3000多万,从教人员却不足4万,其中不少人资质还不够。大规模地培养海外汉语教师,是汉语加快走向世界的关键。我认为以下几点可以考虑:
关键词
汉语
海外
师资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言学习中的性别差异:表现、原因与思考
被引量:
26
11
作者
陈琳
机构
中山大学
国际
汉语
学院
出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43,共8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3wkpy18)
文摘
大量研究表明,在语言学习中存在性别差异。研究者主要从大脑加工机制和学习策略两个方面,对语言学习和加工中存在性别差异的原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在语言加工中女性倾向于双侧加工,男性倾向于单侧加工。关于学习策略的研究表明,在语言学习中女性相对于男性会使用更多学习策略。但目前关于语言学习中的性别差异仍存在较大争议,有部分研究结果也支持在语言学习中不存在性别差异。
关键词
语言学习
性别差异
大脑加工机制
学习策略
分类号
H0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商务汉语教材选词考察与商务词汇大纲编写
被引量:
22
12
作者
周小兵
干红梅
机构
中山大学
国际交流
学院
中山大学
中文系
出处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84,共8页
文摘
本文以近年出版的10部商务汉语教材为对象,考察《(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中的商务词汇,分析各教材的生词等级、共选词语、高频词和语素。发现不少教材生词等级偏高,不同教材的共选词语极少,并探讨了相关原因。文章论述了编写《对外商务汉语词汇等级大纲》的必要性,提出大纲编写应以现实商务活动中使用的词语为重要来源,参考《(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和《商务汉语考试大纲》,借鉴现有商务汉语教材中的选词。
关键词
商务汉语教材
词汇选用
《对外商务汉语词汇等级大纲》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意义被动句与“被”字句习得难度比较
被引量:
19
13
作者
吴门吉
周小兵
机构
中山大学
国际交流
学院
出处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2-65,共4页
基金
国家汉办科研项目"语法项目选取的依据与排序"(编号:HBK01-05/076)的部分内容
文摘
本文结合第二语言学习难度的测定原则,用多种方式对外国留学生习得意义被动句与"被"字句的难度进行考察和比较,发现意义被动句的习得难度比"被"字句要高,因此提议:"被"字句最好在初级阶段教,意义被动句最好在中级第一阶段教。
关键词
意义被动句
“被”字句
学习难度
Keywords
passive sentence in meaning
Bei-sentence
learning difficulty
分类号
H195.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留学生汉语杂糅偏误分析
被引量:
17
14
作者
朱其智
机构
中山大学
国际交流
学院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0-76,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对外汉语语法学习难度
顺序及偏误分析>(05BYY030)
国家汉办"十五"科研规划项目<留学生汉语语法偏误生成的原因和相关语法规则的解释>(HBK01-05/068)的一部分
文摘
本文在总结汉语第一语言杂糅语病和汉语作为二语言杂糅偏误研究的基础上,将杂糅偏误定位于一种语法形式上的偏误类型,认为杂糅是除了遗漏、误加、误代、错序以外的第五种偏误,并确定了杂糅的两种亚类型——叠加和拼接,而拼接这种亚范畴又分为平行拼接和前后拼接两种下位类型。通过对20余万字留学生作文中介语语料的考察,提出杂糅偏误产生的原因:(1)因同义、近义形式误辨而堆砌;(2)因举棋不定而纠缠。
关键词
偏误分析
杂糅
叠加
拼接
Keywords
error analysis
blends
eross-association
hybridization
分类号
H195.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级精读教材的分析与评估
被引量:
14
15
作者
赵新
李英
机构
中山大学
国际交流
学院
出处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2-118,共7页
文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级汉语精读教材不断推出,较以前有了很大改进,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选取了三套新教材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
中级汉语
精读教材
教学模式
改进措施
编排技巧
Keywords
intermediate Chinese
intensive textbook
analysis and appraisal
分类号
H195.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欧美韩日学生汉字认读与书写习得研究
被引量:
16
16
作者
吴门吉
高定国
肖晓云
章睿健
机构
中山大学
国际交流
学院
中山大学
心理系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71,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为01BYY003)
国家汉办"十五"科研规划项目(项目号为HBK01-05/067)的资助
文摘
本文采用注音、听写、选择填空等实验方法,对欧美韩国日本的89名学生的汉字认读与书写习得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考察不同文字背景对汉字学习的影响。结果显示:(1)欧美学生的汉字认读(声韵拼合)不如韩国学生;(2)与声韵拼合成绩相比,所有被试的声调成绩都不好,且不随汉语水平的提高而改善;(3)欧美学生的汉字书写在初级阶段劣势明显,而中级阶段进步显著;(4)欧美、韩国学生字形书写错误突出,日本学生音近字错误较多;(5)欧美初级组的汉字认读与书写成绩存在显著关联性。
关键词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汉字认读
声调
汉字书写
书写错误
Keywords
CSL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Chinese character reading
tone
Chinese character writing
errors of writing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汉语教材文化呈现比较
被引量:
19
17
作者
欧阳芳晖
周小兵
机构
中山大学
外国语
学院
中山大学
翻译
学院
中山大学
国际
汉语
学院
出处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78-84,共7页
文摘
应用内容分析法,从跨文化角度系统考察、对比了4套汉语教材中"国别文化"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双向呈现情况。结果表明,相较于中国版教材,美国版教材的双向呈现充分一些,策略多元一些,内容真实一些。在实现跨文化能力目标、满足英语区教学需求上,美国版教材有较多的优势。
关键词
汉语作为外语教材
跨文化视角
中国文化
学习者本族文化
双向呈现
Keywords
textbook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
Chinese culture
learner's own culture
mutual presentation
分类号
H195.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激励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8
18
作者
李桦
王安富
黄蝶君
机构
华南农业
大学
经济管理
学院
中山大学
国际
汉语
学院
出处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85,112,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产业集群升级演进中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动因及激励体系设计"(编号:10YJC630113)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技术项目"农民工工资结构和统计体系研究"(编号:2010LC20)
广东高等院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广东专业镇环境中农民工离职动因及激励体制设计"(编号:WYM1005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作为未来劳动力供给中坚力量的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显著的自身群体特征。本文通过对广东省2840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探讨了激励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的影响。研究显示,应该从"城镇预备产业工人"的角度重新定位新生代农民工的离职问题,同时应建立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倾向的"政府-企业激励体系"。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激励因素
跨企业离职
跨城市离职
激励体系
分类号
F249.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于外向型汉语词典释义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18
19
作者
赵新
刘若云
机构
中山大学
国际交流
学院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40,共8页
文摘
本文专门讨论外向型汉语词典的释义问题,主要依据近年来出版的八部外向型汉语词典,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对外向型汉语词典的释义原则、释义内容、释义方法及释义语言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
外向型
汉语词典
释义
Keywords
foreign oriented
Chinese dictionary
definitions
分类号
H164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汉语中级精读教材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
11
20
作者
赵新
李英
机构
中山大学
国际交流
学院
出处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0-36,共7页
文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级汉语精读教材不断推出,较以前有了很大改进,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选取了6种新教材从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是生词的控制和编排,第二是重点词语和语法项目的注释,第三是练习的设计,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中级汉语
精读教材
分析
Keywords
intermediate Chinese
intensive textbook
analysis
分类号
H195.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
苏丹洁
陆俭明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07
原文传递
2
基于中外对比的汉语文化教材系统考察
周小兵
罗宇
张丽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52
原文传递
3
试析“构式-语块”教学法--以存现句教学实验为例
苏丹洁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5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把”字句语法项目的选取与排序研究
李英
邓小宁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40
原文传递
5
构式语块教学法的实质——以兼语句教学及实验为例
苏丹洁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45
原文传递
6
语法偏误类别的考察
朱其智
周小兵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3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留学生形声字形旁意识发展的实验研究
李蕊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30
原文传递
8
对外汉语教学助词“着”的选项与排序
李蕊
周小兵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8
原文传递
9
自动写作评价研究与实践五十年——从单一、合作到交互
王勃然
金檀
赵雯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海外汉语师资的队伍建设
周小兵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7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语言学习中的性别差异:表现、原因与思考
陈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2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商务汉语教材选词考察与商务词汇大纲编写
周小兵
干红梅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22
原文传递
13
意义被动句与“被”字句习得难度比较
吴门吉
周小兵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5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留学生汉语杂糅偏误分析
朱其智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中级精读教材的分析与评估
赵新
李英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欧美韩日学生汉字认读与书写习得研究
吴门吉
高定国
肖晓云
章睿健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6
原文传递
17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汉语教材文化呈现比较
欧阳芳晖
周小兵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6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激励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的影响研究
李桦
王安富
黄蝶君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8
原文传递
19
关于外向型汉语词典释义问题的思考
赵新
刘若云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8
原文传递
20
汉语中级精读教材的分析与思考
赵新
李英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4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