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硫酸钡复合体系的界面相互作用与流变性质和结晶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珂 吴景深 曾汉民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97-701,共5页
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界面状态的聚丙烯 (PP) 硫酸钡 (BaSO4)复合体 .PP BaSO4的界面分别用硅烷、硬脂酸、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PP g MAH)改性 .研究表明 ,填充体系的熔体粘度和熔体弹性均高于基体 .以硅烷和PP g MAH进行界面改性后 ,P... 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界面状态的聚丙烯 (PP) 硫酸钡 (BaSO4)复合体 .PP BaSO4的界面分别用硅烷、硬脂酸、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PP g MAH)改性 .研究表明 ,填充体系的熔体粘度和熔体弹性均高于基体 .以硅烷和PP g MAH进行界面改性后 ,PP BaSO4的界面相互作用加强 ,导致复合体系中的熔体粘度和熔体弹性进一步提高 ,同时BaSO4对PP的成核活性提高 .填料用硬脂酸处理后 ,硬脂酸能够在填料粒子表面上形成一个包覆层 ,使粒子与PP的亲和性改善 .同时该包覆层具有润滑作用 ,使得复合体系的熔体粘度和熔体弹性下降 ,并使得该体系中BaSO4的成核活性低于硅烷和处理的体系 .本文探讨了由复合体系的熔体粘度定量比较填充复合体系中聚合物 填料界面相互作用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硫酸钡 界面 流变行为 结晶行为 复合体系 相互作用 力学行为
下载PDF
PZT/P(VDF-TrFE)7030 0-3型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和居里相变行为 被引量:1
2
作者 曾戎 郭建荣 +3 位作者 Bernd Ploss 陈王丽华 蔡忠龙 曾汉民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13-617,共5页
采用DSC研究了PZT P(VDF TrFE) 70 30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和居里相变过程 .结果表明 ,PZT粒子对共聚物基体的结晶行为 ,包括结晶温度、结晶速率和结晶度等影响不大 ;然而共聚物的居里相变过程则受到PZT粒子的影响 ,随PZT粒子含量的增... 采用DSC研究了PZT P(VDF TrFE) 70 30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和居里相变过程 .结果表明 ,PZT粒子对共聚物基体的结晶行为 ,包括结晶温度、结晶速率和结晶度等影响不大 ;然而共聚物的居里相变过程则受到PZT粒子的影响 ,随PZT粒子含量的增大 ,共聚物基体的居里相变热焓与熔体结晶热焓的比值减小 ,而且其中对应从顺电性的高温相 (HT)转变为铁电性的过冷相 (CL)的相变热焓含量减小 ,意味着PZT粒子的存在能够抑制共聚物铁电晶体中旁式构象缺陷的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DF/TrFE共聚物 PZT粒子 非等温结晶 居里相变 铁电低温相LT 铁电过冷相CL 复合材料 铁电陶瓷
下载PDF
纳米CaCO3/TiO2复合粒子的制备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国军 胡傲 曾汉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04期80-82,共3页
首先制备出分散性能良好的Ti(OH):胶体溶液,然后将胶体溶液加入到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分散剂的纳米CaCO3水性悬浮液中;通过改变体系的温度、pH值等参数破坏Ti(OH)4胶体粒子的稳定性,导致Ti(OH)4胶体粒子沉积在纳米CaCO3表面从而... 首先制备出分散性能良好的Ti(OH):胶体溶液,然后将胶体溶液加入到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分散剂的纳米CaCO3水性悬浮液中;通过改变体系的温度、pH值等参数破坏Ti(OH)4胶体粒子的稳定性,导致Ti(OH)4胶体粒子沉积在纳米CaCO3表面从而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CaCO3/TiO2复合粒子,沉积过程中纳米CaCO3可起成核剂作用。所制备的纳米CaCO3/TiO2复合粒子以球形或近球形为主,粒度均一,且壳层TiO2粒子的尺寸为5~8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ACO3 复合粒子 制备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TiO2粒子 胶体溶液 核-壳结构 分散性能 胶体粒子 粒子沉积 沉积过程 悬浮液 分散剂 稳定性 等参数 pH值 成核剂 球形 水性 壳层
下载PDF
表面改性纳米CaCO3热性能研究I:TG-FTIR、DSC
4
作者 张堃 曾汉民 林木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04期156-158,共3页
采用热重-红外联用法(TG-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5种纳米CaCO3自身发生分解前的热行为进行了研究。分解失重过程可大体分为3个阶段,5种样品在各阶段的失重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出纳米CaCO3在自身稳定性、粒子表面和表... 采用热重-红外联用法(TG-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5种纳米CaCO3自身发生分解前的热行为进行了研究。分解失重过程可大体分为3个阶段,5种样品在各阶段的失重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出纳米CaCO3在自身稳定性、粒子表面和表面处理剂相互结合的完善程度上的差异。这一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高纳米CaCO3的品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ACO3 TG-FTIR 性能研究 表面改性 DSC 差示扫描量热法 表面处理剂 相互结合 研究结果 热行为 联用法 稳定性 分解 失重 热重
下载PDF
表面改性纳米CaCO3热性能研究Ⅱ:DRIFT
5
作者 张堃 曾汉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04期159-160,共2页
使用漫反射红外傅立叶转换(DRIFT)光谱对4种表面改性纳米CaCO3粒子表面烷基长链构象有序度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热处理的方式,考察了室温到450℃间热处理后粒子表面脂肪酸及分解(裂解)残留物烷基长链构象有序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 使用漫反射红外傅立叶转换(DRIFT)光谱对4种表面改性纳米CaCO3粒子表面烷基长链构象有序度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热处理的方式,考察了室温到450℃间热处理后粒子表面脂肪酸及分解(裂解)残留物烷基长链构象有序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种样品有序度各不相同,加热处理100℃以上有序度明显下降,但原有序度较高的样品在相同处理条件下仍能保持相对较高的有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DRIFT 性能研究 纳米CaCO3粒子 有序度 变化情况 加热处理 处理条件 链构象 傅立叶 漫反射 残留物 脂肪酸 450 烷基 样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