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上圆了与蔡元培的妖怪学——近代中日的启蒙与反启蒙 被引量:4
1
作者 廖钦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9-176,共8页
近代中日两国教育家、思想家井上圆了与蔡元培在接收与消化西方知识体系与世界观后,分别以妖怪学和美学提倡本国的启蒙教育。在此过程中,两人不仅呈现出各自的理性主义面向,甚至表现出反理性主义的面向,因此具有启蒙与反启蒙的色彩。井... 近代中日两国教育家、思想家井上圆了与蔡元培在接收与消化西方知识体系与世界观后,分别以妖怪学和美学提倡本国的启蒙教育。在此过程中,两人不仅呈现出各自的理性主义面向,甚至表现出反理性主义的面向,因此具有启蒙与反启蒙的色彩。井上奠基于"相即的逻辑"或"两样并存、一体两面"的理论之妖怪学,成了两者沟通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判准。妖怪学有助于分判井上以宗教的方式(自、他力)、蔡元培以美学的方式(直觉、直观)来沟通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鸿沟。井上与蔡元培在疏通这两个世界的过程中,虽然分别呈现出各自在理念上的连续性与在实践方法上的断裂性,但这恰好显示出近代中日面对西方时所呈现的启蒙与反启蒙互具的辩证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妖怪学 美学 启蒙 反启蒙 相即的逻辑 宗教
下载PDF
孔子的君主教育:《中国哲学家孔夫子》贝尼耶法文译本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汪聂才 《国际汉学》 CSSCI 2022年第1期23-30,199,200,共10页
1687年耶稣会士翻译的儒家经典拉丁文译本《中国哲学家孔夫子》在巴黎出版,随后在欧洲出现了三部法文摘译本。三个译本中,尤以东方学家贝尼耶的译本《孔子或君主之学》最全。在17世纪欧洲思想危机的背景下,贝尼耶的翻译与导读将“三书... 1687年耶稣会士翻译的儒家经典拉丁文译本《中国哲学家孔夫子》在巴黎出版,随后在欧洲出现了三部法文摘译本。三个译本中,尤以东方学家贝尼耶的译本《孔子或君主之学》最全。在17世纪欧洲思想危机的背景下,贝尼耶的翻译与导读将“三书”视为统一的整体,将孔子学说解读为“君主之学”,指出中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而稳固的统治在于将美德作为政治的基础。通过对孔子君主教育的建构,贝尼耶或希望给法国君主或王储提供借鉴与教导,或暗示了对法国君主专制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文版《中国哲学家孔夫子》 贝尼耶 《孔子或君主之学》
下载PDF
康熙年间两广总督石琳与法国船“安菲特利特号”的广州之行 被引量:1
3
作者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2-125,178,共15页
据伯希和的研究,中法关系始于1698年“安菲特里特号”首航广州,由此开启了两国的贸易关系。然而,在“安菲特利特号”航行广州期间,法国耶稣会士对广州体制提出了挑战,目的是为法国公司争取优待政策。两广总督石琳给予了适度的支持,但最... 据伯希和的研究,中法关系始于1698年“安菲特里特号”首航广州,由此开启了两国的贸易关系。然而,在“安菲特利特号”航行广州期间,法国耶稣会士对广州体制提出了挑战,目的是为法国公司争取优待政策。两广总督石琳给予了适度的支持,但最终还是要维护广州体制。本文基于大量法文相关文献,介绍并分析了在广州贸易体制形成初期总督石琳、粤海关及法国耶稣会士与商人各方势力的博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菲特里特号 两广总督石琳 粤海关 中法关系
下载PDF
“克己”与“克性”:中西对话、语言多样性与哲学翻译 被引量:1
4
作者 潘大为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5-65,F0003,共12页
翻译在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往往被低估。本文以明末清初"克己"概念的跨文化诠释为对象,从比较哲学角度分析哲学翻译中的思想交会的三个层次:语义对应、概念挪用和思想创造。分析表明,以"(人)性"为中心的儒家修身工... 翻译在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往往被低估。本文以明末清初"克己"概念的跨文化诠释为对象,从比较哲学角度分析哲学翻译中的思想交会的三个层次:语义对应、概念挪用和思想创造。分析表明,以"(人)性"为中心的儒家修身工夫和以"灵魂"为中心的基督宗教实践在观念和技术上有共同点,但两者间的界限并不因此消失。跨文化交流中的由浅入深次第以及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对交流的结果影响重大。传统之下和传统之间的"人",而不是概念,才是跨文化交流与文明对话中最重要、最有活力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哲学 中国哲学 哲学翻译 西学东渐 克己
原文传递
两个关于“世界史”的哲学论述——京都学派与柄谷行人之间 被引量:1
5
作者 廖钦彬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29,共11页
当日本进入太平洋战争与欧美诸帝国进行一场世纪大战时,以西田几多郎与田边元为首,底下包括务台理作、西谷启治、高坂正显、铃木成高、高山岩男及大岛康正等人在内的京都学派因应现实,在哲学理论的建构上提出"近代超克"论。... 当日本进入太平洋战争与欧美诸帝国进行一场世纪大战时,以西田几多郎与田边元为首,底下包括务台理作、西谷启治、高坂正显、铃木成高、高山岩男及大岛康正等人在内的京都学派因应现实,在哲学理论的建构上提出"近代超克"论。结果带来的是"世界史的建构如何可能?"的历史哲学问题。事隔七十余年的现在,柄谷行人以《世界史的结构》(2010)一书,思考人类如何克服"国族(nation)、国家(state)、资本"在当代所产生的问题,借以建构新的世界史图像。柄谷在该书中透过贯穿"漂泊者、氏族社会/国家/资本/世界共和国(A/B/C/D)"的"交换模式"理论,来取代马克思的商品交换模式,并援用以康德"永久和平"理念为基础的"世界共和国"概念,来提出现今人类所应朝往的理想境地。此种"世界史"结构的论述,在超越"国族、国家、资本"的问题意识上,与京都学派的"世界史"理论截然不同。柄谷借用弗洛伊德的"被压抑之物的回归"说法,探讨超越国族、国家、资本的可能性,后者以大乘佛教的空或无的思想为基础,探讨超越固执于自我同一性存在的可能性,也因此为国族、国家、资本保留了存续的可能性。虽说如此,两者在建构世界史图像时有个共同点,那便是透过哲学的想象力主张"过去不再只是过去,它会透过现在而在未来中被改变"、"未来的形成是透过现在改变过去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都学派 世界史 近代超克 交换模式 世界共和国 想象力
下载PDF
法国商船“安菲特利特号”航行中国与中西文化交流——以祭孔礼仪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汪聂才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6-136,178,共12页
17—18世纪之交,法国商船“安菲特利特号”曾两次航行到中国广州,两次航行都有留下航行日志,成为考察这一时期中法贸易往来和中法交通的重要文献,然而以往的研究对于第二次航行日志并未予以重视。通过比较两次航行日志对中国文化的关注... 17—18世纪之交,法国商船“安菲特利特号”曾两次航行到中国广州,两次航行都有留下航行日志,成为考察这一时期中法贸易往来和中法交通的重要文献,然而以往的研究对于第二次航行日志并未予以重视。通过比较两次航行日志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可以发现,随着礼仪之争在法国愈演愈烈,日志对中国礼仪问题,尤其是祭孔礼仪,越发重视。首航日志介绍了广州宗教概况和广州的文庙,其对祭孔礼仪的认识基本上跟随耶稣会的理解。第二次航行日志则积极掌握礼仪之争的动向,并且对祭孔典礼进行了细致的考察,然而其对祭孔礼仪的诠释完全基于巴黎外方传教会的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菲特利特号” 祭孔礼仪 中西文化交流
下载PDF
奥古斯丁复形说的东传及其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周伟驰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6-83,共8页
奥古斯丁复形说是从救赎的角度来看上帝的形象。本文考察了奥古斯丁复形说的东传史,发现其中存在两个派别:一个是主流,坚持传统的奥古斯丁"记忆-理解-爱"形象观;一个是支流,倾向托马斯·阿奎那"心灵-理解-爱"... 奥古斯丁复形说是从救赎的角度来看上帝的形象。本文考察了奥古斯丁复形说的东传史,发现其中存在两个派别:一个是主流,坚持传统的奥古斯丁"记忆-理解-爱"形象观;一个是支流,倾向托马斯·阿奎那"心灵-理解-爱"形象观。在中国明清以来的语境中,它们各自以自己的方式提出了如何恢复上帝形象的规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古斯丁 复形说 阿奎那 艾儒略 利类思
原文传递
耶稣会士在广州翻译出版儒家经典的工作及中国教徒的贡献
8
作者 梅谦立 汪聂才 《肇庆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7,54,共8页
关于1666年至1670年耶稣会士在广州所进行的儒家经典翻译和出版,本文处理两个被忽略的问题。第一,要解释《中国智慧》《中国政治道德学问》与《中国哲学家孔夫子》这三部著作之间的关系如何;第二,考证中国教徒的参与,特别是江西建昌人... 关于1666年至1670年耶稣会士在广州所进行的儒家经典翻译和出版,本文处理两个被忽略的问题。第一,要解释《中国智慧》《中国政治道德学问》与《中国哲学家孔夫子》这三部著作之间的关系如何;第二,考证中国教徒的参与,特别是江西建昌人万其渊在出版技术上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稣会士 《中国政治道德学问》 出版 广州 万其渊
下载PDF
民国时期两广地区首位华籍主教杨福爵生平考述
9
作者 李蓬云 《肇庆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8-14,28,共8页
杨福爵是历史上两广地区第一位被天主教罗马教廷任命的中国籍主教,也是20世纪上半叶天主教本地化运动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由于相关档案流失海外,长期不为学界所关注。在广泛收集中外相关史料以及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文章梳理了杨... 杨福爵是历史上两广地区第一位被天主教罗马教廷任命的中国籍主教,也是20世纪上半叶天主教本地化运动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由于相关档案流失海外,长期不为学界所关注。在广泛收集中外相关史料以及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文章梳理了杨福爵的生平事迹与著作思考。以此案例,一方面可窥见彼时广州天主教区乃至近代中国天主教发展史;另一方面亦可为今日“天主教中国化”提供理论资源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福爵 民国天主教史 华籍神父 天主教本地化
下载PDF
对话主义及其限度:评宋刚对《口铎日抄》的研究
10
作者 梅谦立 《国际汉学》 CSSCI 2021年第1期180-184,共5页
在明末天主教研究当中,意大利耶稣会士艾儒略(Giulio Aleni,1582—1649)的分量仅次于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虽然艾儒略并没有在北京、南京、杭州这些政治文化中心长期服务,只是在相对边缘的福建省传教,但是他的著作非常丰富... 在明末天主教研究当中,意大利耶稣会士艾儒略(Giulio Aleni,1582—1649)的分量仅次于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虽然艾儒略并没有在北京、南京、杭州这些政治文化中心长期服务,只是在相对边缘的福建省传教,但是他的著作非常丰富,涵盖神学、哲学、科学等领域,影响深远。2011年至2012年,艾儒略中文全集面世。其中的《口铎日抄》非常有趣,它记录了1630—1640年艾儒略与70位福建天主教徒的对话。这些对话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有助于读者通过中国天主教徒,特别是中下层教徒理解晚明天主教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化中心 艾儒略 耶稣会士 对话主义 天主教徒 利玛窦 晚明天主教
下载PDF
认同与诠释:康熙特使艾若瑟在广州之墓及其时代意义的变换
11
作者 梅谦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9-127,共9页
广州博物馆镇海楼收藏着康熙六十一年(1722)意大利耶稣会士艾若瑟的墓碑碎片,墓碑背后蕴含中西交往一段特殊的历史。在中西"礼仪之争"的背景之下,康熙为艾若瑟建立了宏大的墓园,然而随后一百多年墓园的命运深受中西交流进程... 广州博物馆镇海楼收藏着康熙六十一年(1722)意大利耶稣会士艾若瑟的墓碑碎片,墓碑背后蕴含中西交往一段特殊的历史。在中西"礼仪之争"的背景之下,康熙为艾若瑟建立了宏大的墓园,然而随后一百多年墓园的命运深受中西交流进程的影响,从受到恩宠到为人遗忘、荒芜甚至损毁。至鸦片战争时,天主教广州教区明稽章主教要求"回还"墓园,为这一旧墓园赋予了新意义。文章分析了康熙成立墓园之原因,考证了明稽章要求回还墓园之用意,从而探讨艾若瑟广州墓园对中西交流的特殊意义。作为康熙的钦差,又是天主教传教士,艾若瑟死后的身份有不同的解读,而他的墓碑刚好反映出这种历史的交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 艾若瑟 明稽章 礼仪之争
下载PDF
井筒俊彦的意识哲学:以《意识与本质》为中心
12
作者 廖钦彬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104,161,共10页
井筒俊彦在《意识与本质:寻求精神式的东方》中以伊斯兰神秘主义的深层意识作用及其存有论(本质论)为基础,建构了自身的意识哲学体系,并试图以该哲学让东西方哲学思想中各种有关意识与本质(存有)之论述进行对话。本文在介绍了井筒的学... 井筒俊彦在《意识与本质:寻求精神式的东方》中以伊斯兰神秘主义的深层意识作用及其存有论(本质论)为基础,建构了自身的意识哲学体系,并试图以该哲学让东西方哲学思想中各种有关意识与本质(存有)之论述进行对话。本文在介绍了井筒的学术与思想背景后,概观了井筒意识哲学脉络中的意识与本质这两个结构性的概念及其主张;接着,分别探讨了他在建构自身意识哲学的过程中,如何消化禅思想与伊斯兰神秘主义哲学。最后本文评价了井筒意识哲学的后现代意义,并指出该哲学无法解决当代知识生产与伦理实践的问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哲学 意识 本质 伊斯兰神秘主义 想象
原文传递
日本的《永久和平论》研究及其课题
13
作者 牧野英二 廖钦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116,共14页
现代是复杂的全球化时代,康德的永久和平理念及其理论并不能完全适用。康德的和平论虽然预见了现代社会的趋势,但从已超越其框架的现代课题看,"能否应对现实世界的情势"这一问题意识,为现今吾人提供了重新检讨《永久和平论》... 现代是复杂的全球化时代,康德的永久和平理念及其理论并不能完全适用。康德的和平论虽然预见了现代社会的趋势,但从已超越其框架的现代课题看,"能否应对现实世界的情势"这一问题意识,为现今吾人提供了重新检讨《永久和平论》的可能性。《永久和平论》在日本的康德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具有重要意义。在日本的《永久和平论》之论争史中,因其社会与思想背景的缘故,呈现出不同的历史性意义,因此留下重大的意义与课题。《永久和平论》的"世界共和国"之说明,和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对永久和平理念之说明,并没有矛盾。康德显然不是从信仰而是从哲学的立场,确信永久和平实现的可能性。能担保康德永久和平之实现的,既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的意图,而是人类的道德实践。一般认为《永久和平论》放弃"世界共和国",而提出具消极意义的"国际联盟"。此种见解并不是妥当的解释。从全球化视野看,康德的和平论和现代的正义问题息息相关,《永久和平论》的现代意义在于它与现代的正义论、反战思维有着密切的关连。其研究与评价,为国际社会的安定与和平带来重要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哲学 永久和平 日本的和平论 正义论 全球化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