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唯物史观的张力及其在西方语境中的开显 被引量:6
1
作者 徐长福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9-96,共8页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唯物史观的张力是指这样一种情况:一方面,马克思在哲学家中发出了改变世界的最强音,并号召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规律,并相信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要由资本主...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唯物史观的张力是指这样一种情况:一方面,马克思在哲学家中发出了改变世界的最强音,并号召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规律,并相信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要由资本主义的物质条件来决定;这两个方面的观点之间存在着互相背离的紧张状态。在马克思的学说付诸实践的过程中,这种张力不断被理论与现实的反差所强化。对此,马克思本人在晚年已经有所意识,马克思之后的诸马克思主义流派也一直运思在这种张力之中,而从理论上清楚揭示这种张力的人则是波普。了解这种张力及其开显于西方语境中的情况,有助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学说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实践哲学唯物史观张力西方
原文传递
食利资本主义、不稳定无产者与基本收入
2
作者 张超(译) 叶甲斌(译校)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1,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食利资本主义的现象。由于全球化、持续的技术革命和新自由主义的劳工与社会政策等多重影响,食利资本主义中形成了新兴的大众阶级,即不稳定无产者。与其他阶级相比,不稳定无产者的独特性体现在生产关...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食利资本主义的现象。由于全球化、持续的技术革命和新自由主义的劳工与社会政策等多重影响,食利资本主义中形成了新兴的大众阶级,即不稳定无产者。与其他阶级相比,不稳定无产者的独特性体现在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以及与国家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在不稳定的全球经济背景下,不稳定无产者的规模越来越大,不确定性愈加突出,大多数人陷入脆弱的处境。这无疑迎来了重要的转型时刻,在这场转型过程中,基本收入理应扮演重要的角色。基本收入不仅可以在正义、自由和安全这三方面加以证成,在经济上也是可证成的。基本收入当然不是灵丹妙药,但如果一个社会想减少长期的经济与社会的不确定性等弊端,它可能会是一个强有力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利资本主义 不稳定无产者 基本收入 不确定性 正义
下载PDF
数字时代的食利资本主义批判与反思
3
作者 叶甲斌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食利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重要形态。在数字时代,食利资本主义的食利性首先表现为数字寻租。知识专利和平台数据成为食利资本主义获取租金的重要途径。数字经济企业通过知识专利和平台数据构建数字领地,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流通提供条件... 食利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重要形态。在数字时代,食利资本主义的食利性首先表现为数字寻租。知识专利和平台数据成为食利资本主义获取租金的重要途径。数字经济企业通过知识专利和平台数据构建数字领地,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流通提供条件。数字时代的食利资本主义实现数字寻租,主要依靠两个核心机制:知识圈地运动和平台专制主义。它们之间的双重互嵌关系加强了数字食利主义经济的内在逻辑。在这一逻辑中,数字食利主义社会必然出现双向的趋势,即固化和不稳定化。一方面,食利者通过数字领域的垄断地位获取持续的租金收入,社会财富的分配呈现出极端的不平等,导致社会阶层的固化。另一方面,数字食利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导致工作与生活的不稳定性增加。对数字食利资本主义既可以从公地共同所有权出发,批判食利者对公地的独占和排他性获益的不正当性,也可以基于劳动过程,批判数字资本主义对劳动者的剥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食利资本主义 数字寻租 平台专制 不稳定性
下载PDF
阿伦特论政治判断力:自主性和多元性的融合
4
作者 李婷婷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0,共8页
判断力问题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20世纪的生存经验和艾希曼审判直接激发了阿伦特理论化该问题的兴趣和责任,公共领域衰败之下凸显的人类判断力危机和艾希曼个人的判断力无能,使阿伦特认识到了个人判断力及其运作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据... 判断力问题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20世纪的生存经验和艾希曼审判直接激发了阿伦特理论化该问题的兴趣和责任,公共领域衰败之下凸显的人类判断力危机和艾希曼个人的判断力无能,使阿伦特认识到了个人判断力及其运作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据此,她从康德的审美判断中汲取理论资源,将判断力阐发为一种个体兼顾自主性和多元性的能力,判断主体一方面要从普遍的规则和范畴中解放出来,面向特殊的具体感性事实,自主地做判断;另一方面要在共同体中扩展心智,站在多样他人的立场上,想象他人可能具有的意见,实现一种代表性的综合。这种自主性和多元性融合的判断力通过兼容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范例”,成为人作为政治存在的根本能力,对于现代社会中一个健康共同体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断力 艾希曼 自主性 多元性 政治
下载PDF
“马里布冲浪者”之争——罗尔斯与范帕里斯论基本收入的分配正义
5
作者 叶甲斌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8,共7页
范帕里斯是基本收入的首倡者和捍卫者,长期为基本收入的正当性进行辩护。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是范帕里斯早期为基本收入辩护的主要思想资源之一。然而,范帕里斯的这种理论努力在1987年遭到罗尔斯以“马里布冲浪者”为例的拒斥,而后陆续就... 范帕里斯是基本收入的首倡者和捍卫者,长期为基本收入的正当性进行辩护。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是范帕里斯早期为基本收入辩护的主要思想资源之一。然而,范帕里斯的这种理论努力在1987年遭到罗尔斯以“马里布冲浪者”为例的拒斥,而后陆续就基本收入的分配正义问题形成了著名的“马里布冲浪者”之争。罗尔斯的“马里布冲浪者批判”,表明了他对政治共同体中社会成员之间公平的合作体系的重视。范帕里斯在随后的著作中回应了罗尔斯的批评,从“最大最小化”真实自由到共享礼物的社会机制为基本收入提出辩护。这场“马里布冲浪者”之争,体现罗尔斯与范帕里斯分配正义理论预设了不同的社会想象,对于批判思考分配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斯 范帕里斯 分配正义 基本收入 马里布冲浪者
下载PDF
尼采对理性疾病的诊断与治愈——从当代哲学践行的视角看
6
作者 杨玉昌 《世界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6,160,共11页
尼采继承和发展了叔本华对理性的批判,认为西方哲学传统中源于苏格拉底的理性导致了生命的自我否定、自我消耗和自相矛盾,成为一种危害生命的疾病。在尼采看来,理性的基本谬误是僵化,即把相似视为相同,否定了作为生命的最基本原则的生成... 尼采继承和发展了叔本华对理性的批判,认为西方哲学传统中源于苏格拉底的理性导致了生命的自我否定、自我消耗和自相矛盾,成为一种危害生命的疾病。在尼采看来,理性的基本谬误是僵化,即把相似视为相同,否定了作为生命的最基本原则的生成,使得生命沦为病态。治愈理性疾病的途径是恢复对人的感性能力的信任,通过关注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环境,重建人的身心健康。从当代哲学践行的视角看,尼采提出的理性疾病的治愈之道无论在理论思想还是具体实践上都有着值得借鉴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的疾病 治愈 哲学践行 生理学 感性
原文传递
价值与“心”——布伦塔诺对价值哲学的“内转”及其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郝亿春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5-102,共8页
价值哲学是对时代价值问题的回应。布伦塔诺以"内在价值"的三重规定对价值哲学进行"内转"并回应了时代的价值问题:作为"明见价值"的个体"小太阳"核准之为"盲目价值"的"大太阳&q... 价值哲学是对时代价值问题的回应。布伦塔诺以"内在价值"的三重规定对价值哲学进行"内转"并回应了时代的价值问题:作为"明见价值"的个体"小太阳"核准之为"盲目价值"的"大太阳";作为第一人称经验的"质料价值"取代普遍而空洞的"形式价值";以促进"心现象"完善的"目的价值"规导作为"物现象"的"手段价值"。其中,"内在价值"在推进启蒙运动所确立的个体成为"真实"而"有心"的存在者的同时,也面临其为"唯我论"与"相对主义"的误解与指控。鉴于此,本文认为当代哲学对"心"与"内在价值"的刻意否弃恰恰表明其不可消解性,即便当今盛行的政治哲学也需补充"内在价值"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现象 内在价值 真实个体 布伦塔诺
原文传递
Volk:从黑格尔的政治客体到青年马克思的政治主体——德国近现代政治转型的一个思想节点
8
作者 王兴赛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3,共9页
西方近现代政治转型包括近代的实体革命和现代的主体革命两个步骤,前者指民族取代上帝成为政治正当性的来源,亦即组成国家的民族成了政治实体;后者指人民取代君主成为政治权力的掌握者,即政治主体。德文“Volk”包含“民族”和“人民”... 西方近现代政治转型包括近代的实体革命和现代的主体革命两个步骤,前者指民族取代上帝成为政治正当性的来源,亦即组成国家的民族成了政治实体;后者指人民取代君主成为政治权力的掌握者,即政治主体。德文“Volk”包含“民族”和“人民”双重含义,在黑格尔和青年马克思的用法分歧中展示出了两人思想体系的一种辩证关系。黑格尔把民族意义上的Volk确立为政治实体,而把君主确立为政治主体,把人民意义上的Volk确立为社会主体兼政治客体。青年马克思更进一步,他废黜了君主的政治主体地位,将人民意义上的Volk提升为政治主体,实现了作为国家的民族和作为市民社会的人民的统一,亦即实现了Volk作为政治实体、社会主体和政治主体的统一。这既是德国近现代政治转型的一个重要思想节点,也是马克思人民思想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lk 政治实体 政治主体 政治客体 社会主体
下载PDF
《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物化、革命实践和政党政治
9
作者 叶甲斌(译) 陈思静(译)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7-194,共8页
20世纪20年代,在卢卡奇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危机概念表达了社会生活中更深层次的不和谐。危机可以导致新形式的社会意识,进而导致“革命实践”。然而,这种转变并不具有机械的必然性,因为危机可以通过恢复主导性权力关系而得到暂时... 20世纪20年代,在卢卡奇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危机概念表达了社会生活中更深层次的不和谐。危机可以导致新形式的社会意识,进而导致“革命实践”。然而,这种转变并不具有机械的必然性,因为危机可以通过恢复主导性权力关系而得到暂时“克服”。物化理论必须辅以关于革命变革的集体主体的理论,这种集体主体可以形成一种去物化的意识,从而改变占主导地位的对象性形式。在危机时期,制度的相对不稳定性也要求我们思考组织集体政治实践的适当形式,以有效干预历史的连续性。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危机时期,革命政党政治能够表达、团结和增强群众意志,因此,需要一种关于革命政党政治的批判理论。卢卡奇对物化、危机、去物化过程以及政治组织的阐述,论证了革命性政党政治的意义,为我们思考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和政治解放提供了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卡奇 物化 危机 革命实践 政党政治
原文传递
黑格尔的道德行动理论释义
10
作者 王兴赛 《伦理学术》 2023年第1期234-249,共16页
在某种意义上,黑格尔的实践哲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行动哲学,它的对象包括形式法意义上的“人”(Person)的行动、道德主体的行动以及伦理主体的行动。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道德”篇的前两章(第105—128节)主要规定了道德行动的本质和... 在某种意义上,黑格尔的实践哲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行动哲学,它的对象包括形式法意义上的“人”(Person)的行动、道德主体的行动以及伦理主体的行动。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道德”篇的前两章(第105—128节)主要规定了道德行动的本质和结构,并讨论了道德行动的责任问题。对黑格尔的道德行动概念出现的语境、道德行动的结构、道德归责原则等方面的细致分析,将有助于我们理解黑格尔的道德行动理论在其法哲学体系以及德国古典法哲学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 道德 主体意志 责任 故意 意图
原文传递
叔本华对于理性与意志关系的探索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玉昌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5-114,共10页
叔本华一方面通过对康德的批判,突破了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传统,完成了从理性到意志的转变;另一方面并未完全抛弃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传统,试图通过重新思考主体与客体、概念与直观的关系,兼容乃至融会理性与意志。与康德和尼采分别立足... 叔本华一方面通过对康德的批判,突破了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传统,完成了从理性到意志的转变;另一方面并未完全抛弃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传统,试图通过重新思考主体与客体、概念与直观的关系,兼容乃至融会理性与意志。与康德和尼采分别立足于纯粹理性和权力意志相比,叔本华从生存意志出发,对理性与意志关系的认识,更为符合人类作为有限的认识者和行动者的本性,启发我们去探索一条走出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各自困境的新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本华 理性 意志 兼容 交汇
下载PDF
中国的全球方位与现代化实践——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全球地理观的一个探讨
12
作者 徐长福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共10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勾勒了全球现代化格局的四个“从属于”,包括农村从属于城市、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东方从属于西方,其间,中国被置于从属的一方。这可以称为马克...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勾勒了全球现代化格局的四个“从属于”,包括农村从属于城市、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东方从属于西方,其间,中国被置于从属的一方。这可以称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球地理观,“东方从属于西方”是其基本架构。在后来的论述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注意到了美国从东向西对太平洋西岸即亚洲东部的影响,包括对中国的影响,也注意到了俄国从欧洲到亚洲的扩张,包括对中国领土的侵吞,还注意到了作为亚洲近邻的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但这些情况都很难纳入他们的“东-西”架构。为了更加确切地厘定中国的全球方位,有必要将上述架构升级改造为立足于中国的“东(南)-西(北)-中”架构,它以“东-西-中”向度为主,兼顾“南-北-中”向度,东(南)指从海路而来的欧、美、日等国,西(北)主要指从陆路而来的俄国,它们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全球处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马克思 恩格斯 全球方位 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经济原论》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晓雷 谭群玉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66,共6页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进程中,王亚南的《中国经济原论》堪称典范之作。该书借鉴马克思《资本论》的唯物辩证法方法、批判经济学理论及其结构编排的逻辑运思,将之延伸到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经济的研究分析,揭示出封建剥削...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进程中,王亚南的《中国经济原论》堪称典范之作。该书借鉴马克思《资本论》的唯物辩证法方法、批判经济学理论及其结构编排的逻辑运思,将之延伸到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经济的研究分析,揭示出封建剥削关系在当时中国社会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以及中国社会中强商业资本与弱产业资本的畸形关系,既在广义经济学的意义上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启示社会主义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时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原论》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中国化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社会民主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育川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6,共4页
在学界,一种流行的观点指责社会民主是改良主义,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社会民主持一种否定的态度。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民主所持的态度并非如此简单化和单向度。恩格斯对英国社会民主制的展望、马克思对... 在学界,一种流行的观点指责社会民主是改良主义,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社会民主持一种否定的态度。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民主所持的态度并非如此简单化和单向度。恩格斯对英国社会民主制的展望、马克思对巴黎公社作为无产阶级的"社会共和国"理想之实现的判断,拆射出他们视野中的社会民主就是一种无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而他们在特定历史时期对某些社会民主主义者的批评,其背后所隐藏的深层的原因,则需要进一步辨析。后来苏联政治模式的缺陷充分地表明了简单化地断定马克思反对社会民主所产生的消极后果,这一点已为卢森堡和卢卡奇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揭示。澄清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民主概念的误解,有助于深化对于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社会民主
下载PDF
论黑格尔的主谓词理论及其“颠倒”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长福 《逻辑学研究》 CSSCI 2021年第5期34-55,共22页
费尔巴哈和马克思都指责黑格尔颠倒主词和谓词,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黑格尔的逻辑理论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单是在主谓词关系上就有一套以概念的普遍性、特殊性和个体性的关系为核心的,包含四大判断类型的系统理论,不存在逻辑上形式明确... 费尔巴哈和马克思都指责黑格尔颠倒主词和谓词,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黑格尔的逻辑理论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单是在主谓词关系上就有一套以概念的普遍性、特殊性和个体性的关系为核心的,包含四大判断类型的系统理论,不存在逻辑上形式明确的主谓颠倒主张。尽管如此,黑格尔整个哲学的目的在于以概念推演的方式把握绝对(das Absolute),也就是基督教上帝的理性化形态。一方面,“das Absolute”的确切意思是“绝对者”,即具有绝对性的东西,由于它在黑格尔的意义上是独一无二的,因而黑格尔以它作为全部哲学命题的归根到底的主词,把所有的逻辑范畴和实存事物都看成它用来表达自己、说明自己和实现自己的谓词,至少在形式上并没有什么颠倒。另一方面,从内容上看,“绝对”既然是归根到底的主词,也就是最不清楚的概念,所有其他概念都比它清楚,所以才作它的谓词,同时,它又潜在地包含着最大的普遍性,其他概念都是其展开的特殊性,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它最抽象,其他概念都比它具体,即使“有(Sein)”,由于被黑格尔界定为它的初始谓词,因而在抽象性上也有所不及,仅就此而言,黑格尔犯了主谓颠倒的错误。进一步说,在“绝对”作一切概念的主词的前提下,从“有”开始,黑格尔哲学命题推演的每一步都在从抽象走向具体,由此也可以认为,他一贯以较为抽象的概念作主词,而以较为具体的概念作谓词。总之,对黑格尔主谓颠倒的合理指责大致应该限定在这个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逻辑学 主词 谓词 颠倒
下载PDF
正义的谱系——对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正义观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育川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30,127,共7页
分析马克思主义对正义理论的探讨最初从争论马克思是否谴责资本主义社会为不正义开始,大致时间是上个世纪70-80年代,随后持续发展。后来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并没有停留在这一论题,而是进一步拓展到对马克思正义理论或者马克思主义... 分析马克思主义对正义理论的探讨最初从争论马克思是否谴责资本主义社会为不正义开始,大致时间是上个世纪70-80年代,随后持续发展。后来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并没有停留在这一论题,而是进一步拓展到对马克思正义理论或者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建构,这一工作一直延续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 正义观 解读 谱系 资本主义社会 正义理论 80年代 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直观认识与符号认识:异质性哲学引论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长福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23,共12页
异质性哲学的主旨在于从学理上解释认识与实践的反差,尤其是理论性认识与实践的反差。该反差是指,一些对实践的预先认识,尤其是理论性认识,跟实践的实际后果明显不一致。要解释这种反差,必须考察认识的机制,看看何种认识或认识在何种情... 异质性哲学的主旨在于从学理上解释认识与实践的反差,尤其是理论性认识与实践的反差。该反差是指,一些对实践的预先认识,尤其是理论性认识,跟实践的实际后果明显不一致。要解释这种反差,必须考察认识的机制,看看何种认识或认识在何种情况下比较可靠,何种认识或认识在何种情况下比较成问题,以及实践跟认识相比有哪些特点,认识在实践中如期实现的自身条件有哪些,缺失这些条件可能导致哪些后果。认识的机制很复杂,需要先考察认识的基本结构,把直观认识与符号认识作为该结构的两个层面,把直观认识作为比较可靠的区域,把符号认识作为比较成问题的区域,把它们之间的异质性确定为基础异质性,为异质性哲学进一步分析符号认识的机制和问题铺设一小段引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哲学 直观认识 符号认识 基础异质性 实践
下载PDF
人的觉醒、迷失与寻求——叔本华意志哲学的人学意义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玉昌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0-97,共8页
叔本华通过确立意志将人从传统基督教和柏拉图主义的所谓理想世界中唤醒过来,开始独立地面对世界和人生。然而,意志的局限性又使人陷入存在的暧昧和自我的分裂、矛盾状态,使人因丧失目的而迷失和寻求自己。叔本华意志哲学的人学意义在... 叔本华通过确立意志将人从传统基督教和柏拉图主义的所谓理想世界中唤醒过来,开始独立地面对世界和人生。然而,意志的局限性又使人陷入存在的暧昧和自我的分裂、矛盾状态,使人因丧失目的而迷失和寻求自己。叔本华意志哲学的人学意义在于率先提出人的价值和意义问题,促使尼采等现代哲学家继续对此进行深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志 人学 觉醒 迷失 寻求
下载PDF
资本逻辑批判及其限度——对学界以资本逻辑批判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范式的反思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守奎 田启波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0-37,共8页
以资本逻辑批判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理解的做法,在推动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当代性和更新研究范式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亟需进行理论上的修补。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主旨和当代中国现实来看,当前学界资本逻辑批判的限度体现在三个方面... 以资本逻辑批判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理解的做法,在推动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当代性和更新研究范式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亟需进行理论上的修补。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主旨和当代中国现实来看,当前学界资本逻辑批判的限度体现在三个方面:过分强调资本逻辑批判,与马克思既批判资本及资本逻辑所导致的人类异化状况又赞扬其“伟大的文明作用”的辩证立场不相一致,与当前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利用资本力量的事实抵牾,也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最终理论旨趣和价值关切不符。就马克思的理论和现实关切而言,资本及资本逻辑批判只是实现人类解放这一最高阶目标的中介和手段。因此,只有把资本逻辑批判推进到人类解放的革命逻辑高度,才能真正理解和领会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逻辑 历史唯物主义 范式更新 人类解放 革命逻辑
下载PDF
快乐的本性及其在好生活中的位置--从德性伦理学的视域看 被引量:2
20
作者 郝亿春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5,34,共8页
西方伦理学中的快乐主义虽然把快乐作为第一原则,但并未令人满意地界定快乐的本性,由此也带来理论与实践中的重重困境。亚里士多德通过"意见"剥离的方法层层推进,最终得出"快乐是德性活动的必然伴随,且加强着此种活动&qu... 西方伦理学中的快乐主义虽然把快乐作为第一原则,但并未令人满意地界定快乐的本性,由此也带来理论与实践中的重重困境。亚里士多德通过"意见"剥离的方法层层推进,最终得出"快乐是德性活动的必然伴随,且加强着此种活动"。这种对快乐本性的根本厘清一方面纠正了快乐主义的偏颇,另一方面也把快乐放在"好生活"的恰当位置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快乐 快乐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