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LPS刺激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周小琳 罗向阳 +2 位作者 何展文 李栋方 李平甘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545-3548,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分离法分离、纯化大鼠MSCs,BV2小胶质细胞进行常规培养传代。实验分为PBS对照组(A组)、PBS联合MSCs处理组(B组)、LPS刺激组(C组)、LPS联合MSC...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分离法分离、纯化大鼠MSCs,BV2小胶质细胞进行常规培养传代。实验分为PBS对照组(A组)、PBS联合MSCs处理组(B组)、LPS刺激组(C组)、LPS联合MSCs干预组(D组)。BV2小胶质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培养过夜后,按上述实验分组处理,24 h后收集各组培养上清液用于后续实验检测。显微镜下观察BV2小胶质细胞形态变化,Griess法检测NO浓度,ELISA法检测TNF-α、IL-1β的含量。结果:MSCs可以改善活化小胶质细胞的细胞形态;C组中LPS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后,培养上清NO、IL-1β、TNF-α的含量明显上升(P<0.05);D组中予MSCs处理后NO、IL-β、TNF-α释放显著减少(P<0.05)。结论:MSCs明显降低活化小胶质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其可能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中MSCs通过非直接接触的方式作用于小胶质细胞,推测没有进入脑内的MSCs对活化小胶质细胞亦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小胶质细胞 脂多糖 抗炎
下载PDF
薄芝糖肽对热性惊厥患儿的免疫调节作用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小琳 欧榕琼 +2 位作者 李平甘 何展文 李栋方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薄芝糖肽对热性惊厥患儿外周血免疫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的60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儿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薄芝糖肽治疗。两组患儿均在治疗前后采血检... 目的:探讨薄芝糖肽对热性惊厥患儿外周血免疫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的60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儿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薄芝糖肽治疗。两组患儿均在治疗前后采血检测外周血CD19^+B、CD20^+B、CD4^+T、CD8^+T、CD4^+/CD8^+、IgA、IgM、IgG表达水平。治疗结束后继续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儿在发热时热性惊厥发作情况。结果:薄芝糖肽治疗后,治疗组CD19^+B、CD20^+B细胞比例明显降低,CD4^+T、CD4^+/CD8^+比例明显升高,CD8^+T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同时体液免疫指标IgA、IgG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以上免疫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结束随访1年治疗组临床有效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薄芝糖肽能调节热性惊厥患儿的免疫功能并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 薄芝糖肽 淋巴细胞亚群 体液免疫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对神经系统疾病免疫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被引量:5
3
作者 周小琳 李栋方 +1 位作者 李平甘 罗向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230-3233,共4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对神经系统疾病免疫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的30例神经系统疾病患儿作为病例组,其中脊髓炎10例,脑炎12例,格林巴利综合征4例,多发性硬化4例,观察MSCs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对神经系统疾病免疫指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的30例神经系统疾病患儿作为病例组,其中脊髓炎10例,脑炎12例,格林巴利综合征4例,多发性硬化4例,观察MSCs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19+、CD20+、CD4+、CD8+、CD4+/CD8+的表达情况。正常对照组30名健康儿童均来自我院体检中心,测定其免疫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治疗前CD19+、CD20+、CD8+比例明显升高,CD4+、CD4+/CD8+比例明降低(P <0.05)。其中24例症状改善,6例症状无明显改善。症状改善组治疗后免疫指标CD19+、CD20+、CD8+比例明显低于治疗前,CD4+、CD4+/CD8+比例较治疗前升高(P <0.05);症状无改善组各项免疫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30例患儿均存在头颅或脊髓MRI异常,MSCs治疗后复查25例病灶有改善。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调节神经系统疾病的免疫功能并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疾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联合甲强龙治疗急性喉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小琳 陈雪贞 +2 位作者 李栋方 何展文 罗向阳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328-330,共3页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联合甲强龙治疗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收治的68例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儿予甲强龙治疗,治疗组36例患儿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雾化吸入联合甲强龙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联合甲强龙治疗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收治的68例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儿予甲强龙治疗,治疗组36例患儿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雾化吸入联合甲强龙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4.38%(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喉喘鸣、声嘶、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呼吸困难缓解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雾化吸入联合甲强龙治疗急性喉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喉炎 普米克令舒 博利康尼 甲强龙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活化的BV2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变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小琳 何展文 +3 位作者 李栋方 李平甘 吴若豪 罗向阳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0-584,共5页
目的采用脂多糖(LPS)刺激BV2小胶质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分泌炎症因子、表型转变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并纯化大鼠MSCs.常规培养BV2小胶质细胞。实验分PBS对照组、PBS联合MSCs... 目的采用脂多糖(LPS)刺激BV2小胶质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分泌炎症因子、表型转变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并纯化大鼠MSCs.常规培养BV2小胶质细胞。实验分PBS对照组、PBS联合MSCs处理组、LPS刺激组、LPS联合MSCs干预组,应用Transwell细胞共培养系统培养MSCs与BV2小胶质细胞(共培养比例为1:1、2×10^5个/孔),上室接种MSCs,下室接种BV2细胞,LPS的刺激浓度为1μg/mL,作用24h后收集各组细胞培养上清及BV2小胶质细胞,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NO的浓度;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RT—PCR、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小胶质细胞一氧化氮合酶(iNOS)、Arg-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MSCs干预后活化BV2小胶质细胞的“阿米巴样”形态明显改善:与PBS对照组、PBS联合MSCS处理组相比,LPS刺激组细胞培养上清中NO的浓度、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刺激组相比,LPS联合MSCS干预组BV2小胶质细胞分泌NO、TNF—α、IL-1β的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BS对照组相比,PBS联合MSCS处理组、LPS刺激组BV2小胶质细胞的iNOS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rg-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刺激组相比,LPS联合MSCS干预组BV2小胶质细胞iNOS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而Arg-1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s可抑制活化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促进小胶质细胞由M1型向M2型转变,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小胶质细胞 脂多糖 抗炎
原文传递
免疫球蛋白对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小琳 曾小梅 +2 位作者 李栋方 李平甘 罗向阳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年第7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免疫球蛋白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病例组32例选自2014年1月~2016年10月就诊于我院儿科的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对照组为29例健康儿童。病例组患儿给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2g/kg)... 目的探讨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免疫球蛋白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病例组32例选自2014年1月~2016年10月就诊于我院儿科的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对照组为29例健康儿童。病例组患儿给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2g/kg),治疗前、治疗后抽静脉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19+B、CD20+B、CD4+T、CD8+T、CD4+/CD8+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相比。所有患儿均在治疗后临床随访1年,了解患儿在发热时再抽搐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患儿治疗前CD19+B、CD20+B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CD4+T、CD4+/CD8+比例明显降低(P<0.05),CD8+T比例明显升高(P<0.05)。病例组患儿免疫球蛋白治疗后CD19+B、CD20+B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降低,CD4+T、CD4+/CD8+比例明显升高,CD8+T比例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1年,病例组患儿临床有效率为90.63%。结论复杂型热性惊厥时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免疫球蛋白治疗能有效调节其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型热性惊厥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对婴儿痉挛症患儿免疫指标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小琳 李栋方 +2 位作者 李平甘 何展文 罗向阳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4期12-14,19,共4页
目的分析婴儿痉挛症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婴儿痉挛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于孙逸仙纪念医院初次就诊的婴儿痉挛患儿30例作为病例组,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2g/kg)治疗,另选体... 目的分析婴儿痉挛症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婴儿痉挛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于孙逸仙纪念医院初次就诊的婴儿痉挛患儿30例作为病例组,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2g/kg)治疗,另选体检中心健康体检患儿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病例组及健康组所有儿童均抽静脉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19^+、CD20^+、CD4^+、CD8^+、CD4^+/CD8^+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病例组30例患儿外周血CD19^+B、CD20^+B淋巴细胞比例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CD4^+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CD4^+/CD8^+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以上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儿治疗后,CD19^+B、CD20^+B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病例组治疗后CD4^+T、CD8^+T、CD4^+/CD8^+比例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痉挛症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可调节婴儿痉挛症患儿免疫功能,控制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痉挛症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免疫调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