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体外诱导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向平滑肌细胞的分化
1
作者
石颖颖
李永平
+2 位作者
张文忻
郑建樑
林建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4期2589-2592,共4页
背景:作者前期研究发现翼状胬肉组织中存在平滑肌成分,但此平滑肌的来源并不清楚。目的:探讨翼状胬肉组织中平滑肌成分的起源。方法:组织块法对26例翼状胬肉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及鉴定。生长状态较好的原代细胞传代后分为诱导组和对照组,...
背景:作者前期研究发现翼状胬肉组织中存在平滑肌成分,但此平滑肌的来源并不清楚。目的:探讨翼状胬肉组织中平滑肌成分的起源。方法:组织块法对26例翼状胬肉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及鉴定。生长状态较好的原代细胞传代后分为诱导组和对照组,分别置于含或不含2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中培养。倒置显微镜下对比观察两组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免疫荧光染色波形纤维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两组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所有细胞均表达波形纤维蛋白,鉴定为成纤维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对照组细胞呈长梭形,编织状排列;诱导组细胞饱满,胞体增大,呈"峰-谷样"生长。共焦显微镜观察:对照组细胞均表达波形纤维蛋白,不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诱导组细胞除表达波形纤维蛋白外,还不同程度地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胞浆内可见伸向细胞两极的肌动蛋白丝,证实为平滑肌细胞。结果表明翼状胬肉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外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可以向平滑肌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成纤维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平滑肌
起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泪腺多形性腺瘤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刘辉
李永平
+1 位作者
张文忻
林健贤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78-982,共5页
背景泪腺多形性腺瘤是眼眶部最常见的泪腺上皮性肿瘤,组织学上虽表现为良性,但具有易复发和恶变的特点。其组织学表现呈现多样性,常具有与其他泪腺上皮性肿瘤相同的组织学结构。目的探讨泪腺多形性腺瘤不同病理亚型的组织学特点及其...
背景泪腺多形性腺瘤是眼眶部最常见的泪腺上皮性肿瘤,组织学上虽表现为良性,但具有易复发和恶变的特点。其组织学表现呈现多样性,常具有与其他泪腺上皮性肿瘤相同的组织学结构。目的探讨泪腺多形性腺瘤不同病理亚型的组织学特点及其与肿瘤复发的关系,并提高对其组织病理学类型的认识。方法收集1966--2010年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病理室存档的181例泪腺多形性腺瘤的基本临床资料和组织石蜡标本,并重新切片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观察肿瘤内各组分形态、结构特点及其与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181例泪腺多形性腺瘤可分为上皮细胞为主型90例(49.7%)、问质丰富型38例(21%)以及中间型(上皮和间质成分比例相当)53例(29.3%)。86.5%的复发泪腺多形性腺瘤为间质丰富型,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类型(χ2=120.896,P=0.000)。在159例有包膜的肿瘤中,138例(86.7%)可见包膜较薄(局部厚度〈20Ixm),尤其在间质丰富型肿瘤中往往有大片的薄包膜区域,间质丰富型包膜内肿瘤卫星灶或芽状突起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类型(χ2=80.715,P=0.000)。肿瘤上皮成分包含立方形、鳞状上皮、浆细胞样、梭形、透明样和基底样细胞,其中立方形细胞最为常见,鳞状细胞次之。上皮细胞排列方式多样,有导管状、囊状、片状实体及小梁网状结构,其中以导管状结构最为常见。肿瘤内的间质成分包括黏液基质、玻璃样变组织、脂肪细胞以及软骨或钙化组织,其中黏液成分最为常见。结论复发性泪腺多形性腺瘤以间质丰富型常见,其包膜受侵犯可能是肿瘤复发的原因之一。掌握泪腺多形性腺瘤上皮及间质成分的多种形态及排列结构,有助于病理医师的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
肿瘤/多形性腺瘤
病理学/诊断
分型
包膜
复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发于眼睑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丽丽
李永平
+3 位作者
张文忻
刘辉
张平
林健贤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3-586,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于眼睑皮肤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回顾中山眼科中心1963年7月到2008年3月收治的12例眼睑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眼睑皮肤黑色素瘤发病多发生于上睑...
目的探讨原发于眼睑皮肤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回顾中山眼科中心1963年7月到2008年3月收治的12例眼睑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眼睑皮肤黑色素瘤发病多发生于上睑,发病年龄平均在56.42岁,发病无性别、眼别差异。组织病理学以水平扩散型多见(7例,58.3%),其次为结节型(4例,33.3%),恶性雀斑(1例,8.3%)。按细胞形态分型以上皮样细胞型多见,其次为混合细胞型和梭形细胞型。Breslow厚度平均1.73mm。临床分期以I期多见。免疫组化HMB45,S-100染色均呈阳性表达。有随访资料的3例患者中2例于术后1年内死亡。结论眼睑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肿瘤厚度和有丝分裂指数可作为预后相关指标。免疫组化HMB45、S-100染色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眼睑皮肤
原文传递
睑板腺癌多次手术病例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
5
4
作者
吴向华
李永平
+4 位作者
张平
张文忻
林健贤
郑健樑
姚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7-440,共4页
背景睑板腺癌是国内发病率仅次于基底细胞癌的眼睑恶性肿瘤,对放射治疗、化学疗法均不敏感,容易复发和转移,有关其复发及转移的研究少见报道。目的探讨睑板腺癌多次手术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特点,研究采用组织学控制性肿物切...
背景睑板腺癌是国内发病率仅次于基底细胞癌的眼睑恶性肿瘤,对放射治疗、化学疗法均不敏感,容易复发和转移,有关其复发及转移的研究少见报道。目的探讨睑板腺癌多次手术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特点,研究采用组织学控制性肿物切除术对睑板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11年4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收治的34例睑板腺癌多次手术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评价其组织学控制性肿物切除术后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本组病例中,睑板腺癌的发病左右眼概率相同;位于上睑者26例(占76.5%),位于下睑者5例(占14.7%),上下睑同时受累者3例(占8.8%);平均发病年龄为57.5岁。首诊于当地医院临床正确诊断者13例(占38.2%),误诊为睑板腺囊肿者16例(占47.1%),误诊为鳞状细胞癌2例,误诊为睑板腺炎、泪腺混合瘤、血管瘤者各1例。16例患者初次手术时采用了睑板腺囊肿刮除术,行单纯肿物切除术者16例,组织学控制性肿物切除术者2例。首次病理诊断为睑板腺癌者26例,占76.5%,曾在当地医院误诊为鳞状细胞癌者3例,占8.8%,皮脂腺腺瘤1例,另有4例术后病理资料遗失。再发或复发病例均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行组织学控制性肿物切除术,病理观察58.8%有派杰样浸润。对16例睑板腺癌组织学控制性肿物切除术后患者进行5个月~8年的随访,无1例死于睑板腺癌复发转移,此外随访的16例患者与失访的18例患者之间的临床基本特征及肿瘤病理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睑板腺癌误诊为睑板腺囊肿是导致多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再发病例采用组织学控制性切除术有望阻止复发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癌
组织学控制性肿物切除术
多次手术
临床特征
病理特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视网膜细胞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5
作者
谢满云(综述)
李永平(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60-664,共5页
视网膜细胞瘤是发生于视网膜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该病自1982年由Gallie等首次描述,迄今人们对其认识日渐加深。越来越多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研究提示,视网膜细胞瘤可能是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早期转化阶段或是RB的一种类型,且由于...
视网膜细胞瘤是发生于视网膜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该病自1982年由Gallie等首次描述,迄今人们对其认识日渐加深。越来越多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研究提示,视网膜细胞瘤可能是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早期转化阶段或是RB的一种类型,且由于该病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因而难以发现。因此认为通过对RB患者的亲属进行随访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视网膜细胞瘤对于防止和阻断其向恶性肿瘤的转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收集国内外关于视网膜细胞瘤的研究和报道,对视网膜细胞瘤的命名变迁、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分子机制研究及遗传学特点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
分子生物学
遗传学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淋巴管内皮标志物D2-40在人眼小梁网的表达
被引量:
2
6
作者
万尚韬
李永平
+3 位作者
张平
张文忻
高欢欢
林健贤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92-895,共4页
背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小梁网和Schlemm管,小梁网作为眼内房水的主要排出通道,其组织特性及组织来源仍存在争议,探讨小梁网内皮的细胞属性可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目的 研究人眼小梁网中淋巴管...
背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小梁网和Schlemm管,小梁网作为眼内房水的主要排出通道,其组织特性及组织来源仍存在争议,探讨小梁网内皮的细胞属性可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目的 研究人眼小梁网中淋巴管内皮标志物D2-40和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CD34和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的表达,探讨小梁网的组织特性及来源.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病理科保存的20例前房角开放且房角结构正常的成人眼球标本,包括因外伤大失血死亡的供体眼球标本10例、眼后节黑色素瘤手术摘除眼球标本3例和眶内容物摘除的眼球标本7例.所有眼球标本沿子午线方向进行4 μm厚连续切片,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以观察前房角、小梁网和Schlemm管的组织结构,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D2-40、CD31、CD34和SMA在小梁网和Schlemm管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眼球组织切片中可见完整的房角结构,小梁网呈网状,Schlemm管呈无色的空腔,未见异常物质的沉积及周边组织粘连.20例眼球标本中可见小梁网内皮细胞中D2-40均呈强阳性表达,呈棕褐色染色,表达强度均为3分,而CD31、CD34和SMA表达阴性;Schlemm管内皮细胞中D2-40呈阴性表达,而CD31和CD34染色呈强阳性表达.小梁网邻近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可见CD31和CD34染色呈强阳性.结论 小梁网组织表达淋巴管内皮标志物D2-40,但不表达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提示小梁网属于淋巴管样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网
生物标志物/分析
房角/解剖和组织学
人
淋巴系统
免疫组织化学
SCHLEMM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眼部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1例报道
7
作者
姚娟
李永平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46-748,共3页
0引言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MPNST)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最常发生在躯干部,其次是四肢,再次是头颈部,发生在眼部实属罕见.MPNST的发病年龄为30~50岁,高峰为50~59岁,绝大多数患者除发现肿块外...
0引言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MPNST)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最常发生在躯干部,其次是四肢,再次是头颈部,发生在眼部实属罕见.MPNST的发病年龄为30~50岁,高峰为50~59岁,绝大多数患者除发现肿块外无其他任何症状,少数有疼痛或神经方面的症状[1].本文报道眼部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1例,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周围神经鞘瘤
临床与病理
分子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外诱导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向平滑肌细胞的分化
1
作者
石颖颖
李永平
张文忻
郑建樑
林建贤
机构
中山大学
中山
眼科
中心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病理
室
出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4期2589-259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2276)~~
文摘
背景:作者前期研究发现翼状胬肉组织中存在平滑肌成分,但此平滑肌的来源并不清楚。目的:探讨翼状胬肉组织中平滑肌成分的起源。方法:组织块法对26例翼状胬肉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及鉴定。生长状态较好的原代细胞传代后分为诱导组和对照组,分别置于含或不含2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中培养。倒置显微镜下对比观察两组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免疫荧光染色波形纤维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两组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所有细胞均表达波形纤维蛋白,鉴定为成纤维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对照组细胞呈长梭形,编织状排列;诱导组细胞饱满,胞体增大,呈"峰-谷样"生长。共焦显微镜观察:对照组细胞均表达波形纤维蛋白,不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诱导组细胞除表达波形纤维蛋白外,还不同程度地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胞浆内可见伸向细胞两极的肌动蛋白丝,证实为平滑肌细胞。结果表明翼状胬肉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外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可以向平滑肌细胞分化。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成纤维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平滑肌
起源
分类号
R394.2 [医药卫生—医学遗传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泪腺多形性腺瘤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刘辉
李永平
张文忻
林健贤
机构
中山大学
中山
眼科
中心
眼科
学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病理
室
出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78-98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2276)
文摘
背景泪腺多形性腺瘤是眼眶部最常见的泪腺上皮性肿瘤,组织学上虽表现为良性,但具有易复发和恶变的特点。其组织学表现呈现多样性,常具有与其他泪腺上皮性肿瘤相同的组织学结构。目的探讨泪腺多形性腺瘤不同病理亚型的组织学特点及其与肿瘤复发的关系,并提高对其组织病理学类型的认识。方法收集1966--2010年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病理室存档的181例泪腺多形性腺瘤的基本临床资料和组织石蜡标本,并重新切片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观察肿瘤内各组分形态、结构特点及其与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181例泪腺多形性腺瘤可分为上皮细胞为主型90例(49.7%)、问质丰富型38例(21%)以及中间型(上皮和间质成分比例相当)53例(29.3%)。86.5%的复发泪腺多形性腺瘤为间质丰富型,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类型(χ2=120.896,P=0.000)。在159例有包膜的肿瘤中,138例(86.7%)可见包膜较薄(局部厚度〈20Ixm),尤其在间质丰富型肿瘤中往往有大片的薄包膜区域,间质丰富型包膜内肿瘤卫星灶或芽状突起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类型(χ2=80.715,P=0.000)。肿瘤上皮成分包含立方形、鳞状上皮、浆细胞样、梭形、透明样和基底样细胞,其中立方形细胞最为常见,鳞状细胞次之。上皮细胞排列方式多样,有导管状、囊状、片状实体及小梁网状结构,其中以导管状结构最为常见。肿瘤内的间质成分包括黏液基质、玻璃样变组织、脂肪细胞以及软骨或钙化组织,其中黏液成分最为常见。结论复发性泪腺多形性腺瘤以间质丰富型常见,其包膜受侵犯可能是肿瘤复发的原因之一。掌握泪腺多形性腺瘤上皮及间质成分的多种形态及排列结构,有助于病理医师的正确诊断。
关键词
泪腺
肿瘤/多形性腺瘤
病理学/诊断
分型
包膜
复发
Keywords
Lacrimal gland
Tumor/pleomorphic adenoma
Pathology/diagnosis, classification
Encapsulation
Recurrence
分类号
R739.7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发于眼睑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丽丽
李永平
张文忻
刘辉
张平
林健贤
机构
中山大学
中山
眼科
中心
眼科
学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病理
室
出处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3-586,共4页
基金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中国国家自然基金资助(30672276)
文摘
目的探讨原发于眼睑皮肤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回顾中山眼科中心1963年7月到2008年3月收治的12例眼睑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眼睑皮肤黑色素瘤发病多发生于上睑,发病年龄平均在56.42岁,发病无性别、眼别差异。组织病理学以水平扩散型多见(7例,58.3%),其次为结节型(4例,33.3%),恶性雀斑(1例,8.3%)。按细胞形态分型以上皮样细胞型多见,其次为混合细胞型和梭形细胞型。Breslow厚度平均1.73mm。临床分期以I期多见。免疫组化HMB45,S-100染色均呈阳性表达。有随访资料的3例患者中2例于术后1年内死亡。结论眼睑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肿瘤厚度和有丝分裂指数可作为预后相关指标。免疫组化HMB45、S-100染色有助于诊断。
关键词
黑色素瘤
眼睑皮肤
Keywords
Malignant melanoma
Eyelid skin
分类号
R739.5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睑板腺癌多次手术病例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
5
4
作者
吴向华
李永平
张平
张文忻
林健贤
郑健樑
姚娟
机构
中山大学
中山
眼科
中心
眼科
学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病理
室
出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7-44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2276)
文摘
背景睑板腺癌是国内发病率仅次于基底细胞癌的眼睑恶性肿瘤,对放射治疗、化学疗法均不敏感,容易复发和转移,有关其复发及转移的研究少见报道。目的探讨睑板腺癌多次手术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特点,研究采用组织学控制性肿物切除术对睑板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11年4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收治的34例睑板腺癌多次手术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评价其组织学控制性肿物切除术后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本组病例中,睑板腺癌的发病左右眼概率相同;位于上睑者26例(占76.5%),位于下睑者5例(占14.7%),上下睑同时受累者3例(占8.8%);平均发病年龄为57.5岁。首诊于当地医院临床正确诊断者13例(占38.2%),误诊为睑板腺囊肿者16例(占47.1%),误诊为鳞状细胞癌2例,误诊为睑板腺炎、泪腺混合瘤、血管瘤者各1例。16例患者初次手术时采用了睑板腺囊肿刮除术,行单纯肿物切除术者16例,组织学控制性肿物切除术者2例。首次病理诊断为睑板腺癌者26例,占76.5%,曾在当地医院误诊为鳞状细胞癌者3例,占8.8%,皮脂腺腺瘤1例,另有4例术后病理资料遗失。再发或复发病例均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行组织学控制性肿物切除术,病理观察58.8%有派杰样浸润。对16例睑板腺癌组织学控制性肿物切除术后患者进行5个月~8年的随访,无1例死于睑板腺癌复发转移,此外随访的16例患者与失访的18例患者之间的临床基本特征及肿瘤病理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睑板腺癌误诊为睑板腺囊肿是导致多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再发病例采用组织学控制性切除术有望阻止复发转移。
关键词
睑板腺癌
组织学控制性肿物切除术
多次手术
临床特征
病理特点
Keywords
Meibomian gland carcinoma
Histologically controlled excision
Reduplicative operations
Clinical feature
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R739.7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视网膜细胞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5
作者
谢满云(综述)
李永平(审校)
机构
中山大学
中山
眼科
中心
眼科
学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病理
室
出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60-66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2276)
文摘
视网膜细胞瘤是发生于视网膜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该病自1982年由Gallie等首次描述,迄今人们对其认识日渐加深。越来越多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研究提示,视网膜细胞瘤可能是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早期转化阶段或是RB的一种类型,且由于该病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因而难以发现。因此认为通过对RB患者的亲属进行随访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视网膜细胞瘤对于防止和阻断其向恶性肿瘤的转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收集国内外关于视网膜细胞瘤的研究和报道,对视网膜细胞瘤的命名变迁、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分子机制研究及遗传学特点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视网膜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
分子生物学
遗传学
临床表现
Keywords
Retinocytoma
Retinocytoma
Molecular biology
Genetics
Clinical manifestation
分类号
R739.7 [医药卫生—肿瘤]
R774.03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淋巴管内皮标志物D2-40在人眼小梁网的表达
被引量:
2
6
作者
万尚韬
李永平
张平
张文忻
高欢欢
林健贤
机构
中山大学
中山
眼科
中心
眼科
学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病理
科
出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92-895,共4页
文摘
背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小梁网和Schlemm管,小梁网作为眼内房水的主要排出通道,其组织特性及组织来源仍存在争议,探讨小梁网内皮的细胞属性可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目的 研究人眼小梁网中淋巴管内皮标志物D2-40和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CD34和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的表达,探讨小梁网的组织特性及来源.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病理科保存的20例前房角开放且房角结构正常的成人眼球标本,包括因外伤大失血死亡的供体眼球标本10例、眼后节黑色素瘤手术摘除眼球标本3例和眶内容物摘除的眼球标本7例.所有眼球标本沿子午线方向进行4 μm厚连续切片,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以观察前房角、小梁网和Schlemm管的组织结构,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D2-40、CD31、CD34和SMA在小梁网和Schlemm管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眼球组织切片中可见完整的房角结构,小梁网呈网状,Schlemm管呈无色的空腔,未见异常物质的沉积及周边组织粘连.20例眼球标本中可见小梁网内皮细胞中D2-40均呈强阳性表达,呈棕褐色染色,表达强度均为3分,而CD31、CD34和SMA表达阴性;Schlemm管内皮细胞中D2-40呈阴性表达,而CD31和CD34染色呈强阳性表达.小梁网邻近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可见CD31和CD34染色呈强阳性.结论 小梁网组织表达淋巴管内皮标志物D2-40,但不表达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提示小梁网属于淋巴管样组织.
关键词
小梁网
生物标志物/分析
房角/解剖和组织学
人
淋巴系统
免疫组织化学
SCHLEMM管
Keywords
Trabecular meshwork
Biological markers/analysis
Anterior chamber angle/anatomy &histology
Humans
Lymphatic system
Immunohistochemistry
Schlemm canal
分类号
R775.2 [医药卫生—眼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眼部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1例报道
7
作者
姚娟
李永平
机构
南方医科
大学
第三附属医院
病理
科广东省骨科研究院
中山大学
中山
眼科
中心
眼科
学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眼
病理
科
出处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46-748,共3页
文摘
0引言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MPNST)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最常发生在躯干部,其次是四肢,再次是头颈部,发生在眼部实属罕见.MPNST的发病年龄为30~50岁,高峰为50~59岁,绝大多数患者除发现肿块外无其他任何症状,少数有疼痛或神经方面的症状[1].本文报道眼部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1例,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
恶性周围神经鞘瘤
临床与病理
分子机制
分类号
R739.7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体外诱导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向平滑肌细胞的分化
石颖颖
李永平
张文忻
郑建樑
林建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泪腺多形性腺瘤组织病理学研究
刘辉
李永平
张文忻
林健贤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原发于眼睑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王丽丽
李永平
张文忻
刘辉
张平
林健贤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
5
原文传递
4
睑板腺癌多次手术病例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分析
吴向华
李永平
张平
张文忻
林健贤
郑健樑
姚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视网膜细胞瘤的研究进展
谢满云(综述)
李永平(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淋巴管内皮标志物D2-40在人眼小梁网的表达
万尚韬
李永平
张平
张文忻
高欢欢
林健贤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眼部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1例报道
姚娟
李永平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