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相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戴辉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1999年第6期371-373,共3页
本文针对多药耐药(MDR)的主要机制,对MDR1介导的多药耐药的逆转方法、MDR1基因的检测、逆转剂对化疗药物的药代学影响、逆转的相关毒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逆转 多药耐药 P糖蛋白 肿瘤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分析骨髓移植物的植入 被引量:25
2
作者 肖露露 郭坤元 +7 位作者 陈洪涛 谭茵 叶欣 宋朝阳 吴秉毅 谭恩勋 彭爱华 吴祥元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18-422,共5页
目的 为了准确地识别骨髓移植物的植入状态 ,探讨PCR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 (shorttandemrepeat,PCR STR)在亲缘或无关供者骨髓移植的预后及白血病复发中的预警作用。方法 建立荧光标记PCR STR等位基因分析技术 ,采用单克隆磁珠提取DNA ... 目的 为了准确地识别骨髓移植物的植入状态 ,探讨PCR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 (shorttandemrepeat,PCR STR)在亲缘或无关供者骨髓移植的预后及白血病复发中的预警作用。方法 建立荧光标记PCR STR等位基因分析技术 ,采用单克隆磁珠提取DNA ,四色荧光标记 ,于移植前、移植后 7天~ 6个月不等时间 ,采集供、受者血液 (2例回顾性研究患者刮取口腔粘膜脱落细胞作为术前样本 )DNA作PCR STR分析。结果 ① 12例患者骨髓移植后 10例为完全供者型 ,其中同胞捐髓 8例 ,HLA全相合 7例 ,半相合 1例 ;无关供者捐髓 1例 ,HLA全相合 ,母亲供髓 1例 ,HLA Ⅰ全相合 ,HLA Ⅱ半相合。 10例受者术后出现Ⅰ度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STR均完全和持续表达供者基因型 ,追踪观察 3~ 2 5个月 ,预后良好。② 12例中 1例由嵌合型转变为完全供者型 ,系同胞捐髓 ,HLA Ⅰ半相合 ,HLA Ⅱ全相合 ;术后第 30天PCR STR表达供、受者双方基因型 ,第 6 0天完全转变为供者基因型 ,而自身的基因在外周血中消失 ,预后良好。③ 12例中 1例为持续未植入 ,HLA半相合同胞捐髓 ,术后虽然有血液学和临床情况的改善 ,但移植后 7,14,2 1天STR分析始终仅显示受者基因型 ,移植后 4个月死亡。结论 基于分子水平的多位点P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聚合酶链反应-短串联重复序列 荧光标记引物 白血病 治疗
原文传递
115例成人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改变及铁参数检测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孙秀丽 姜风 方美云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48-650,共3页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IDA)患者血细胞参数及铁参数对IDA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及生化分析仪检测随机选取的115例IDA患者的血细胞参数及铁参数,行等级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相关数值。结果:IDA患者常伴有白细胞减少(35....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IDA)患者血细胞参数及铁参数对IDA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及生化分析仪检测随机选取的115例IDA患者的血细胞参数及铁参数,行等级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相关数值。结果:IDA患者常伴有白细胞减少(35.8%)及血小板增高(30%),其血红蛋白与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清铁(SI)和铁饱和度(SAT)成正相关,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成负相关;IDA患者72.2%MCV降低,93%MCHC降低,90.4%RDW-CV增高,有SI(93.7%)和SAT(94.8%)及铁蛋白(FER)(94.4%)降低,但总铁结合力(TIBC)增高仅35.5%。结论:RDW-CV、MCHC、SI和SAT检测对IDA的诊断敏感性高,而FER则是既敏感又特异的IDA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缺铁性 血细胞参数 铁参数
下载PDF
61例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HA和DA方案的比较 被引量:23
4
作者 林茂芳 曾波航 +5 位作者 吴佳丽 周思文 林修基 孙常升 华生忠 孙家路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2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报告HA和DA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61例,其中33例用HA方案,CR18例(54.3%);28例用DA方案,CR16例(57.1%),两种方案CR率相似(P>0.05)。HA和DA方案治疗的MBDI分别为39.0%、44.8%(P>0.5);病人的中位缓解时间为10月和1... 本文报告HA和DA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61例,其中33例用HA方案,CR18例(54.3%);28例用DA方案,CR16例(57.1%),两种方案CR率相似(P>0.05)。HA和DA方案治疗的MBDI分别为39.0%、44.8%(P>0.5);病人的中位缓解时间为10月和10.5月;2年持续CR率为48%和43%,HA方案的心脏毒性较DA的小,HA方案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及效果表明,它完全可以取代DA方案,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环类药 白血病 诱导化疗
下载PDF
环孢菌素D衍生物PSC833逆转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戴辉 罗绍凯 +1 位作者 尹爱华 彭爱华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 证实PSC 833逆转剂的高效性 ,探讨PSC 833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机制。方法 以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 6 2及其耐药细胞系K5 6 2 /A0 2 (耐阿霉素 )为实验研究对象 ,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 ;直接免疫荧光测定法检测P糖蛋白 (P gp)... 目的 证实PSC 833逆转剂的高效性 ,探讨PSC 833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机制。方法 以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 6 2及其耐药细胞系K5 6 2 /A0 2 (耐阿霉素 )为实验研究对象 ,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 ;直接免疫荧光测定法检测P糖蛋白 (P gp)表达水平 ;RT PCR法检测mdr1mRNA水平 ;以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种细胞系内柔红霉素 (DNR)的潴留来反映P gp的外排功能。结果 与K5 6 2细胞系相比 ,K5 6 2 /A0 2耐药细胞系mdr1mRNA及P gp高表达 ,DNR潴留减少。 1μmol/L的PSC 833对K5 6 2 /A0 2细胞的mdr1mRNA及P gp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PSC 833对K5 6 2 /A0 2细胞的DNR细胞毒性有剂量依赖性增敏作用 ,其增敏作用至少是环孢菌素A(CsA)、维拉帕米 (Ver)的 3倍。PSC 833能增加K5 6 2 /A0 2耐药细胞系的DNR潴留。 1μmol/L的PSC 833能使K5 6 2 /A0 2细胞内DNR潴留量恢复至K5 6 2细胞的 10 0 .9% ,而 10 μmol/LCsA只恢复至K5 6 2细胞的 86 .9% ,PSC 833对K5 6 2细胞系的DNR细胞毒性及DNR潴留均无明显影响 (P >0 .0 5 )。结论 PSC 833较CsA、Ver逆转活性至少高 3~10倍 ,其逆转K5 6 2 /A0 2多药耐药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 gp功能 ,而非直接下调mdr1mRNA及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菌素类 多药抗药性 P糖蛋白 白血病 K562细胞系
原文传递
环孢素A对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14
6
作者 童秀珍 许多荣 +1 位作者 张国材 洪文德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607-608,共2页
目的 探讨环孢素A(CsA)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对17 例用CsA或CsA加维持量激素治疗,剂量为4mg/(kg·d) ,疗程3 个月,显效后逐渐减量维持治疗2 ~3 个月。结果 ... 目的 探讨环孢素A(CsA)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对17 例用CsA或CsA加维持量激素治疗,剂量为4mg/(kg·d) ,疗程3 个月,显效后逐渐减量维持治疗2 ~3 个月。结果 显效6例,良效3 例,无效8 例。总有效率为52.9 %(9/11)。CsA 的疗效与治疗前巨核细胞数量有关,6 例显效病例中4例治疗前巨核细胞数正常,2 例巨核细胞减少。8 例无效病例治疗前巨核细胞数量均有明显增多。结论 CsA 可作为难治性ITP的治疗手段之一,对治疗前巨核细胞数量正常的患者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巨核细胞 紫癜
原文传递
环孢素A对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被引量:9
7
作者 童秀珍 许多荣 +1 位作者 洪文德 张国材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9年第6期266-267,共2页
关键词 环孢素A 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 治疗
下载PDF
体外沙利度胺抑制骨髓瘤细胞生长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娟 罗绍凯 +1 位作者 洪文德 黄俊琪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0-72,共3页
为了解沙利度胺对初治和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离体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 ,用甲基纤维素集落培养法观察不同浓度沙利度胺对初治、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瘤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 ,用IL 6依赖性细胞系和流式细胞术检测 2 0 0 μg... 为了解沙利度胺对初治和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离体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 ,用甲基纤维素集落培养法观察不同浓度沙利度胺对初治、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瘤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 ,用IL 6依赖性细胞系和流式细胞术检测 2 0 0 μg/ml沙利度胺作用下骨髓瘤细胞自分泌IL 6和瘤细胞表面IL 6受体的变化。结果表明 ,当沙利度胺浓度分别为 75和 10 0 μg/ml以上时对初治骨髓瘤细胞和复发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集落形成有抑制作用 ,这种抑制作用随着沙利度胺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沙利度胺浓度为 2 0 0 μg/ml时 ,骨髓瘤细胞自分泌IL 6的浓度在初治组和复发难治组分别为 (14 8.5± 96 .7)ng/ml和 (2 86 .2± 189.1)ng/ml,明显低于沙利度胺作用前的水平 (P <0 .0 0 1和 <0 .0 5 )。沙利度胺浓度为 2 0 0 μg/ml时骨髓瘤细胞表面IL 6受体水平在初治组和复发难治组分别为 16 .7%和 2 0 .2 % ,明显低于沙利度胺作用前的水平 (P <0 .0 0 1和 <0 .0 5 )。结论提示 ,沙利度胺不仅对复发难治患者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体外生长有抑制作用 ,对初治患者也有作用。此外 ,体外沙利度胺可以抑制瘤细胞IL 6分泌和减少瘤细胞表面IL 6受体表达 ,这可能是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效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沙利度胺 细胞生长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6受体
下载PDF
大肠癌肝转移肿瘤中端粒酶活性和p16基因纯合缺失 被引量:5
9
作者 马晋平 詹文华 +4 位作者 许多荣 高劲松 彭俊生 何裕隆 汪建平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5-367,共3页
目的 研究人大肠癌肝转移肿瘤中端粒酶活性和p16基因纯合缺失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RAP银染方法和半定量多重PCR检测 2 4例大肠癌肝转移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及p16基因的纯合缺失情况 ,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目的 研究人大肠癌肝转移肿瘤中端粒酶活性和p16基因纯合缺失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RAP银染方法和半定量多重PCR检测 2 4例大肠癌肝转移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及p16基因的纯合缺失情况 ,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 2 4例大肠癌肝转移肿瘤组织中检测到 19例端粒酶阳性 ,阳性率为 79 2 %。端粒酶活性与转移瘤大小、肝内转移灶数目、分化程度、HBsAg以及是否伴有肝纤维化无关。在 2 4例转移瘤组织中有 9例标本中检测到p16基因的缺失 ,阳性率为 37 5 % ,p16基因的缺失与端粒酶活性相关。结论 大肠癌肝转移肿瘤中端粒酶活性和p16基因异常对阐明大肠癌转移的生物学行为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转移 端粒 末端转移酶 P16基因 大肠癌
原文传递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HIV/AIDS患者潜伏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钟敏 孙丽萍 +4 位作者 张淑萍 荆明 王滨有 周晋 王福祥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HIV/AIDS患者中诊断潜伏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应用价值,了解HIV/AIDS患者中结核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TSPOT-TB试剂盒对55例明确诊断为HIV感染者的血液标本进...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HIV/AIDS患者中诊断潜伏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应用价值,了解HIV/AIDS患者中结核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TSPOT-TB试剂盒对55例明确诊断为HIV感染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T细胞的检测,同时对所有病例采用ELISA法血清抗结核抗体试验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结果在总体HIV/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200/μL和<200/μL组中,TSPOT-TB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0.91%、23.52%和34.21%,ELIS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4.55%、11.76%和15.79%;在总体HIV/AIDS患者中,TSPOT-TB检测阳性率高于ELI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D4+T淋巴细胞>200/μL和<200/μL组中,TSPOT-TB检测阳性率均高于ELISA检测阳性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SPOT-TB检测在CD4+T淋巴细胞>200/μL组中的阳性率(23.52%)略低于CD4+T淋巴细胞<200/μL组(34.21%),ELISA检测在CD4+T淋巴细胞>200/μL组中的阳性率(11.76%)略低于CD4+T细胞<200/μL组(15.7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TSPOT-TB检测HIV/AIDS患者中MTB潜伏感染阳性率高于ELISA,TSPOT-TB检测对HIV/AIDS患者中MTB潜伏感染的诊断有较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结核分枝杆菌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抗结核抗体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对正常造血干(祖)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童秀珍 罗绍凯 +2 位作者 李娟 洪文德 叶任高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象下降的发生机制。方法用甲基纤维素集落培养方法观察有全血细胞减少的SLE患者的血清、去除IgG后的血清对正常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CFU-GM)、红系祖细胞集落(CFU-E)的影响及SLE患...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象下降的发生机制。方法用甲基纤维素集落培养方法观察有全血细胞减少的SLE患者的血清、去除IgG后的血清对正常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CFU-GM)、红系祖细胞集落(CFU-E)的影响及SLE患者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①加入SLE患者的血清可见66.7%的正常骨髓CFU-GM、70%的CFU-E集落形成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②去除IgG后的血清组CFU-GM、CFU-E的产率高于未去除IgG血清组(P<0.001)。③SLE患者骨髓CFU-GM、CFU-E集落数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SLE患者的全血细胞减少与其血清自身抗体抑制造血干(祖)细胞有关,也与其本身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浆 造血干细胞 集落形成单位测定 血象 SLE
原文传递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改变的临床意义──附43例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聂咏梅 许多荣 +1 位作者 洪文德 罗绍凯 《新医学》 2000年第4期206-207,共2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糖皮质激素(GC)及其受体(GCR)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放射性配基多点饱和结合法检测了 43例 ITP患者和 15名正常人ACTH、GC及淋巴细胞表面...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糖皮质激素(GC)及其受体(GCR)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放射性配基多点饱和结合法检测了 43例 ITP患者和 15名正常人ACTH、GC及淋巴细胞表面GCR位点水平,对比了单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和泼尼松联合环孢素治疗难治性ITP的治疗效果。结果:敏感组、中度敏感组ITP在ACTH、GC、GCR位点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难治性组患者 ACTH、 GC的水平明显高于敏感组,而 GCR位点却低于敏感组。在治疗难治性 ITP方面,泼尼松联合环孢素治疗优于单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结论:ITP治疗效果差可能与GCR位点减少有关,临床上应用泼尼松的基础上可联合环孢素以提高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糖皮质激素 ITP 受体 环孢素
下载PDF
β_2整合素及L-选择素粘附分子在恶性血液病表达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童秀珍 罗绍凯 +2 位作者 洪文德 陈运贤 彭爱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85-487,共3页
目的 :观察β2 整合素 (CD11a、CD11b)及选择素 (CD62L)在恶性血液病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分型 ,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2 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acutemyeloidleukemia ,AML) ,18例急性淋巴系白血病(acutelymphocyticleukemi... 目的 :观察β2 整合素 (CD11a、CD11b)及选择素 (CD62L)在恶性血液病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分型 ,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2 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acutemyeloidleukemia ,AML) ,18例急性淋巴系白血病(acutelymphocyticleukemia ,ALL) ,10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hronicmyelocyticleukemia ,CML) ,15例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myeloma ,MM ) ,15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non Hodgkinslymphoma ,NHL)及 15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CD11a、CD11b及CD62L的表达。结果 :(1)与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相比 ,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三种粘附分子表达无明显改变。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b、CD62L表达下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CD11a、CD11b表达下降而CD62L表达则增加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CD11b增加。 (2 )部分粘附分子与细胞类型有关 ,CD11b、CD62L在M1~M3 的表达低于在M4 、M5型表达 ,CD11a在B ALL表达明显低于T ALL表达。 (3)对于AML细胞三种粘附分子CD62L、CD11a、CD11b之间的有明显相关性 (P <0 0 5 )。 (4)粘附分子与部分临床特征有相关性。结论 :不同的恶性血液病粘附分子CD11a、CD11b、CD62L的表达存在不同的改变并与细胞类型、临床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Β2整合素 L-选择素粘附分子
下载PDF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与血小板内钙含量和聚集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中富 李天木 +5 位作者 蒋祖勋 温春光 徐钟源 钱采韵 黎湛兴 詹红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1995年第2期68-71,共4页
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了16例急性脑梗塞病人的血浆内皮素,用比浊法测定了血小板聚集,用Fura-2/AM荧光技术测定了血小板内游离Ca2+含量。急性脑梗塞病人血浆内皮素明显升高(P<0.01),血小板聚集率增高(P<... 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了16例急性脑梗塞病人的血浆内皮素,用比浊法测定了血小板聚集,用Fura-2/AM荧光技术测定了血小板内游离Ca2+含量。急性脑梗塞病人血浆内皮素明显升高(P<0.01),血小板聚集率增高(P<0.01),血小板内Ca2+含量增加(P<0.01).且观察到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与血小板内Ca2+含量之间呈正相关(r=0.78,P<0.01),而血浆内皮素与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内Ca2+含量之间无相关性。结果提示,血浆内皮素在急性脑梗塞病人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脑梗塞在急性期,血小板功能处于活跃状态,易于聚集,形成血栓,可加重病情,而血浆内皮素对血小板功能可能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内皮素类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治疗血液病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开彦 贾晋松 +4 位作者 李娟 王椿 吴德沛 胡亮钉 黄晓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对治疗血液病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非对照、开放性多中心临床试验对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进行研究。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剂量为每8h给予4.5g,缓慢静脉滴注30...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对治疗血液病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非对照、开放性多中心临床试验对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进行研究。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剂量为每8h给予4.5g,缓慢静脉滴注30min以上,在体温恢复正常或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缓解后继续使用至少4~5d。结果共有218例粒缺伴发热血液病患者人选,其中造血干细胞移植组33例,非移植组185例。根据取得临床感染证据的等级不同分为:(1)不明原因发热(FUO)162例(74.31%);(2)临床确定感染(CDI)33例(15.14%);(3)微生物学确定感染(MDI)23例(10.55%)。本次临床试验治疗总有效率为65.60%,细菌清除率为71.4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4%。治疗起效时间(2.5±1.2)d,平均用药时间(9.4±8.1)d。造血干细胞移植组与非移植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58,P〉0.05),且两者在起效时间上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1.892,P〉0.05)。参加试验粒缺患者经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治疗后血象白细胞和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t=4.092,P〈0.01;t=4.248,P〈0.01),治疗前后肝肾功能上无显著性变化。结论本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在治疗血液病粒缺患者合并感染中疗效好、安全,可作为免疫力低下患者合并感染的经验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 血液病 中性粒细胞减少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Erdheim-Chester病伴双眼眶受累一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中耀 颜建华 +2 位作者 洪文德 原耀先 戴丽君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8-149,W010,共3页
关键词 EC病 ERDHEIM-CHESTER病 眼睛 病因不明眼病
原文传递
MTT显色法抗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鱼达 郁琳琳 +2 位作者 林茂芳 周思文 范红心 《浙江医学》 CAS 1991年第5期7-9,共3页
本文对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短期培养下的人红白血病K_(562)细胞株、小鼠肠癌CT_(26)实体瘤细胞、小鼠S_(180)实体瘤细胞、人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肿瘤细胞及人急性白血病细胞的存活适应状况,用计数及MTT显色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TT法对K... 本文对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短期培养下的人红白血病K_(562)细胞株、小鼠肠癌CT_(26)实体瘤细胞、小鼠S_(180)实体瘤细胞、人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肿瘤细胞及人急性白血病细胞的存活适应状况,用计数及MTT显色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TT法对K_(562)细胞及人急性白血病细胞的体外抗癌药物抑瘤试验结果稳定,柔红霉素、高三尖杉酯碱等药物对K_(562)细胞及部分人急性白血病细胞显示较高的敏感性.因而,该法对人急性白血病有效治疗药物的临床选择有一定价值.但MTT法尚难适用于实体肿瘤的抗癌药物敏感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药 药敏试验 MTT 显色法
下载PDF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慧清 童秀珍 《新医学》 2000年第6期344-345,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例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均被误诊;予血浆置换及化疗后症状好转,除1例失访外,其余随诊至1999年12月仍存活。结论:原发性巨球... 目的:探讨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例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均被误诊;予血浆置换及化疗后症状好转,除1例失访外,其余随诊至1999年12月仍存活。结论: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误诊;其治疗予血浆置换术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巨球蛋白血症 免疫球蛋白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致外周血和骨髓类白血病反应 被引量:4
19
作者 童向民 宋菊贞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0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RHG-CSF 外周血 骨髓类 白血病
下载PDF
白血病细胞核基质蛋白的提取及初步分析
20
作者 李娟 罗绍凯 +1 位作者 洪文德 彭爱华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1年第6期45-47,共3页
目的 为了比较白血病细胞与正常相应骨髓细胞核基质成分的差异 ,找出白血病细胞特异性的NMP成份。方法 应用高盐提取法抽提细胞核基质蛋白 ,SDS PAGE、双相电泳 ( 2D)法分析白血病细胞与正常骨髓细胞核基质蛋白的变化。结果 急性粒... 目的 为了比较白血病细胞与正常相应骨髓细胞核基质成分的差异 ,找出白血病细胞特异性的NMP成份。方法 应用高盐提取法抽提细胞核基质蛋白 ,SDS PAGE、双相电泳 ( 2D)法分析白血病细胞与正常骨髓细胞核基质蛋白的变化。结果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及急变期、K5 6 2细胞株与正常骨髓细胞NMP成份有明显差异 ,出现正常骨髓细胞所没有的新的NMP区带或点 ,各类型白血病细胞之间的NMP成份也有差异。结论 白血病细胞与正常骨髓细胞的NMP成份有明显差异 ,新出现的NMP成份 ,可能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核基质蛋白 电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