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3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增生组织中NOS神经的定量分析及意义 被引量:17
1
作者 邓春华 郑克立 +1 位作者 梅骅 袁群芳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82-284,共3页
为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与前列腺增生(BPH)及膀胱出口梗阻(BOO)发病的关系,应用NADPH组化染色结合形态学定量分析方法检测BPH及正常前列腺组织中NOS神经,同时分析NOS神经与BPH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为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与前列腺增生(BPH)及膀胱出口梗阻(BOO)发病的关系,应用NADPH组化染色结合形态学定量分析方法检测BPH及正常前列腺组织中NOS神经,同时分析NOS神经与BPH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BPH及正常前列腺组织中均存在NOS神经,它们主要分布于间质平滑肌细胞周围,BPH组织中的NOS神经明显减少(P<0.01),前列腺组织中NOS神经的长度密度与BPH的临床表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一氧化氮 神经 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大鼠海马结构中细胞发生的时间及其迁移路线 被引量:3
2
作者 席刚明 汪华侨 +2 位作者 唐廷勇 范华燕 叶天雄 《解剖科学进展》 CAS 1999年第3期199-202,共4页
本文详细描述了大鼠海马神经上皮的镶嵌结构、主要细胞发生的部位、分化的时间和迁移途径。锥体细胞产生于阿蒙角神经上皮 ,于出生前分化、迁移完毕 ,并形成阿蒙角的固有轮廓。颗粒细胞分两部分产生 ,出生前仅发生了一小部分 ,主要形成... 本文详细描述了大鼠海马神经上皮的镶嵌结构、主要细胞发生的部位、分化的时间和迁移途径。锥体细胞产生于阿蒙角神经上皮 ,于出生前分化、迁移完毕 ,并形成阿蒙角的固有轮廓。颗粒细胞分两部分产生 ,出生前仅发生了一小部分 ,主要形成外臂颗粒层。大部分于生后产生 ,形成齿状回颗粒层“V”形轮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海马 细胞发生 迁移路线
下载PDF
芍药苷研究进展 被引量:85
3
作者 孙丽荣 曹雄 +2 位作者 侯凤青 朱心红 高天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2028-2032,共5页
芍药苷为常用中药芍药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一种单萜类糖苷化合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芍药苷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现芍药苷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并且毒副作用较小;但在检测方法、药效功用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有很大差异。为了进一步开发... 芍药苷为常用中药芍药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一种单萜类糖苷化合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芍药苷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现芍药苷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并且毒副作用较小;但在检测方法、药效功用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有很大差异。为了进一步开发其药用价值,揭示其药物配伍规律的物质基础,查阅了PubM 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芍药苷的研究,并结合作者的实验,从芍药苷的检测方法、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理学及毒理学等方面予以综合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高效液相色谱 酶联免疫吸附 离子通道 受体 神经保护
下载PDF
累加电针对脑缺血大鼠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及脑梗塞体积的影响 被引量:42
4
作者 陈英辉 黄显奋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5-169,共5页
在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及再灌注模型上 ,观察缺血后一次电针或累加电针对大鼠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表达和脑梗塞体积的影响。MCAo致缺血 90min ,一次电针在缺血后立即给予 ,累加电针组则每天给予电针 1次 ,电针取“水沟”和... 在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及再灌注模型上 ,观察缺血后一次电针或累加电针对大鼠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表达和脑梗塞体积的影响。MCAo致缺血 90min ,一次电针在缺血后立即给予 ,累加电针组则每天给予电针 1次 ,电针取“水沟”和“百会”穴 ,时间为 1h。各组均在缺血再灌 7天后进行行为评分 ,取脑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 2 ,3,5 三苯基氯化四氮唑 (TTC)染色。结果表明 ,累加电针组在缺血灶周围皮层表达的BDNF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多于一次电针和缺血组 (P <0 .0 5 ) ,同时功能恢复也优于一次电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脑缺血 电针疗法 脑梗塞
下载PDF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35
5
作者 施静 张静 +2 位作者 刘晓春 张坚 关新民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68-273,共6页
本研究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模型上,应用改良镉还原法测定大鼠脑内NO的代谢产物──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大鼠脑内cNOS及 iNOS的免疫活性变化。研究结果显示:①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30分钟... 本研究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模型上,应用改良镉还原法测定大鼠脑内NO的代谢产物──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大鼠脑内cNOS及 iNOS的免疫活性变化。研究结果显示:①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30分钟再灌注24小时后,脑内NO代谢产物亚硝酸盐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例,差异显著( P< 0. 05),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显示 iNOS免疫活性增强;②缺血再灌注大鼠电针处理后,缺血侧亚硝酸盐含量与对照例相比虽有升高,但升幅仅为33.3%,无显著性差异,其升幅与未电针组大鼠相比低 36. 49%;电针缺血侧iNOS免疫活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结果表明:①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可使脑内NO代谢水平升高,在NO代谢产物含量升高的同时,iNOS的活性也增强;②电针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是通过抑制NO代谢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针刺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针刺抗脑缺血性神经元凋亡作用与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施静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6-329,共4页
本研究在肯定针刺抗缺血性神经元凋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针刺对内源性促凋亡因素及抑凋亡因素的调整作用,寻找针刺对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切入点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 针刺能减轻脑缺血导致的神经缺损行为异常,缩小梗塞面积;... 本研究在肯定针刺抗缺血性神经元凋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针刺对内源性促凋亡因素及抑凋亡因素的调整作用,寻找针刺对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切入点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 针刺能减轻脑缺血导致的神经缺损行为异常,缩小梗塞面积;(2)PI 荧光染色及TUNEL 染色显示:大鼠缺血皮层梗塞区有大量凋亡阳性信号细胞,电针后细胞凋亡受到明显抑制;(3) 测定NO 含量及观察cNOS 和iNOS免疫活性显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NO 水平升高,且NO 水平的升高与iNOS 的活性增强有密切的关系。电针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是通过抑制iNOS 活性,降低NO 水平而实现的;(4) 原位杂交技术显示NMDAR1 m RNA 的结果表明:谷氨酸介导缺血性脑损伤的途径之一是通过NMDAR1 m RNA 的过表达而实现,电针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则通过下调NMDAR1 m RNA 的过表达而达到目的;(5) 免疫组化显示:电针可以诱导脑缺血时神经营养因子受体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神经元凋亡 电针 针刺疗法
下载PDF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窦壁内NO能、VIP能神经与胃排空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3
7
作者 余跃 侯晓华 +3 位作者 茹立强 曹福元 刘永革 谢小平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胃运动障碍的发生机制。方法应用酶组织化学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对31例NUD患者(19例胃液体排空正常的患者为NUD1组和12例胃液体排空延迟的患者为NUD2组)及4例“正常”人胃窦壁内... 目的探讨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胃运动障碍的发生机制。方法应用酶组织化学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对31例NUD患者(19例胃液体排空正常的患者为NUD1组和12例胃液体排空延迟的患者为NUD2组)及4例“正常”人胃窦壁内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定位标志酶)、血管活性肠肽(VIP)进行了定位、定量研究。结果NUD2组患者胃窦粘膜肌内NOS、VIP阳性神经纤维比NUD1组、“正常”组明显增多、增粗,染色增强,粘膜下层易见到NOS阳性神经节细胞和丛内突起,NUD1组与“正常”组类似;NUD2组NO-S、VIP阳性神经的面积、平均吸光度值与NUD1组、“正常”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胃液体半排空时间(T1/2)与三组NOS、VIP阳性神经的面积、平均吸光度值之间均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胃液体排空延迟的NUD患者胃窦壁内NOS、VIP阳性神经纤维和末梢明显增多、活性增强。提示胃窦壁内NO能、VIP能抑制性神经异常改变在NUD患者的胃运动障碍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溃疡性 消化不良 一氧化氮能 血管活性肠肽
原文传递
肠动力疾病结肠壁内NOS、AchE及SP阳性神经的分布 被引量:45
8
作者 王晓 尹朝礼 +1 位作者 胡道松 茹立强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95-198,共4页
目的:一氧化氮(NO)是一种新发现的胃肠道抑制性神经递质,本组探讨NO在肠动力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材料和方法:应用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纳盐(NADPH)黄递酶、乙酰胆碱脂酶(AchE)组织化学技术和P物质... 目的:一氧化氮(NO)是一种新发现的胃肠道抑制性神经递质,本组探讨NO在肠动力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材料和方法:应用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纳盐(NADPH)黄递酶、乙酰胆碱脂酶(AchE)组织化学技术和P物质(SP)免疫组化技术观察7例先天性巨结肠(HD)、14例便秘及34例肠易激综合征(IBS)病人结肠壁内NOS、AchE及SP阳性神经的分布状况,并与13例“正常”结肠组织对照。结果:HD病人无神经节细胞肠段内含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和AchE的神经元完全缺失,胆碱能节前纤维异常增生,而有神经节细胞肠段呈正常表现;便秘病人结肠壁内NOS阳性纤维比对照明显增多,而SP阳性纤维则显著减少;IBS便秘型肠壁内NO能神经成分增多,腹泻型者减少。结论:肠NO能神经的紊乱可能与肠动力性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成酶 先天性 巨结肠 便秘
原文传递
电针对沙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时脑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29
9
作者 应赛霞 程介士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4年第1期29-32,共4页
在急性沙鼠全脑缺血和再灌注模型上,应用计算机统计脑电总功率的方法,研究了针刺对脑缺血及再灌注各期脑电总功率的影响。发现缺血10min,脑电幅度受到严重抑制,总功率大大下降,再灌注后总功率难以恢复,对照组在120min恢复达最高... 在急性沙鼠全脑缺血和再灌注模型上,应用计算机统计脑电总功率的方法,研究了针刺对脑缺血及再灌注各期脑电总功率的影响。发现缺血10min,脑电幅度受到严重抑制,总功率大大下降,再灌注后总功率难以恢复,对照组在120min恢复达最高水平时仅为缺血前的27.39±11.31%。电针组动物缺血10min再灌注后,脑电的恢复明显比对照组快,120min时恢复至缺血前的71.45±16.46%(P<0.01),240min时继续恢复至缺血前的75.27±18.43%。实验结果表明,电针能减轻脑缺血时脑电活动的抑制和促进再灌注后脑电活动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 脑缺血 电针 中风
下载PDF
氟哌啶醇对猪冠状动脉螺旋肌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0
10
作者 石刚刚 马希贤 +2 位作者 陈锦香 周明顺 许绍芬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观察氟哌啶醇(Hal)拮抗KCl,组胺和去甲肾上腺素(NA)所致猪冠状动脉螺旋肌条的收缩效应。方法:利用猪冠脉条生物检定,分别加入10-4mol/L和2×10-4mol/LHal于孵育液内,观察对KCl(1... 目的:观察氟哌啶醇(Hal)拮抗KCl,组胺和去甲肾上腺素(NA)所致猪冠状动脉螺旋肌条的收缩效应。方法:利用猪冠脉条生物检定,分别加入10-4mol/L和2×10-4mol/LHal于孵育液内,观察对KCl(10~50mmol/L)致猪冠脉条收缩量效曲线的影响。在KCl(20mmol/L),组胺(10-4mol/L)和NA(10-4mol/L)分别致猪冠脉条收缩达最大效应时,加入10-4mol/LHal,观察对其收缩的阻断作用。结果:两种浓度Hal均可使冠脉条收缩曲线压低,并呈量效依赖关系。Hal可以阻断KCl,组胺和NA致冠脉条的收缩。在无钙孵育液内,Hal对KCl的阻断作用消失。多巴胺可使冠脉条呈显量效依赖的舒张。结论:Hal具有扩张冠脉的作用,此作用与多巴胺受体无关,但可能与钙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啶醇 冠状动脉 药理 抗精神病药
下载PDF
电针对大鼠脑内雌激素受体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8
11
作者 陈伯英 程立海 +1 位作者 高慧 季士珠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95-500,共6页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RNA点杂交和Northernblot、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研究电针对切除卵巢大鼠脑内雌激素受体(ER)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针刺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结果表明,切除卵巢可导致...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RNA点杂交和Northernblot、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研究电针对切除卵巢大鼠脑内雌激素受体(ER)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针刺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结果表明,切除卵巢可导致血雌二醇(E2)水平降低,动物脑内ER蛋白和mRNA的表达增强;电针实验穴位后,去卵巢大鼠血的E2含量明显增加,脑内ER蛋白和mRNA表达受到明显抑制。正常大鼠电针处理后,血E2水平和脑内ER表达均未见明显改变。上述结果提示,电针可提高去卵巢大鼠体内雌激素水平,使脑内ER表达发生改变,这种作用是一种涉及机体某些基因表达改变的长时程效应,初步看来似乎是针刺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异常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电针 雌二醇 MRNA表达
下载PDF
针刺穴位对脑缺血和再灌注大鼠脑内儿茶酚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刘晓春 李玲琍 关新民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15-117,共3页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穴位 脑缺血 缺血再灌 儿茶酚胺
下载PDF
循经针刺对大鼠足阳明胃经穴区皮下筋膜内肥大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2
13
作者 邓云平 曾涛 +1 位作者 关新民 周严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6年第3期68-70,共3页
为探讨肥大细胞在经络活动中的作用,本文对比观察了针刺大鼠一侧“足三里”及“髀关”穴后,两侧足阳明胃经上五对不同穴区皮下筋膜肥大细胞数目的变化,发现各穴区皮下肥大细胞均显著高于经穴旁,针刺后各穴区肥大细胞数目皆明显增加... 为探讨肥大细胞在经络活动中的作用,本文对比观察了针刺大鼠一侧“足三里”及“髀关”穴后,两侧足阳明胃经上五对不同穴区皮下筋膜肥大细胞数目的变化,发现各穴区皮下肥大细胞均显著高于经穴旁,针刺后各穴区肥大细胞数目皆明显增加,而经穴旁肥大细胞数目无明显差异。提示肥大细胞可能是经络活动及循经感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足阳明胃经 电针
下载PDF
人参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刘晓春 刘正湘 施静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61-263,共3页
采用结扎 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 AD)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 ,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细胞计数。观察人参对 Wistar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发现心肌细胞凋亡数单... 采用结扎 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 AD)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 ,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细胞计数。观察人参对 Wistar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发现心肌细胞凋亡数单纯结扎组为 37.5 3± 9.2 2个 /视野 ,人参治疗组为 6 .5 0± 3.5 9个 /视野 ,假手术组为 0 - 1个 /视野 ,各组间差异非常显著 (P<0 .0 0 1)。表明心肌缺血再灌注可使心肌细胞凋亡数显著增加 ,而给予人参治疗可明显地抑制缺血再灌注时所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证实人参具有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心肌缺血再灌注 人参 心肌细胞凋亡 大鼠
下载PDF
木犀草素通过抗氧化应激和抑制COX-2信号通路抑制哮喘幼鼠气道炎症 被引量:36
15
作者 邹华 王颖 +1 位作者 秦晓宇 张宝辉 《解剖科学进展》 2019年第6期634-636,共3页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哮喘幼鼠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6只BALB/c幼鼠,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木犀草素组,卵蛋白致敏的方法制备哮喘幼鼠模型。最后一次激发后24h,处死大鼠后取肺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幼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哮喘幼鼠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6只BALB/c幼鼠,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木犀草素组,卵蛋白致敏的方法制备哮喘幼鼠模型。最后一次激发后24h,处死大鼠后取肺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幼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取大鼠血清检测SOD、MDA、GSH-Px及T-AOC变化;采用实时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幼鼠肺组织COX-2、PGE2、TNF-α及IL-1β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幼鼠气道上皮组织结构紊乱,肺内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木犀草素明显减轻哮喘幼鼠肺内炎性浸润,降低哮喘幼鼠血清MDA含量,上调SOD、GSH-Px、T-AOC水平,下调哮喘幼鼠肺组织COX-2、PGE2、TNF-α及IL-1β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1)。结论木犀草素减轻哮喘幼鼠气道炎症,与其抗氧化应激和抑制COX-2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木犀草素 氧化应激 COX-2 幼鼠
原文传递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内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施静 刘晓春 +2 位作者 张静 张坚 关新民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3-17,共5页
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元凋亡有拮抗作用,其作用方式是通过特异性受体——trkA实现。为了探讨针刺对内源性抗凋亡因素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缺血再灌注时trkA的变化及针刺对... 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元凋亡有拮抗作用,其作用方式是通过特异性受体——trkA实现。为了探讨针刺对内源性抗凋亡因素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缺血再灌注时trkA的变化及针刺对trkA的影响。结果发现:缺血组对照侧大脑皮层偶见散在trkA免疫阳性神经元,缺血侧大脑皮层trkA阳性神经元与对照侧相比,显微镜下见无显著性差异。电针组缺血侧大脑皮层见大量trkA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半影区,与对照侧及未电针的缺血侧相比,显微镜下见阳性神经元数目有差异。结果提示:电针可以诱导脑缺血时神经营养因子受体表达,调动机体内抗凋亡因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电针 神经生长因子 TRKA 大鼠
下载PDF
电针兔“内关”穴抗降压作用及对血浆中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9
17
作者 李汉先 蒋兆健 +2 位作者 程汉兰 肖刚 关新民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00-202,共3页
采用电刺激兔主动脉神经引起血压下降的模型 (n =1 2 ) ,观察电针双“内关”穴的抗降压作用及电针前后血中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Ⅱ (AⅡ)、醛固酮 (Ald)的变化。结果提示电针“内关”穴的传入信息可能在孤束核 (NTS)与主动脉神经... 采用电刺激兔主动脉神经引起血压下降的模型 (n =1 2 ) ,观察电针双“内关”穴的抗降压作用及电针前后血中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Ⅱ (AⅡ)、醛固酮 (Ald)的变化。结果提示电针“内关”穴的传入信息可能在孤束核 (NTS)与主动脉神经的传入信息发生了拮抗作用 ,使血压恢复正常。而且电针后血中PRA、AⅡ 、Ald水平升高 ,可能也参与血压恢复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内关”穴 血压 PRA 血管紧张素系统
下载PDF
针刺对猫部分去传入脊髓Ⅱ板层可塑性的影响──电镜定量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董红心 吴良芳 保天然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10,共5页
既往研究已经表明针刺能促进脊髓的可塑性变化。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针刺引起可塑性变化的最小疗程以及是否对非针刺侧也有影响。10只猫切断一侧L1~L5、L7~S2背根及背根节,保留L6。术后电针刺激手术侧后肢L6神经支配范... 既往研究已经表明针刺能促进脊髓的可塑性变化。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针刺引起可塑性变化的最小疗程以及是否对非针刺侧也有影响。10只猫切断一侧L1~L5、L7~S2背根及背根节,保留L6。术后电针刺激手术侧后肢L6神经支配范围的足三里和悬钟,伏兔和三阴交穴位。用电镜定量方法计数针刺一疗程(5只)和二疗程(5只)对脊髓Ⅱ板层不同突触性终末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组动物对照侧两类突触性终末数与非针刺动物比无明显变化,实验侧背根来源的复合终末数分别为对照侧的45%与88%,二疗程组比一疗程组和非针刺动物都明显增加。非背根来源的简单终末数在二疗程组虽有增加,但增加幅度与非针刺动物一致。表明针刺促进备用根纤维可塑性变化在二疗程时才明显,而对非针刺侧却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第Ⅱ板层 可塑性 针刺
下载PDF
电针促进去卵巢大鼠肾上腺增大,血皮质酮含量升高 被引量:24
19
作者 高慧 季士珠 陈伯英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5年第2期55-58,共4页
电针对人和大鼠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异常有调整作用。在研究电针作用机制的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电针一组穴位,能促进去卵巢大鼠的肾上腺增大,重量增加,血皮质酮含量明显升高,为电针穴位促进去卵巢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的功能... 电针对人和大鼠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异常有调整作用。在研究电针作用机制的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电针一组穴位,能促进去卵巢大鼠的肾上腺增大,重量增加,血皮质酮含量明显升高,为电针穴位促进去卵巢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的功能活动作用,提供了进一步的直接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去卵巢大鼠 肾上腺 皮质酮 大鼠
下载PDF
电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内Bax,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京钟 施静 +3 位作者 刘晓春 张静 关新民 王才源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7-32,共6页
为了探讨 bcl- 2基因家族成员 bax,bcl- 2的表达产物 Bax、 Bcl- 2与电针抗缺血脑损伤的关系。本实验采用改良线拴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 (MCA )阻塞 -再灌注模型 ,并用 TTC及 HE染色观察缺血及电针后梗塞灶的变化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为了探讨 bcl- 2基因家族成员 bax,bcl- 2的表达产物 Bax、 Bcl- 2与电针抗缺血脑损伤的关系。本实验采用改良线拴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 (MCA )阻塞 -再灌注模型 ,并用 TTC及 HE染色观察缺血及电针后梗塞灶的变化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组织内 Bax,Bcl- 2免疫阳性细胞的分布及电针对该分布的影响进行观察。发现 :1.行为生理学观察 :电针组大鼠神经缺损 Bederson综合评分明显低于缺血组综合评分 (P<0 .0 5 ) ;2 .TTC染色表明梗塞灶中心位于尾壳核 ,累及大脑皮层 ;HE染色计算缺血组梗塞灶体积为 74.72± 3.6 7m m3,电针组为 5 2 .6 6± 1.81mm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3.大鼠 MCA阻塞 30 m in再灌注 48小时后 ,缺血组及电针组梗塞灶中心 (尾壳核 )偶见 Bax及 Bcl- 2免疫阳性细胞 ;缺血组半影区 Bax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 (P<0 .0 1)。 Bcl- 2免疫阳性细胞数反应性上调 (P<0 .0 5 ) ;电针组半影区 Bax的表达与缺血组相比下调 (P<0 .0 5 ) ,但仍高于对照组 (P<0 .0 5 ) ;Bcl- 2的表达与缺血组之间无差异显著性。海马 CA1区神经元 Bax,Bcl- 2的表达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电针有抗缺血脑损伤的效应 ,其分子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下调半影区 Bax的表达而相对降低 Bax/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大鼠 局灶性脑缺血 脑内Bax BCL-2 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